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350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清县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德清县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德清县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德清县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德清县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清县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清县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毕业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德清县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参考借鉴了前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分析、探讨和研究,深刻把握城乡收入差距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了解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领悟到解决我国城乡收入这个重大问题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前人有关资料文献的学习,总结、梳理了我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德清县这个地区做了研究和思考。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 德清县 研究和思考目 录引言 4一、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概述4(一)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提出和研究4(二)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及其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4(三)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51、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 52、社会保障和

2、福利制度因素与城乡收入差距 53、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 54、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城乡收入差距 6二、德清县收入差距问题的概述 6(一)德清县城收入现状 61、用新古典生产函数来解释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62、城乡人力资本差异影响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机制7(二)德清县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定性分析71、实证分析需要论证的方面7(三)德清县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实证分析8三、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8(一)改进德清县农村人才现状,大力引进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8(二)依托德清县“兴工强业”政策,壮大农村劳务经济8(三)强化扶持政策,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投入9(四)加强农村教育投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 9 四、参考文献 9德清

3、县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引言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城乡经济迅速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实现收入公平,成为了当今五大社会热点之一,对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公平这一问题,引起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因此本文针对一个特定的地区德清县为研究对象,以该地区人力资源这一个重要要素为切入点,务必求得更有针对性和实效的结论和对策,起到更完善的指示作用和标本意义。一、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概述(一)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提出和研究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也不同幅度地增长,但收

4、入差距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的19:1,逐步扩大到90年代末期的26:1,直至目前的323: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实际收入差距则约达5:1,甚至更高。这种过大的收入差距,已成为保持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尝试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来考察可能影响城乡收人差距的因素。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影响人均收人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本和技术进步,而将资本这一概念的外延扩大,认为资本不仅包括物质资本,而且也包含人力资本,这些影响人均收人的因素必然会对城乡收人差距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该框架下来分析城乡收人差距的影响因素可以提高所选取变量对收人差距形成的解释

5、程度。此外这种通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来找出影响因素的方法可以避免选取变量之间存在的共线性。(二)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及其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李实等(1998)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1988年和1995年的抽样调查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分解法考察了农村内部、城镇内部和城乡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分析总体地区收入差距变化所起的作用,发现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始终保持在一半左右。另据对收入差距的分解测算,城乡收入差距和支出差距占省际差距的70%以上。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整体差距的“贡献”很大,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影响巨大,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1参见

6、刘安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探讨,统计与决策,2005年7月15日2参见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经济财政出版社,1999年7月18日(三)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有大量的文献,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解释: 1、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收入水平的高低,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的方针,将堀市和农村割裂开来,限制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未被充分利用,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和购买力受到限制。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村劳动者受歧视,与堀市劳动者相比在受

7、教育条件和个体素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导致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即使进墟务工,由于没有墟市户口,在就业机会及社会地位等方面几乎不可能与城市居民同等。2、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因素与城乡收入差距 二元的社会结构必然带来二元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等级制度和身份制度把农民捧斥于城市就业大门以外,广大农民基本未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大量进缄务工的农民也未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标准的社会保障待遇。城乡居民在享受社会保障方面的不平等,使堀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抽样资料显示,近几年随着德清县城乡居民中养老金或离退休金差距较大,虽然我县已建立了失地农民的保障体系和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但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刚刚起步,农

8、村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还存在着基数较低、覆盖面不广的现象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较大,农村居民的保障体系还须进一步完善、加强。 3、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是倒 U型的,即金融发展在初期既会促进经济增长但也会扩大收入差距,随着收入增长,金融发展将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从金融发展角度探讨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发现金融发展(以信贷规模与GDP之比为指标)的确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显著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着一种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通过三条途径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以及金融发展的降低贫困效应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 4、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城乡收

