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290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政策研究 制造业是经济增长中最为强劲的“发动机”,世界强国和发达地区无不拥有先进的制造业。近年来,随着各项产业升级扶持政策的出台,制造业升级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十三五”是凉州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迈向新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凉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课题组走访了凉州电子、纺织、机械、医药等行业近70家企业,与企业家进行了深入访谈,梳理了凉州制造企业升级的意愿、能力、面临的困境与政策诉求,借鉴发达国家制造业升级的路径,提出了振兴凉州制造业升级的策略。一、凉州制造业升级的主要困境(一)装备制造业:需求挤出与转移现象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

2、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工具的生产制造部门。装备制造业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之一,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直接反映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在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转型升级的今天,关键是加强装备制造业技术的革新,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附加值,以装备制造业引领和助推其它产业的转型升级。尽管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凉州的一大支柱产业,在课题调研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需求挤出现象、需求转移制约研发投入等已是装备制造业不

3、可忽视的现象。1市场需求挤出效应严峻。三十多年来,对外开放始终是凉州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是提升凉州国际化水平的战略选择。凉州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利用初级生产要素加工/装配/制造最终产品出口,这种发展模式使得装备制造业出现一个令人值得注意的新现象。为了满足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和消费者的需求,凉州许多最终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部门)并不采用国产的技术设备,而是直接采用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和技术。同时出于提升竞争力的需要,往往还要采取动态的技术跟随和引进模式。因此,特别在外向型部门经济扩张的过程中,作为上游产业的装备制造业,与其下游产业最终生产部门的发展状态,其生存处境可谓是

4、冰火两重天: 一方面,基于大量的引进国外设备(技术)的支撑,下游的最终产品生产行业在国外需求的驱动下,实现了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出口能力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最终出口部门的迅速扩展,并没有逻辑地带动国内装备制造业的扩张,而是引致了对国外装备制造业的巨额需求,加速了国外装备部门对国内相应装备制造业部门的替代,导致其市场需求萎缩,甚至还引发了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纷纷被跨国公司合资甚至并购的现象。外向型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对装备制造业的“需求挤出”效应,本质原因是,在出口导向的初始阶段,我国的装备工业与发达国家之间在技术水平上存在着巨大的“落差”。这一落差迫使处于下游的最终出口生产部门动态引进国外的先进

5、技术和设备, 因而斩断了最终需求与上游装备制造业之间的关联发展机制。2需求转移制约研发投入。下游企业为了追随发达国家的技术范式转移,或迫于升级压力等而动态地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容易挤压本国装备制造企业的市场空间,使其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市场容量的底限达不到,或使其需要不断追随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标准,自主创新的空间有限。所以,下游企业需求转移以及由此所引致的市场竞争加剧,是凉州(乃至全国各地)多数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不足的本质所在,所以,装备制造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是内生的。如纺织缝制设备是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吸收、改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计划体制下产业链封闭,国内纺织缝制装备企业没有外来的竞争对手,

6、需求稳定,且国内纺织服装业基本是供给国内市场,对装备更新、升级的需求较弱,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升级的压力小。而当今众多纺织服装企业居于全球价值链的生产加工环节时,装备技术水平必须符合研发、营销环节的要求,国产与国外装备的技术差距,迫使下游企业只能动态引进国外装备,需求的转移使得国内纺织缝制装备企业研发的市场需求支撑不足,国外装备动态引进所带来的竞争压力,进一步挤压了国内装备企业的市场空间,最终制约了其研发投入以及技术升级,从而使我国纺织缝制装备制造业与其下游行业的发展差距显著。3凉州装备制造业的内存问题。凉州装备制造业还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产业集中度较低。凉州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

7、、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装备制造企业中真正能够起到支撑和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作用的大型骨干企业不多,至今没有一家千亿元企业。(2)产业内部联系较弱。凉州有些装备企业具有较强的单机和主机制造能力,但组织结构落后,零部件、元器件产业薄弱,重大设备成套能力不足,没有形成强大的产业链,企业只好把大量的业务外包,而大量零部件、元器件生产企业则为外地企业配套服务,出现“飞地”现象,使得产业链的“乘数效应”难以显现。(3)产业发展空间有待拓展。凉州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扩容压力较大,限制了一些大型设备和成品的生产,交通运输特别是水路运输不便,也限制了大型设备的生产,企业生产基地不能适应当前城市化发展速度

