《3722.浅谈新时期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722.浅谈新时期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论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浅谈新时期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作者姓名 考号 完成时间 2010 年 6 月 3 日目录一、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现状3二、我国高校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5(一)高校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6(二)应对策略6 参考文献.8浅谈新时期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内容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及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我国高等学校当前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好坏是制约新时期高校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弊端日益暴露,不仅降低了组织效率和管理质量,而且影响到高校
2、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如何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盘活资源、激发活力,已经成为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管理者和教育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本文着重从当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作具体的分析和阐述。关键词:高校 管理 行政管理 一、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现状我国的绝大多数高校由国家主办。 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直接拨款。因此,在管理上, 由政府按照现行的行政体制模式对其进行直接管理。然而,这种行政管理体制与现代环境越来越不相适应, 已不符合当前现实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虽然进行过多次管理体制改革。 但依然存在管理机构过多、管理层过多的弊端。行政机关重叠、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3、办事效率低下、信息传递不畅。 导致资源浪费。这种多头管理体制容易造成会议多、检查多、评审多等重复劳动现象, 并使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受到干扰。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以前的改革总是在现行的行政体制本身寻找出路, 其本质是改良, 因而使改革难以摆脱旧体制的束缚或突破传统体制, 因此, 从既定行政体制的外部寻找改革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手段已成为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美国的“重塑政府”使政府适度企业化对我国的高校行政体制改革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高校行政管理和企业虽是两种不同的组织, 但高校行政管理在组织建构力求精兵简政、组织运作追求高效率、激励员工工作行为等方面和企业管理存在着共性。行政管理适
4、度企业化, 在管理师生和向师生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在一定程度上, 仿效或借鉴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管理理念、组织体制、运作机制、管理方法等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服务理念, 塑造高校行政管理在师生中的形象。大学的中心任务是教书育人,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传播知识。行政管理工作, 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任务。而在这个中心任务中, 广大教师和学生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当前的高校行政管理应该把学生的愿望、学生的利益摆在更高的位置, 改变管学生、灌学生的传统方式。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方兴未艾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最大可能地提高高等教育投入的经济
5、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 高校管理工作应该围绕着如何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学生这个重要问题, 进行认真思考和决策。科学规范的管理是一所学校培养一流人才的保证, 若没有一流的管理, 学校就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是学校健康发展的保证。一个良好的教学管理体系、科研管理体系、人才管理体系、学生管理体系、资源管理体系等一系列管理体系, 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工作效率和办学效益的根本保障。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充分体现其竞争力的强弱。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存在众多弊端,这些都导致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大量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严重阻碍了高校各项工作的良性运行。具体而言,我国的
6、高校行政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高校内部行政权力泛化,导致学术权力缩减,日渐服务于行政权力。这是近年来高校行政管理中日益突出的一个问题,这种局面的出现使得教师的业务诉求无法得到满足,其合理意见也得不到采纳,导致学术权力缩减,日渐服务于行政权力。学术管理权力的独立性和自治性不容侵犯,任何一所高校学术研究都是永恒的主题,是高校存在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内在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2、管理者人员复杂,业务素质不高。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轻管理”的思想,许多高校都十分重视教学、科研人员的引进,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只有那些教不了书、搞不了科研的
