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高三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研究分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2063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论文高三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研究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体育论文高三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研究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体育论文高三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研究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体育论文高三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研究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体育论文高三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研究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论文高三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研究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论文高三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研究分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高三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研究分析 姓 名: 张 文 亮 指导教师: 汪 跃 金 院 系: 体 育 系 专 业: 社 会 体 育 提交日期: 2010年05月05日 目 录中文摘要2外文摘要3引言41文献综述 1.1 体育锻炼的定义4 1.2 国内外高三体育锻炼现状4 1.2.1国外高三体育锻炼现状 51.2.2国内高三体育锻炼现状 52研究目的与意义 63研究对象与方法3.1 研究对象73.2 研究方法7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黄山市高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84.1.1高三体育课开展现状 84.1.2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主要项目 84.1.3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组织形式分析

2、 84.1.4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指导形式分析 94.1.5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自身态度分析 94.2 家长,老师,学校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态度分析114.2.1家长对子女体育锻炼的态度124.2.2老师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124.2.3学校对毕业班体育锻炼态度135影响黄山市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14 5.1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 14 5.2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 14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15 6.2 建议156.2.1加强对体育锻炼的重视 15 6.2.2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 15 6.2.3加强体育锻炼的组织和管理 16 6.2.4拓宽学校运动场地和器材 16 6.2.5支持学校

3、体育工作 16参考文献 16 黄山市高三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研究分析 张文亮指导老师:汪跃金(大学体育系,黄山, 安徽245041)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高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与研究,结合调查结果分析显示,黄山市高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并不乐观,学校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的体育锻炼,体育课开设不乐观,参加项目中男女生也有较大差异,还有自身学习压力和来自家长、老师、学校方面的压力,影响高三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学习压力大、没有运动氛围、运动器械、场地不足、天气因素和体育经费不足等。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一

4、些对策与建议,以存在种种问题。针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以便高三学生在关键的一年中,在学习的同时也不容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更好的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学校应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真正的实现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关键词:高三学生;体育锻炼;黄山市;现状Huangshan Cit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Physical Exercise and analysis Wenliang Zhang Direct teacher: Yuejin Wang

5、(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angshan College, Huangshan Anhui 245041)Abstract: This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documents, questionnaire law, statistics law, a logical mathematical skills analysis and interviews to the third-year student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ercise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

6、earch findings and analysis reveals that huangshan shi third-year student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ercise of the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that the school is one-sided pursuit of sport, not a student rat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has not optimistic that To the men and women was also a difference, ha

7、s its own study and from parents, teachers, school, students of senior three elements of physical exercise are various, mainly in the atmosphere, no motion, the lack of sports equipment, sites, weather and sports are short of funds, etc. for the above the problem of discuss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c

8、ountermeasure and recommendations to the existence of problems. For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ercise of the discuss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s for third-year student at a crucial year, the study also be neglected sports, exercise and better carrying out various kin

9、ds of sports activities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promote divers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chools should vigorously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the true realization of our education from the examination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track and make the students to have all-round de

10、velopment.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Huangshan City; Cosplay引 言 自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学校偏重智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状况愈演愈烈,虽经社会上多次呼吁,但情况并未根本好转。体育作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至今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近年来,国家教委虽采取一些措施,如要求学生每天保证有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等,但在实施中由于文化课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措施仍难落实。1 今天,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我们应该看到,我国中学的应试教育仍旧大行其道。应试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片面追

11、求升学率以及考上重点大学的比例,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只为高考。学校体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对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关系尤为重大。强健的体魄是搞好学习的前提,没有强健的体魄,要取得好的成绩只是一句空话,体强是脑健的物质基础,长期用脑需要氧量很大,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使大脑补充大量的氧,能促使大脑新陈代谢。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改善中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2。但在实施中由于文

12、化课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措施仍难落实。在我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三学生由于各科作业负担过重,无时间和精力坚持每天体育活动,有的学校竟出现体育教师在操场等不来学生的情况,调查中我们很少看到体育活动开展得普及、正常,学生整体素质也没有明显提高的典型。针对高三学生的这些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努力去寻求一些有效途径帮助高三学生走出困境,以全新的面貌迎接高考。1文献综述 1.1体育锻炼的定义体育(广义):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狭义):是指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