8、和社会化、市场化生产方式的需要,产业发展空间亟需进一步拓展。(4)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凉州装备制造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能力上仍显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多,关键技术及设备基本依赖进口,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难以满足产业升级的要求。(5)企业外向度有待扩大。凉州装备制造产品出口份额不大;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量较少;产品质量控制能力不足,个别出口产品质量较差,不能顺利通关;有的出口产品由于批量小,维修服务成本高,零部件供应不及时,服务响应慢。(二)凉州纺织业升级的退出困惑经济增长一般依赖要素总量增加和要素存量调整两种方式来实现,发展到一定阶段,要素存

9、量调整就居于支配地位,发挥主要作用。存量调整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即产业不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来完成。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然涉及到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其实包含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两方面的内容。如果企业不能顺利退出,意味着部分生产要素将被闲置或被迫低效益使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社会利益关系就倾向于对立和矛盾激化,社会易趋向于不稳定。因此,某种程度而言,企业退出比企业成长更为重要,退出是决定资源在产业间分配的重要因素之一,适时的退出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纺织业由于进入门槛较低,这几年已发展为一个充分竞争的微利行业,产能过剩现象逐步显

10、现。再加上其具有高污染、低附加值等特性,行业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企业也纷纷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纺织业的企业家们谈及这一话题时,有三大困惑。1纺织企业退出成本高。纺织设备几乎没有通用性,资产专用性强,如果改变原来生产的产品,原有的设备或变得毫无用处,或需要经过成本高昂的改造才能用于生产新产品,如纺绽、织机只能用于纺织纱布,无法转产。纺织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操作工人技能的专用性也很强,靠自己的力量可以开发的其他行业的产品数量少。由于沉没资本比例较大,使纺织企业只要价格处于停止营业点之上,就可继续生产。另外,雇用的大量工人,企业退出则劳动者解雇和改行的费用也很高昂。纺织业所具有的行业特点,造成了纺织

11、企业退出的成本较高。2纺织企业退出机制缺失。企业的退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古典经济学有关市场结构和市场竞争的理论当中,进入和退出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竞争性的推动。产业退出援助政策是产业政策一个重要的方面,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一部分特别困难的企业退出,让它们继续留在不适合它们发展的行业内,长期低效率地使用有限资源,不仅会影响全行业的效率,而且会使自身的包袱越背越重,使今后的调整更加困难。最近几年,虽然整个纺织业出现了一些困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大了纺织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拓展了传统纺织业的生存空间。留存企业的竞争状况得到了改善,原来亏损的企业也因此而获利。调

12、研中企业家谈到,部分欲退出的企业举棋不定,相互观望,由于企业的退出机制缺失,政府对企业退出没有相应的援助政策。所以,真正退出的纺织企业寥寥无几。(三)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障碍产业集群是凉州制造业的重要特色与优势,也是凉州经济保持领先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凉州产业集群异军突起,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制造业基地逐步从弱到强,集聚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产业层次得到有效提升。产业集群已是凉州制造业最主要的载体,对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2014年起,凉州市在重点培育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中开展了行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活动。2013年出台凉州市新型块状经济(现代产业集群)发展规

13、划,着力推动凉州块状经济走创新型、集约型、节约型、环保型发展模式,形成一批总量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品牌影响广、市场份额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已成为凉州工业的主体,也是凉州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和活力源泉。但凉州产业集群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一些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尤其是产业层次低下、创新能力不强、规划引导缺失、平台支撑不力、转型升级缓慢等问题也逐渐显现。本课题通过对凉州产业集群的实地调研和深入分析,可透视出凉州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园区企业盛行圈地。先入园的一些企业盲目圈地,导致园区用地紧张,多数开发区土地指标稀缺,空间处于饱和状态,某些已是“

