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379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论文: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论文: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论文: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论文: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文: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问题及对策.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问题及对策摘要: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高度关注环境污染问题,重视基本制度、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和推广农业科技,减少农业自身的环境污染,根据污染和现代化程度的不同采取“防治结合、做早做大”的治理战略,并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注意污染处理技术路线创新,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农民素质。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对策;现状;社会主义新农村 狭义的农村环境是与城市环境相对而言的,是以农民聚居地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及社会条件的总和。

2、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化程度低、人口密度较小、环境容量较为富裕,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的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污染问题并不突出。但近年来,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农村污染不仅影响了数亿农村人口的生活和健康,而且通过水、大气和食品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的生活和健康。在政府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的今天,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环境污染问题己成为21 世纪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若不下大力气解决环境问题,农村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因此,治理农村污染对加快农村经济建

3、设步伐,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一)、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1、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近几年来,畜禽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畜禽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畜禽养殖业所造成的污染问题逐渐突出, 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2、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追求高产,农药、化肥和农膜大量使用。据统计,近些年我国化肥施用量居世界第1 位,单位面积使用量居世界中等水平,但我国化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

4、0 %50 %,这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形成环境污染,对土壤、水、生物、大气及人体健康产生污染危害。此外,农业生产中使用塑料薄膜,由于不注意回收清理而给农村带来了“白色污染”。(二)、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的变动使得人口居住特点由分散变为集中,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逐渐突出起来。但由于资金、技术有限以及其他原因,村镇的生活废弃物处理厂的建设及容量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相当多的村镇大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 路边和河沿成为堆放垃圾的主要场所,污染了农村当地环境。(三)、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做出

5、了巨大贡献。但由于乡镇企业数量众多、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治污染设施,使污染危害变得非常突出。据1997 年公布的全国乡镇企业工业污杂调查公报显示,1995 年,全国乡镇企业“三废”排放量达到工业企业“三废”排放量1/51/3,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己由20 世纪80 年代的11 %增加到45 %,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己经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的一半以上。(四)、农村道路、交通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近几年来,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拖拉机、三轮摩托、二轮摩托等机动车辆已在农村逐渐普及,这些车辆尾气废气大量排放;同时还由于一些乡镇和村间道路的路况差,通常

6、是机动车一走,灰尘漫天飞扬,这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五)村镇等农村聚居点因缺乏规划和环境管理滞后造成的污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未能跟上:环境规划缺位或规划之间不协调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农村聚居点则缺少规划,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或者沿公路带状发展,或者与工业区混杂。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则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 成了很大危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

7、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二、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分析1、农村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匮乏。尽管这几年国家对环保投资逐步增加,但仍远远不能满足治理环境的需要。农村乡镇企业大部分处于初级阶段,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固定资产投入较多,加上社会负担较重,不少县(市、区)乡镇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不足,很难把很多的钱花到治理环境污染上。乡镇企业环保投入少,其每年用于环保的资金仅占企业流动资金的0.1 %,致使环境污染防治速度远远赶不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速度。2、农民的环保意识还比较薄弱。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温饱即安、平安是福,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大计。

8、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不高,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即使认识到环境的危害性,也不知自己拥有何种权利,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3、农村环境管理机构不健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到目前大约还有15 %的县级行政区域没有成立环境保护机构, 农村环境技术支持体系更是不全。全国县级环境监测站只有2 000 个左右,其他技术咨询、服务组织更少。因此,环境保护、环保规划、环保宣传也就无从说起。4、 农村环境的法律和法规不完善。在农村,有关养殖业污染、农用塑料薄膜污染、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生活和农业污水污染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治理和监督,农村环境污染程度仍然呈上升趋势。5、农民

9、素质偏低。农民素质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农业发展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至关重要。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与其耕作的生产率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之间存在着有机的正相关关系。以科学技术进步为特征的现代环保农业要求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否则就不可能掌握和接受先进的农业无污染技术。目前农民素质和农村智力结构较低,很难适应向农业现代化的转变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6、农村路况差,交通建设投入少。三、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在环境保护上消除城乡差距、保障基本的环境公平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考虑农村环境污染及其对生活、