13、培养道德和意识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体育锻炼的主要价值是:社会交往的需求、审美的需求、健康的需求、磨练意志的需求、宣泄的需求、满足感官的需求、满足成就的. 3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41.2 国内外高三体育锻炼现状 1.2.1国外高三体育锻炼现状 美国高中很重视体育教育,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强身健体,更锻炼学生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要想进入美国大学,光有优异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很多SAT满分的人都被哈佛等名校拒之门外,原因就是这些人不注重全面发

14、展,不热衷体育活动等。一个值得大学录取的人,应当具备良好的SAT、托福成绩,出众的领导、运动才华和积极服务社会的心。5 所以,美国的高中体育发展是绝对的,因为他是升入名门大学的金钥匙。他对体育分数平分基础是努力程度,还要根据进步的大小以及上课时的认真程度等。所以美国体育教育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他的高中体育发展相对别的国家当然也是遥遥领先的,甚至他的毕业班体育发展的更普遍更好!英国教育部门向来重视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国家体育的基础,大多数年轻人,无论将来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还是偶尔周末在俱乐部健身房内锻炼身体,都应该在上学期间接受系统的体育训练。与中国学生不同,英国学生家庭作业压力很

15、小,因此当中国学生埋头于课外作业时,英国的学生却大多都活跃在体育场上。根据近期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75%以上的中学都有游泳馆和多功能体育馆,长期对学生开放。6体育在英国国家教学大纲中被列为“核心课程”,也就是中国学生所熟悉的主课。其课程的设置既有计划,又非常专业。7英国的体育教育在总体上具有发掘性、导向性、开拓性的特点。英国的高中毕业班学生体育锻炼绝对是充满激情和快乐的,学校、老师和家长都是很赞同和支持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印度尼西亚则是享受体育的乐趣,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课,有排球、棒球等。由于印尼是热带气候,白天很少在外面上体育课。因此,学生们组成了俱乐部,各自组织时间活动,一

16、般是每周一次,选在周末的早上或傍晚,活动地点在一个体育中心,大家聚在一起活动主要是为了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没有严格的训练,家长也经常一起参加。而德国的体育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而且没有“会”和“不会”的差别。相对而言他们的高中体育也是轻松愉快的。而澳大利亚更重视学习,中学以后的体育课的目的是“健康”,一半是玩一半是比较严格的训练,高中阶段相对别的国家更重视学习的发展。8 1.2.2国内高三体育锻炼现状在恢复高考制度30年后的今天,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我国中学的应试教育仍旧大行其道。应试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考上重点大学的比例。到了高三,除了高考要考的科目

17、之外,其余的一切课程,不管学生喜欢不喜欢,对学生的成长有利无利,都可能为高考让路。在高考倒计时的压力下,不少高三的体育活动时间已名存实亡。当今中小学体育工作改革的步伐迈得仍不够大,中小学学生的健康状况有下降趋势。例如上海中小学生发育不良,体型细长,体重不足,近视眼患病率高,小学生平均达23.35,中学生达65.76,高中毕业生健康合格率不到20。河南开封市高考健康合格率由1979年的68.55下降到1986年的35.68,升学受健康限制的人数由30.94上升到60.25。学生的成长是不能等待的,否则十年八年后将使一代人永久失去增强他们身体素质的最好时机。学校体育是直接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和“

18、促进学生健康”的使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度要面向全体人群,就必须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明确规定: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体育锻炼标准。要求学校必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也明确规定: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生中认真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9如今大部分学校高三课表中不再开设体育课,目前国内高三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学生缺乏有组织有保障的体育活动。第二,由于课间操时间短,高三年级所在楼层较高等多种因素影响,高三学生参加课间操的不多,效果也不

19、佳。学校对于高三学生是否参加课间操活动,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10传统观念认为:学生在体育锻炼和学习成绩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体育锻炼会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在一部分地区学校领导和老师认为,体育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比较差,甚至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说法,在此观点影响下,部分学校占体育课,挤体育锻炼时间,甚至不开毕业班的体育课。11通过历届毕业班学生的跟踪调查,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数是“能玩又能学”的人,而不能把“玩”和“学”有效结合的学生多数不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这使很多只知理头学习而成绩不好的学生羡慕不已。12现在在学生中怕苦怕累的多了,丢失了传统;体重超标的学生多了,丢失了田径;眼睛

20、近视的多了,缺乏运动;不爱上体育课的学生多了,丢失了兴趣;抽烟的学生多了,缺乏行为规范和德育教育;运动会多了,运动员少了。为此,我们应该加强传统体育研究,加强行为规范制定,加强对体育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 2研究目的与意义2.1研究目的当今社会,体育锻炼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开始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人们抱着锻炼身体,强壮体魄的目标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活动。在学校接受文化教育的莘莘学子们,面临着考试、升学压力,整天埋头于课本和试卷当中,很多学生缺乏体育锻炼,体质下降,精神不振。因此,妥善处理体育和学习关系,是我们研究的首要目的,也是提高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学

