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探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984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探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探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探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探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探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探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探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俨然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 我国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存在企业本身金融机制政府三个层面的原因,为此要制定相应的治理对策:企业要加快发展,切实提高盈利能力,增强自身信用观念,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和方式;金融机构要解放思想积极创新,逐步消除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抑制,建立多层次的信用担保制度;政府要完善政策法律法规,加大对企业制度支持和金融扶持力度。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结合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及融资现状分析,揭露出融资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以缓解这种融资障碍。本文研究对于广大民营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缓解融资压力有较大意义。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 分析, 对

2、策ABSTRACT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problem peremptory constraints sm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biggest bottleneck.There are 3 aspects of reasons that consist of enterprise themselves, finance system and government, which lead to the difficulty in the SMEs of Chin

3、a. So we must search for the relevant ways to solve them: The first, enterprises need to accelerate their improvement, raise the ability of making profit factually, enhance themselvesconception on credit, and expand the financing channel and way hardly. The second, the finance organizations need to

4、liberate thought and bring forth new ideas actively, dispel the financial repression to the SMEs gradually, and build several levels of institutions of credit guarantee. The third,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improve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increase the supports of institutions and finance for th

5、e SM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hrough the combined with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financing status analysis, revealed financing, find out the root cause of the problem of feasible solutions, to alleviate the financing obstacles. This paper studies th

6、e private enterprises to develop for financing channels, ease financial pressures have larger significance.Keywords: the SMEs, Financing Problem, Credit Research,Countermeasure目 录中文摘要.ABSTRACT. 1、前言12、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12.1、中小企业发展基本现状 22.2、中小企业发展基本特点23、中小企业融资基本概念及现状23.1、中小企业融资的概念 33.2、融资方式 33.3、融资能力 33.4、融

7、资现状 43.4.1、商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小,期限短43.4.2、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门槛高43.4.3、担保公司和各类基金杯水车薪43.4.4、融资成本高、手续繁 44、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54.1、政府方面存在的原因5 4.1.1、政府的制度供给不足54.1.2、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不够54.2、金融机制方面存在的原因54.2.1、金融抑制及体制不健全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54.2.2、银行的经营战略、经营方针和市场定位同质化,缺少把中小企业作为目标市场的金融机构 64.3、企业方面存在的原因 63.3.1、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 63.3.2、中小企业没

8、有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 73.3.3、中小企业自身内部的缺陷 75、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措施建议85.1政府应从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及规范融资渠道等方面来改善融资环境 85.1.1、加强政府的制度支持力度 85.1.2、扩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 85.2、金融机构应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各方面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95.2.1、深化金融体制 95.2.2、积极建立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机构95.3、民营企业应从加强内部管理及财务信息披露等方面来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融资能力95.3.1、建立有效的财务信息披露机制105.3.2、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105.3.3、建立现代企业公司管理结

9、构,健全财务制度,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116、结语117、参考文献12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探析1、前言中小企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就业面的扩大和税收的增加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我国政府已把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到了战略的高度, 占我国企业总数达99%以上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成效和速度直接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效果。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俨然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表现有: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数量少、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成本高。这成了阻碍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只有中小企业正常经营,财政收入

10、才能稳步增长;只有中小企业正常经营,就业难问题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作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但是在企业融资方面的实际运作实施尚有不足。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结合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及融资现状分析,揭露出融资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以缓解这种融资障碍。本文研究对于广大民营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缓解融资压力有较大意义。因此,需要中小企业、银行和政府三方共同努力,企业要加快发展,切实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加强自身信用观念,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和方式;金融机构要解放思想积极创新,逐步消除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抑制,建立多层次的信用担保制度;政府要完善政策法律法规,加大对

11、企业制度支持和金融扶持力度。 2.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在我国,虽然中小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通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的。当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一支基础力量。另外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极投身国有企业改革与调整,主动承担改革成本,在盘活国有资产、分担改革成本、优化所有制结构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们要想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就得弄清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征,然后才能找出问题并予以解决。2.1小型企业发展基本现状1、根据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提供的估计数据,中国中小企业总数约在4000万家左右,在工商注册

12、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 以上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誉收人、实现利税分别占总全国零售网点的90% 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 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贸易总额中,有7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提供的。2、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76%的工业新增产值、60%的工业总产值由中小企业创造,全国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销售额增长率和工商税收增长率分别为10. 27% 和11. 64% ,其各项数字指标均高于大中型企业。3、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中小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并且中

