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杜拉斯 《情人》的艺术成就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764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杜拉斯 《情人》的艺术成就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析杜拉斯 《情人》的艺术成就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析杜拉斯 《情人》的艺术成就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析杜拉斯 《情人》的艺术成就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析杜拉斯 《情人》的艺术成就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杜拉斯 《情人》的艺术成就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杜拉斯 《情人》的艺术成就毕业论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杜拉斯情人的艺术成就 有关车辆保险小议 有关车辆保险的小议rove College StudentsEnglish WritingAn Analysis of Duras of the Lovers of Art Achievements摘 要情人是杜拉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可以说是杜拉斯在创作生涯上的转折点,它的艺术成就是相当高的。要分析它的艺术成就,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它独特的语言,那看似胡言乱语的话语中夹含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二是作品中所塑造的场景,不仅唯美,还很逼真,结合独特的语言把故事描述得淋漓尽致。三是小说中的基调,有着一种悲壮美。四是小说的自传性色彩,它不仅使读者更接近杜拉

2、斯,还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品,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读者会有一种亲切感和被征服感。关键词:杜拉斯;情人;艺术成就AbstractLover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works DuLaSi DuLaSi, can say is the turning point in career, its artistic achievement is quite high. Must analyze its artistic achievements, can from several research. A is it unique language, that seemingly

3、 nonsense words clip with a special kind of affection. 2 it is portrayed in the scene works, not only beautiful, but also very lifelike, unique combination of language story incisively and vividly. The third is novel and stirring, had a tone of beauty. Four is novel autobiographic colour, it not onl

4、y can make readers more close to DuLaSi, also make it easier for the reader to understand the work, in the appreciation of works while the reader will have a kindness and conquered feeling. Keywords: DuLaSi; Lover; Artistic achievements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前 言1一、语言的魅力1(一)随意而高超的语言1(二)直剖心灵的语言2二、场情的唯美3(一)

5、以画面为中心的叙事方式3(二)新颖,独特的结构方式3三、绝望的基调4(一)苏醒的绝望5(二)绝望的爱情世界5四、浓烈的自传性6(一)完美的自我形象6(二)鲜明的自传色彩7结 语8参考文献9谢 辞10前 言情人的独特魅力是与杜拉斯神秘、细腻、诡异、绝望、苍凉的语言是分不开的。杜拉斯独特的语言是她取得的成就之一,主要特点是对历史具有俯瞰式的洞察力,对回忆的积压便显得富有张力、深邃、沉痛,从而使文章充满悲剧的意味,读后让人唏嘘不已而又回味无穷。情人的魅力之二是它的场景,杜拉斯在小说中总会通过人物的动作、色彩、线条、语言来给我们塑造一个个情境,让我们阅读的时候,结合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让小说得到无限多的

6、来自于读者所赋予的东西。情人的魅力之三是它的基调,也就是我们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内心所呈现出的一种情感,杜拉斯笔下的爱情是绝望的,灵魂是绝望的,肉体是绝望的甚至连语言也是绝望的。情人的最大魅力还在它的自传性。或许我们把情人看成杜拉斯的回忆录。一个母亲,一个哥哥,一个中国的男人,在西贡与沙沥的那段少女生活,真可以说是杜拉斯刻骨铭心的经历。一、语言的魅力情人的语言独具魅力,杜拉斯的语言对历史具有洞察力,在岁月的风尘染白鬓发之际,回眸那段尘封已久的异国恋情,依然可以很有表达力。作为杜拉斯的读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对语言的敏感,对激情的欣赏能力,怀有深刻而复杂的心理体验,还有对异类形象的理解与包容等等