21、生应在上体育课和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丰富自身文化生活等为目的的身体锻炼,它的形式有: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体育课等。13 2.2研究意义 学校体育不单要注重增强体质,而且更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能力,最终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是新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兴趣意志的培养,目前,高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社会和家庭条件优越,父辈、祖辈溺爱子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略了意志品质的培养,造成学生意志薄弱,经受不了困难和挫折。14高考考生要承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

22、压力。如果考生不能有效地减小自身压力,在取得优异的成绩之前就会被压力击跨。体育锻炼是解决问题方法之一,也是“最廉价”的解决问题方式。体育锻炼能增强考生的意志品质,为考生提供精神动力这就是我们研究的意义。上好体育课同时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加强学生对体育兴趣、体育情感和终身体育习惯能力的培养,改善学校的体育锻炼环境,满足学生的闲暇体育锻炼需求,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锻炼环境。153研究对象与方法3.1 研究对象 本文针对黄山市高三体育锻炼的现状,通过对黄山市屯溪一中、屯溪二中、休宁中学、海宁中学、歙县中学、黟县中学和祁门中学的35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分析。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

23、法 利用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互联网百度收索,查阅高三学生体育锻炼的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积累并提供详实的史料来源和论据。3.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提出相关问题,对安徽省黄山市各高中高三学生发放问卷调查,本次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本次共发放问卷350份,屯溪一中、屯溪二中、休宁中学、海宁中学、歙县中学、黟县中学和祁门中学各50份,男生193份,女生157份,共回收338份,回收率66.3%,有效问卷329份,有效率84.8%。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3.2.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百分比的统计处理。3.2.4 逻辑分析法

24、运用归纳法和其他分析法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对研究资料进行逻辑梳理,得出结论。4研究结果与分析4.1黄山市高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4.1.1 高三体育课开展现状 通过黄山市几所中学调查结果显示能够正常上体育课的占有34.1%,没有正常开设体育课的占65.9%,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校虽开设了体育课,但是大部分并未能正常进行(见图1);这些数据体现出大部分学校忽视了高三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一味的追求学生成绩,不能将国家的教育方针真正的落实。4.1.2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主要项目表2 高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主要项目调查(多项选择) n=329项目 篮球 排球 羽毛球 跑步 武术 乒乓球 足球 其他人

25、数 165 123 54 87 186 89 186 103比例 50.2% 37.4% 46.8% 26.4% 56.5% 27.1% 56.5% 31.3%男生 131 57 17 36 117 26 121 67女生 34 66 37 51 69 63 55 36通过统计调查发现(表2),高三学生体育锻炼比较喜欢的项目中发现,男生主要选择篮球、足球、武术,女生主要有羽毛球,乒乓球等小球项目。说明男生喜欢激烈、对抗性强的项目。女生则喜欢对抗性不太强烈、身体接触少、节奏性强、运动强度相对平和、须在专门场地器材上进行锻炼、易于控制运动量、并有利于形体发展的项目。充分显示了男、女学生在体育锻炼时

26、运动项目上的差异性,这与男女生的心里差异有关。通过实地访谈,课外在操场上参加锻炼的高三学生以校运动队队员和体育高考学生为主,其他高三学生主要坐在教室里上自习,这就需要学校适当地开展体育活动,要求每个高三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去。4.1.3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组织形式分析(见表3)表3 高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统计表 n=329与班集体一起 与好友一起 独自锻炼 不确定人数 84 119 42 84比例 25.5% 36.2% 12.8% 25.5%调查发现,黄山市高三学生喜欢和好友一起锻炼,说明学生能在共同的锻炼中得到收获,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选择锻炼的伙伴。其中有25.5%学生选择了不确定

27、,说明他们对体育锻炼有很强的随意性。选择与班集体一起也有25.5%,反映出学生对班集体活动或者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体育锻炼参与不是太乐观,不能吸引学生参加。而选择独自锻炼的只有12.8%,这就需要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负起责任来,多组织以班级为单位和团队为单位的体育比赛,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4.1.4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指导形式分析(见表4)表4 高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形式调查 (n=329)选项 人数 比例(%)A:以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活动为主 112 34.04%B:以自主活动为主,有问题请教老师 140 42.55%C:自己自由活动,有没有老师无所谓 49 14.90%