7、人才去搞管理,导致目前高校中教学管理人员来源构成十分复杂。在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中,对管理人员的培养、进修和提高上都缺乏有力措施,管理人员难以得到进修提高的机会和渠道,因而导致管理队伍整体业务素质长期不能得到提高。3、教师中选优秀人员兼职行政管理工作,管理效率失衡。由于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大多数人已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潜心于管理工作的深层次研究和思考,也无法全面完成从学术业务骨干向学校管理内行的角色转换,管工作只能处于疲于应付的被动状态。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顾此失彼,不利于学校管理事业和教学工作的发展,长此以往,对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4、高校行政机构膨胀。高校的行政
8、机构虽进行过多次精简,却摆脱不了再膨胀的怪圈,尤其是在高校合并大潮之后,许多高校的行政管理机构愈发臃肿,管理层次和人员猛增,导致职务重叠、权责不明,虚职、副职、调研员的人数日益增多。高校内部的定编定岗制度对此缺乏有效的约束,高校行政管理机构人浮于事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日益加剧,这不仅降低了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办事效率,而且对本来就非常有限的教育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国家对高校的行政干预越来越少, 高校正逐步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 生源大战、人才大战, 这些都关系到高校能否继续发展下来, 而高校管理部门作为高校的窗口部门会直接影响师生对学校的期望值。因此,
9、 改变行政管理的服务观念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我国高校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一)高校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目前高校行政管理采用的是科层建制。一般的高校行政管理是校院( 系) 两级管理层次, 也有部分高校是校院系三级管理层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在校长下分设若干副校长。在校极管理层次上, 设若干职能部门, 每个副校长分管若干部处, 每个部处又分为若干科室或中心, 分管具体的工作。院系是最终执行各部门任务和指令的基层。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学校的管理总目标制定自己的分目标, 具有明确的专业分工, 每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十分明确, 并以岗位责任制的方式固定下
10、来。学校的行政决策由上而下, 逐级落实。为保证组织管理的一致性和明确性, 各级组织通常制定一整套规则和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行为, 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会形成正式文件下达, 并记录在案, 各个组织和成员严格照章办事。学校行政组织通过等级结构进行控制、权力分层、职位分等、层层节制、环环相扣, 使所有人都统一在一个法则系统之内, 保证组织的政令通行, 这是科层建制的优越之处。但是, 这种管理体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条块分割、部门交叉、推诿扯皮、官僚主义等问题, 严重影响高校行政效率和质量。表现为: 一是上级决策, 下级执行, 具体工作人员对自己主管的工作无权做出决定,事无巨细, 均汇报了事,
11、 从而产生行动缓慢、不负责任、办事拖拉等官僚主义作风。二是强调“官本位”, 扼杀“能力本位”。长此以往, 不可避免地造成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管理能力变弱。三是部门间人浮于事与超负荷运行并存, 一些部门人浮于事, 而一些部门特别是基层却每天都在超负荷的工作, 甚至连节假日也在加班加点, 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岗位设置不合理。目前高校的岗位设置, 主要采取定编定岗, 基本上是一人一岗。岗位设置只考虑了部门设置及工作的分类, 而没有考虑工作任务的大小和服务对象的范围及数量, 从而造成部门间甚至同部门不同科室间工作的不均衡。二是学校文件多、任务多, 同时由于各职能
12、部门各自为政, 每一项指令主要从自身需要的角度出发, 造成指令重复、任务扎堆,使得基层经常处于超强度的工作状态之中。三是学校会议多,不管大事小事、重要的事还是一般的事, 都要召集开会、讨论, 正常的工作时间被各种会议占据, 而正常要完成的工作只能在业余时间来加班。四是部门间缺乏信息的积累和管理。长期以来,相当多的职能部门没有建立数据库, 没有对各类信息进行动态的管理, 这势必造成一些任务的重复进行, 极大地浪费了人力资源。(二)应对策略针对上述问题, 高校必须加大改革步伐, 改变管理理念, 改革组织运行结构, 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做法为:1、改革管理理念。要改革传统的管理手段
13、和方式, 树立现代管理的理念, 将高校行政管理和服务进行集成, 在互联网上实现高校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 以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 全方位地向师生和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及质量。管理者要主动养成服务意识, 主动改革传统管理手段和方式, 主动掌握现代管理技能, 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 管理者不能仅看重个人权益的得失, 应以效益求发展, 以实干求进步;要通过岗位职责界定, 加强工作考评, 促使管理者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益。2、改革组织运动结构。在实施高校行政管理的过程中, 要严格界定行政管理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引
14、入竞争机制, 按岗择优聘用合适人员, 实施以岗定薪、优劳优酬的分配办法。建立一个动态的网络管理体系, 从等级制下的顺序工作转向利用跨职能的团队并行工作, 加强各个职能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实行相对的、动态的专业分工, 防止专业割裂和机构无限制膨胀。改变异步单向性的信息传递链, 建立一个同步多向性的传递网。在管理工作中, 各级领导要善于调动和激活属下管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他们大胆、独立地开展各项工作; 要从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出发, 与时俱进, 改革领导方式,创新领导方法; 要从科学管理、大胆使用、积极培养的角度, 为管理人员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信息环境和工作环境, 充分发挥管
