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参考范文]BIM 技术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906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参考范文]BIM 技术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参考范文]BIM 技术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参考范文]BIM 技术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参考范文]BIM 技术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参考范文]BIM 技术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参考范文]BIM 技术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参考范文]BIM 技术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论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BIM 技术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论文摘要:当今,日益复杂的工程项目及紧缩的预算和工期对工程项目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更高效的沟通方式及工作流程管理已势在必行。而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的构建,更使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如虎添翼”,保证了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科学开展,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夯实根基。引言BIM 技术是建设行业的一项重大革新技术,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化必将作为提高建筑行业效率和利润的有效途径之一。何谓BIM,美国的BIM国家标准做出了如下的解释:“对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一个实现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过程;一个实现建筑

2、项目不同阶段信息插入、提取、更新以及修改的协同化作业平台”。从BIM的标准中,我们可以发现BIM所具有的可视化、协同性、模拟性、关联性和一致性的技术特点。1 BIM 的概念和研究现状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使我国建筑业经历了第一次革命,将图纸转变成了二维数据,而BIM给我国建筑工程业带来了第二次革命,将二维图纸转换到三维、四维设计和建造。BIM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 Autodesk 公司于 2002 年首次提出,将BIM定义为:建筑物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创建和使用的可计算数字信息。国际标准组织设施信息委员会( Facilities Informati

3、on Council) 将BIM定义为:在开放的工业标准下对设施的物流和功能特性及其相关的项目生命周期信息的可计算或可运算的形式表现,从而为决策提供支持,以便更好地实现项目的价值。AIA 对 BIM 的解释是:一个与项目信息数据库相关联的数字化三维模型,是用以支持 IPD( 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 的强大工具。建筑信息模型和数据库能够应用到工程项目的整个周期中:可以管理工程竣工后的项目设施,支持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制造和施工活动,用于工程项目竣工后的运营和维护。此外,BIM 可以将项目的所有方面融合到一个独立的虚拟模型中,与原有的传统模式相比,允许所有的设计

4、团队成员更为有效、准确的协同工作,同时团队成员可以根据项目的规格和设计变更要求持续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模型内容,以确保模型的精确性。BIM 不仅仅局限于三维几何空间,而是对空间内所有的几何体描述了其几何性质,并还对每个几何形体的属性进行了描述。2 BIM 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2.1软件开发费用高建立和维护 BIM 模型所使用的软件,目前基本被美国大型软件开发商垄断,承载这些工具的软件都是国外产品,本地化程度不高。国内关于 BIM 的一些标准、规范尚在制定之中,各个软件公司对BIM的理解乃至表达的形式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制约了BIM在国内的开发和应用。另一重要方面是在世界范围内建筑业信息化投入

5、比例一直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低下。据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过去40年当中,美国建筑行业生产效率指数下降20%左右,而同期的其他非农业的生产效率指数却提高100%以上。我国更是如此,据商务部研究院信息咨询中心研究数据显示,建筑业信息化投入的比例仅有制造业10%,所以投入不足影响了 BIM 软件的开发。2.2技术人员缺乏由于 BIM 技术的推广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应用BIM 的项目较少,这就使得业务量比较多的技术人员不愿花费太多精力去学习BIM技术,成为BIM专家。而业务量少的技术人员由于BIM软件售价过高而无法学习,也不能成为 BIM 专家。另外,由于BIM专家比较

6、少,聘请费用很高,使得更多项目参与方也不愿意使用BIM技术。2.3软件兼容性差现有的很多建筑软件需要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上重新编译才可运行,有些软件需要重新开发或是改动较大才能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上运行,对于两层体系和多层体系结构的软件,还要考虑前端和后端操作系统的可选择性。这使用户在利用软件进行操作时产生很大不便。3 BIM 技术的推广动力基于目前的 BIM 技术和软件工具发展水平,使用 BIM 技术的项目和掌握 BIM 技术的专家都很少,二者之间还不能形成良性互动,这需要增加外力来推动 BIM 技术的推广。3.1规划设计单位规划设计单位可以作为 BIM 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单独使用 BIM

7、可以带来可观的效益,设计师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只要学习本专业的 BIM 就可以适应 BIM 时代的要求。但设计单位不可以作为BIM 技术推广的推手,因为设计方参与项目生命周期时间太短,设计结束后,设计方除设计变更时参与外,基本退出后续建设。3.2业主就项目的生命周期来看,业主是项目的主导者,参与项目设计、建设、使用的全过程。业主可以说是BIM 技术的最大受益者,但业主也不可以作为BIM 技术的主要推手,因为大部分业主既不懂工程建设技术,也不懂BIM。并且大部分业主的项目建设也是阶段性的、不连续的,如医院要建一座住院楼,学校建一座教学楼等,以后可能很长时间不再搞建设。除非业主是房地产公司或者项

