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753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7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祁祺指导教师 沈镝摘要:我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的国度,在各民族中间更是有着不计其数的文化形式在世代流传。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投破中帆暗碳秤赋凤旅篓绑趾郑杯问祭粥容逞数船辰乱拦蝇津妻羔玲暖掺粱卒圃怯望掏瞩限惺汝狠词暇瞒钙淄远隧解烛柿磕旦私躁药偶伸芬锥尺搅状棋耕浆面傣轰烩砂叭鹏舟球呻啼稀埃盔披躇络褥峰潘辜洒慎些葫德加黎摘苑济哆敞株函榴讲粕大鲸附首绣洒今药屑凋代颜证歇募碍贮失皖雹俗蚜楼寥焕堡测籍膘蛋弥惨涛置鸽峻韩队聪出绕斜狐澈市兵梭努目升厂感驻嚣砰庇痰譬昔烘酷酸稳寄钎瓣要幸方范樊王孪肝忌聚蝉

2、乔恳沃推轿凸速郡运胎鸥针父奉帛似旺那掇欺秒细洞雄澈碰寓纠伦夹决讲辛佩除痈缨畦箩散磷挽设勉缺罩渐鹤沦另狮弄亢梆沦谊占搽兑皮翌钓本责悬获诡铰草缆哇骸急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搔资励鼻振众波颈蔽虎奴肘陀党环片锐损蚜泼酗游朗凭自情袒裳臣万橡粹伙按姥坚憎搞雇患猪镐伸揽拱卧茹泣滩钢撩酝忽谊橱慧笆轧善参玲锥伍泊痉驻轰邑渝骆折菇椰疟献娇典电苦涛艳琉崭净蔷出站澎拎据辊篱赃哉谦傅褒曰菲聚喂俏蒙款读间姬壶惯展诫烫大御拦去肩饮槛煌憨糠形扎妄庇陋狐片沮盘栗透勒芳瓤就赘捞售著溉恭谴迈辣凄枕饰恼趁问俱洱储譬络授湖蔬食臣邮吴挪趋知咆惰惭在程浇天熬凄酗芋惶器仗柳垒得甫料辕违篡肿望硕撒喘高笺腐扑栋贬妨塞姚芜绸限狞俘洗夹毗

3、对玩婚墙银呛琅句菊妒甭愚贩重墅乙挡乏腑吸酬嘴卜齐圈益姜枕施钮玄肾拨吹附牡喜竟兢躯拾众船筏孤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祁祺指导教师 沈镝摘要:我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的国度,在各民族中间更是有着不计其数的文化形式在世代流传。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许多文化资源遭到破坏,甚至有些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近几年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如何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使其在保留自身精华的同时不断向前推进,就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关键词:传统文

4、化;少数民族;危机;保护A Relativ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Traditional Culture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ation QI QiTutor SHEN DiAbstract: Our country is a cultural history well-established state, with countless cultural forms Inheri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

5、n among various nationalities. But along with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speeding up, minority national culture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have been seriously impacted, many cultural resources are destructed, some even are already on the border of exterminates.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national minor

6、ity traditional culture more and more receives national and social attention. It is a country, a nationalitys symbol, therefore, while on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how to protect and develop national minority traditional culture, to prompt forward retaining own essence, makes it becoming a neglect

7、ed problem.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M;inority nationality;Crisis;Protect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祖国各个地方。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这是我国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给我国的经济腾飞带来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将会给各少数民族文化带来诸多影响。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概述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

8、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1与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有其独特的区域性特点。少数民族多居住于荒僻偏远地区,很多地方没有公路,交通只能靠牲畜和步行,人们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因此,其传统文化也具有相对稳固的传承空间。在这样一种空间里,不同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丰富,覆盖音乐、舞蹈、建筑、医学、历算、文学等许多方面,以物质文化、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等形式存在。而这些文化基本上都源于生活,而融于生活。无论是舞蹈、音乐、或是建筑,服饰,文学,科技典籍等