7、,而杜拉斯将她的感情以其想要塑造的形象都融合在她的语言中。杜拉斯是一位极端的作家,平庸与通俗为她所不屑,她是那种把风格视为创作标准的作家。(一)随意而高超的语言在情人里,杜拉斯的语言毫不含蓄,她总是将要表达的东西简短、随意的说出来。文中,杜拉斯写道:“他对我说,是因为我有钱你才来的,而我却说我想要他,他的钱,我也要。”1就这样,杜拉斯用随意的一句话把要表达的意思赤裸裸的表达出来 ,神奇的是,这种看似随意的语言具有高超的功能,它可以让读者获得很多信息。法国小姑娘,对中国情人,爱他,也爱他的钱,只是在这过程中,她被情人的真挚感染了,她渐渐的喜欢上了他,小姑娘是凭借情人对她的爱情,踏着情人的身体在成

8、长,在变化,在成为新的自我。所以,爱情结束时,小姑娘从容的离开是理所当然的。在小说的结尾处,杜拉斯用一个电话证明了中国情人对小姑娘一生一世的爱慕,而却写道小姑娘不记得他的名字了。这里,杜拉斯想要表达的是小姑娘并不爱他,她爱的只是爱情,只是在爱情路上自己的成长。在情人中,杜拉斯还运用了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重叠,随意的叙述方式,使语言透出一种意识流,表现出了她强烈的女性意识。如:“现在,我看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在十八岁,十五岁,就已经有了以后我中年时期因饮酒过度而有的那副面孔的先兆了。”2这样的叙述无形中映现出一种叛逆的气息。这反叛来源于她现实中家庭的紧张压抑和少得可怜的母爱。通过回忆自己的经历,杜

9、拉斯不断的升华和改写这曾经来过的爱情,塑造她理想的爱情世界。她消融了现实和真实的界限,使小说的爱情呈现为时空延续,变幻莫测。她的语言可以给读者一种淋漓尽致的感觉。哪怕写的是违背道德界限的话语,哪怕被视为一种道德以外的另类,读者依然深爱着小姑娘这个形象,即使她只爱钱,只爱爱情本身,可是依然无法厌恶她。这就是杜拉斯,不按常人的思绪走,随着自己的感情,赋予语言一种不可抵挡的魅力。(二)直剖心灵的语言杜拉斯的语言是直剖心灵的语言,她用自己的生命在写作。读者们都认为杜拉斯的作品很难懂,说她写的东西令人昏昏欲睡而且复杂得要命。杜拉斯的一生是追求极限写作的一生,在如何写作这个问题上,杜拉斯说:“宁可让人不理

10、解。”3这话的意思是,宁可让人读不懂她的小说,也不想迎合读者的口味而丧失自己对美的坚持。这种语言,往往让人有一种心服口服的感觉。杜拉斯在写作上,要么不写,要么出奇制胜。这跟她所处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杜拉斯的父亲身体很弱,长期在法国治疗、修养,并在杜拉斯七岁时去世了。对杜拉斯来说父爱的缺失,使她更渴望得到母爱,可是,母亲对她的关心少之又少。在情人中,杜拉斯写到一件事,当校长告诉母亲,她的法文考了第一名时,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她并不在乎,因为考第一名的并不是她的大哥。母亲的冷漠深深刺痛了她,她深爱母亲,渴望得到她的重视和爱,但现实给予她的只有冷漠和悲伤。这样的心理落差自然会对杜拉斯的心理造成负面影

11、响,久了会发展为一种恨。她说:“这恨可怕极了,对这恨,我不懂,至今也不能理解,这恨隐藏在我的血肉深处,就像刚刚出世一天的婴儿那样盲目。”4当我们看到这种语句和感受这种语气时,我们会不禁打冷颤,一个家庭,如果不是存在问题,亲人之间怎么会有这种恨?除此之外,杜拉斯在文中也多次点到对兄长的恨,她写道要如何杀了大哥,如何拯救小哥哥。这种超乎常人思想的描写,让人在害怕和唏嘘的同时,也会感受到一份真,更会产生同情之心。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杜拉斯在印度支那度过的早年生活是孤独的,漂泊的,而又缺少家庭的温暖,所以她在作品中将对母亲的恨表达出来,她渴望爱和温暖,因此写作的欲望猛然而生:“我想写作,这一点我那时