13、小企业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稳定了中小企业就是稳定了社会就业,稳定了地方财政基础,从而全社会的稳定就有了物质保障。4、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技术创新能力强,发挥了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66%的发明专利和高于80%的新产品开发由中小企业完成。成为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2.2中小企业发展特点1、中小企业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变数大,风险大。难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2、再者其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3、众多中小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无形资产,整个行业低水平重复生产,商品可替代性高,单个企业市场占有率

14、低;4、中小企业的经营信息难以被外界充分了解或认可,经营活动也难被外界了解掌握;5、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推进要区别特点,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总体上表现出规模小、经营不稳定、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意识薄弱等特征。3.中小企业融资基本概念及现状3.1中小企业融资的概念中小企业融资是指巾小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及企业资金运作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一一定的渠道或方式筹集资金,以保证企业日后经营发展需要的一种经济行为。3.2融资方式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内源融资

15、包括业主自筹,亲友、同行拆借以及风险投资;但一方面,由于中企业自我积累意识较差,以及企业家自身素质问题,缺乏长期经营思考。以至于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自我积累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其风险投资缺乏,拆借规模有限且具有不确定性;创业基金处于探索阶段。一般企业刚开张时往往先消化技术,创牌子,力图扩大规模去占领市场。然而,真正拥有市场,见到效益的时候,才发现流动资金成了“瓶颈。内源投资便捉襟见肘。外源融资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渠道主要通过股票、债券等募集资金,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主要还是向国有企业改组倾斜。而且国家法律法规设定了严格的准入条件,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根本无法达到要求,以至于

16、难以上市。间接融资渠道主要还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银行贷款。但由于商业银行的趋利性以及中小企业自身条件限制,商业银行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方而一直存在着种种限制。3.3融资能力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形成需要具备诸多的条件和因素,主要有企业的资产规模风险进行融资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信用程度企业未来成长的期望等。企业资产规模包括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以及人力资本,一般来说企业资产规模与其融资能力正相关,企业资产规摸越大,融资能力越强;企业风险种类较多,诸如创业风险、授权风险、领导风险、持续经营风险等等。风险越大,机会成本也越大,资本收益率随之下降,风险的增加往往导致外部对企业的投

17、资减少,因此企业风险与其融资能力成负相关;后面三项均与企业融资能力正相关。企业融资能力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融资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然而只有企业在快速成长之后还能够“安全着陆”的企业才是真正的融资赢家。3.4融资现状3.4.1.商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小,期限短。商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总额上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另外贷款的期限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解决长期资金的需要,这又为企业经营和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风险。3.4.2.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门槛高。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有直接融资渠道和间接融资渠道。直接融资渠道主要通过股

18、票、债券等募集资金,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对于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途径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相关政策法规设定了严格的准入条件,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根本无法达到要求。我国中小企业主要是依靠从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来间接融资, 而很少有其他可选择的资金来源, 致使企业不得不受借款所带来的适用范围狭窄的限制。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审核项目和标准,与大企业基本一致,贷款多采用抵押、质押和担保方式,以及提供连续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获得AA级以上企业方能获得新增贷款,无疑中小企业贷款受到明显限制。3.4.3.担保公司和各类基金杯水车薪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担保。效益一般的企业,不符合银行的担

19、保条件;而符合银行担保条件的,银行出于自身的考虑一般也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担保。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100多个城市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以及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基金,但数量极为有限。3.4.4.融资成本高、手续繁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程序繁琐,需与银行、评估机构、公证机关、担保公司等多个单位打交道,同时需要提交几十项的资料,办理周期长,费用高。4、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4.1政府方面存在的原因4.1.1政府的制度供给不足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希望从法律上对中小企业提供保障,为中小企业的融资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提供制度保障。 但支持力度还不够。我国

20、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和扶持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近年来, 我国自中央到地方, 从财政、税收、信贷和收费项目等各方面等对企业进行支持, 如中央财政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有专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有专项用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但目前政府对中小企业还无法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服务, 如现有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财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清晰,中小企业服务市场的培育和管理机制不健全, 新企业准入限制较多, 资金支持的力度远不如大型国企,进入股票市场的机会仍很有限, 而债券融资的管理更为严格等。再一个,政府法律法规仍然把中小企业的作用定位在“补充”上,没有把它作为一只重要力量来对待。因此没

