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对赫哲族历史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对赫哲族历史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认识.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赫哲族历史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认识2006年l1月第24卷第6期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JOURNALOFSOCIALSC皿NCEOFJMUSIUNIVERSITYNov.,2006Vo1.24No.6对赫哲族历史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认识刘敏(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要赫哲族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在长期的渔猎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和文明成果,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江区域独特的历史文化类型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环境,经济,政治等原因,赫哲族文化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深入研究赫哲族文化内涵与特色,传承与变异,
2、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有益于赫哲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益于引导赫哲族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化;有利益三江地区经济开发和文化建设.关键词赫哲族;历史文化;渔猎文化中图分类号K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882(2OO6)O6008904一,赫哲族历史文化内涵,特点及其在传承中的变化“每一个民族共同体都有自己经济形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一些特点,并由此产生了劳动工具,住宅,服装形制上的一些特点,风俗特点,遗存特点等等.这些民族特征的世代留存,乃是民族传统的效验,也是民族自我意识的体现”(俄E?H?杰烈维扬科黑龙江沿岸的部落第3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清代时期,诞生于黑龙
3、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的赫哲族,在继承辐一一女真族系的文化基础上,融摄了满,蒙,汉,鄂伦春等民族文化的有机内涵,凝炼了以渔猎文化为基本特征,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文化.(关于赫哲族民族体和民族文化渊源问题作者已在赫哲民族体形成时间与构成问题探究一文中论述,载自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2oo6年第2期.)1.以渔猎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物质生产文化的传承与演化赫哲族世居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三江流域为赫哲族提高了丰富的水产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因此,由棘鞠女真族系形成的生产方式之一渔猎生产,被赫哲族所继承,并发展成为其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和主要经济生活来源.史有”夏捕鱼作粮,东捕貂易货为生计”之说
4、(曹廷杰西伯利亚东偏纪要,辽海丛书第2284页).然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赫哲族以渔猎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物质生产文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是,赫哲族渔猎生产内部的变化,即逐渐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二足,赫哲旗由较单一的渔猎经济不断向多元经济转化.赫哲族自古以来以狩猎和捕鱼生产为经济生活的基本来源,社会分工不明显,内部交易也不发达.到清代康熙年间由于”贡貂”任务完成后,对于多余的貂皮等猎获品,可就地与官商以物易物,换取铁锅,刀,斧,针,线,棉,布匹和食盐,小米等生产生活用品,因此产生了商品交换,但这种交换是以简单的较原始的方式进行的.清朝顺治十七(1660年)年被流放至宁古塔的张晋彦在其所着
5、宁古塔山水记中载:”鱼皮,黑肋等部落往来交市甚多.乌棘等不用钱,易之者以布帑,口(铁)器,羊皮等物”.(张晋彦着宁古塔山水记第31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流人杨越之子杨宾在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定稿的柳边纪略中亦描述了赫哲族地区商品交换的方式:”康熙初,易一铁锅,必随锅大小布貂于内,满乃已.今且以一貂易两锅矣,易一马出数十貂,今不过十貂易也.”(杨宾柳边纪略卷3,金毓绂主编辽海丛书)253页,影印本,辽沈书社,1985年)”民国初年,渔猎产品逐渐商品化.同江,富锦,抚远,饶河等地成了城镇,赫哲人再不需要乘船到遥远的依兰哈喇去,便在附近的城镇即可换到制作生产工具的原料和生活用品.