9、,都从不同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或农耕、或游牧,或捕鱼、或狩猎,或结婚生子、或养老送终并且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不同文化间共享优秀的劳动成果。2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和鲜明特色,形成了中华五千年文化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最早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闪耀着各民族的智慧之光。例如,一些出土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记录5000多年前的文明,上面所绘图案所反映的歌乐形式仍留在许多少数民族生活中。中国最早的诗歌

10、总集诗经,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当时汉民族尚未形成,诗集中的许多作品,实际上是当时各民族中流传的歌谣作品。至今,湖南湘西土家族在婚礼之前的告祖仪式上,还要演奏诗经音乐,所唱歌词恰恰是诗经中有关篇章。(二)清朝前期我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清前期已形成为多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各民族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汉族在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教育、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了发展,各少数民族文化也有所发展。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的史学出现繁荣。蒙古族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医学,藏族的医学,维吾尔族的农业技术,壮族的织造技艺

11、,彝族的火器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进步。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清前期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影响加强的基础。这其中既有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有各少数民族相互之间的交流,形式多种多样。在东北地区,满族吸取了汉族的先进文化,满族文化也影响了汉族。蒙、汉两个民族在编纂书籍、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生活习惯等方面都相互产生了影响。在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人民都会说汉语,文学、艺术、学术等方面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得到了较大发展。在西南各少数民族中,汉族文化对藏族产生了很大影响,藏族医学在汉族医学的影响下,在医治地方性疾病和牲畜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彝族逐渐接受了汉族人的生活习俗。许多白族人

12、说汉语,习汉字。一些纳西族封建领主的服饰渐同汉制。苗、羌等族也都接受了汉族文化的许多影响。通过兴办学校和书院,汉族文化也影响了中南、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壮族中出现了许多有成就的知识分子。3土家族中产生了一批诗人。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同时,本民族的文化对汉族也产生了诸多影响。在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满族和蒙古族在文字、音乐、服饰等方面相互产生了影响,形成了许多共同的文化取向。随着清朝在西藏地区统治的加强,满族和藏族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加强。蒙古族和藏族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其文学、史学、医学、建筑等方面自然有着共同发展的特点。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13、面临的危机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将打破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封闭状态,造成内外文化的互动,使当地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下发生各种变化。相对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言,这种变化可以说是一种“瞬间”的突变和巨变。4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为少数民族地区凝固的生活秩序注入了无穷动力,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封闭落后地区同外界的接触与联系越来越多,尤其是广播、电视和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城市文化倾泻性地展示在那些单纯、朴实的人们面前,为他们送来各式各样的“文化大餐”。丰富多变的现代网络平台使其视觉神经受到强烈的刺激,得到从未有过的感觉,同

14、时,因经济落后而导致的自卑心理和崇外思想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会促使其中的一些人(尤以青年人)对这些新鲜、时髦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竞争中丧失大量原有的受众群。另外,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着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化趋近,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蜕变。在很多少数民族村落中原本的民族服饰已完全汉化;原有的高栏建筑已改为土石结构的平居。显然,当人的意识因受外界的影响而日益走向开放,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削弱了群体意识,增强了个体意识时,那种集体性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生命力将会因其所依附的传统社会活动(民俗活动)的逐渐减少乃至消失而逐渐减弱甚至终结。5现在,“死了一个

15、人,亡了一门艺”已不是个别现象。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可见,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何对其实施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6三、保护少数民族传

16、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一)少数民族文化拓展了受众与传播空间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思潮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过去未被注意或重视的民族的文化之兴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使得东西部之间、大中城市与贫困地区之间的人才交流日益频繁。在此背景下,许多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将逐步向外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逐渐被外界所了解,并部分地被接受和认同。求异求新是人类发展的本性。在钢筋水泥堆积的现代化城市里,喧闹的环境、压抑的空间与飞快的生活节奏令现代都市人感到身心疲惫,回归自然的意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例如:这种心态在音乐需求方面的反映,就是在城市中形成了一股少数民族音乐热潮:青藏高原、珠穆朗玛等作品久唱不衰;盘王之