21、有制定明确、可操作的政策、制度给予相应支持。在实行“抓大放小”的措施以后,这种制度、政策就更加难求了。4.1.2.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不够在政府的金融扶持方面,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对中小企业采取一系列的金融优惠政策对其进行扶持。并建立专门的融资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贷款、及担保等。在我们周边的国家中,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对象。日本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而组建的专门金融机构有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商工组合公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和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等等,不但数量多,而且贷款利率和期限都非常优惠。不像我国类似机构只有组建不久的民生银行,而且服务质量远未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其他

22、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地方商业银行、风险投资基金等更是凤毛麟角。4.2金融机制方面存在的原因4.2.1.金融抑制及体制不健全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金融抑制及体制因素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金融的作用在于促进社会剩余资金向投资资本转化,最终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必要条件。而在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机制不完善,贷款业务无序竞争现象普遍等问题。因此金融机构不得不采取较为严格甚至过多的金融限制措施,从而产生了阻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金融抑制现象。金融抑制不但妨碍了金融体系自身的发展,更严重阻碍了有良好前景的企业的正常融资活动。中小企业融资无路,则往往求助于不规范的、非市场化的“内源融

23、资”又进一步强化了政府金融管制和信贷配给 的决心。结果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寸步难行,而国有企业、大企业则过度依赖银行信贷配给,造成信贷配给比例的严重失调,使二者的竞争从一开始就处在不公平的起点上。4.2.2.银行的经营战略、经营方针和市场定位同质化,缺少把中小企业作为目标市场的金融机构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已经建立起以工农中建交国有银行为主体,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并存的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在这些金融机构中,无论银行大小,都把目标客户锁定在大型国有企业。银行之间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没有特色,产品趋同、服务趋同、客户趋同、竞争手段趋同。只是简单地采取以抵押担保为主的信贷配给手

24、段,但是没有制度保障和企业信用意识支撑,组建再多的银行也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而只能加大金融体系的风险。就形成了只一味的积极拼抢国有大型客户,实行大行业、大城市、大企业战略。把金融服务的重点放在重点客户、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产品上,即使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口口声声表明自己是“中小企业银行”但他们任然不注重培养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设立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上注册资本的开户限制条件,无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导致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4.3企业方面存在的原因4.3.1.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多数中小企业财中小企业经营者有关自身能力、素质

25、和意识、企业管理水平、企业机构效率、项目的真实赢利能力等真实信息,都将影响企业未来的收益。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一般不够透明,缺乏必要的披露机制,财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很难了解中小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因为中小企业的业主相对缺乏理财的观念,平常大多习惯于用自己的头脑记忆来替代书面记载的或者计算机的存储功能, 于是中小企业缺乏可靠的能反映经营状况的书面资料。即使少数中小企业能提供相应的材料,银行也可能会对这些材料的真实性心存疑虑。因此,银行为了保险起见,干脆对中小企业不放贷或者减少放贷。这就造成信贷上面临着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问题务核算不规范,信息披

26、露不透明,这使得商业银行常规贷款分析技术失灵,导致商业银行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增加信息搜寻成本、信息甄别成本和监督成本,以防范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二是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无法判断企业信用状况,被动采取均衡信贷配给给中小企业贷款融资形成硬性约束。另外,由于过度竞争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逆向选择:好企业嫌银行融资门槛过高或财务负担过重而不愿贷款;差企业为了摆脱困境,不惜代价拼命贷款,不择手段赢取银行信任。于是最终与银行签订信贷契约的往往是陷入困境的企业,这样反而增加了银行原本极力避免的信贷风险,致使对中小企业放贷,银行既无规模经济优势,又面临更大的违约风险和信贷管理成本。 4.3.2.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

27、信用担保体系目前我国企业整体信用体系不完善,有些企业根本不讲信用,更别说建立良好的信誉了,这样就打破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良好循环。甚至有的企业采用了非法集资等手段,导致中小企业出现了诚信危机,在金融机构信用评价体系中得分不高。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极大的降低了中小企业信用度,加大了他们的贷款难度。而且许多企业帐目不清,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是企业信誉缺乏的基本原因。总之,信用缺失已成为梗阻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信用问题不是企业一方面的事情,它与金融机构和政府,与整个社会的金融体系和制度供给都有密切关系。4.3.3.中小企业自身内部的缺陷中小企业一般规模有限,资金缺乏,没有完