12、已经对母亲说了想做的就是这个,写文章,写作。”5然而,母亲根本不能理解女儿的心理需求,冷冷的表达了反对。但是写作已经变成了她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并将她的恨意表现出来,直剖心灵的语言变成了抒发自我孤独的一块隐地。二、场情的唯美情人的场景非常唯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画面为中心的叙事方式,二是新颖,独特的结构方式。(一)以画面为中心的叙事方式杜拉斯的小说都像电影剧本,描写的场景,往往是真实透着唯美,借助自然的画面来描绘当时的场景。情人中出现这样一个场景:“这样一个带呢帽的小姑娘,伫立在泥泞的河水的闪光之中,在渡船的甲板上孤零零一个人,臂肘支在船舷上。那顶浅红色的男帽形成这里的全部景色是这

13、里唯一有的色彩。在河上雾蒙蒙的阳光下,烈日炎炎,河两岸仿佛隐没不见,大河像是与远天相接。”“那个风度翩翩的男人从小汽车上走下来,吸着英国纸烟。他注意着这个戴着男式呢帽和穿镶金条带的鞋的少女。他慢慢地往她这边走过来。”6在这里,杜拉斯为我们描绘了一副极富浪漫色彩的画面:雾气朦胧的光线、富于东方色彩的轮渡、戴着男士呢帽的引人注目的少女、象征身份地位的黑色利穆轿车、风度翩翩的男人,这个画面兼具着异国情调和灰姑娘式的传奇于一体,深深契入人们渴望爱情的内心,已然成为经典。以画面为中心的叙事方式是情人的一大特色,这源自于杜拉斯电影艺术实践的巨大影响。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在渡船上,在那部大汽车旁边,还有一辆

14、黑色的利穆新轿车,司机穿着白布制服。”7许多画面式的文字,穿插在相关故事的介绍文字之中,形成独特的叙事风格,同时,画面交叉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的表现方法也增添了故事梦幻般的色彩。在小说中,作者反复交替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进行叙述,这种叙事距离的转换既可以使读者纵观全局,从叙述者的角度了解“她”的故事,又能拉近镜头,使读者从第一人称“我”的角度体验主人公细腻的内心世界。读者反复转换视角,以最佳的镜头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而且,文中出现的“我”的叙述远远多于“她”的叙述,这种独白性格已占了更多的篇幅。(二)新颖,独特的结构方式从文中结构考察,情人整部小说是以时间与空间为线索,倒叙、顺序、插叙并用,在

15、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创造空白。乍一看,会让读者跟不上突然的跳跃,但仔细一看,小小的空白会便于读者发挥想象,而想象又可以使杜拉斯的小说更有深度。这种结构的基本点和出发点是一种自我关照,这种自我关照首先表现在镜像中叙述自己已经苍老,毁损的面孔并由此去对照经历那段爱情,时间似乎不再有意义,叙述者流露的是一种自我陶醉,而读者则可以跟随作品穿越时空,这种结构的运用是一种创新,让人眼前一亮。从整体上了解杜拉斯在叙述上的独特性,从新的角度阐述其作品是有意义的,杜拉斯建立了一种独特的,个人的,多元的想象秩序,其小说的叙事结构是多元的。在情人的结尾:“他打电话给她,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

16、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一直爱到她死。”8这个艺术场景的处理对杜拉斯来说是个例外,却最真实泄露了一个信息,就是杜拉斯虚构的爱情在她真实的盼望中出了轨,这就是真相,这个关于恒久爱情的电话在杜拉斯面前已经真假合一了。在这部小说中,杜拉斯独特之处还有她为自己,也为所有女性设计了一个经典童话作为理想的镜像:“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很年经,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来特地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经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个年轻的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9这

