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756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毕业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 摘要:黔东南的苗族同胞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历史中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民族文化。黔东南银饰作为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漫长的历史流程,经由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图腾崇拜、以及艺术传统,形成了黔东南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苗族银饰文化。银饰文化作为民族服饰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产生、造型上和民族服饰一样,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的产生,形成了多样化的银饰文化,本文就苗族的民族银饰文化及苗族银饰的审美意蕴进行探讨。关键词:苗族 银饰文化 审美意蕴 Abstract: The Miao Qiandongnan compatriots h

2、ave a long history,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reating its own national culture brilliant. Qiandongnan Silver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lothing, through the long historical process, by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production of life, customs, totem worship, as well as the artistic tradition, f

3、ormed a variety of Qiandongnan, content-rich Miao Silver culture. Silver culture as national dress culture an integral part of its generation, and national dress shapes, as has been the impact of various aspects,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culture have created a variety of silver culture, This article

4、on the Hmong culture and the ethnic Miao Silver Silver to explore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Keywords: Miao Silver Cultural Aesthetic Implications一、 黔东南苗族银饰状况及影响中国苗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用血和汗铺写了自己光辉灿烂的历史,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银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高超的工艺美术被称为“服饰上的史书”。它真实地体现了苗族历史、经济、文化、艺术、客观地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民族性格

5、和审美情趣,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黔东南苗族是崇尚银的民族,在苗族服饰中,银饰是一种较为普遍,被广泛采用的饰品。成为苗族妇女节日盛装最为昂贵的装饰物,也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他在苗族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银在苗族同胞眼里视为财富的象征,所以银饰往往是苗族家庭必备的装饰物,家里银饰越多,分量越重,就表明该户人家经济状况好;戴上银饰既富又美,所以在黔东南苗族的女孩一出生起,父母就开始为她攒银子,一直攒到女儿出嫁那天,身上所佩戴的银饰越多,父母的脸上就越有光。相反,便觉得丢脸。但是父母的财力也是有限的,大多数人家拼其一生的心血,也只能攒够长女的银饰,所以苗族姑娘并不是人人都有,而且一旦结婚,一

6、部分的银饰成为陪嫁品,又会传给自己的女儿。苗族人通过辛勤的劳动,以伐木、山货、中药材等从外地换取白银加工为装饰品,并一代代积攒下来,把银饰作为富有和美好的家征,并受到别人的称赞和羡慕为荣。因此在今天的黔东南苗族节日里,才能够看到精美且丰盛的苗族银饰。黔东南是苗族文化的特色地区之一,那里的女性服饰品,华丽富贵,张扬醒目,尤其是全身披挂的银饰品,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银饰在整个苗族的民族情感中如同一条珍贵的纽带连接着不同地域的苗族同胞,使它成为文化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为什么如此“贵重”的银饰文化在黔东南地区成为久盛不衰的文化符号,深深烙印在当地苗家人的血脉和精神里呢?是以女性为主导的价值取向

7、对银饰发展的影响。苗族女性既是苗族文化的传播人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的载体,这一点同她们的社会分工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这是因为她们不但解决了一家老小的吃和穿。还在于她们精于刺绣、蜡染,使苗族妇女在苗族的生活各个方面成为社会品质的最高典范。在苗族女性的刺绣、蜡染的图案内容中更是涉及了苗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针线穿梭之间,我们 可以看到苗族的始祖、苗族传说、苗族崇拜、精神图腾和战争的英雄等。琳琅满目的图画为我们掀开了一部“无字的史书”。使我们以全面得以了解优秀的苗族文化,银饰是苗族最喜欢的装饰物,从襁褓中的女婴,到学龄的幼童,情窦初开的少女,再到正直花季的适婚女性,一直到中青年甚至老年,在他们人生的各个阶段

8、都有各式的银饰伴其左右。从花头帽、轻项圈、小号银衣到各种成熟的银饰制,在黔东南苗家女的装扮中都可以见到。银饰本身的物质价值和审美价值决定了在其产生之初就有赏心悦目的功效。银因其产量丰富,色泽好。易于加工,在民间广为采用,很大众化使得银饰艺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又因其有”辟邪除妖”说。银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饰品材料。银饰由于其产生的普遍性及广泛性,在经过漫长的历史流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造诣文化。这门艺术体现了在工艺精细,纹样题材和造型方式丰富的传统银饰上。二、黔东南苗族银饰的多样性银饰是苗族人最喜爱佩戴装饰品,也是生活中不可少的物品,它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的地位。其实在许多民族也都喜欢用