28、D:希望老师不与干涉 28 8.51%调查发现,高三学生喜欢以自主活动为主,有问题请教老师 ,说明学生希望在自主活动中寻找体育的乐趣,如果有不懂问题请教老师。其中有34.04%学生希望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活动为主,说明他们渴望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选择自己自由活动,有没有老师无所谓的有14.90%,反映出部分学生希望自由自在的活动,在他们心中有无老师都是无所谓。而选择希望老师不与干预的仅有8.51%,反映出学生还是希望有老师的参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老师要树立起自身的职责,要将自己的领导作用和功能作用发挥出来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4.1.5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自身态度分析4.1.5.1学生对体育锻炼

29、的认识表5 关于学生对体育锻炼是否有必要的调查 n=329有必要没必要人数比例29489.4%3510.6%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否有必要的调查(见表5),结果显示有89.4%的学生认为进行体育锻炼是有必要的,10.6%的学生认为没必要的。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超过45的学生渴望进行体育锻炼,显示大家对体育运动是比较认同,可以看出体育锻炼的广泛性,也说明广大高三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程度较高。所以学校应该满足高三学生的渴望,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学校应多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活动,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有好的学习还有好的身体。4.1.5.2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动机由(图6)可以看出,黄山市高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30、主要表现为减轻学习紧张和疲劳;愉悦身心,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体质; 可以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磨练意志培养品质,掌握运动技能、分别为84.8%,59.9%,59.3%和46.5%。说明学生对体育锻炼有明确的认识,动机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有27.1%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可以更好地掌握某项技能,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程度较高,但也有10.3%的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不清,为应付考试而参加体育锻炼,这就要求学校体育老师,多多宣传体育锻炼的益处,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体育锻炼目的,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4.1.5.3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见表7)表7 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调查 n=329每天有经常有偶尔有

31、从来不人数比例14 4.25%35 10.6%280 85.15%0 0%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25%的学生每天进行体育锻炼,10.6%的学生是经常参加,而有85.15%的学生只是偶尔参加锻炼,对从来都不参加锻炼的学生则无。通过对黄山市的几所中学调查可以明显看出高三学生每天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甚少,而且经常锻炼的也紧占10.6%,明显达不到国家教委的要求,也反映出学校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不够重视,体育锻炼是体育课的延伸,不同于体育课,它可以给学生一个更大的展示自己能力的自由空间,体育课上学到的东西在这里发挥,通过其他渠道学到的东西在这时也可展示。由图8调查发现,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中有44.68%只

32、进行0至0.5小时的体育锻炼,36.17%的学生进行0.5至1小时体育锻炼,而进行1至2小时体育锻炼的只有19.15%,锻炼2小时或以上的则没有。结果显示锻炼时间主要为30分钟以下,也间接的反映出,这与男女生的体能条件差异和对锻炼的兴趣度有关,高三繁重的学习压力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现阶段学生锻炼时间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所要求的“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的标准相差甚远。这需要我们每个人为之努力。4.1.5.4学生经过一段时间体育锻炼之后的感受 表9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感受调查 n=329选项 人数 比例 (%) A:精力充沛,学习成绩提高了 B:学习、锻炼身体的欲望下降C:

33、上课只想睡觉D:感觉没有多大变化。147 44.7%35 10.6%70 21.3%77 23.4%通过对黄山市高三学生调查结果显示(表9),高三学生经过体育锻炼有44.7%感到精力充沛,学习成绩提高了,23.4%的学生感觉没有多大变化,21.3%的学生感觉上课只想睡觉,只有10.6%的学生感觉学习、锻炼身体的欲望下降,有将近50%学生感觉体育锻炼能促进学习和振奋精神,所以我们认清体育锻炼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体育和学习关系,是搞好体育教学,提高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的前提和基础。4.2 家长,老师,学校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态度分析 4.2.1家长对子女体育锻炼的态度 表10 家长对体育锻

34、炼是否支持调查 n=329选项 人数 比例 (%) 支持较支持不支持反对84 25.5%147 44.7%77 23.4%21 6.4%通过黄山市高三学生调查结果显示(表10),家长对子女进行体育锻炼的态度,较支持和支持分别占有44.7%和25.5%,不支持和反对分别占有23.4%和6.4%。所以绝对多数家长还是赞同子女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还有些家长盲目的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体育对学习和身体的作用,体育锻炼能增强考生的意志品质,为考生提供精神动力学校要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同时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加强学生对体育兴趣、体育情感和终身体育习惯能力的培养,改善学校的体育锻炼环境,满足学生