17、种写法对杜拉斯的影响是巨大的,她羞愧,因此她千方百计的为自己塑造镜像中的自我,终于,在情人中她成功了,她设计了所有读者都为之心动的故事:爱情可以超越肉体,超越时间,爱情是永恒的。杜拉斯叙述结构最独特的地方还表现在作品中运用的“她”和“我”两条线索,这似乎构成了作品的两个声部,一明一暗,此起彼伏。文字仿佛乐符,句子,段落和整部作品都成了乐章,曲调,产生了一种语音与语义之间多层次和谐的面貌,文字勾勒出来的线索非常简约,似乎仅仅在临摹,但又能感到一种言外之意,与中国的山水画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时而浓墨重彩,时而蜻蜓点水的语句和段落相互呼应,显得妙趣横生,轻松自如。杜拉斯是个难懂的作家,但透过她给我们

18、创造的镜像,通过品读作品里对真实与虚幻的描述,我们看到了她内心的渴望。她的故事引人入胜,她的观念独树一帜,她的叙述独具一格,她是魅力十足的,她对读者的影响是巨大的。三、绝望的基调在杜拉斯笔下的爱情是绝望的,灵魂是绝望的,肉体是绝望的,甚至连语言都是绝望的。在情人里,渭公河上十六岁的白人小姑娘与中国北方的黄皮肤男人的爱情就是如此。(一)苏醒的绝望情人中的小姑娘无形中藏在骨子里的欲望就开始苏醒了,为了吸引异性的目光,一个小姑娘穿上了镶金条的高跟鞋和一件不带袖子和开领很低的裙衫,色泽鲜艳。这样的穿着对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来说显得很不寻常,十分奇特。这给我们发出一条信息,小姑娘已经懂得追求美,换句话说,

19、小姑娘已经在刻意吸引异性的目光。这样的安排,使以后在轮渡上与中国情人的相遇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当中国情人从汽车上走下来跟小姑娘搭讪时,她并没有要他走开,这就说明小姑娘并不想阻止这件事的发生,只是选择默认的态度。白人小姑娘,在十五岁时欲望就被唤醒了,这种欲望的苏醒是不可抵抗的,正因为如此,日后分离的痛苦和绝望越来越靠近了,同时小姑娘也在这份绝望中沦陷了。在和情人分开后,小姑娘说:“自从我走后,自我离开他以后,整整两年我没有接触任何男人,这种神秘的忠贞应该只有我知道。”10看似平静的语气却透着无奈和绝望,当初,她可能是为了钱,为了性才和中国男人走到一起的,她并不爱他,因为他是中国人。他深爱她,却无法

20、跨越横在他们之间的种族差异和父亲的坚决反对,这是悲剧的主要来源之一。文中有一段写道小姑娘跟中国男人第一次约会的情景,在这一个对少女命运至关重要的场景里,作者不仅写了他们之间“性”的给予与索取,更是将少女的心理活动和这一对陷于疯狂爱欲的情人周围的城市声音也一并描述了出来。描写了城市的喧嚣,暗暗的光线,还有小姑娘激动的心情。这种景与情和融合,杜拉斯处理得相当完美,通过城市的动体现出小姑娘内心的动,道出了小姑娘的情,为以后故事的悲剧结局作了辅垫。杜拉斯对爱欲的描写是这样的直白与浪漫,对爱的气息也是这样的敏感与迷恋。作者在情人中对爱欲的描写几乎达到了赤裸裸的程度,男女主人公神经质般疯狂地攫取爱情,在汹

21、涌的欲望中,无法把握,直至最后匆匆的分离,最后落下悲剧的帷幕。这种表达方式,把小说的悲剧感表达的淋漓尽致。杜拉斯曾经说过:“欲望和爱情的等值在激情中怒放,激情要求全身心的投入,并使生存具有意义;如果你没有体验过绝对服从身体的欲望的必要性,就是说你没有体验激情,你在生活中就什么也干不了。”11这就是杜拉斯的观念,她认为爱情是来自于肉欲和感情渴求上的,所以现实中的她,一生情人无数。这样的思想观念,才可以在情人中把小姑娘的爱情写得那么生动,那么深刻。(二)绝望的爱情世界确定了拥有爱情后,不管是小姑娘还是中国情人,他们都是痛苦的。小姑娘的痛苦在于不敢正视自己的感情,在于她无法改变自己的观念,就算到了要