9、银作装饰,但无论品种还是款式都不及苗族,在黔东南苗族人民的银饰的种类丰富,可分为1、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2、胸颈饰:包括银项圈、银压领、银胸牌、银胸吊饰等。3、手饰:包括银手镯、银戒指。4、衣饰:包括银衣片、银围腰链、银扣等。5、背饰:包括银背吊、银背牌等。 6、腰坠饰:包括银腰带、银腰吊饰等。7、脚饰:贵州黎平个别苗族地区有戴脚饰的习俗,脚饰为扭丝状,儿童佩戴用来避邪。在黔东南苗族银饰服饰中,而在服饰的每一个部位的银饰,又有不同的品种和款式,其品种之繁多与与款式之丰富,大概是能够想到的装饰用途多想到了。银饰是

10、苗族妇女的最爱,我们经常看到苗族妇女佩戴的银饰有项圈、手镯、戒指、八宝、挂扣、针简、纽扣、银梳、银铃、银鉴、披肩、耳环及小孩戴的罗汉、银包、福寿牌等数十种。闪亮耀眼,琳琅满目。盛装还要增加银头花,银冠、银角等。银衣银凤冠,浮雕各种花鸟图案,缀珠摇曳,尤为苗族银饰中的精品。在黔东南地区,苗族妇女一套银饰的盛装有50多种银饰,用银重达8000克,盛装妇女胸前,背后,衣角,袖口都钉着许多有花纹的银片,银牌,齐挂许多小银铃、小铃铛和银链,胸前还挂银宝锁和银项圈及压领压肩等,仅这身银衣裳,还不够头上要戴银冠和银角,使整个人显得十分华贵,美丽。银饰由苗族银匠精心设计,手工制成,非常精美,并且种类繁多,各具

11、特色,在他们眼里,银饰不仅可以辟邪的神物,并且表达了幸福和财富的象征。苗家少女喜欢全身上下佩戴银饰,他们胸前都佩有硕大的银锁。银锁是苗族姑娘主要饰物,制作十分精美。银匠在银锁打造有“龙”、“双狮”、“兰”、“蝴蝶”、“花草 ”、等浮雕图案,有的银锁下面垂有银链、银饰、银铃等,银锁又有“长命锁”等名称,有祈求平安吉祥之意,而男子也有戴银项圈的习俗,胸前佩银或银牌。总之男士银饰较简单。苗族银饰做工精巧,颇具特色,它们是手工工艺的精品,如细小的银链是由数百个微型不到2毫米银环连缀而成,全靠银匠精心打磨,其精致的饰品不得不叹服。这与古老淳朴,独特精湛的银饰工艺技术和苗族审美意识心理是分不开的。才有今天

12、苗族服饰艺术这样丰富绚丽。苗族银饰在造型上,具有大方自然,粗犷有力。形象概括和生动独特的苗族特色,反映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其中有人物、花鸟、虫鱼走兽、龙凤及几何图案等。在这样的布局上,以对称为主,也有均衡的,放射的,实心的,单独的,连续的等结构。也有自由纹样,变化自如。由于地区不同,银饰图案的取材也各有不同。在黄平,施秉等一些苗寨地区的银饰,其纹样多取材于花草、虎、牛、猴等图案。雷山、丹寨地区多取材于山雀、锦鸡、凤和蝴蝶图案。在清水江边的银饰,具有粗犷朴实之美,交通方便地区的银饰,则具有细巧精致的美,这也与他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把苗族人们的追求通过银饰艺术完美地表达出来。这也使得在黔东南苗族地区

13、的银饰才那么款式和服饰银饰的多样性。三、黔东南银饰的文化内涵(一)、一种史书性质的历史载体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内涵丰富,就苗族银饰而言,在制作工艺,图案造型,用途等方面有很大文化内涵,苗族银饰的纹理题材十分丰富,所涉及方面非常的广泛,其图案造型明显的反映了其图腾文化,地域文化。苗族银饰从某一方面来说是注重图案的表现。因其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图腾崇拜观念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使这门艺术成为一种文化的重要原因。该地区是我国苗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我们知道,苗族具有古老悠久历史,在与中原华夏族的征战中节节败退,并最终躲进了今天的偏僻深山中寻求庇护,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居住布局,在这样相对恶劣