28、整的企业规划、倒闭率高、贷款偿还违约率高且产权结构不明晰。而且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取得抵押担保贷款困难,而且有些民营企业借改制之机逃避银行债务,直接恶化了银企关系。再者其制度建设薄弱, 人治代替法治,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残缺不全用人机制异化, 家长制的领导、家族制的职工结构、血缘制的权力结构普追存在。中小企业经营者长期以来重战术而轻战略, 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 只注重生产技术层面的管理, 不注重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等重大问题。另外, 人才的缺乏使企业不敢投人, 造成企业新产品研发级慢, 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缺乏成长潜力。这些都与银行信贷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原则相悖,因此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

29、的融资意愿和力度不够。性歧视,使农民工难以在城市长久居留。5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措施建议5.1政府应从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及规范融资渠道等方面来改善融资环境5.1.1.加强政府的制度支持力度主要是加强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法力”力度。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旨在保护、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如2008 年颁布实施的反垄断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针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完善,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一定程度地所有制歧视,所以我国要加强中小企业经营和融资的法律法规建设,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消除金融歧视,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提供多层次

30、、多渠道、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制度。例如完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新市场。再一个政府要积极把中小企业做一个重新的定位,把他它作为一只重要力量来看待。从客观上逐步理顺相关机制,适当降低新市场中小企业发行上市的门槛,简化程序,便捷服务,提高效率,并尽可能减少筹资成本,这是提高政府有关法律法规“法力”力度的基础。5.1.2.扩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政府要健全和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贷救担保体系, 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完善资本市场结构,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和二级市场, 扩大

31、直接触资渠道。首先,政府应适时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项基金贷款。目前,除开大型企业,他们才是真正缺乏资金,需大力进行金融扶持的对象。所以,政府必须对中小企业实行“非歧视性贷款政策”。 除此之外,还应该鼓励建立更多的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地方商业银行,当然前提是资本安全。其次,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直接金融体系,建立公正开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增加直接融资方式,扩宽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除此之外,要建立和完善区域性资本市场,为达不到中小企业板要求的企业服务,增加资本市场的多样性。逐步建立国家和地方的二元资本市场。5.2金融机构应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各方面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5.2.1

32、深化金融体制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来自外资银行和其他银行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应摈弃以往的投资理念,推进现有国内商业银行的内部机构和业务变革。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转变经营观念,把中小企业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实行差异换经营战略。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要进一步将已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落到实处,要加快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品种的创新,开发中小企业在各个金融服务领域的要求,满足不同层次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正确看待风险和效益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中小企业融资业务长期利好和整体质优的特点。另一个要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完善金融市场机制。大胆

33、尝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形式,及早建立创业板市场体系。完善建议政府适当开办中小企业股票小盘交易,允许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地方企业股票,并允许在地方小盘上市交易。5.2.2积极建立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小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有助于解决存在于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目前,一方面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由于中小企业资信状况不均匀,为规避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借贷方面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大打折扣,而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使中小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所以中小金融机构在地域上与企业

34、的联系更加紧密;另一方面,地方性金融机构自身财力有限。因而国家应该给予中小金融机构以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自身实力,合理调整其信贷资金的投向,在服务对象上倾向于本地的中小企业,积极开发出符合中小企业状况的金融服务工具和服务项目。这样无论是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信息还是对于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都更加了解。除了在信息上具有优势外,中小金融机构在管理上,经营成本上和对信贷风险的控制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5.3民营企业应从加强内部管理及财务信息披露等方面来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融资能力5.3.1建立有效的财务信息披露机制使得中小企业让金融机构了解本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状况,增加银行对其放贷的机会

35、。有效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一种能有效维持市场稳定、安全和可预见性的基础条件,也是降低社会经济产出边际成本,使资源配置逼近帕累托最优的重要保障。会计信息披露的效率,既来自于披露行为的规范化,也来自于披露传导机制的完善。会计信息的实现机制是外部使用者要求通过信息披露及公正的审计等第三者监督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经营状况的透明度和可靠性,而中小企业只能靠信誉机制来实现。建立以管理惩罚成本、市场惩罚成本以及违约惩罚成本的企业信息披露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利用市场竞争和交易制度的完善,培育起“讲信誉者生存,不讲信誉者淘汰”的良好信誉机制和信用环境,是一种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诚信约束方式。再一个强化政府、投资