9、入差距 通过引入人力资本,解释了生育率的内生决定问题。人力资本积累和生育率的决定均与家庭有关,家庭决策最优化过程决定了人力资本水平和生育率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终消除,从根本上来说,依赖于城乡之间生育率水平、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及其积累率的趋同。结论:用人口户籍变换来表示的城市化水平的发展也会扩大城乡收人差距,农民工资性收入在纯收人中的比重提高可以缩小城乡收人差距,同时城乡有别的财政投人机制对城乡收人差距也会产生影响。本次论文以德清县为研究对象,以人力资本作为切入点展开讨论。二、德清县收入差距问题的概述(一)德清县城收入现状近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领导集体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

10、搏,共克时艰,城乡居民收入都取得了历史性的大跨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大大提高,收入来源渠道日益多元化,财产性及转移性收入已经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居民收入都逐渐步入了健康性、稳定性、快速性的发展轨道。(二)德清县城乡居民收入基本状况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环比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环比增加值198991154119901025613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13%13%199110976707%9%199211626856%2%1993140677621%13%19942025116144%50%19952835153840%32%19

11、963969192540%25%19974644217917%13%19985341235315%8%1999550123783%1%2000566723923%1%2001583824533%3%20026422255510%4%20037257268813%5%20048200304813%13%2005886034268%12%20069728348810%2%200711786432921%24%200813329515613%19%2009 165936078德清县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四阶段分析图通过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在1989年-2008年这个时期,德清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12、入的年均增长率为7.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为6.90%,德清县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高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3 参见赵东兵德清统计年鉴,德清县统计局,2008年7月1日(二)德清县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定性分析1、用新古典生产函数来解释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从长期看,凡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方,其居民收入水平相应比较高,比如沿海地区。居民收入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收入变化是经济增长带来的。德清县城乡收入差距应是城乡部门不同的增长率和增长绩效的结果,因此用经济增长理论来解释城乡收入差距有其合理性。经济增长理论的两大主题可以从时间纬度和空间纬度进行讨论。时间纬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持续增长的源泉到底是

13、什么?空间维度是指不同国家(地区)经济增长为什么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会产生收敛的结果?因此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可以解释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和扩大的原因,对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并可以将这些分析形式化。新古典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或: 其中分别代表技术、资本和劳动。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技术,资本和劳动。在人口、技术不变条件下,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短期),在人均资本装备水平不变(稳态)条件下,人口增加、技术进步也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但是我们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资本和劳动力水平的增加在经济学模式上是一个递减函数,也就是说,虽然地区经济会在一定程度随着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的增

14、加而增长,但是增长的幅度会逐渐降低。因此,如果不存在外生的技术变化,经济就收敛于一个水平不变的稳定状态,除非有正的人口增长率或者外生的技术变化,否则,一国经济就会进入低增长。现在的全球经济危机也说明,并不是一个国家的资本累积和劳动投入越多,这个国家就发展的越好。2、城乡人力资本差异影响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机制人力资本,即人才在生产和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功能时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连锁性,即一种新知识与新方法在一个企业或者部门的运用很快对其他企业与部门产生示范作用,从而形成外部经济效应。二,是累计性和扩散性,随着知识存量的增长,其所蕴涵的生产能力将呈现出成倍增加的扩张趋势的质的飞跃,这种情况在专业化

15、知识方面表现的特别突出,当一种知识存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出现创新时,往往会带来生产方法的重大变革和生产能力的成倍增长。由于人力资本的扩散性和累积性,人力资本的增加,通过资本效率功能机制可以使物质资本的边际产出增加。具体而言,人力资本的效率功能具有使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得到最大地提高、边际收益开始下降的临界点推后、物质资本边际收益下降速度减缓等作用,提高经济增长率。(三)德清县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实证分析在经过德清县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理论分析后,需要对德清县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进行实践检验,从而证明理论结论的正确性,有助于提出可靠的对策。1、实证分析需要论证的方面在经过理论分析以后,我们可以明确城乡