6、”(刘忠波赫哲族第29页,民族出版社,1996年)商品交换现象的出现,逐渐使赫哲族渔猎生产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型向商品生产经济型转变.伴随着清初在赫哲族地区设旗,编户制度的实施;农业经济开始兴起,并获得了持续的发展.到雍正末年三姓地区已开垦旗地12926垧(八旗通志初集,卷21,田志4).到嘉庆十二(1807年),三姓地区”八旗官兵闲散人等现有耕地二千六百五十二块,共一万七千四百六十四垧,十五个官庄人等现有耕地一千九百二十五块,共一万三千九百七十五垧.(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沈阳故宫博物院编三姓副都统衙门档卷132,辽沈书社,1984;辽宁省档案馆编清代三姓副都统衙门满汉文档
7、案选编第5657页,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总计垦地31439垧.未被编人八旗的赫哲人则编人村屯,从事渔猎和农耕.据光绪十七年三姓志记载:”由汤旺河口而下百余里,玛那哈地方(即今糖厂处)系赫哲嘎山达阿勒珠带领百余户居住”.“达勒岗,木舒吐,敖其,泡子沿,牡牛哈,竹板,贾木司等有旗民村落.”据1928年桦川县志记载,属今市区赫哲族的居住分布情况:”安业区敖其二十户男女九十九口.安业区达巴户六户男女是十口.阜财区竹板屯五收稿日期20060924作者简介】刘敏(1961一),女,黑龙江佳未斯人,佳禾斯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一89户男十八女十一共二十九口.富田区蒙古力七户男女各十六共三十二口人.
8、归仁区锅掌石二户男七女六共十三口.共计4o户,213人.据郊区敖其镇赫哲族葛依克勒氏家族后裔保存的葛氏家谱记载,该家族在敖其一带从事渔猎和农业生产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佳木斯市地方编纂委员会编佳木斯市志)1493页,中华书局1996年)清末放垦,大量关内汉民涌入赫哲族聚居区开荒种田,对赫哲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更大的影响.“1878年,吉林将军铭安,设立垦务局,拍卖荒地,允许汉人开垦,汉人北进的障碍完全解除,并向三江移民”.(桦川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桦川县志第526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三姓(今依兰县)”光绪三十二年(19o6)后,既有报官领地者,复经历任地方官,出放荒段转行
9、售诸外来汉人.原有山林洼塘,日渐化为沃壤各自筑屋于其所耕之田,以致形成沟端山麓,农屋星布之局.”(薛增福编述依兰县开发略纪,载自依兰史志资料汇编1983年第1期,第29页)”汉人移入桦川,始于己于1862年.1910年前后,移民逐渐增多,一年就增加七八千人,有时达万人以上.沿江一带沃野,连年被开垦.从音达木河畔,到北岸松花江岸,耕地连片.”(桦川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桦川县志第526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由于农业在赫哲族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和商品交换现象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渔猎经济独步天下的局面,形成了渔猎,农业及商品交换经济兼容并存的格局,改变了赫哲族单一的渔猎经济结构.这一转变
10、无疑是赫哲族社会经济的巨大飞跃.2.以渔猎文化为特色的生活习俗的传承与演化赫哲族所创造的文化是以渔猎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渔猎文化渗透赫哲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赫哲族的生产活动,生活习俗,精神生活,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都同渔猎文化密切相关,紧紧相连.渔猎经济贯穿于赫哲族古代社会各个发展阶段.赫哲族生活习俗是在渔猎生产,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风格.(1)民族服饰的传承与演化.赫哲族生活的三江流域属于高寒地区,无法种植棉,麻等用于纺织的作物,只好用渔猎生产的副产品鱼皮和兽皮来制作衣服和被褥.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赫哲族在古代被称之为“鱼皮部”或”狍皮部”.有关赫哲族以鱼皮和兽皮为衣的
11、情况,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如宁古塔山水记载:”鱼皮部落,食鱼为生,不种五谷,以鱼皮为衣,暖如牛皮.”(张晋彦着宁古塔山水记第30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吉林通志载:”河口东西一带为赫哲部落,亦日黑金,俗以其人食鱼鲜,衣鱼皮,呼为鱼皮达子衣服用布帛者十无一二,寒时着狍鹿皮,暖时则以熟成鱼皮制衣服之.客人贩布于此,每匹可换貂皮一二张,故不常服用.至鱼皮熟成,则软如棉,薄而且坚.”(吉林通志卷27)赫哲的鱼皮,兽皮衣服多为外衣,一般是夏季多穿鱼皮衣,冬季多穿兽皮衣;男子多穿兽皮衣,女子多穿鱼皮衣;外出多穿兽皮衣.布匹是清朝初年开始传人赫哲族的,最初仅是赫哲族向清政府朝贡后,得到”赏乌