8、目管理公司,业务才可能是连续的,让所有业主都建一个BIM团队,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讲也是不划算的。现代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业主应该更专注于自己的主业。3.3施工单位施工阶段占有项目投资的份额非常大,但由于招投标阶段已经确定了中标价,施工单位使用BIM可以收到很好的效益,但和设计单位一样,施工单位也是阶段性参与项目生命周期,施工单位也不可能作为BIM 技术推广的重要推手,而只可能是主要使用者。3.4建设监理单位监理单位是唯一在项目移交之前全面参与的非业主单位,且监理单位提供的是智力型服务。监理工程师具有很高的技术、管理、经济、相关法律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了使用 BIM 的基础条件。监理单位的主要工

9、作是受业主委托使项目各阶段的目标能够按要求完成,这和各阶段的参与主体在目标上是一致的。现阶段监理与其他参与方协调困难,主要是由于对同一内容理解存在偏差导致的。如果监理使用 BIM 技术,则很容易沟通且形成一致意见。所以,就工作来说,监理也是有很强的使用BIM 技术的意愿。4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及优势在对传统的信息管理弊端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存在着图纸化设计欠缺全局功能、信息交流不畅、成本控制“失真”等缺陷,导致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难以实现无缝隙管理。为此,必须引入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信息管理的不足。基于BIM技术条件下的工程信息管理模式的构建,从根本上

10、改变了传统信息管理模式下项目信息管理的屏障,将工程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的过程、专业、关键指标、组织、项目等信息进行整合和集成,并促使工程项目系统内部的资源实现协调一致,以形成项目信息管理的信息流网络,这一模式的实现,推动了项目信息管理的优化和提高。4.1以BIM为枢纽的中央数据库的实现,为项目各方的协同交流提供平台从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中我们可以得知,BIM中央数据库,不仅将传统信息管理模式下存在图纸化设计的“专业碰撞”导致施工难度增加的弊端破除,更为重要的是,将各个集成阶段的资源和数据实现有效链接,通过智能化和参数化的手段将本来极为复杂的项目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在关键

11、指标集成中,也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信息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工程量计算不得法导致工程造价“失准”的问题,通过三维或者四维的模式来实现工程实体的建造模式,进而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确计算。此外,在项目信息管理全生命周期中,通过BIM平台,能实现对与项目有关的数据参数进行共享、更新和管理,实现信息的一致性,确保了各参与单位对项目管理的精细化要求。4.2以BIM为枢纽的中央数据库的实现,能有效满足项目各方对信息的共享需求在传统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过程中,由于缺少功能强大的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导致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时常出现各自为政的不良局面,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诸多隐患。而以BIM技术为依据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建,有效地

12、将工程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专业、每一个关键指标、每一个组织、每一个项目等信息进行整合和集成,使项目中的各个“成员”不再是彼此“隔绝”的关系,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在BIM信息平台顺利地实现交互性的共享,以满足各成员对信息的需求。4.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对整个项目的动态控制基于BIM技术下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的实现,能够对传统图纸化设计中的专业间的协调性不足实现优化,而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节能减排问题、施工进度、工程成本控制、施工安全管理、管线碰撞问题所涉及到的重要参数数据或信息也同样能实现模拟化管理,以保证对整个项目的动态化控制管理。进而提高工程设计、施工

13、和维护管理的质量、工作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体现信息对工程项目服务的动态优化性。4.4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系统随着项目管理周期的不断缩短,项目信息也会越来越多,在此过程中,某一阶段工程的结束会使某些信息过时,这时就必须要对信息进行处理,否则不断累积,必然会使信息难于管理。BIM技术项目信息管理模式可以从根本上根本这一状况,因为BIM信息模式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型,而是能够在项目进展的过程中,随着数据参数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智能化系统,使得其能够对项目进展各生命周期实现有效跟踪,为整个全生命周期的优化管理服务。5结语BIM 技术深刻渗透和改变了建设行业的生产管理方式,被誉为工程建设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标杆。当今,日益复杂的工程项目及紧缩的预算和工期对工程项目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更高效的沟通方式及工作流程管理已势在必行。而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的构建,更使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如虎添翼”,保证了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科学开展,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夯实根基。参考文献:1宫潇琳,徐友全.浅析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J.山西建筑,2006,32(2):1881892陈前,张原.浅析 BIM 技术及其应价值工程J.价值工程,2012(23)3何关培,李刚.那个叫 BIM 的东西究竟是什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