14、的地理条件环境下,远离城市。然而黔东南地区交通相对闭塞,地理环境险峻。这也恰恰成为其保存苗族文化的天然屏障,这也使得这里世代相居的苗族群众能够保留住自己原汁原味的苗族银饰文化的根基,才使得我们在今天依然能够看到五千年苗族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和苗族变迁的面貌。苗族银饰的含义是多样的,对于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民族来说,由于在文化传播中表现形式相对受到制约,除了口头相传的方式其服饰所承担的表达作用被强化了。这有如苗族服饰上的刺绣一样,每一个图案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层含义。把“苗族的起源,迁徙和发展”的整个历史和文化都可以在服饰图案中找到。所以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苗族服饰图案表现民族的文化特征。在银

15、饰的图案造型上承担起苗族历史文化的载体之一。载体内容必须影响其造型,银饰这样的造型和纹饰,便是记载苗文化的一种方式,成为苗族传世的活动“无字史书”。图案的造型其中包括苗族创世图案,迁徙图案,祭祀图案等,苗族图案常见的有:“蝴蝶妈妈”“央射日月”“骏马飞度”等蝴蝶妈妈是苗家崇拜的神灵,她是苗家人先祖的母系。苗族的始祖蝴蝶妈妈系从枫木生出来,之后生出先祖,姜央,创造人类,作为对先祖的崇拜。“骏马飞度”图案,不仅仅只是一种装饰性纹样,它还寓意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骏马飞度”是苗族服饰和头冠上常用的图案,由马和骑士组成,横贯在家征黄河的饰带上。“骏马飞度”正是苗族先民悲壮迁徙的见证。“星宿花”表示蚩尤

16、和皇帝打仗时,在夜里行军,依靠星宿指引方向。“蜘蛛花”表示祖先被围困时顽强的战斗的精神。“虎爪花”叙述了迁徙到深山后打虎的故事等等。将这段历史雕刻在银饰上,是告诫后人牢记历史,不要忘记先民们英勇奋战,顽强拼搏,勤劳勇敢,刻苦耐劳,艰苦创业的优良品质,通过银饰这种独特的记载形式,在苗族人民的内心深处烙下自己祖先的迁徙历程,尽情地表述他们难忘的苗族历史,表现出对先民们的大无畏精神的崇敬之情。还有各种鸟兽花草,它记载着苗族文化变迁,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丰富了民族文化底蕴。其中蝴蝶、锦鸡、龙、凤纹样与苗族的神话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也显示了苗族对神话的信仰。这些银饰图案及纹理造型不仅对银饰起到

17、装饰美化的作用,使银饰程序千姿百态,亮丽夺目的艺术效果。同时更重要的是它以形象化的语言,记录了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民族情感世界的演变。苗族银饰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其起源与其民族文化历史交相辉映。符号学家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世界”全部人类行为由符号的使用所组成,或依赖于符号的作用,苗族银饰也是一个自成系统的符号世界,对外是民族象征的符号,对内是各个苗族分支的区别符号,对个人来说则是年龄与性别的区别符号。而最清晰的区别显示则莫过于对婚否的识别。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银饰主要是用来装饰未婚女性的,在黔东南的清水江流域及都柳江流域,银饰盛装对主人具有三种含义:一是表示穿戴者已进入青春期。按当地

18、的习俗,未及竿的女孩,不能穿戴银饰盛装,也不能使用成年女性的银饰,进入芦笙场,有看竹竿礼的意义。二是表示穿戴者尚未婚配。苗族女性一旦婚嫁生育之后,即要按规定改装。三是表示穿戴者欲求偶。多数地区的芦笙场,环佩叮当的银饰盛装代表一张通行的入场券,是向围观的青年小伙子们展示自己的资格证书,否则,再俊俏的姑娘也只能做一名旁观者,许多单件的银饰都是未婚女性的专用饰物,已婚妇女即使有也不能使用。比如黔东南施秉黄平一带的银围腰链,丹寨的银羽发簪,雷山的银角、施洞银扇、银衣等,举不胜数。这些银饰是识别婚否的一种重要性标志。银饰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银饰的造型和纹理表达出某种寓意。从而苗族银饰不在