12、林”中有绸缎,布匹,衣服.随着各城镇商业的渐渐兴起,布匹开始大宗输入到赫哲人居住的地方,越来越多的赫哲人也依照满汉人穿起布制衣服.到清末,皮衣逐渐被布衣所代替.一9O一(2)居住方式的传承与演化.赫哲族早期因渔猎生产迁徙性较强,居住方式比较原始,分临时住房和固定住房两种.在渔猎生产时搭盖的临时住房十分简陋,西伯利东偏纪要对此有详细的记载:”冬夏所止之处,取树皮或草为小屋,有安口(桦皮为之,捕牲住),搓罗(草盖用棚,捕鱼住),傲苟(冬行晚宿所住,或布或树皮为之),胡莫纳(桦皮小圆棚,夏捕鱼住),麻依嘎(不剃发黑斤捕鱼小棚),刀伦阿吉嚷莽(行船时晚岸上小布棚)等”.(曹廷杰:西伯利东偏纪要,光绪年
13、间抄本).固定住房有”地窨子”和”马架子”.前者是半地下式住房,后者是在地面垒土为墙而建成的屋内没有隔壁的房子.清代以来,部分赫哲人受满,汉等族的影响,开始定居,有了泥墙草顶的正房.一般二至三间,外屋多用作厨房;内屋设有火炕,分南炕,北炕,西炕,基本布局和东北地区满族,汉族的房屋式样相同.”解放后的居住条件逐年得到改善,普遍居住在有玻璃窗的23问正房里.1980年赫哲渔民开始自建砖瓦房,到1990年,街津口村的赫哲渔民有l2户自建了砖墙,镀锌铁披盖的住房.八岔村的60户赫哲渔民全部搬进了l5栋二层住宅楼.至此,再也见不到撮罗昂库和胡日布了”(舒景祥主编中国赫哲族第296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
14、999年).(3)饮食习俗的传承与演化.赫哲族早期因惟事渔猎和采集,不事农业,因而饮食以鱼肉和兽肉为主,辅之以野菜和野果.接触汉人及农业生产在这一地区兴起后,赫哲人的饮食习俗也渐渐随之改变.他们把小米作为主要粮食,将之与鹿肉合煮成肉粥,名为蒙古布大;用黄米煮成粘饭,拌入鹿油或野猪油,叫做依拉依拉.(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第6466页.l934年国立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刊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赫哲人也有了自己的菜园,并有较多的蔬菜品种得到种植,如白菜,萝卜,豆角,茄子,葱,蒜,辣椒,马铃薯,菠菜,香菜,大头菜等(孙进己:东北各族文化交流史第350页,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15、年版),改变了只有依靠采集山菽野菜为菜食来源的历史.(4)节日习俗的传承与演化.”在l7世纪清朝征服赫哲人之前,赫哲人尚处于父系氏族社会阶段.他们以渔猎为生,过着半定居生活,居住比较分散,散布在松花江,黑龙江中下游和乌苏里江一带.赫哲族社会发展的滞后,使赫哲族很难形成自己的全民族的传统节日”(张嘉宾黑尼江赫哲族第146页,哈尔滨出版社,2000年).进入清代统治时期后,赫哲族逐渐接受了汉族的节f=1习俗.比较重视农历,开始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及中秋节,而尤以春节最为隆重.实可谓:“近与华人久处,遂变华俗”也(曹廷杰:西伯利东偏纪要,光绪年间抄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和各级政府的
16、关怀下,赫哲族在传统的文体活动基础上,形成了三年一次(农历五月十五日)的”乌日贡”大会,即”文艺体育大会”.全省各地的赫哲族和俄罗斯境内的那乃族群众齐聚指定的会场,白天竞技民族传统的游泳,划船,射击,叉草球,拔河,捧跤,撒网等体育项目;夜晚说唱”伊玛堪”,弹拨口弦琴,尽情地欢歌跳舞.”乌日贡”大会实质上已发展成为赫哲族全民族欢庆的节日,并成为赫哲族历史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3.以通古斯语族满语为主线的民族语言的传承与演化赫哲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满语族语言,源于女真语.赫哲语与属于同一语族的满语,鄂伦春语,鄂温克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有许多相近之处.在长期与其他民族交往中,赫哲语又受到满
17、语,汉语,蒙古语的影响.据有关学者估计,赫哲语中有蒙语的某些成分;同满语同源的词可能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反映现代生活的词汇则大部由汉语中吸收而来.凌春声认为:”赫哲的语言实为一种混合语:以本来的赫哲语为主干,加人满洲语,蒙古语,古亚洲语及一小部分的汉语而成.”(松花江江下游的赫哲族第231页).我国境内的赫哲族因只有语言未有文字,人口稀少,居住较分散等原因,致使赫哲族语言使用范围和发展传承的稳定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加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赫哲族地区的汉族人口的剧增,”使赫哲族语的交际功能进一步受到削弱,使赫哲语的使用经历了一个由社会退人家庭,由家庭全体成员退而局限于部分老年人的过程.目前只有