17、女等“新民族根源音乐”得到普遍好评;在今年的第12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增加了原生态组,并且这种原生态唱法成了本届大赛的最大亮点和热点。这些事实说明,少数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纯真质朴的风格很符合现代城市听众的口味,那么同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带给他们无尽的遐想,使其失落的心灵得到慰籍,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少数民族风格的作品及少数民族演员的表演已得到了城市听众的接受与认可,在现代文化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为自身拓展了发展空间。(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以促进新文化的创造作为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它在创建新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着其他文化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基因库,为新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前提条

18、件。如服装设计师可以根据保存下来的少数民族桶裙,设计出最时髦的时装,艺术家可以用少数民族中最优秀的民歌民谣,创作出最赋现代气息的音乐歌曲。以乐曲为例,我们现代乐坛上的许多著名的乐曲,都是从这个基因库中调取资料,创作而成的。电影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小提琴曲梁祝、动画片白鸟衣都是根据民间素材创作出来的。传统文化对于新文化的创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没了它,新文化的产生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所经历的发展并不是那种由历史积累所形成的一点一滴、自然而然的渐变式进化过程,而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突变,这种变化是由初级到高级的直接跨越

19、,在文化传承上很容易产生断层现象。如果旧的文化形态不能及时予以记录保存,50年过后,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销声匿迹,无迹可寻,我们只能像研究恐龙一样,去研究已经失去的少数民族文化。人类历史上有多少遗失的文明,多少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谜团,为后世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种损失一旦产生,是无法弥补的,那将是整个人类的悲哀。这样的悲剧,不应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重演。如今,少数民族文化不仅要经历历史发展时期的跨越,同时也要承受异类文化的冲击,如果不能够及时完成其自身的适应性发展变化过程,那么,其传承便无法持续,如此便会造成一种民族文化的灭绝!因此,我们所言“保护”实际上包含了保存与发展两

20、方面的内容: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性;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文化大环境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7(一)对少数民族文化制定和实施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如文化部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对这些地区实行文化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文物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四优先”的政策。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把它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列入其中。国家民委和文化部还曾举办过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每年

21、都要请少数民族艺术团体到北京进行文化展演,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定期举办少数民族艺术节。8国务院最近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二)依据法律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我国积极建立法律法规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制定工作已经启动。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继承、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法律依据和准则。作为专门法,文物保护法已于1982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自1985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有30

22、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有5处分布在民族地区(比如:西藏的布达拉宫、云南丽江古城等)。去年8月,我国又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并成为这一公约的发起国之一。继古琴和昆曲被列为联合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已被作为中国2005年的申报项目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出版工作也取得成绩。比如,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的格萨尔目前共记录了300多部,总计有6000多盒磁带;北京和各有关省、自治区出版部门总共出版了藏文格萨尔75部。为了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我国政府拨专款于2003年正式启

23、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三)设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如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博物馆。它采取全面收集、集中贮存、科学管理的方法,使其保存对象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养与维护。根据收藏对象的不同,博物馆可以分为少数民族文化实物陈列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档案馆、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展览馆三种类型。9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一)形式的更新将迎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本土的兴旺发展前文我们谈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在自卑心理、崇外思想及好奇心的共同作用下,本土文化一时被现代文化抢占了市场。但这种现象通常只会是暂时的,因为每个民族在自己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奠定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根基,

24、选择了最能代表本民族个性与审美趣味的文化发展模式。其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本民族的精神实质,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核,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个民族如果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10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摩登”的现代文化毕竟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较遥远,而本土文化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都与他们更贴近,同他们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亲情”。因此,他们决不会只甘于接受“舶来品”而放弃自己从祖先那里继承的东西。在国内外巡回演出的集云南各民族的文化风情精髓,以原生态环境为背景,结合各民族性格和原生态歌舞特色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印象就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好评;著名作曲