14、零地招商”,扩容压力与日俱增。有的园区为了引进产业配套企业,必须外迁已入园的企业,搬迁成本高且工作量大。建议凉州以每亩的投资密度和预期经济密度作为入园企业用地依据指标,并实行弹性差别地价政策,从而减少乃至杜绝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2形聚神散大而不强。由于凉州部分产业集群多为中小企业在同一产业内集聚,企业数量众多,企业间竞争过度,基本上依靠价格竞争来取胜。如果考虑到产业集群的工业企业用地有政府补贴,甚至不少小企业借用自己住房,劳动者工资与福利低廉,以及其他未统计在内的环境成本,不少传统产业是在亏本运行。短期经济指标与长期产业培育的矛盾是产业集群培育中的棘手问题。明知道引进的企业与园区产业不配套,但

15、碍于招商指标要完成而盲目引进。招商中单以投资规模为目标,不注重区域产业集群培育。产业研发空心化,既无“拳头产品”,也没能建立“产业链”。因而,凉州多数产业集群内部互动联系较弱,没有形成基于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目前凉州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的制造加工环节,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一般产品多、高端品牌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新兴产业中,“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现象较为普遍。3企业实力悬殊增大。经过多年发展,集群产业组织开始演变,一些大中型企业脱颖而出,实力较强的企业充分发挥规模效益以及与政府较密切的关系,通过纵向一体化、横向兼并与多元化发展,作用与地位明显上升,竞争

16、力进一步加强。大企业对技术、人才、交通、市场的要求提高,乡镇、县域环境已不能适应其发展的需要,企业不断向上海等大城市转移,从而对地方经济造成冲击,未来这一趋势还会加强。企业达到较大的规模后,企业内部交易越来越多地取代专业市场的交易,原有的业内水平竞争与分工协作模式被打破,企业通过对市场、信息、技术、原材料与人才保持一定程度的控制,形成对产业链的垄断,并通过对协作圈的支配权获取高额利润。小企业的市场空间萎缩,中小企业间的水平竞争与分工逐步被大企业的内部化交易或小企业对大中型企业的依赖所取代,中小企业的生存难度加大,并越来越取决于大企业,被纳入协作体系中的小企业容易受大企业的盘剥。专业化分工协作走

17、向不平等,发展前景堪忧。4集群同构现象严重。区域产业集群同构现象严重,凉州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机械、皮革等,这就限制了凉州产业集群特色优势的发挥。凉州现有的大量城镇工业功能区大多在原有块状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规划相对滞后,园区建设受乡镇行政区划限制,客观造成产业定位不明。随着产业集群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凉州亟需研究和落实好现有园区的整合提升,比如富阳经济开发区拟整合6个区块,整合后形成“一区六城”的格局。也可以将原先核心区的企业通过“退二优二”方式进行转型升级、集聚发展,在条件成熟时将省级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5人才流失开始显现。在许多传统产业集群中,由于体制及其投资者追求

18、的目标、管理者的素质能力等问题,造成高素质的人才难留、难招,企业急需的相关人才高度缺乏,导致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愿使用高技能、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大多数人只有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导致企业劳动力技能低下,发展没有后劲。产业集群升级需要的领军型人才奇缺、高端技术人才也不足,在人才方面凉州的政策不少,但还没有发挥出像无锡“530”计划这样的人才集聚效应,高房价、高房租反而加剧了凉州人才流失。6被迫锁定微利方式。制度层面的“特殊”因素正向激励了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以代工或贴牌方式,切入到发达国家的国际大买家或跨国公司所主导与控制的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制造与组装环节

19、。同时,对依靠自主构建品牌和自主研发能力开拓国内市场的产业集群的生存空间造成负向激励,这就迫使产业集群被“锁定”或“俘获”于出口= 低技术能力= 微利化的低端出口贸易方式,从而使得产业集群失去自主创新与自主构建品牌能力,失去依托国内市场所蕴含的巨大的需求空间,来发挥“母市场效应”规模经济的高端升级能力。7集体创新动力缺失。从理论上讲,产业集群通过内部成员间以及成员与集群外部的交易,使产业内(间)分工细化与知识的溢出相得益彰,从而推动技术的扩散与创新。但凉州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行为普遍呈现出一种低端化、模仿化、同质化、个体化、偶然化共性特征,表现出“集体创新动力缺失”困境。从产业创新动态角度来看,