19、是单纯的艺术品,由于它植根与深厚的苗族文化土壤中,置身与图腾崇拜、历史、民俗生活的包围,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作为民族的外部标志,它起到了维系内部的作用。作为崇拜物,它把同以祖先的子孙紧紧的凝聚在一起,作为婚恋生活带来良好的持秩序,作为愿望的表达,它为人们张开了憧憬的双翼。(二)、苗族银饰的图腾文化因为苗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苗族的银饰造型及图案就起到记载图腾历史的作用。越是没有文字的民族,由于文化表现形式相对受到限制,其服饰及银饰作为民族文化信息就越强,所要传递的文化信息就越多。其包含了人类精神文化的许多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大部分领域。黔东南的苗族的信仰和图腾文化在民族服饰及银饰

20、体系中呈现出来。他们认为,穿戴上这种银饰纹理图案造型,可以得到神灵的保护,康泰平安,吉祥如意,延年益寿。银饰上的图纹中的图腾式图纹反映了苗族人民的崇拜思想和反映了苗族对人类起源的种种传说。苗族人民崇拜的对象有枫树、蝴蝶、牛、猴、虎、鸟、鱼等等。把这些东西刺绣在衣服和打造在银饰上,表达了民族信仰,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丰富了苗族的文化底蕴。枫树图腾崇拜提起苗族图腾崇拜,首先就是枫树,在苗族的古歌枫木歌有记载,枫树被砍倒以后,树心化为了蝴蝶。蝴蝶与水泡相恋,生出十二个蛋,后来由更青鸟孵化,生出了苗族的祖先姜央,及雷公,老虎、水牛,等动物及诸神这些是对人类起源的原始人生,直到现在在现在的黔东南的许多

21、苗寨仍然虔诚的崇敬枫树,认为就是人类的发源地,又是去世祖先的歇息之所。在苗族的银饰及刺绣图案中多有枫树或枫叶图案体现,物化的图案基本是以枫叶为构图因素,作为一种“图腾”标记穿在服饰上。蝴蝶图腾崇拜蝴蝶是苗族崇拜的对象之一,在苗族古歌中有“咱妈是蝴蝶,坐在树心心。”在黔东南地区每次的祭祀活动,其核心是祭祀祖先,主要祭祀父系祖先姜央,同时祭奠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的灵魂包括祖先的灵魂就在枫木鼓里面,所以祭祀枫木鼓就是祭奠蝴蝶妈妈。作为对祖先的崇拜,在黔东南地区苗族服饰与银饰造型及纹理图案中更是把这种崇拜意识铸进其中,出现有大量的蝴蝶图案造型。如银蝶簪、银蝶朵、银蝶衣片等。飞鸟图腾崇拜苗族人民自古就有崇

22、拜飞鸟的习俗,锦鸡是苗族心目中的凤凰。相传在远古时代,苗族人民在迁徙过程中,是美丽的锦鸡帮助了先祖们找到了最后的定居的地方,也是它们为祖先们带来了稻谷的谷种和创造了欢乐的飞歌。因此在黔东南地区,每年的盛大节目里举行隆重的吹芦笙跳月活动,敲击铜鼓。欢跳锦鸡舞、放牛斗角,以纪念先祖和怀念给苗族人们带来自由、祥和和欢乐的美丽锦鸡。在苗族服饰及银饰中同样有着飞鸟的形象。典型的是在黔东南银饰中以飞鸟、凤为银冠的形象主体,佩戴在姑娘的头上。他们不仅希望姑娘长得相凤一般的美丽,还希望能给家族带来世代的繁荣昌盛。牛图腾崇拜在黔东南苗族地区苗族妇女特别注重头饰的装扮,佩戴的是形水牛角大小银角冠。具有典型代表的牛

23、图腾造型和标示性的意义。银角冠由银泡、银片组成的银冠左右,加以两支长长的牛角状银片,高高扬起的两弯牛角,既是美丽至尊的象征,也是具有明显的牛图腾崇拜的色彩。苗族同胞之所以重视牛角头饰不仅与他们自古视牛为命根子,这与牛耕有关,也是对远祖先“蚩尤”的追忆和对血缘溯源倾向的认同。据述异记记载 :“俗云蚩尤人身牛蹄”山海经大南荒经说:“蚩尤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蚩尤头上的长角的“角冠饰”,苗族地区仍然流行,在大型的祭祀活动中祭祀杀牛,是苗族人民认为牛有到祖先那里的资格,是对牛勇于拼搏的赞赏。苗族人民用牛角装酒敬客的习俗,这一切都显示苗族人对牛的信仰。所以苗族银角只有在节目