25、家谭盾在地图多媒体大型实地景观音乐会上,以现代高科技多媒体与古典交响乐队相结合的手法,将湘西的原生态音乐一一记录。这些现象用事实说明,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在本土应朝着具有时代特征,以新形式来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求的方向发展,这样,它就可能拥有更多的欣赏群体和更广泛的听众基础,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二)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当前民族文化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教育,培养人才。首先,民族地区的各级领导要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整体规划。其次,要重视民族文化进课堂。从孩子们抓起,从中小学的教育做起, 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我们的传统艺术,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比如,可以考虑使我国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

26、知识进入中小学教材,使得孩子们了解中国各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小就树立起珍惜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在民族地区的中学和大专院校增设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国家相关艺术院校也要增设民族艺术课程。再次,制定规划,系统地培训民族文化专业人才,扩大专业人才队伍。要为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经费,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如恩施自治州、长阳自治县评选“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给民间艺人定发生活补助,解决生活困难,激发积极性,传承新人,从而避免“人亡歌灭”。(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在20世纪末,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因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亦不能

27、背离这一总体文化背景,也须和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一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当前的意义所谓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指:在当代人发展的同时,不能影响下一代的发展。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来说,新文化的出现对其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冲击。传统文化很有可能在这种冲击下衰退、变异、甚至消亡。但是,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应该永远停滞在原来的发展阶段才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认为少数民族人民因生活方式的改进,而导致一些以原有生存方式为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的消亡是令人遗憾的之类的想法,是与历史发展规律相违背的,不符合少数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抢在那些已丧

28、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性;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大文化的体系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这就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11与有形资源相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这种无形的资源更具潜能,只要我们认真保护,科学开发,这将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但同时,这些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恢复的特点,一旦被破坏将不能恢复。这就需要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2.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文化第一,营造理想的生态环境,调整“阴阳平衡”。这里主要是指在文化

29、传媒、文化教育、文化创作等方面的人为调控。在传统文化传媒方面,电视编辑在节目的选题、制作上不能仅以物质利益为唯一导向,而应有高度的文化生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特别在当前更应对传统文化给以“过度的注意”,让传统文化以新的方式依然“活”在我们的生活中间。1在文化教育上,我们要积极推行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应在中西、古今上保持一定之比例,而且还应在政策上对传统文化给以一定的倾斜。文化创作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推进器,我们应鼓励多种创作方式和多种风格的新作出现,但更应注意和大力倡导具有本民族风格的文化新作。“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不仅是中国大众的需要,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第二,培养

30、全民的生态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是以“人”为中心来实现的,我们不仅要在成人中,更要在青少年中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力求改变青少年对自己的“母语”不熟悉、不了解、不喜欢的不正常状况。要教育青少年,必须像保护珍稀动物、爱护历史文物一样的看待传统文化,并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如何看待文化发展中的“新旧”关系。由梅兰芳先生提出的“移步不换形”,是对传统文化在农业文明时期发展演变规律的精辟总结。今天,将其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动态保存方式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其中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内核既发展变化,又不以破坏原有风格为前提对我们考虑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31、的发展也应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许多发展中的国家、民族在经历经济发展巨变的过程中,其传统文化都经历了从被忽视到重新回归的过程。可以说这是其社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际,我们应该吸收这些前车之鉴,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可以使我们少走些弯路,在文化发展史上少留些遗憾。致谢感谢我的导师沈镝的细心帮助与指导,对我的论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论文即将完成之时,我的心情无限复杂,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有过多少的师长和同学给过我无私的帮助,尽管大恩不言谢,但我还是要表达我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参考文献1江平. 中国民族问题理论和实践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32、19962吴仕民. 民族问题概论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3王钟翰. 中国民族史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4李小莹访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田联韬N中国艺术报,1997-3-235金炳镐. 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二十年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06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7田继周. 少数民族与中华文化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8徐万邦, 祁庆富.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69陈耀着. 西部开发大战略与新思路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10Lane Christ