22、离开的时候,她还是不敢承认她是爱他的,在汽笛声响起之后,她因为离别而哭了,但是没有眼泪,因为他是中国人,她不应该为这类情人哭泣。小姑娘是爱着中国情人的,却放不下种族差异的偏见。中国男人的痛苦来自于法国少女只看重他的钱和身体,以及对他的蔑视。在法国少女心中,他是低下的,无名的。男人因为自身的价值得不到认可而痛苦,同时也说明中国男人是深爱法国少女的。而另一方面的痛苦来自他父亲的要求:一方面是由于种族的差异,另一方面,男人靠父亲的钱活着,离开了父亲的钱,他就没有办法生活。所以,他不得不放弃小姑娘。放弃就代表这份爱情走到了尽头,绝望就自然充斥整个心间,全身心投入的爱就这么消失了,无法再重新拥有,也就注

23、定一辈子失去了。小姑娘离开时,他只能在远方默默的凝望她离开,想触摸,却触摸不到,想拥有,却无法拥有。他们两个人的爱情只能在绝望的气息中消散。杜拉斯在写小姑娘离开的场景,用了很多的笔墨。她写到那辆黑色利穆小轿车和坐在后面的中国情人,他满脸沮丧,就在远方看着心爱的人离开。而小姑娘也只能在远处,她能看到的只有那辆小汽车,随着轮渡的驶开,一切都消失了,就这样,一切都结束了,曾经有过最真的触摸。有过最彻底的拥有,就随着一声汽笛响,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对这种场景的描写,使小说的绝望氛围更浓,这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也是杜拉斯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成就。就这样,杜拉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爱情故事,我们可以发现

24、,杜拉斯笔下的爱情不过是欲望的追逐,而这种追逐往往是徒劳无功的,无望的,最终并没有美满的结局,留下的只是绝望和痛苦。四、浓烈的自传性情人的最大魅力还在于它的自传性 ,真实的自传性。作为“情人”的杜拉斯,以一个白发苍苍的女人,在岁月的风尘染白鬓发之际,回眸那段尘封已久的异国之恋,依然有力量用极其惨痛的语言表达出人生的悲剧,把爱与恨演绎得如此分明、紧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杜拉斯小说的魅力,在于她的自传自叙的色彩氛围和品质。(一)完美的自我形象在情人中,作者给自己塑造了完美的形象。在真实的记忆中,杜拉斯是这样描述自己的:我个子矮小,身材扁平,脸上还有雀斑。但在作品中,她说自己是个美丽的白人小姑娘

25、,她不需要主动去接近有钱的男人,而是只需要站在渡船上等待情人战战兢兢的接近。作品中写道:“他慢慢地往她这边走过来。可以看出来,他是胆怯的,开头他脸上是没有笑容的。一开始他就拿出一支烟请她吸。他的手直打颤。她告诉他说她不抽烟,不要客气,谢谢。她没有对他说别的,她没有对他说不要罗嗦,走开。因此他的畏惧之心有所减轻。所以他对她说,他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她没有答话。也不需要答话,回答什么呢?她就那么等着。”12到这里,小女孩变成了权利的上风者,中国情人在接近她的过程中是带着近乎虔诚的爱的信仰,因而情人的形象显得更加受女孩的控制,而这种控制是出自于对女孩的爱恋。接下来她和情人之间感情的发展,因为爱情,因为

26、美丽,她成为了他们之中的主导着,无论是发生关系,维持下去,还是最终离开,所有的权利都紧紧握在她手中。此时的杜拉斯,已转化为一个为了自身,为了爱情而不顾一切的桀骜的优秀的小女孩。她不再被动,也不再将爱情屈于金钱之下,而是追求了热烈而绝望的爱情,让这份爱情散发出罂粟般的绚丽色彩。综上所述,杜拉斯的自传性质不是女性刚结束“边缘”处境,登上历史舞台的女作家们最初并不善于自我表现,女作家们追随日记和回忆录的早期传统,从女性局部经历中取材,从身边事实取材,使其创作“带有自传性质”。而杜拉斯常常喜欢从自己的经历取材,把经历的碎片纳入她的哲学,写成她的作品,从经历到作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一生的沉淀,才造