35、的闲暇体育锻炼需求,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锻炼环境。4.2.2老师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表11 老师是否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态度调查(n=329)选项人数 比例 (%)A:鼓励B:较鼓励C:不鼓励D:反对91 27.8%175 53.1%49 14.8%14 4.3%通过黄山市高三学生调查结果显示(表14),老师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态度,较鼓励和鼓励分别占有53.1%和27.8%,不鼓励和反对分别占有14.8%和4.3%。所以绝对多数老师还是赞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还有些老师也忽视了体育对学习和身体的作用,要使高三学生体育活动要普及化、经常化,就要求老师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

36、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表12 体育课遇到自然原因无法开展老师如何安排调查 n=329选项人数 比例 (%)A:体育老师杂课堂讲解体育运动相关知识B:学生自己安排C:和别的课调换下次补上D:其他课老师占用70 21.3%84 25.5%42 12.8%133 40.4%体育课遇到自然原因无法开展时,有表15调查结果显示,有40.4%的学生认为是其他课老师占用,25.5%学生自己安排,21.3%是体育老师在课堂讲解体育运动相关知识,仅有12.8%的课是和别的课调换下次补上,这说明老师对学生的体育课还是较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与领导重视

37、程度是密切相关的,这与教育部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是学校教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当前教育工作重点的必然要求,必须把学校体育摆在学校教育的突出位置,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紧迫性”正好持相反态度,这也是值得我们老师去思考的问题。4.2.3学校对高三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表13 学校是否支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调查 n=329选项 人数 比例 (%) 鼓励较鼓励不鼓励反对77 23.4%168 51.1%84 25.5%0 0% 从表13可以看出有51.1%和2

38、3.4%分别持较鼓励和鼓励,可以看出学校对高三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还是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只有25.5%持不鼓励态度,而反对则无,可以看出学校整体上保持一个较鼓励的态度,虽然学校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还是无奈高考升学的压力,相当学校而言,学校更想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而不是运动。如果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格局,就必须改变国家的教育体制。5.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5.1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表14 高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调查(多选题) n=329选项 人数 比例(%)A:活动内容不够丰富 178 54.1%B:怕影响学习 287 87.2%C: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 153 46.5%D:

39、太晚影响上晚自习的时间 57 17.3%E:其他 23 6.99%由(表14)可以看出,影响高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主要是怕影响学习(87.2%)、活动内容不够丰富(54.1%)、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46.5%), 高三学生正面临着高考,学习紧张,正常的体育课都受到影响,更谈不上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因此学习压力大而没有时间锻炼的占了87.2%,活动内容不丰富,说明各学校体育锻炼的开展存在不足,太晚影响上晚自习的时间的有17.3%,这部分学生应该是学习认真而且成绩还很突出的这一类,我们更应让他们知道运动队学习的促进作用和对身体的益处,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你更好的学习,还有6.99%的学生

40、还有其他各种因素,不管怎样我们要加强体育锻炼,为了我们有个全面的发展。5.2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表15 高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调查 (多选题) n=329选项 人数 比例(%)A:场地不足 151 45.9%B:器材不足 209 63.5%C:天气因素 292 88.8%D:体弱多病无法锻炼 43 13.1%E:学校体育经费不足 273 82.9%F:其他 32 9.7%由(表15)可以看出,影响高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主要是天气因素 (88.8%)、学校体育经费不足(82.9%)、器材不足(63.5%)、场地不足(45.9%)。影响因素上天气因素还是首位,老师应该想出更好

41、的办法来弥补,比如说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开展一些可用的运动项目等,学校体育经费不足的有82.9%,被调查的大部分学校反映,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紧缺,无力支持体育工作,而体育又无专项经费,许多学校主要靠争取、靠领导的重视程度,或采取从教育附加费和勤工俭学收入中挤压的办法,东拼西凑,数额极少,又极不稳定,这里就要求国家和学校甚至是社会各方面对学校体育应重视起来,学校场地器材少,是确实存在的,有的学校场地器材不少,但人均场地、器材却少得可怜,只能规定轮流使用,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不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体弱多病无法锻炼这一类学生占有13.1%,其实这一类学生应更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其他因素有9.7%,对此应加强体育锻炼能增进健康、促进学习进步的宣传,把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作为教学目标。6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