18、10%的赫哲人会赫哲语,精通的只占2%3%.”(张嘉宾黑龙江赫哲族第4o页,哈尔滨出版社,2000年)目前赫哲族通用的是汉语言,“赫哲语言,已处于自然消失的边缘”(舒景祥主编中国赫哲族第390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4.以萨满教为主的宗教信仰文化的传承与演化赫哲族的宗教信仰与通古斯满语族的其他各族一样,都是信仰萨满教.萨满教是原始宗教,其基础是万物有灵论.萨满教认为天地,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都有神来主宰,因此崇拜自然界;认为天灾人祸都是鬼神主宰,从而崇拜鬼神;相信人与动物都有灵魂,而且灵魂不会死,崇拜灵魂和祖先;认为人与神之问可以沟通,于是承认有些人有通神的能力,能得到神的帮助,
19、因而神通广大,这种人即为”萨满”(意为”激奋者”,”癫狂者”).赫哲族的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萨满.萨满的主要职能是l治病,跳神送魂,娱神,跳鹿神.赫哲人相信萨满能驱鬼,除魔治病;供奉的诸神,能保佑渔猫丰收,人口兴旺.因此,萨满教在赫哲旗具有历史性,民族性,社会性和群众性基础.但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知识的普及,赫哲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萨满教逐渐退出了赫哲族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领域,成为一种历史文化的陈迹.目前赫哲族中除个别老年人外,基本没有人信奉萨满教,萨满已基本绝迹了.二,赫哲族历史文化演变原因分析文化产生于人类征服自然,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并始终受到一定的社会和自然条件
20、的制约.民族文化是在各民族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受到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政治条件,社会结构,心理状态及民族的信仰,语言,艺术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上述条件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生流变.捕鱼和狩猎生产历来是赫哲族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赫哲族渔猎自然经济贯穿于古代社会各个历史发展阶段.自清代初期,尤其是清末民初以来,赫哲族传统的渔猎生产方式和文化发生了变化,其主要原因如下.1.生态环境的变化“历史地理的生态环境制约着甚至决定性地影响民族文化格局.”(张碧波东北古族古国古文化研究上卷第3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赫哲族世代生活在东经129
21、度至135度30分,北纬45度47分至48度30分之间的三江流域江河湖沼沿岸.西南部由完达山环绕;中,东,北部由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各级阶地构成三江平原.为温带地区,属于半湿润季风气候.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以及一望无际的林海草原和崇山峻岭为赫哲族提供了丰富的渔猎采集资源.因此,历史上有”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雉飞进饭锅里”之说,以形容赫哲族居住区渔猎资源之丰富.渔猎资源丰富而又十分寒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赫哲族以渔业为主,猎业与采集为辅的生产经济文化类型.赫哲人传统的渔猎经济属于索取型的自然经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极大.自然经济的另一个特点是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身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
22、因而生产的规模是以能否满足自身需求为限度.然而,自19世纪中叶开始,商品观念和意识在赫哲人头脑中增长起来.I/I?A?洛帕金在阿穆尔,乌苏里,松花江的果尔特人一书中曾写道:”猎人打死整群的驼鹿只拿走最有价值的部分:毛皮和筋,甚至仅仅拿走筋,而把肉扔掉”(俄M?A?洛帕金阿穆尔,乌苏里,松花江的果尔特人第137页).凌春声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松花江流域对赫哲族进行考察时也对这一问题有所发现.他在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中写道:”他们人山狩猎,一年约分四次:春季正月初五出发,二月十五左右回来,打火狐,獾,黄鼠狼,狍等兽;夏季四月初至六月底,打茸角,以五月五日所得之角为最贵,因端午节后大小茸角不