15、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协调、愉快、高效的管理绩效和优质服务。3、做好综合协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高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单元, 必然要和社会的各种组织发生联系。与此同时,学校内部管理中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解决矛盾的办法之一是做好协调工作。综合协调是行政管理服务水平的集中体现,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开展综合协调中, 应秉承全局观念,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 要合理协调好校内校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努力为本校、本部门的各项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工作环境。4、加强行政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高行政管理者的整体素质。管理者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
16、管理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管理者除了服务意识强、态度好之外, 还必须掌握现代管理技能, 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 拥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 才能提供高效率的管理和高素质的服务, 因此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非常重要。目前, 高校行政管理不但在理论研究上比较落后, 而且在管理队伍建设方面也比较滞后。管理者整体素质不高, 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总体水平偏低, 大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而高校行政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各种决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管理者具有一定的风险预见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 又需要管理者依据一定的组织和程序照章办事。这些都需要有一支精干的、具有专业化知识的队伍来加以保证。行政管理
17、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并不是指管理人员数量上的增多, 其关键在于提高行政管理者的整体素质, 当前的高校管理机制的转变应该走一条知识化、专业化的道路。一方面, 通过本校的管理队伍的改造, 继续压缩行政编制, 减少冗员, 要因职用人,而不是因人而设职。同时, 要不断加大管理队伍的培养力度, 把那些德才兼备、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强的年轻人大胆地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上并予以重用。还应充分引入岗位竞争机制和管理合约机制,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使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到行政管理队伍中来, 按照合约高质、高效地履行职责, 并按照一定的章程, 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实行一定的奖惩。管理人员既要严格以规章制度为依据
18、和准绳, 依法履行职责, 坚持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 从而使高校行政管理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制度齐全、纪律严明; 又要不断跟踪国内外管理科学研究动态, 掌握科学管理的技能和方法, 更新管理观念, 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行政管理的水平, 实现向管理要效益。另一方面, 高校行政管理要不断面向社会化, 积极推进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和招聘, 引进高级专门管理人才。目前, 各高校引进人才主要集中在师资力量方面, 通过引进高水平的教授和科研人员, 教学和科研都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反观行政管理方面, 人才的引进长期停滞不前, 相当大一部分是近亲繁殖, 造成了管理机构的臃肿和效率的低下。通
19、过引进高级管理人才, 积极吸收具有高级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经验的人才到管理岗位上来, 可以使行政管理队伍的结构达到优化。另外, 外来管理人员都受过专门的、系统的管理训练, 懂得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管理,在对学校各部门进行整改时, 会以组织效率和社会效益为第一位, 明确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防止管理人员滥用权力, 从而保证各个系统正常地发挥自己的职能。总之,高校行政管理在高校改革发展中发挥着保障、 协调、参谋、 激励等重要作用。在我国高校长期管理实践中,已形成了一整套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那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高校行政管理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要
20、转变高校行政管理观念、充分遵循高校行政管理的规律,实施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并重的策略,协调好行政管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提高行政管理者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建立起适合高校蓬勃发展的行政管理机构,才能使高校行政管理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1 李广乾.电子政务的概念与特征 EB/0L .国研网, 2002- 04- 03.2( 美) 查尔斯M萨维奇.第五代管理 M .珠海: 珠海出版社, 1998._3 李洪凯. 当前高校行政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J . 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4 孙志伟. 高校行政管理刍议 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05).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