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产生及理论内涵.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711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人合一”的产生及理论内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天人合一”的产生及理论内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人合一”的产生及理论内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人合一”的产生及理论内涵.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人合一”的产生及理论内涵 “天人合一”的产生及理论内涵“天人合一”思想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置于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整体中考察;它既是一种宇宙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同时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哲学思想。“天人关系”始终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合一”则始终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正如许多学者所说,这一学说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人和谐统一的思想几千年一直指导着人的社会生活,显示其特有的活力。而这在当代是有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是一种有机论的宇宙观,它用气、阴阳、五行说明宇宙的构成和运动。我

2、们知道,在它看来,人与自然是同质的,都由元气所构成。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就是植根于这种有机整体的系统观念,其中还内含了万物有灵的思想。它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从远古到殷商为萌芽阶段。 “自我意识”朦胧的时候,人类便不自觉地开始有了“天人关系”的直觉领悟。当时,人类依赖于自然,又受制于自然;并由对大自然的不了解而感到它的神秘,由神秘而畏惧;由于神秘与畏惧的共同作用,原始宗教或巫术产生了。在原始人类看来,大自然中有一种神秘的、超验的力量在操纵着人的吉凶与祸福。于是人神交通和祭祀问卜便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而

3、当原始经济从采集渔猎发展到畜牧业和农业阶段时,社会组织也由原始部落进化到了氏族公社。至此,人类开始认识到生命既得之于自然,又得之于祖先。所以,在氏族公社的祭祀中,就有了自然神与祖先神合一的情形。正如尚书•尧典中所说的“人神以和”4(P4),其意就在说明自然神与祖先神不仅相遇,而且关系亲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人神互参,人兽共体。由此,人们便有了天人而一的体悟。易传•系辞下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5(P843)这正昭

4、示着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西周是天人合一思想初步形成阶段。西周时期,“天”为最高主宰的意识进一步确立,这种天国与人间、神冥与世俗合而为一的本身就蕴含着人们试图要对自然与社会、天道与人道关系进行总体把握的意识。在这种意识里,作为最高信仰对象的“天”不再被崇拜为“神”,而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世界本质的一种抽象;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已使用一系列较为抽象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同时,天人一体的宇宙图式——易经的八卦系统已经形成。八卦这种用以占卜的概括性符号,不仅是八种自然物的代表,而且包含着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5、的总体把握与抽象。八卦由阴阳二爻变换组合而成,表明宇宙万物统统来源于阴阳化合,服从于统一的阴阳法则。人与宇宙万物有着共同的发生史,有着相同的秩序和规律,可用同一符号序列表示。这种对宇宙一体的抽象无疑是天人一体思想的初期形态,体现出先民对人与天、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融合,自然事物的属性与人的品格道德相互联系的混沌意识。天被视为自然之天,形成了天人一体的宇宙图式;天也被视为纲纪伦常的体现者,天道、地道、人道相通;天又被视为最高主宰,决定人间的一切。尽管这些认识仍然比较简单,理论上还很不完备,然而较之夏商时期人们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已经大大前进了一步。至此,天人合一思想已经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ld

6、quo;天人合一”思想完全形成。到了汉代,经董仲舒的推演,这一思想便成了统治阶级的世界观,并由于神秘化普及于天下。宋明清时期继续发展天人合一思想。种种天人合一说,到了宋代呈现出合流的趋势,天人合一思想以儒家的有道德意义的天人合一说为基础,而又吸收了道、佛、禅的天人学说,理论体系较为完备了。宋代的“天人合一”说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张载为代表,以“气”为本体的“天人合一”说,另一类是以程颢,程颐和朱熹为代表,以“理”为本体的“天人合一”说,第三类是以陆九渊为代表以&

7、ldquo;人心”为本体的“天人合一”说。明代王阳明的“天人合一”思想更具有美学意义,它认为人与万物的关系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和谐的关系。到清朝,王夫之赞同“天人合一”思想,提出“寓天理于人欲”。之后,戴震发挥王夫之的“寓天理于人欲”思想,对天理和人欲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天人合一主要是一种宇宙观,以及在这种宇宙观上发展起来的文化价值观。其基本思想是认为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与人类生命繁衍不息是一致的;自然万物具有自身的价值,其存在和价值与人类的存在和价值是互相关联的。董仲

8、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8(P288)(深察名号)他所要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相依互动、不可分离。张载说:“儒者则因诚致明,因明致诚,故天人合一。”9(P65)(正蒙•乾称)他把道德本体之“诚”和人的认识之“明”结合在一起,既是一种道德认知,又是一种人生境界,更是一种审美境界。从整体系统的观念出发,“天人合一”主张心物合一,体用合一,知行合一。它与西方传统的主客分离、精神与物质对立的二元文化观大异其趣;但与西方后现代主义追求精神与物质统一、本质与现象统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统一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更与在当代产生的生态美学有契合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