20、显现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分离过程,呈现典型模仿过度进入再模仿循环特征;从创新活动动机来看,无论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或市场创新,多聚焦于成本降低型能力和同质性生产规模扩张能力的获取,产品差异化创新能力缺失;从创新合作角度来看,追求“小而全”的单打独斗式创新活动,集群内创新分工合作网络缺乏;从创新战略角度来看,普遍采取市场前景明确或风险锁定状态下的跟随和模仿战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原创性或突破性创新远远不足,而且缺乏高效创新流程管理和整合能力,不能构建企业内专业研发部门而导致常规性创新能力的缺失。8人格化资本的依赖。凉州(以及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背景是,传统文化中所内涵的以血缘、亲缘、地缘为内核的

21、社会关系网络机制与关系型信任机制就在特定范围内成为一种替代机制,有效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成本。相反,以法制机制为内涵的“正式规则”制度供给不足,市场交易规则、企业治理体系和金融体系的有效运转有待完善。人格化社会资本在产业集群企业网络发展初期成为其形成的推动器;关系型信任所嵌入的社会关系网络机制属于社会制度层面上的范畴,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锁定特征,不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构,影响了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重要的阻碍力量之一。如果处理不好“以关系为导向的企业家个人网络”向“以能力为导向的企业家社会网络”转变的进程,会削弱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能力。(五)凉州制造业升级的政策效

22、应课题组在与企业负责人的结构性访谈中,了解到企业普遍对凉州的产业政策持肯定态度,政策对企业升级的贡献度不断提高。也有一些企业指出了当前产业政策的不足与可以改进之处,与课题组一起探讨了政策存在的问题和隐含的矛盾,如政策的“碎片化”现象(每一个机构均出台政策)、收人分配问题等,本报告梳理企业意见如下: 1低端制造业难以摆脱增长“粘性”。以外资带动和推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已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模式。但跨国公司在全球布局生产,出于利润的追求和政治等原因,只将产品生产链中附加值低的生产环节转移到我国,其结果是将我们定位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环节。当然,由于工业化需要,通过承接国际跨国公司生产中的低端环节,有利

23、于较快地融入国际生产分工体系,在许多方面能实现跨跃式发展。以低端制造业为特征的代工生产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低端制造业所引起的耗能耗材耗生态环境却日益严重。由于“粘性”的作用,经济增长已产生依赖的低端制造业,因其能快速增加GDP,能有效地解决就业以及扩大财政收入等效应,仍然被人们所接受甚至推崇,导致人们不断地追求这种增长方式而加大国际低端制造的引入引入外资扩大低端制造又产生更大的GDP 等效应不断增加的GDP 等效应又导致人们不断地从事外资低端制造引进。低端制造增长方式仍有一定的增长潜力,但增长的隐性成本已大大高于显性效应。因此,清醒地认识低端制造业的现状和风险,尽早改

24、变路径,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发展效率,是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明智之举,摆脱低端制造业增长“粘性”是转型的关键。2收人分配结构难以支撑产品升级。市场需求与企业升级之间相互存在决定机制。任何一个企业的升级活动,都包括研发投人和产品销售两个过程,研发能力和市场能力是企业升级不可分割、相互支撑的“一个硬币的两面”。企业升级得以实施,最根本、最关键、最有效的激励因素是升级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比较,只有存在足够规模的收人以及消费者对高价格的新产品有购买支付的需求时,企业研发等高级要素投人才能最终转化为升级的收益。从宏观层面来看,市场需求空间特别是一个处于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空间, 是决定一切产品生产要素投人的价

25、值和增值活动能否最终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通过扩大市场需求容量,以“需求引致升级”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实现微观企业的升级。当前,收入分配决定机制实质上是影响社会购买力的规模与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初具规模的中高收入阶层,可以为高价格产品提供有效的市场需求,从而激励微观企业的升级活动;另一方面,高度集中的收人分配结构显然会压制中低收人阶层的需求能力,从而减少升级产品的市场规模,进而阻碍微观企业升级活动的盈利能力,抑制经济增长。3“碎片化”现象难以突显政策效应。为引导和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有力推动了转型升级的进程。但在课题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凉

