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2191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园林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园林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园林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园林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毕业论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古典与现代园林建筑之比较 专 业 园林 层 次 高起专 批 次 101 学 号 w120101101003 学习中心 天津市园林学校 工作单位 天津创世生态景观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 3 月 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生

2、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关于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暂行规定)对:“成绩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网络教育学院将有权选取部分论文(设计)全文汇编成集或者在网上公开发布。如因著作权发生纠纷,由学生本人负责”完全认可,并同意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可以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保密的毕业论文(设计)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学生签名: 时间:

3、年 月 日密级:(请注明密级及保密期限)摘要园林建筑一方面给人提供居住环境和游览上的方便,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景观也创造了园林美;本篇论文通过园林建筑的类型和功能、材料的选用、特点和应用等方面,对比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现代园林建筑,对我国园林的发展,改善国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古典 现代 园林建筑 材料 应用目录1前言.12园林建筑的类型和功能.12.1 古典园林建筑的类型和功能.12.2现代园林建筑的类型和功能.23 园林建筑中材料的选用.33.1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材料的选用.33.2现代古典园林建筑材料的选用.34 园林建筑的特点.34.1 古典园林建筑的特点.34.2 现代园林

4、建筑的特点.55园林建筑的应用.55.1古典园林建筑的应用.55.2现代园林建筑的应用.66园林建筑的发展与展望.66.1从整体出发,合理运用.66.2神似而非形似.66.3体现时代感.66.4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的同时,注意营造人工景观.7结束语.7后记.8参考文献 .91 前言优秀的园林景观往往因为园林建筑的出色而出名,比如皇家园林大部分就是以园林建筑为主体。园林建筑是构成园林诸要素中唯一的经人工提炼,又与人工结合的产物,能够充分表现人的创造和智慧,体现园林意境,并使景物更为典型和突出。建筑在园林中就是人工创造的具体表现,适宜的建筑不仅使园林增色,更使园林富有诗意。由于园林建筑是由人工创造出来

5、的,比起土地、水体、植物来,人工的味道更浓,受到自然条件的约束更少。建筑的多少、大小、式样、色彩等处理,对园林风格的影响很大。无论是古代园林,还是现代园林,通常都把建筑作为园林景区或景点的“眉目”来对待,建筑在园林中往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下面就对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与现代园林建筑艺术进行一些比较。2园林建筑的类型和功能2.1古典园林建筑的类型和功能尽管因性质和地域不同,使园林建筑的风格迥异,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却基本相同,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其实用性。如亭、榭,即可供人停留赏景,又可以按需要兼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用途。二是强调其独特性。如亭、轩、榭之类有的完全没有墙,或者只有一面墙,几

6、根柱子顶着屋顶,内外完全通透,打成一片。三是提升其园林意境。传统园林通常在园名、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意境来。2.1.1 廊廊的特点狭长而通畅,弯曲而通透,用来连结景区和景点。狭长而通畅能促人生发某种期待与寻求的情绪,可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弯曲而空透可观赏到千变万化的景色,因此由此可以步移景异。此外,廊柱还具有框景的作用。2.1.2亭亭子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息观景,兼做景点。无论高山岭际,路边桥头都可建亭。亭子的形式千变万化,若按平面的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亭、方亭、园亭、扇亭和八角亭;按屋顶的形式有掂尖亭、歇山亭;总之它可以任凭造园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丰富它的造型,同时为园林

7、增添美景。2.1.3厅堂厅堂是园林中主体建筑。常为全园的布局中心,是全国精华之地,众景汇聚之所。厅堂依惯例总是坐南朝北。因此厅的特点:造型高大、空间宽敞、装修精美、陈设富丽,一般前后或四周都开设门窗,可以在厅中静观园外美景。2.1.4阁阁是私家园林中最高的建筑物,供游人休息品茗,登高观景。阁一般为两层或两层以上建筑,有平坐,体量一般较大,在建筑组群中可居主要位置。楼阁建筑技术关键在于上下层梁柱之间的架构方式。2.1.5榭榭是凭借周围景色而构成。临水而建称水榭,也有建在花间的称花榭。榭因藉景而成,在功能上多以观景为主,兼可满足社交需要。建筑基部半在水中,半在池岸,也称水阁,临水立面开敞,设有栏杆

8、。2.1.6舫舫是水边或水中的船型建筑,又名不系舟,下部船体通常用石砌筑,常建于水面开阔处,在园林中供人游玩、宴饮及观赏点景之用。分头舱、中舱、尾舱三部分。尾舱两层,歇山顶,下实上虚,上层有休息眺望功能,实为楼阁;船头常设眺台;设一小桥与陆地相连,取跳板之意。2.2现代园林建筑的类型和功能依据园林建筑的使用功能,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类:2.2.1 游憩性建筑供游人休息、游赏用的建筑,它既有简单的使用功能,又有优美的建筑造型。如亭、廊、花架、榭、舫等。2.2.2 文化娱乐性建筑供园林开展各种活动用的建筑。如游船码头、游艺室、各类展厅等。2.2.3 服务性建筑为游人在游览途中提供生活上服务的建筑。如各

9、类型小卖部、茶室、餐厅、接待室等。2.2.4园林建筑装饰小品是一类以装饰园林环境为主,注重外观形象的艺术效果,又兼有一定的使用功能的小型设施。如园椅、园灯、景墙、栏杆等。2.2.5 园林管理建筑供园林管理用的建筑物。如公园大门、办公管理室等。3、园林建筑中材料的选用3.1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材料的选用 中国古园林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