36、人及相关公众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能力,改进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与效率,是健全约束信息披露行为机制的重要条件。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机制,畅通市场信息的供给渠道与传递机制,提倡诚实守信,制订从业人员的道德规范,通过信用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形成从立法、信用和道德规范等各方面约束企业,通过正当有效的方式来取得银行的信任来减少违约风险和信贷管理成本。5.3.2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信用担保制度是各国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普遍采用的制度。我国信用担保市场长期以来由政府担保占据,民间资本型担保比重过低。目前的现状是中小企业出现了诚信危机,在金融机构信用评价体系中得分不高。针对这种结构性缺陷

37、,国家应从政策上鼓励各种经济成份的资本参与担保公司,促进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数量,逐步形成由全国性、区域性和社区性担保机构组合而成的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再担保制度,组建中小企业信用保险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办信用保险业务,以保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分散其经营风险。另外中小企业应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提高企业自身的信用水平,强化信用意识, 提高企业诚信度中小企业应恪守商业信用, 诚信经营, 及时足额纳税, 模范遵守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德以及行业规则,并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和政企关系, 并积极加强和金融机构的合作, 主动接

38、受政府的管理和指导。坚决杜绝拖欠货款和逃废金融债务等行为, 以信用求发展, 以信用求合作。提高信用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必然选择。良好的信用关系对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抵御信用风险,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3.3建立现代企业公司管理结构,健全财务制度,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一方面,企业的管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成长速度和效率,也影响着企业的融资和投资决策。因此中小企业应当建立明晰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对企业领导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健全财务制度,树立企业家的良好声誉,以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提高其融资效率。由此看

39、来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中小企业提高融资能力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要优化产业结构,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用人机制。用自主创新为动力,科学技术为根本,作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展出企业自己的特色。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明确与之相符合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不仅要广开用人之路,设立各种各样有效的招聘机制,主动招贤纳士。还要善于在企业内部发现人才,重用人才。6结语当前对于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许多专家对它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些可行性方法。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予以解决,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工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制,政府。

40、核心部分在于中小企业自身能力提升,基础部分则在于金融机制的改进配合相适应和政府积极且恰当的引导和支持。并且这个工程至始终伴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运行。而信用问题始终贯穿于这三个方面,是它们的交集。只有政府充分发挥其职能和了解我国中小企业的真实处境,才能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扶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从内外两个方面共同着手解决。外部政策包括政府要提供法律支持、健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健全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改善其存在的诸多缺陷、建立完备的风险投资机制、解决商业银行存在的诸多问题和规范民间资本。内在条件包括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1、,增强其生存能力、推动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强化信用意识和通过多方合作,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参考文献1周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J.南方金融,2007(4).2热娜.吾斯曼,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8(7):389-3903 徐文静,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与对策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6):107-1084 解飞,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8):14-155 贺双庆,中小企业融资难:商业银行方面的原因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9):198-1996 许朗、徐翔非,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综述 J.当代经济

42、,2009(5)上.7 王玲、栗博,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银企关系J.银行家,2007(9).8马笑泉,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互动策略J.经济师,2007(7).9周洁,中小企业融资难之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7):181-18210谢红政,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9(1):210-21111翁振荣,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对浙江嘉兴市企业的调查J开放导报,2007(03):84-10512任清丝、张治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山东纺织经济,2007(4):6-813魏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4):119-1

43、1914孙俊波、杜信立,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监管环境策略探析J.金融论坛,2008(2):37-4115黎欣,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9):20-2116郑钢,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学院院报,2003(2):61-6317靳玉红、曾宪慧,探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对策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院院报,2007(4):28-3018乔闯、耿磊,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1)上:122-12320黄岩娜,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河北金融,2009(11):25-2623李惠,我国中

44、小企业融资难成因综述J.当代经济,2009(5)上:124-12524廖丹,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院报,2005(5):49-5025解思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06)上:99-10026许向文、庄鉴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J.大江周刊.论坛2009(12):10-1127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0(24):5-628陈睿,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J.西部金融,2009(3).29吴拯,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J.中国商贸,2008(24).30樊纲,金融发展与企业改革M.经

45、济科学出版社,2000.31 孟思奇,美国拨款拯救中小企业的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2009.05.07.32刘新宇、朱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解决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9(7)上:134-13533孙怀林,如何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J.中国商界,2009(08):26-2734郭学能,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J.科技广场,2010(06)254-25635张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宿州学院院报,2010(07)12-2336赖小民,缓解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思考J.中国金融2009(2):61-6337嘉思瑶,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行为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04):117-12038贾明明,当代中小型企业现状及发展策略J.商情,201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