24、或嫁娶等重大场合才穿戴使用,这也从加一个侧面证实了神圣意义。并成为黔东南地域标志性银饰。【1】四、银饰的审美意蕴银饰本身的物质价值和审美价值决定了在其产生之初就具有赏心悦目的功效。传统的服饰之美,不仅表现在富丽的银饰和色彩鲜艳的服饰,绚丽多姿的图案上,还有着区别与其他民族服饰的独有的审美特征和样式,这些均源于苗族固有的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气质以及民族信仰。由于图案与造型是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服饰中起着传情达意的作用。它不是简单地模拟对象形体的外形,而是同民族服饰整体造型艺术一样,以舍形取意的方式,视对象为传达审美情感和文化信息,符号,传达一定的社会文化信息和人的审美情感。银饰造型

25、与图案不仅具有传承历史,标示民族形象,还具有着发挥反映现实,增添银饰的审美意蕴。苗族银饰图案及造型的形式美在黔东南的苗族头饰中最奇异的、最精致也是最漂亮的头饰,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也赞美。新颖、独到的设计和做工考究的款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就以银角冠为代表的牛图腾造型,在精美的头冠加上长长的牛角状银片,高高的扬起,即使是美丽至尊的象征,同时也表现了苗族人民以健壮为美,以华贵为美的审美观。牛角的美,反衬出了人体的健美,如果没有一个健壮的身体,怎能顶得起这么中的牛角呢?优势穿戴银饰件数多的重达十几斤,在黔东南苗家眼里,戴得越多表示越富有。在台江县“姊妹节”这几天,就是领略女性风采,展示女性魅力

26、的节日。银饰的披挂当仁不让成谓节日展示的武器。这里的银饰艺术品多达十几种,银饰的分量也显得财大气粗,把这些银饰统统披挂上得需要一个多小时。重达十几斤重的苗族银饰,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如果不抱着坚定的信念是很难坚持的。穿着盛装的妇女跟随着木鼓声跳舞,各种银器叮当作响,其声清脆,其光闪烁,别有风采。他们陶醉与自信,那股积极的参与的热情和昂扬的神采,使得银饰随之增色不少,显示了苗族人民崇尚高贵、富有的审美观。银饰的自然美黔东南的苗族服饰和银饰的图案体现了他们自然美的审美观。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是苗族服饰和银饰造型及花纹构图的本源。大自然的花草鸟兽及日月星辰,无不在苗族银饰上展现出来。他们勃勃生机的生命力和

27、美的外形,生动体现了苗族妇女对大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苗族人民与大自然相融的结果,反映了苗族妇女们的心灵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苗族人民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情致。装饰性的统一美黔东南苗族女装由布料、蜡染、刺绣、银饰等各种元素组合构成。通过土布的厚重、朴实。蜡染的自然天成,刺绣绚丽多彩,银饰的精雕细啄,互相映衬,相辅相成,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构成一幅有声有色、艳丽斑斓的美妙画面,达到了视觉上的和谐。平衡而完美的艺术效果,表现了出独特的审美意蕴。把佩戴的各种银饰与衣帽、裤、裙、褂包相统一,既表现出衣物与银饰群体间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性的和谐之美。同时也体现了服饰与银饰的多样性的艺术特点。待添加的隐

28、藏文字内容1黔东南苗族盛装均在节日、婚庆等重大的场合展现,银饰除了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外,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追求,从而使银饰的工艺技巧、外观造型和空间组合,金属色彩都统一于盛装服饰的整体美。苗族人民的传统观念中没有等级的界限。他们认为万物生命同源且平等。在他们的服饰中就体现了这种乐观、平和、幸福的民族气质。在色彩装饰上,盛装的衣物多为自织自染青色或黑色土布。通常缀有色彩鲜艳的刺绣和肃静的蜡染,其余部位装配上各式闪光的银饰,加上发声的银片、银铃打破了青色衣裙的单调感而呈现出鲜艳的服饰。呈现出服饰与银饰的装饰上的统一美。同时银饰的色彩在整套色彩的效果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她们将美好的思想、感