26、州扶持政策“碎片化”现象严重。每一项产业扶持政策的提出,应从政策制定的主体、政策实施的主体、政策的受益者以及相关利益者等四个角度系统考虑,才能更好地实现产业政策的目标。现今凉州产业政策“碎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每个部门(机构)热衷出台各自的政策,现行条块分割的体制特征导致不同部门的政策缺乏协同性,政策相互冲突、相互制肘的现象经常发生,扶持政策纵横交叉。政府很少对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使得部分政策流化为主管部门系统利益和权力的依托,从而导致凉州产业政策合力欠缺,攻坚力不强,降低产业政策的多重效应。4“产学研”分离难以惠及企业升级。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能促进彼此长期联合,高校、科研机

27、构的内部激励机制和企业自身的研发吸收能力、双方的目标一致是互动的基础。凉州约80%的研发人员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现有体制下,科技成果的评价标准还是重“技术价值”轻“市场价值”,这与中小企业的目标发生冲突,企业在自身缺乏技术力量情况下,对合作项目是否能够真正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产生疑虑。因此,要促进产学研联合互动,需要紧紧围绕产业和企业的紧迫需求,在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研发人员走进企业的同时,也可以把行业界的著名专家、研究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多渠道地引进到高校、科研机构中,通过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目标、文化、习惯的磨合,逐渐形成高校、科研机构内部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增强企业产学研联合的动力,主

28、要需依托项目,另外要着重提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的研发吸收能力。为此,对有实力的大型企业,要鼓励其多渠道提高科研吸收及创新能力;对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价值链模式加强与大型企业的技术联系,或通过相关中小企业间的集群模式来增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研发合作的集体基础和实力。二、发达国家制造业升级的路径目前,凉州制造业的发展阶段、模式和国内外社会经济环境,与七十年代的日本、九十年代的韩国等有相似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日本、韩国和德国产业升级的主要路径可以为凉州制造业的升级提供借鉴。(一)日本:政策引导是制造业升级的关键。上世纪七十年代,面对日益剧烈的国际贸易摩擦和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以及石油

29、危机导致的成本压力,“两头在外”、高能耗、低附加值的日本产业结构被迫走上了调整升级之路。针对传统行业产业能耗大、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低的局面,日本政府及时推出一系列强制性的政策措施,引导制造业的成功升级,一举巩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位,日本制造业至今仍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其政策引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处理过剩设备。针对原材料等产能过剩行业的萧条,日本先后制定稳定特定萧条产业临时措施法和改善特定产业结构临时措施法,加速重化学工业(如平电炉、炼铝、纺织、造船、化肥行业等)设备的废弃、转让处理。从1978年开始到1983年,炼铝业生产能力从164万吨/年,下降至74.1万吨/年(45.2%);钢

30、铁业生产能力由2079万吨/年,下降至1807万吨/年(86.9%)。2加速合并重组。传统制造业的快速扩张引致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如产品部门发展不平衡、资源短缺、投资过热、产销差距扩大等,这些问题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都暴露无遗,加上日本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传统产业纷纷实行“减量经营”。在对传统重化工业实施严厉的指导性政策,加速传统制造业技术和产品升级的同时,日本政府对新兴制造业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经济政策环境,有效引导制造业重心的转移。3加快产业转移。日本将结构性萧条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雁型模式”在东南亚地区逐步推展开来,由商品出口转为资本输出,有效缓解了传统制造业的国内生产困境,并且躲

31、避了日元升值带来的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4振兴尖端技术。日本政府在产业结构长期展望中确定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加工装配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为产业结构的发展重心。特定机械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规定加强对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飞机等产业的政策扶持,对尖端技术领域的开发提供政策补贴,对高科技产业实施税收和金融方面的优惠措施。5创新引进技术。政府鼓励加快技术引进和改造创新。六十年代中后期,日本已经开始注重引进知识密集型工业的先进技术,如通讯设备、航天、汽车制造、电子机械等。进入七十年代之后,宇宙开发、电子计算机、半导体、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引进和改造直接奠定了日本在全球的技术领先地位。日本注重引进技术专利、技术情报及