23、再生长.昔日赫哲猎户过端午节即不打鹿,以待来年.近来-fgfll唯利是图,因过端午的茸角虽不足贵,鹿皮尚可得善价,古风已不复存在.秋季八月半至九月十五日,猎狍,鹿,熊,野猪等兽;冬季十月初旬或中旬动身,十二月半至迟年底归来,猎貂,獭,火狐,獾,黄鼠狼,狍子,灰鼠,熊,虎,豹等兽.所以一年,猎户常在山中,在家时最多总计不过两个半月,少则月余.从前他们有禁猎的时期,规定夏打茸角,春秋打火孤,黄鼠狼,水獭,东打貂,猞猁,熊,虎.现在此禁例已不复存在.茸角亦不可多得,貂几至绝种”(凌舂声l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第87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凌春声先生的这段记述,清晰的说明了在商品经济的冲击
24、下,赫哲人商品观念和意识的增长,使其”不可浪费渔猎资源”的传统观念遭到严重的破坏,其后果必然是渔猎资源渐渐枯竭.商品观念的增长,渔猎产业的商品化,使赫哲族生活区域的渔猎资源遭到了破坏.清末民初,大量汉民涌入赫哲族活动地域,尤其是20世纪6o年代以来,”北大荒”的大开发,国营农场和林场林立,对赫哲族渔猎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如”东方红林业局以完达山为中心,:大规模进行林业生产.致使猎产品资源大幅度减少,加上国家实野生动物保护措施,赫哲族各生产队逐渐放弃了狩猎生产,而全力转向渔业生产.作为赫哲族传统生产方式之一_的狩猎,变成了少数人工作和劳动之余的副业.”(舒景祥主编中国赫哲族第62页,黑龙江人民
25、出版社,1999年)造成赫哲族居住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过量捕鱼和环境污染.20世纪”90年代的前后几年,由于人口的增多,捕鱼船只的剧增,致使渔民生产上超量捕捞,同时江河的水质污染和大量损害幼鱼苗现象极端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繁殖和生长,致使鱼类资源严重萎缩,捕鱼量逐年下降.传统的产业失去了原有的生机和活力.”(舒景祥主编中国赫哲族第65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近几十年虽然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渔业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同江县志第124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生态环境的变化,促使赫哲族广大干部和群众逐渐认识到,传统单一的渔猎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
26、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农,渔,牧,林,贸,游等多元化经济发展之路.几年来,在黑龙江赫哲族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纲要指导下,赫哲族乡村单一的渔业生产格局得到了改变,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的多元经济格局基本形成.赫哲族传统的渔猎文化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政策因素的制约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东北边防,在三姓赫哲人居地区采取了编旗,编户,贡貂与赏乌林等怀柔和羁縻相结合的政策.不仅达到了对赫哲族的有效治理,巩固东北边疆及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并在客观上促使赫哲族历史文化发生演变.伴随着设旗,编户制度的实施,使赫哲族地区得到了开发,农业经济开始兴起,并获得了初步的发展;商品交易现象的出现,并
27、强化了赫哲人的商品交换意识;赫哲族与满族人,汉族人的接触较之以前频繁而密切起来,生活方式和习俗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3.外来文化的影响任何一个民族在自身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赫哲族亦不例外.其一,在满族文化的影响下,赫哲族的经济生活,社会制度,生活习俗,文化教育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赫哲族传统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和一般的社会教育,无学堂(学校)教育.清政府强迫赫哲人学习满文,雍正十一年(1732年)”于三姓地方设地方教习二员,教八姓赫哲人丁”(依兰县志民国十七年本),学习满语满文.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根据苏苏屯赫哲人申请,经清政府的批准,创办了第一所面
28、向赫哲人的小学,该校创办的宗旨是:”该屯本为赫哲人住所,风情粗俗.学校所以设此者,原为赫哲人可以就近读书”(桦川县志?学务卷,1962年).部分赫哲人因此掌握了满文.赫哲语有30%左右与满语相同,足见满语在赫哲语中的地位.其二,接受汉族文化是赫哲族在吸收满族文化基础上的又一次飞跃.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输入到赫哲族带来其生产因素的变化,较赫哲族先进的渔猎生产工具(如花鞋船,丝挂船,舢板船;八网,旋网,丝挂网;快钩;火绳枪,洋炮,套筒枪;犁杖,镰刀,锄头)的输入,促进了赫哲族生产效率的提高,也逐渐改变了赫哲族的生产形式和分配形式,为赫哲族贫富分化的出现和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此外,俄国文化对赫哲族