29、情,独特的民族审美都注入节日的盛装中组成了一个个花团的锦簇、五彩缤纷、佩环叮当,琳琅满目的艺术世界。五:苗族的群体审美心理黔东南苗族盛装如此大面积的用银饰来进行装饰与他们的民族心理、审美意识是分不开的。据传“银饰曾是辟邪秽、驱鬼蜮,保平安及光明的象征。后来却逐渐演变为贵与美的体现。长期以来,银饰越多,便越富越美的观念几乎成为苗族人民共同的心理状态和风俗习惯。【2】形成了基本的三大艺术特征。即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的定型。(1)以大为美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证。堆大为山,呈现出巍峨之美;水大为海,呈现出浩渺之美。苗族银饰以大为

30、美的独特见识,用美学的观点来看是很有道理的。(2)以重为美再看以重为美,贵州施洞苗族妇女自幼穿耳后,即用渐次加粗的圆棍扩大穿孔,以确保能戴上当地流行的圆轮形耳环,利用耳环的重量拉长耳垂。有些妇女因耳环过重,耳垂被拉豁。当地耳环单只最重达200克。黎平苗族妇女的篓花银排圈讲究愈重愈好,重者逾八斤。(3)以多为美苗族银饰上呈现出的多的艺术特征,也是十分惊人的。很多苗族地区佩戴银饰讲究以多为美。耳环挂三四只,叠至垂肩;项圈戴三四件,没颈掩额;腑饰、腰饰倾其所有,悉数佩戴。特别是清水江流域的银衣,组合部件即有数百之多,重叠繁复,呈现出一种繁缚之美。这一种炫耀意识的物化充分体现了追求大和多的审美原则,可

31、谓追求饰品数量的典型,足见追求繁缚的以多为美。苗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银饰经历了一个为服从民族审美定势需要,而演绎、组合、变异的民族化过程。所有的银饰原有品种在苗族审美标准的取舍下,有的根本末被接纳,有的引入后即被淘汰,有的屡经改造而面目全非,当然,也有的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特征。其实,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的过程。苗族银饰的民族化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毋庸置疑,人类的需要是艺术创作的第一源泉,群体的审美观念是艺术创造的规范。苗族银饰的创新正是遵循这一逻辑而发生、发展的。由于对银饰的需求,苗族对服装的审美意识逐渐同实用意识分离开来,由物质需要的依存关系衍

32、化成审美的主客体关系。由于群体审美观念的规范,在艺术创新的过程中,苗族银饰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个性。影响和规定苗族银饰造型的审美观点很多,那么,其中最根本的是什么呢?苗族从古至今都有“以钱为饰”的习俗, 史料也显示,“钱”饰与银饰是同时步入苗族服饰领域的。这种通过“以钱为饰”所流露出来的夸富心态,对于苗族银饰的审美价值取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了苗族银饰最基本的三大艺术特征,即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苗族银饰的传承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黔东南相对封闭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对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黔东南苗族银饰的发展与传承遭受很大的冲击,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传承就

33、变得十分的迫切和重要了。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服饰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银饰是苗族服饰对生活的意义,只要记载着苗族的文化和历史。装饰的作用。黔东南在自己的区域里构成特定的风格,并由之所表现的款式、审美原则作为民族间的区别标志之一,对本民族服饰可以相互认同,因此,它具有“族徽”的文化功能。苗族是多神崇拜的民族,因此在银饰的造型及纹理与图腾崇拜的图案,一表示对神祗的崇拜;二表示有神龙的附身,可以得到它们的保佑。苗族银饰这种信仰性价值功能多在少儿妇女盛装上体现。黔东南苗族地区相对边远的地理条件,苗族银饰造型相对稳定,变化不大,这对苗族银饰文化传承重的形式与内容就相对稳定,创新的东西少,文化生成性就

34、差,这对苗族银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幼只要的作用。随着黔东南民族风情成为当地旅游开发的项目后,苗族银饰成为民族的一种标志。它既被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又当作对外宣传的一种符号性工具。【3】同时,在对外开发中。苗族银饰的独特性,也开始变成了一种商品,它作为苗族文化标志而产生了新的价值。这对于苗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综上所述苗族银饰是苗族精神风貌的展现,是苗族人民经济、文化发展的反映,通过对苗族银饰解读,能够让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透视出苗族审美观、价值观和苗族人民的智慧,积淀了苗族银饰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黔东南不可多得的巨大财富,苗族银饰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尤其重要。苗族文化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海宾客。 参考文献1吴晓东 苗族图腾与神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442周继烈 苗族服饰图纹的美学特点【J】贵州苗族研究,2004(3)3刘宗碧 经济改革的社会转型对苗族文化的影响【J】 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