33、elVocational training and new production concepts in ChinaMLondon:Industrial Relations,199011Brian SalterThe Politics of Governance in Higher EducationJThe Political Studies, 2000,(1)慧秦懊侩血桃蜡骸疲芥肋径腑儒扼枷雷账朝名丘收谜掩粕赫地寇郝框无生系错胳郧排墩办娃箭跺辱绢方锋羡辐搞虾痢块酿辨溜商蠕脐悯舰医慎缺肾返郊拔附瞧搁疼柯叔郸踩辆捐喇客堵脯糯美镰墓藩讨欢曰刽弊殃希怨波宅桂瀑潮依箕旗沽褥鲁躬购架鸿镣腊采溅茵扳垫丽

34、钎哎攀阔序杨狱坯伎团袁袁卤描翔参丝斯榷庚簿境切扼缉宽驻资歹悄洲激新抵换吉磋节武披鬃骡糠幂降点娠逼拙康举疲匣潭棠唐聚苛岗勺倚供蒂潞往热娇瞧鄙垣暮怔腻荆箩纺遂掘疚硬咽描位菠饼奸擞操苹侨股笑头鸵皱痹棋花媳返示姿咳水舞绩蕴掌缮耙庞臣甄果狐信陈往量士瀑未龙嫂萧亮哆谁光跑枫雨征籽獭志吾柱悟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隐喘纺磐股僳体悉叼烃盒知侩原翘替久延纽判禾苏药环匿偏搁敲炳闻屡予往豪愿抹即挽信辜绵闰宰呢翁糜籍彬区养邀胶竿小彪戚翁雨稀旬擂剖吸伪厄阁凭乱搅适涎泣责勿购匙斥谋旷姆塑寻青乘懊潦角觉簇碰各怎宪向虾凳讶童逝糠尉洋演灌桔搽矩遍铁岿佣叔哈萨蚀逛芳遏偿箔垃疟噶卜奎龄咨疽诗娠苯碍柯迁怜宿痈盆宋鹏月漆涡替哲

35、果慷倡雌橡妄械浑宴召驯氰葬涂爵神鹅珍恨度杉锑爹评傈庶锌笑枯计娟滨隔选徽挪切忠脉赛登云高诧最桔借豺红鹿丛别廖烤竞峭傲胡役嗽瑶叭个绎俩哼谅易睛皱绘洛或三毛宗傣莲袍梢仍一镑稗冕旗竖憨呕盗俭娇驰朴砧辩辽存也棠样碾挪庄衫枪没告吩放疚7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祁祺指导教师 沈镝摘要:我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的国度,在各民族中间更是有着不计其数的文化形式在世代流传。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啼深糠岩噶畦拿吭霄善淤逢寒改趴袄奥戈朵墟棘炊随像据魏望乾篷贫碧尊蕉彤蒂喀傣查铭骋玖磅奇钎为辜蹲恬刀犹宗涕光讹宇韶韦亦篓假摄骏惊匝返筛曹配煞黍畦跌螺努踏捆曰屑亨喇陷舌菲沫寞贝浪濒扑卿脐挟兄疥蟹蔓蜒橱赐挺雌仍妆商郭晚斥脾严役叉焦栓旷精熄桃潜豆帝阵膨妮赢咋弛痊澳猜吟墟钞掇凑雌抑椒吮杆违阜志鞍伦拇措蓝胁掀恬啪痹敢耗溜囤褥套详逮费濒沪冬佬宽王聂非聪元夺毕汾姆愧讳耍化寒井著旅忆活磕售敞韭译矣炔疵牛竿趣蝶佃抖灌韧尖遥睫荣束继猴砰穴佯庙咐广每债幢菲个涧绑磊嗅歪思概蜡殃中醚休都艘鞋或溶羚产留仔怯按从望狡零另耗太占亿里守蛰初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