16、人力资源的差距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最需要论证的就是在实际中人力资源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是否存在相关性。人力资源建设的差距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综合作用。从家庭函数模型中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状况主要由用于人力资源建设的时间投入和物质投入决定,为了更好的说明人力资源差距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用受教育的年限和用于教育的物质投入两个因素来表示,即一是相同时间区间内,城乡不同的受教育时间与城乡不同的收入进行对比,找出受教育时间与收入的相关性;二是在一个样本时间范围内,前一期城乡用于教育的物质投入差距比和后滞一期城乡收入差距比的相关性分析。三、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一)改进德清县农

17、村人才现状,大力引进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第一,建立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形成一种有效的管理制度。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包括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体系、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动管理体系和农村人力资源的使用管理体系。完善农村实用人才鉴定和评价体系,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储备库,对农村人才的继续教育、研发等实行政府财政补贴。采取优惠措施,提供宽松条件和待遇,吸引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创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出力献策。第二,加强农村人才市场建设。农村人才市场是沟通城乡人才交流的枢纽,是调整人力资源结构、配置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应进一步加快农村人才市场网络体系建设,积极扩宽人才

18、市场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市场规范化运作,为人才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人才工作站多为镇街及村服务,最好是在21个镇街设立分管人员,将村-镇-县三级较好的连接起来,充分运用市场功能,加快市场规范化运作,形成以县级人才市场为龙头、镇街人才市场为网络的农村人才市场运行框架,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打造基地。及时准确了解掌握各类人才的供求信息,定期向乡村发布人才信息,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搞好信息服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农村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视,为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提高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依托德清县“兴工强业”政策,壮大农村劳务经济目前,德清县已经从进入城市化和工

19、业化的中期,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这个阶段必然伴随着人口由农村到城市、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到第二、三产业的单向流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民收入具有协调一致性,城镇化、工业化对农民增收有积极意义。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过剩或结构性稀缺问题开始显现,劳动力转移的综合配套性政策不完善逐渐突出,影响了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依靠自己新型工业化道路,接纳剩余劳动力和新增的转移劳动力,畅通劳务经济渠道,通过改善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规范劳务市场等手段,将劳动力资本的效益发挥到最好。(三)强化扶持政策,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加强政府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切实履行公共财政的职责和义务,全

20、力建设德清县新农村三大工程。一是信息畅通工程。以建设农村公路骨架网、通信资讯平台、文化宣传网络为重点,全力改善农村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软件和硬件条件。二是科技进步工程。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体系和研发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开发研究的投资补贴,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积极研究和开发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着重支持能够尽快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和农业商品率的技术。三是综合保障工程。整合农村社会保障的各种资源,建立医疗、养老、意外伤害、计划生育等为一体的农村综合社会保障体系,切实避免多头管理、资金分散所带来的保障效益低下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四)加

21、强农村教育投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1、德清县城乡人力资本的差距其实就是城乡两部门教育资源的差距,德清县城的教育质量高于农村这是一个毫无争议的现象。县教委应该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力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快城乡师资交流,改变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防止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流失,加大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加大农村助学贷款的覆盖面和资金额度,尽可能减免农村贫困学生的一切费用;对于优秀的农村学生,政府要设立特别基金给予特殊的扶持,支持其进行更高级的深造直到完成所有学业。2、全力培养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多设立培训具有特殊技能专业的教育机构,全方位的对农村居民进行再教育,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正确处理农村

22、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人才引进的关系,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政府引导、学生自愿相结合的前提下,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分类培养机制,开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教育并行发展的良好开局;制定更多优惠政策,帮助农村高职、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解除农村居民进行教育投入的后顾之忧。四、参考文献1刘安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探讨统计与决策,2005年7月15日2陶纪坤国内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观点综述经济纵横,2007年8月2日3贝茨市场与国家发展经济政治学,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年4月3日 4宋光辉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成因述评开发研究,2009年6月19日5王颖再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4月8日6郭剑雄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3月9日7 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经济财政出版社,1999年7月18日8李实、张平、魏众、仲济垠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9月12日9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2008年10月28日10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17日11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经济的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世界经济,2008年8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