32、基础性科研成果,然后对引进的新技术进行分解、研制,扬长避短,创造出具有日本特点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在经历了七十年代经济转型之后,产业活力的恢复使得日本重新步入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实现了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的繁荣。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成功实施,鼓励“跟从增长模式”,即把西方技术引入、消化,同时逐步放松产业管制。激烈的国内竞争使得企业被迫逐步放弃基于廉价劳动、原材料的表层能力竞争,走上依靠技术进步的深层次能力竞争之路。当然,九十年代以后,日本没有认识到“跟从增长模式”的局限性,被赶超式增长所迷惑,缺乏向“独创增长模式”转型的政策支持,也导致了经济的停滞不前。(二)韩国:生产性服

33、务业是制造业升级的催化剂。韩国资源匮乏,制造业起步远落后于中国,但被西方学者称为“第三种工业文明”的韩国,已从一个典型的廉价产品制造商转变为一个高级产品创造者,韩国造船、钢铁、汽车、半导体及数码产品等制造业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实力,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06年韩国品牌价值位居世界第十位,三星、现代、LG三家韩国企业进人世界品牌百强。韩国生产性服务业对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购买研发来源和进行自主开发的研发服务活动,提高了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设计产业投资不断加大,使得韩国不少产品成为世界著名品牌;金融业的倾斜式支持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电子商务与电子贸易提高了

34、制造业的竞争力。1鼓励研发机构的专业化投资。韩国于六、七十年代制定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扶持法、技术开发促进法、特定研究机构扶持法等法律,政府出资设立研究所,旨在进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同时形成一整套促进企业研发投资的政策措施,为鼓励民营企业附设技术研究所提供了制度保障。如私营企业研究机构承担国家研究开发项目,政府给予研究开发经费50%的补贴;对于个人或小企业从事新技术商业化的,韩国政府提供总经费80%至90%的资助等。在政策的推动下,民营企业附设研发机构和增加技术开发投资步伐加快,企业逐步取代政府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2促进人力资本转化为产业技术。通过对人力资本的培育和知识的消化吸收,达

35、到提高产业创新能力的目的,是韩国通过研发服务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经验。为了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1973年制定了国家技术资格法和技术劳务育成法,1974年又制定了职业培训特别法。3注重制造业领先设计能力的培育。从1993年起,政府连续提出3个促进设计的五年计划,目标是成为全球设计领袖。2007年在釜山、大邱和光州建成新的地区性设计中心,在大城市的高等学府建设12个设计创新中心。同时建立相应的设计振兴组织,如韩国产业设计振兴院成为推动二十一世纪韩国设计产业的主力。韩国的大企业,都很注重产品在设计方面不断加大投资。4集中金融资源支持主导产业优先发展。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韩国基本上采取

36、了一种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将有限的金融资源以低价利率和政策金融的方式,支持结构升级主导产业优先发展的模式。5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在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韩国政府发挥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制定完善政策法律制度、建立相应组织机构,直接进行财税、信贷补贴支持,更为重要的作用体现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政府给予更具创造性的支持作用。另外,韩国制造业在升级过程中,强调规模化生产,注重海外市场,控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三)德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几种诠释。当国内制造业为产能过剩、出口受阻所困扰,并在大打价格战之际,世界上制造业成本和价格最高的德国,订单却应接不暇。原以为未来属于高科技和服务行业,

37、像德国这样依靠传统制造业、高工资的国家一定会陷入困境,但德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却颠覆了传统的观念。这种现象值得国内制造业的深思。“德国制造”是高品质的代名词,德国制造业一直以技术精湛著称,其制造技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根据世界银行2008世界发展指数数据,2006年德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为23%,远高于其他六个工业发达国家。德国工业侧重重工业,机械制造、电子、汽车和化工是支柱产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尤其是德国的机械制造业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约占有世界近1/5的份额。1“德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德国制造的竞争优势不在于价格,而在于质量、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及服务等因素。德国

38、制造业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重视特殊的、专业化强的产品,而不鼓励大规模制造;德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造业除了少数大企业外,大量的是中小企业,它们灵活、反应快、专业化程度高,更容易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德国制造业不断从其在全球特种机械、服务、系统解决方案中的技术领先地位获益,促使企业利用其优势参与国际竞争。2“德国制造”的竞争策略。德国制造的定位是世界工厂专用设备的制造者,中国及其他一些新兴国家是世界工厂,世界工厂需要各种德国高科技机械设备。“德国制造”的竞争策略,实际上避开了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并且形成了互补关系,例如中国购买了大量的德国机械产品,用于汽车、化工、地铁、家具、陶瓷等制造行业;