29、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三,对赫哲族传统文化演化的反恩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都会程度不同地发生演化,这是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辩证统一关系所决定的.一92一通过上述对赫哲族文化的形成与传承,发展与演变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认识.1.赫哲族文化始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纵向上继承袜鞫女真族系的文化基础上,又在横向上融摄了满,蒙,汉,鄂伦春等民族的文化内容赫哲族文化属于多源多流文化类型,其文化内涵在传承中所发生的演化,也正是赫哲族文化的发展所在.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传承性与变异性关系的辩证统一,促进了赫哲族文化的发展,进步.赫哲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地打破文化隔离机制,创新
30、文化选择机制,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在扬弃的过程中,有选择地引进和吸收,完成本民族文化的一次又一次创新.赫哲文化所以能发展,传承至今,就是因为她的文化体系不是封闭的,僵化的.2.赫哲族文化在其传承与发展进程中,又给予了满,汉等民族以影响,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北方民族在各种文化形态上的创造,都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态,文化对象以及中华文化史发生互动,双向以至多层次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在中华文化史中,以汉族为主体的汉文化给予北方民族文化以极大的影响,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不断加深,加强.北方民族文化中闪现着汉文化的烙印,并反过来给汉文化以影响,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他们创造的各
31、类文化均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张碧波东北古族古国古文化研究上卷第2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赫哲族在他们的渔猎的特定的生产,生活中,在与自然斗争和社会生活中,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民族的独特的宗教文化,伦理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创造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文学与艺术,科技与体育文化等等.对这些创造性的民族文化进行综合的比较,论述它们的特点,形态,发展轨迹及成就,它们与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在中华文化史上的贡献与地位等等问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学术课题.3.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环境经济,政治,等原因,赫哲族文化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尤其是伴随
32、着清朱民初和建国以来三江流域的开发,赫哲族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甚至是流失.因此,对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抢救意义.采用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综合研究赫哲族历史文化内涵,特色,传承和变异,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将赫哲族历史文化与周边各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探讨其相互影响的内容和历史过程,应成为赫哲族传统文化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价值在于:有益于赫哲族优秀民族文化的抢救,传承和发展;有益于引导赫哲族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化;有益于三江区域经济开发和文化建设;有益于黑龙江两岸(中,俄)赫哲族(那乃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责任编辑:田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