27、就这部伟大的作品。(二)鲜明的自传色彩杜拉斯作品中的自传色彩是不言而喻的,她的生活,尤其是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印度支那的经历对其写作的影响是鲜明而深刻的。而在杜拉斯的文字里,一切都从现实生活开始,所有的人物、所有的故事都扎根于她的生活,让生活和写作合二为一,难以分割。在情人中,她首次运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我”在人生暮年回想逝去的印度支那殖民地生活以及十七岁那场懵懂而哀伤的爱情,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就这样,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混用,真实和虚构的重叠,使杜拉斯“自我”的神话开始构建:我生命的故事并不存在,我不是为了叙述自己的故事而写的,写作剥夺了我生命中剩下的一切,让我远离人群,我无法再分辨什么是我

28、笔下的生活,什么是我真实经历过的生活。因此,在生命最后一段日子里,她更相信自己是其小说里的一个人物,而不是生活中那个实际的“杜拉斯”。杜拉斯在情人中保留了对印度支那的完整记忆,她将自己的记忆覆盖在白人小姑娘身上,于是作家杜拉斯复活了,她使昔日被埋葬的少女得以重生,回忆拉回十五岁那年,正是在“汹涌地向前流去”的湄公河轮渡上,拉开了法国少女和中国男人异国恋情的序幕,带有传奇的自传性色彩。结 语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这位女作家的魅力所在,她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合理的情节安排,展示给我们一个个不一样的情境,类似于自传地把故事说得生动又深刻。这部情人,把读者带进一个悲伤的故事里,让读者只能跟

29、着她的语言随思绪变迁,或激动,或幸福,或感伤。作为一个在艺术上不断进行试验创新的作家,杜拉斯无疑已经成功了。情人的出版成就了杜拉斯,她保持了自己的个性,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法,用女性独特视角,创作了这部艺术成就颇高的作品,同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风格。情人让我们对杜拉斯产生了深刻印象,它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参考文献1玛格丽特杜拉斯著.王道乾译. 情人M.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0:49.2玛格丽特杜拉斯著.王道乾译. 情人M.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0:10.3陈超.传奇中的女人与爱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沙洋:沙洋出版社,2007:23.45 玛格丽特杜拉斯著.王道乾译.

30、 情人M.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0:11.67 玛格丽特杜拉斯著.王道乾译. 情人M.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0:26.8 玛格丽特杜拉斯著.王道乾译. 情人M.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0:143.9 玛格丽特杜拉斯著.王道乾译. 情人M.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0:3.10玛格丽特杜拉斯著.王道乾译. 情人M.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0:69.11劳拉阿德莱尔著.杜拉斯传M.袁筱一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12玛格丽特杜拉斯著.王道乾译. 情人M.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0:40.13许钧主编,杜拉斯文集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14胡亚敏.杜拉斯小说的叙述

31、艺术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5方碗先.综合性的艺术魅力评杜拉斯小说的艺术风格J.长沙水电师范院校学报.长沙:长沙出版社,1994.16于青.从“镜像理论”看杜拉斯笔下完美情人的塑造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17谭凌.被压抑或是压抑M.四川:四川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王祖基.论杜拉斯小说中的“中国情人”形象.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19黄家燕.杜拉斯小说创作中的自恋倾向.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5.20杜拉斯著.陈景亮,谭立德译.广岛之恋M.广西:漓江出版社1987.21张泽乾,周家树,车槿山著.法国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22杜拉斯著.王道乾,南山译.乌发碧眼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23许钧主编.边芹.王殿忠译.杜拉斯文集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24于青,王芳著.女性文学新论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