39、德国的高档产品还弥补了发展中国家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的市场缺位,新兴的中产阶级还购买了大量别具一格、价格不菲的德国产品,如汽车,特别是宝马和奔驰更为富裕阶级所青睐;德国特殊的机械设备和产品带来了对其服务的特殊需求,因此又推动德国服务业的发展。3“德国制造”的政策引导。面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制造业的衰退,1995年,德国出台了制造技术2000年框架方案,旨在增加就业机会,确保德国的研究水平,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促进制造业的现代化,倡导“清洁制造”,消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制造业对市场的快速适应能力。1999年,德国政府先后出台2000年度德国综合技术创新能力报告与德国21世纪信息社会行动计划,德国以美

40、国和日本为双重样板,实行“消肿生产”、利润导向、结构改革和全球化经营,提高德国经济和德国制造业的高科技内涵,以此迎接全球性的竞争与挑战。4“德国制造”的职业素养。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师群体。德国有完善的职业培训制度,不是每个高中生只有上大学之路,很多对技术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上职业培训学院,在培训中心,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理论,还要参加实际的生产。德国十分重视理论知识同实际应用的结合,政府规定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在企业工作七年即可申请大学教授。(四)日本纺织业退出的援助政策。二战前后,棉纺织业是日本重要的传统产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的出口产业。六十年代开始,日本国内出现了

41、劳动力不足、工资提高、日元多次升值等现象,从而导致了日本纤维制品竞争力的衰退,以低档品为主的进口急剧增加。国际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国际棉纺织品贸易制度限制了日本棉制品的出口,此时的棉纺织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已大大减弱。随着产业结构逐步高度化,迫使日本传统纺织业的退出。1政府和产业主管部门实施的设备调整政策。对棉纺织设备进行调整,日本政府和产业主管部门的做法,一是实行萧条和设备调整卡特尔。主要是通过共同指导行为对棉纺织大公司通过自我约束,共同降低开工率,共同淘汰一定比例的设备。二是收购报废制,由政府出资收购并废弃细纱机和织布机等纺织“过剩设备”,每台织机补助2万日元,其余费用由产业界自身负担。

42、1964 年推行纤维新法时,采用了废弃两台旧设备方允许添置一台新设备的“废旧更新”原则,同时允许开发银行发放贷款和实行特别折旧;七十年代末以后,大公司一般自行压缩生产能力却不享受政府特殊的资助。三是设备注册制,自五十年代开始在纺纱业和织布业中实施注册现有设备,限制未经注册设备的使用,实际上采取了行业准入的限制,以达到限制生产品种和新增生产能力。2产业退出过程的调整援助政策。日本许多企业之所以能够顺利实现退出过程,与政府实施的调整援助政策密切相关。政策的重点不是促进转产,而具有通过援助谋求企业再生的倾向。日本先后颁布了特定萧条行业离职者临时措施法、特定萧条地区离职者措施法、特定萧条地区中小企业对

43、策临时措施法等三项法律。整个援助政策实际是劳动力调整的援助。在整个调整援助政策中,改善结构事业对于设备现代化、扶植高效率的企业集团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小企业现代化资金扶助法、中小企业转产法主要是为促进转产和停产实行免息或低息的贷款制度,纤维产业较多地运用了这些贷款。在这期间,政府主要扶植对象是产品研究开发中心和公共设施,同时,对促进知识密集化、产地内不同行业间协作、组建加强型垂直联系的集团等做法给与奖励。3日本产业界的调整对策。日本产业界采取的生存策略可以概括为“两极化策略”。一是海外拓展逐渐缩小国内生产规模,将初级产品转移到劳动力丰富廉价的地区或国家,发挥一条龙生产优势,带动部分上、中、下游产

