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辽宁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潜力探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147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论文辽宁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潜力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管理论文辽宁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潜力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管理论文辽宁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潜力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论文辽宁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潜力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辽宁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潜力探讨.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辽宁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潜力探讨 辽宁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潜力探讨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辽宁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潜力探讨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辽宁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潜力探讨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 要 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辽宁经济的快速增长,发展现代物流有很好的前景。本文从辽宁省与环渤海地区的比较优势,辽宁自身的交通网络优势、产业集聚优势三个方面

2、对辽宁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说明辽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潜力是巨大的。关键词 现代物流 优势 产业聚集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辽宁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辽宁省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比较优势、交通网络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加快辽宁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我省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辽宁与环渤海地区的比较优势环渤海地区主要包括:辽宁、山东、山西、河北、天津、北京。辽宁省在环渤海地区物流发展中有很大的优势。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优势根据世界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趋势来看,物流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从环渤海区的GDP总值来看,全区2006年共完成GDP为5997

3、0.91亿元,辽宁为9251.15元,辽宁占全区的15.43%,属于中上游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最高的山东占到全区的36.81%,最低的天津仅占7.29%。从辽宁省自身的三次产业类型比例关系上看,在整个环渤海区,辽宁省的三次产业比例较为均衡,第二产业基础雄厚,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为物流业创造更有优势的环境。从三次产业对比来看,辽宁省在环渤海区域中,各项比重居于中等地位,具备农业物流,工业物流的综合发展潜力。 2.丰富的资源、能源优势辽宁沿海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没有整体开发的地域,充分利用海岸线周边废弃的盐田、盐碱地和荒滩,作为开发开放空间,将会极大地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在环渤海地区,辽宁的沿岸

4、陆域、海域多种矿产资源居于该地区前列,海上能源开采利用前景广阔。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滨海砂矿等,石油资源量约为6亿吨7.5亿吨,天然气1000亿立方米。从资源、能源方面来看辽宁省在环渤海地区的优势是明显的,这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资基础。3.对外开放度的优势环渤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开发区、开放城市、保税区、沿海开放带等多层次、多功能的对外开放格局。2006年全区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9126060万美元,其中辽宁占12.37%,辽宁与山西、天津等居于同一水平。从辽宁省货物进出口在环渤海地区的比重可以看出,其发展现代物流有很好的对外开放程度,这有利于辽宁

5、进出口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辽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二、布局完善的交通网络优势1.公路设施情况到2006年末,全省公路里程已达到9719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达75255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2614公里;县道11594公里;乡道28759公里;专用公路963公里。辽宁省等级公路建设比较完备,这有利于物流业在公路的运输。2.水路运输业情况至2006年末,全省民用运输船舶数达到798艘,其中,机动船771艘,驳船27艘。船舶净载重量达到402.7万吨,水路货物运输量7518万吨。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5666万吨。近年来辽东半岛至山东半岛滚装运输十分活跃,辽宁沿海有16个滚装码头,仅分布在

6、大连老港区至香炉礁及旅顺一带的8个港点,每年就完成70余万辆次,为年完成能力100至110万辆次的70%左右,发展势头良好。3.地方铁路运输情况辽宁在“九五”、“十五”以来,先后修建了城庄、海灿、丹大、高天四条地方铁路,总长168.9公里,总投资30370万元。这四条铁路的建成运营,为省内东部山区脱贫致富、经济发展和沿海地区疏港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地方铁路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止2006年底,铁路营业里程已经达到9309公里。从辽宁省公路、水路、铁路三个方面的情况可以看出,辽宁省在发展现代物流业有着布局完善的交通网络优势,如果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促进辽宁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

7、展。三、产业聚集优势目前,相关物流企业已发展到200多家,建立起了100多家规模不等的配送中心,这些企业在不同层次、不同环节上开展了物流配送业务,配送商品总额达160亿元,形成了一批组织化程度高,市场覆盖面较广的新型物流配送企业聚集。大连粮食物流更是以其年期货交易额2万多亿元、仓储能力70万吨、港口吞吐能力200万吨、现货交易40万吨而居亚洲之首。大连双兴果菜物流也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水果分拨中心。沈阳储运集团公司是目前东北地区最大的商业储运企业,是国家确定的发展物流配送的重点企业,己成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统一方便面等10余家知名企业产品的代理配送商。现代物流企业是辽宁发展的战略重点。辽宁经济

8、的发展要求物流企业提升自身水平与层次,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辽宁省的物流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与合作,很好的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辽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起到了带动作用。四、结论现在正是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关键时期,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辽宁是东北地区发展的重点,因此发展辽宁现代物流业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通过从辽宁省在环渤海地区的比较优势、以及自身的交通网络优势、产业集聚优势三个方面可以看出,辽宁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政府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企业不断自主创新,那么辽宁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前景会非常好。参考文献:1张奉礼:现代物流基础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

9、07 2吉福林:辽宁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M.渤海大学学报,20043刘桂丽:辽宁物流业发展应注意的几个方面M.理论界, 2005 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

10、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11、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

12、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