10、生产的影响,应以“环境怡人、村镇宜居”的理念充实“村容整洁”主题,同时提出对应的具有指向型、可测性的阶段目标,生产、生活区域基本分离,工农业生产污染得到初步治理,聚居点内应满足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水、大气等环境要素质量应达到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标准等。以此理念和目标为基础,借鉴韩国“新农村建设”和我国浙江等地区开展“万村整治千村示范”活动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经验,可提出“十一五”期间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基本思路: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高度关注环境污染问题,重视基本制度、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和推广农业科技,减少农业自身的环境污染,根据污染和现代化程度的不同采取“防治结合、做早做大”的治理

11、战略,并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注意污染处理技术路线创新,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农民素质。具体对策如下:(一)重视基本制度、体系建设。基本制度、体系包括有关法规、管理制度及其支撑机构等。加大环境执法监督的力度,从法律制度上保护农村环境不受污染。首先是加强县以下农村环境保护的机构和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基础。省、地环境保护部门应专人专职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乡镇和村一级配备专兼职环境管理干部。各大中城市的环境保护部门也应在抓好市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工业污染防治的同时,切实加强城郊结合部及郊区的生态环

12、境保护,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体化。同时根据村镇人居环境治理目标和县乡两级的财政能力,提出本地区村镇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并据此确定支持整治项目的资金与实物补贴形式、范围、标准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把与卫生相关的环境污染列为重点治理对象。(1)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应充分考虑农技推广、畜牧兽医等有关事业单位的公益性,不能延续“财政卸包袱”思路,上级财政资金要为乡镇有关公共服务机构发挥应有的公益性提供保障,避免其过度市场化造成污染源扩大。(2)有效采取各种治理手段。要围绕形成基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素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道德、宗教等多种手段,弘扬真善美,惩治伪丑恶。

13、特别值得提及的是,适应人们心理和精神上在新形势、新环境下特殊变化的要求,要注重运用非常规手段诸如心理诊治、精神导引等方式实施人文关怀与素质教育。(3)全面推进制度建设。不仅要加强推动教育宣传,部门和政府应减免相应的建设规划费用等。(二)、大力发展和推广农业科技,减少农业自身的环境污染1、强化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治理,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积极发展农村沼气,使畜禽粪便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同时,加强渔业资源和渔业水域生态保护,合理确定养殖容量和捕捞强度,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的综合防治示范。2、要有效地控制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加强对

14、资源管理。3、农业本身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品,通过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的办法和大量增加农家肥、种植绿肥等办法,减少化学品的过度使用,实行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进而减少对土地、水源的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三)、加快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排污管网系统和垃圾清运、处理系统的建设日益迫切,而资金短缺是制约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转变观念,通过各种途径多渠道利用资金,除将环保投资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逐步加大环保投资在GDP中的比例以外,还应当积极利用社会资金,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

15、通过合理的价格体系,征收生活污水费和生活垃圾处理费,多渠道地加大环保投入。 (四)“防治结合、做早做大”。1、“做早”。很多建设项目和农村聚居点的污染,如果发生以后进行治理,代价是高昂的。而如果通过规划建立污染的事前预防机制,不仅可以统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等既有目标,就污染治理而言也事半功倍。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及推行绿色食品管理体系等前置性措施也是目前条件下更有效的解决方法。2、“做大”。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低、小、散”,通过集中治理,有利于克服污染治理的技术经济障碍。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人口密度、人均收入和污染强度都较高,通过市场化机制进行污

16、染治理条件较好。只要在贷款、税费减免和土地使用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就能够通过市场力量对多类污染进行治理。(五)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注意污染处理技术路线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倡导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清洁生产和产业间协调发展。例如,推进集约化畜禽养殖与生态农业农牧一体化发展,集约化畜禽养殖场进区(畜牧小区)发展并通过沼气综合利用设施治理污染,沼渣、沼液就地转化为肥料利用。这不仅可以克服其污染治理中的诸多障碍,还能统筹解决农村资源、能源、环境问题,也避免了化肥、农药可能造成的污染。注意污染处理技术路线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都十分复杂,但只要坚持不断探索,就一定能走出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和谐社会建设的道路。(六)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农民素质。同时,还要加大中小学生的环保教育,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人口日、世界动物日等纪念日开展环保教育,加深巩固学生的环境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