44、业前往海外投资设厂;二是国内发展在逐年废弃陈旧设备的同时,加强新素材商品、高附加价值商品的开发、研制、生产,促进产业升级,扩大与其它新兴纺织工业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产品差别化程度,并将产品严格分成三大类: 必须在国内生产的、可移往海外生产的、和伴随技术转移而将阶段性地移往海外生产的,据此分类实施结构调整。从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纺织工业的产业政策由财政补助、政府直接干预为主转向以战略导向为主。1983年召开了“新时代纺织工业展望”答辩会,提出了“面向发达国家型产业”,鼓励“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的生产体制,推进技术开发与引进,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1988年提出了“向生活文化型产业发展”,倡导建立联

45、动生产系统与灵活运用产地扶持政策,适应时装化、信息化的要求。1993年提出了“开拓市场及扩大领域”的导向性策略,引导建立“掌握、开发、生产市场需求的市场理论”与快速反应机制,促进网络型组织的开发,形成具有创造性的产业结构。法律的保障、政策的扶持、组织的保证,使得整个产业调整和退出过程能有条不紊地推进。4日本产业调整与援助政策的启示。实施产业政策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和援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实现传统产业的顺利退出和产业升级,日本从经济上、法律上、行政上作了精心而具体的部署。(1)日本棉纺织业面对着劳动力不足、成本高,以及被各新兴工业邻国赶超,纺织业逐步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虽然采取了进口监视

46、体制与行政指导,但最终没有采取严厉的进口限制。日本开放的市场体制,保持了纺织产业的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形成了促使企业不断进取、积极进行调整的主动机制,在初级产品失去优势之后,不断形成新的优势产业,使之在亚洲甚至全球具有领先和垄断地位。开放的体制,使得日本消费者的净福利增加。(2)日本的调整援助政策在传统产业退出中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在调整中首先考虑的是人员的安置与流动,与收购报废设备相比,日本提供的财政援助更多一些,效果也更为显著。事实证明,实行劳动力调整援助政策极其重要。(3)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特别是存在过度竞争的衰退行业,任何企业都不会有自发报废“过剩设备”的可能性,因为谁先退出谁就吃亏,

47、只有对退出企业给予设备报废补偿费才能使整个行业处于经济平衡状态。(4)日本调整援助政策的重点之一是鼓励新的优势产业的发展,并实施差别政策,比如产业政策以纤维产业中游、下游的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对某些传统工业区和特定产业给予了不同的援助政策。日本注重内外供求条件的变化采取设备现代化及技术革新,更新产品,加强垂直联系、企业合并及业务协作,开展对外投资及其他国际分工,转产及停业等长期对策。当然,就政府以市场为主还是计划为主参与产业调整和退出,日本学者与政府存在分歧。以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总要伴随着财政负担等各种代价和副作用,取代市场的政府计划一旦失败,造成的损失也会超过市场失败带来的影响。同时也不能认

48、为只要出现市场的失败就必须进行政府性干预,政府失效的情况与市场失败同样具有普遍性。三、促进凉州制造业升级的振兴策略与政策支持随着国内外和凉州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众多成功的产业转型升级经验证实:明确的政府政策指向和良好的市场传导机制两者缺一不可。促进凉州制造业升级的政策体系也有必要进一步调整与完善,具体建议如下:(一)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策略。凉州装备制造业正面临升级的关键时刻,未来装备制造业调整应围绕能源结构调整,为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提供装备;围绕保障民生所需要的方向,提供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装备,提供大容量、高参数、高等级的

49、装备,高精度、高效率、拟人化的装备等。同时,凉州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整作用,运用符合国际惯例的各种有效手段,实现装备制造业的振兴。1提供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支持。在国内外设备存在技术差距的客观现实面前,下游企业为了追随全球价值链驱动者的各项标准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被迫动态引进国外设备(技术),结果引致市场需求尤其是高端设备的需求转移和竞争加剧,挤压了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的市场空间,抑制了其自主创新和升级的潜力,使国内装备制造业被锁定在了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基于为凉州(乃至国内)装备制造部门提供产业升级的长期、稳定、足够的市场份额支撑的角度,为了顺利实现“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市场份额上升研发投入增加”的正向循环,从促进技术追赶与市场份额追赶良性互动的角度来看,需要借助于政府的外力支撑,来打破低技术水平与低市场份额之间的恶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