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和发展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和发展建议.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和发展建议 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和发展建议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和发展建议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和发展建议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本文在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应采用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先进的物流技术应用、提高生鲜农产品经营主体组织程度、加快第三方物
2、流发展等角度出发,笔者提出促进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若干建议。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据统计,由于物流原因我国2007年丢弃腐烂食品(主要为生鲜农产品)而造成的损失达到了700亿元,占食品生产总值的20%之多。研究和推动生鲜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1.生鲜农产品的含义生鲜农产品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花卉、肉、蛋、奶以及水产品等生鲜初级产品,我们习惯将其称为“生鲜三品”(果蔬、肉类、水产),易腐易损性是生鲜农产品的主要特征,鲜活程度是决定这些生鲜农产品价值的重要指标。本文中的生鲜农产品主要是指生鲜果蔬类初级产品。生鲜农产品物流活动具有储运、保
3、鲜技术要求严格;资产的专用性程度高;物流增值服务空间较大等特点。2.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1)物流专用资产投资严重不足。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中专用资产的应用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2005年,中国冷藏车销售创造了2500台的历史新高,但与市场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同年,韩国的冷藏车需求量早已稳定在了10000台左右,冷藏运输率仅为15%20%。我国农产品物流专用资产投资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物流主体规模都不大,不能形成规模效益,缺少对专用资产投资的激励。(2)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偏高,物流价值流失严重。大部分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渠道要经过以下环节:生产者产地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市场零售市
4、场消费者,物流环节繁多增加了物流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鲜农产品价值在物流过程中流失严重。美国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而我国果蔬每年损失率为25%30%。全国每年果品腐烂坏损约1200万吨,蔬菜1.3亿吨,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上千亿元。3.生鲜农产品物流增值服务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增值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日本已普遍采用生鲜农产品从预冷、整理、储藏、冷冻、运输等规范配套的流通方式,产后的商品化处理几乎达到100%。目前日本农产品加工比例在60%以上,加工转化后产值至少可增加2倍3倍。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增值服务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生鲜农
5、产品分类与包装、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配送、特种农产品仓储与管理等增值服务水平较低。二.我国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模式选择1.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模式种类农产品的物流模式可以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区域分为东亚模式、西欧模式和北美模式(黄勇,2007),或是分为自营物流模式、农业中介组织主导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等(赵勤,2006)。如果以实现物流功能的组织方式和发展方向为标准,则有批发市场模式、中心市场模式、中介组织联动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和电子虚拟供应链模式等。2.我国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模式的选择在我国,以家庭组织为主体自主生产的生鲜农产品,首先汇聚到产地市场,产地市场经主渠道物流到销地市场,销地市场再
6、经过分销物流到消费者,是一种典型的批发市场模式。这种物流模式的物流环节多,每一次物流的转换都伴随着运输工具的转换、包装的转换、物流组织的转换、产品的装卸、存储等等,转换效率低和转换成本更高。考虑到我国目前没有强大的采购和物流系统支撑,第三方农业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落后的具体情况,我们不能对发达国家如美国中心市场进行简单的仿效。笔者建议对现有的物流模式进行改进,改进模式见下图。我国应逐步提高农业生产领域的组织程度,如由分散的生鲜农产品生产者农户组建合作组织、农协等,提高参与物流活动的能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并将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存储、流通加工、配送等活动渗透到
7、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此外要注重采用新的交易手段、物流方式的采用。三、促进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若干建议1.先进的物流技术应用生鲜农产品物流中技术的应用和支持至关重要。生鲜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物流过程包括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面临着技术保证的问题。先进的产地加工技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保鲜期。建议采用真空预冷技术和冰温预冷技术,动力存储电子数据交换及库房管理系统,延长其贮藏保鲜期。建立条形码技术追踪系统,使企业知道自已的物流流出状况,而且还能对供应链上游流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回溯,从而使生鲜农产品流通的效率提高。建议有条件的主体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电子虚
8、拟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各种货物进行跟踪、对冷藏车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控。2.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主体组织程度我国生鲜农产品生产主体组织化程度低,流通主体发育不完全。农民合作组织在改善生鲜农产品物流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合作组织容易实现农产品集中采摘预冷冷库冷藏运输等一系列低温物流,并与其他企业配合真正实现生鲜农产品全程冷链管理,更容易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可以为农户及时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减少由于不必要或不准确的物流而发生的损耗。政府应从政策和法律方面支持及规范农民合作组织,鼓励其进入现代生鲜食品零售领域。可以组建起中国式的农协流通组织机构,如农民合作组织,也可以由批发市场协调组织农户成立
9、流通组织协会,或者是由批发市场直接参与流通组织协会。通过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既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也能促进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3.加快第三方物流发展生鲜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有利于激励物流环节专用性资产的投入,改善目前物流专用资产投资不足的情况。第三方物流的逐步发展和壮大使使分散的物流业务得到集中,物流的规模效益将日渐显现。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落后,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仓储和初加工服务,我们应通过加强其协调、控制和管理的能力,使其成为推进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的主力军。在我国可以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和物流园区,将现有的农产品
10、批发市场改造升级成为承担生鲜食品加工、配送的物流企业。还可以考虑在条件成熟时,将超市自办的加工配送部分相对独立出来,形成生鲜加工配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4.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在科学准确的市场信息指导下发展农产品生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强化规划协调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采集、和发布工作,建立农业生产科技和新产品开发信息的普及、指导、规划组织一条龙的信息交流和服务体系。在原有农村经济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强市场信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生产者、销售者计算机联网,信息共享,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并逐步搞好农产品信息处理与发布工作,以及市场信息
11、咨询服务。5.选择适宜的配送模式物流配送体系是供应链上协调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功能、提高供应链效率、做到快速市场响应的重要环节。目前有自办物流、生鲜食品生产者及其联合体兴办物流、第三方物流几种形式来完成物流配送。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应以销地批发市场中批发商为主体建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从长期角度来看,当我国全面进入现代物流发展阶段,要 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和发展建议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和发展建议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和发展建议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2、,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建立以储运业为主体的第三方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它将成为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的主要模式。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模式形成的不仅仅是货源组织化程度和销售组织化程度两个因素,还包括其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组织交易费用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各种模式的形成和运行。我们应根据我国各地的不同情况,选择建立适合自身条件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参考文献:1王强段玉权:国外冷链物流发展的与主要做法经验J. 2007(2):89912乔颖丽:中国城市生鲜食品超市业
13、态形成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63黄勇易法海杨平: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及其经验借鉴J.社会主义研究,2007(3):1331354张文松王树祥: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模式分析及选择J.物流科技,2006(3):3747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
14、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
15、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
16、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