10、天花板,有俨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斗拱这个词在谈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不提,由于它在历代建筑中的做法极富变化,因而成为古建筑鉴定的最主要依据。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布局自由灵活,变幻无穷,极力追求自然情调。3.2现代园林建筑中材料的选用当前,由于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利用,园林中也应用了大量的陶瓷制品,主要有彩釉砖、无釉砖、劈离砖、麻面砖、陶瓷壁画以及琉璃等种类。光洁、亮丽的陶片增添了经管的特色。同时,混凝土也由于其良好的可塑性和经济实用的优点,受到各园林建设者的青睐,除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的普通混凝土外,可运用在园林建设中的类型和品种也是层出不穷。当然,发扬传统也是我国的一大好习惯,所以在园林建筑中沿袭和

11、继承古典园林中较常使用的那些材料,如石材、水、土、植物等也是现代园林建筑种常见的材料。4园林建筑的特点4.1古典园林建筑的特点古典园林建筑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4.1.1自然性自然性首先表现在建筑与环境的巧妙融揉。“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是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布局的一项重要准则。相地和组景是分不开的,峰、峦、丘、壑,山形各异,湖、池、溪、涧,水型繁多,植物种类、形态更是千变万化,在造园组景时结合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建筑、堆山、引水、植物配置等问题,既突出各种自然景物的特色,又“宜亭斯亭”、“宜榭斯榭”,恰到好处。我国古代园林中的亭子不计其数,但很难找出格局和式样完全相同的例子,它们总是因地制

12、宜的选择建筑式样,巧妙地配置水石、树丛、桥、廊等以构成各具特色的空间。其次还表现在建筑黑色修饰、灰砖青瓦、白的质感和色彩上,这一点尤以江南园林为最,建筑物玲珑轻盈的形象、木构部件的赭粉墙与水石花木配合组成的园林景观,具有一种素雅恬淡有如水墨渲染画的艺术格调。4.1.2意境美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园林创作也发生了转折,从以建筑为主体转向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自然的流露成为设计园林的指导思想,因而产生了园林意境问题。中国园林艺术是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结合。园林意境产生于园林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赏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

13、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4.1.3巧于因借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景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借景种类:4.1.3.1近借。在园中欣赏园外近处的景物。4.1.3.2远借。在不封闭的园林中看远处的景物,例如靠水的的园林,在水边眺望开阔的水面和远处的岛屿。4.1.3.3临借。在园中欣赏相邻园林的景物。4.1.3.4互借。两座园林或两个景点之间彼此借资对方的景物。4.1.3.5仰借。在园中仰视员外的峰峦、峭壁霍临寺的高塔。4.1.

14、3.6俯借。在园中的高视点,俯瞰园外的景物。4.1.3.7应时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节或一天中某一时刻的景物,主要是借天文景观、气象景观、植物季相变化景观和即时的动态景观。4.2现代园林建筑的特点4.2.1使用和造景,观赏和被观赏的双重性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园林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是园林景物之一;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但园林建筑给人精神上的感受更多。因此,艺术性要求更高,除要求具有观赏价值外,还要求富有诗情画意。4.2.2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结合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任何建筑设计时都应考虑环境,而园林建筑更甚,建筑在环境中的比重几分量因按环境构图要求均衡确定,环

15、境是建筑创作的出发点。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做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与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以及景物构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5园林建筑的应用5.1古典园林建筑的应用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林建筑占有很大的比重,成为组织空间的重要手段。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古典园林建筑在设计时采用了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以其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精湛的工程技术手段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因势、随形、相嵌、得体,着力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园林景观

16、,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有的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纯朴淡雅。建筑师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尚而选择施用。大凡宫殿、坛庙、寺观等建筑物多使用对比强烈,色调鲜明的色彩:红墙黄瓦(或其他颜色的瓦)衬托着绿树蓝天,再加上檐下的金碧彩画,使整个古建筑显得分外绚丽。在表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特征中,琉璃瓦和彩画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5.2现代园林建筑的应用中国园林中应用石材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掇山、置石到园林建筑的营造、石材的应用都比较广泛。除了继承和保留的掇山、置石的功能外,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使石材还广泛应用到各种建筑、道路、小品等构筑物的面层装饰,以及根

17、据需要加工制作成各种景观小品。铺装和花坛的面层材料运用,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不同色彩和质感的花岗岩板材,使整个环境显得整洁、优雅。因地制宜选用当地石材进行加工和处理,可形成各种园林景观小品。同时,随着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工程材料的出现,作为结构工程材料而应用在园林中的石材已经逐渐地减少了。现代园林建筑色彩也是以轻快明朗为主,力求表现园林建筑轻松活泼的特点。现代建筑的应用慢慢走向表现材料质感美,表现历史,表现感情,表现人们对美的追求的方式,所以简洁明朗的风格、纯净的几何构图、对玻璃、钢材等材料的精确运用使“国际化”的风格成为时代的时尚,也使建筑艺术直接地进入到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领域。6园林建筑的发展与展

18、望6.1从整体出发,合理运用在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各个设计条件、设计环境均不相同,不能招办统一的模式,而是应做到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情形做到合理的运用。首先,应该保证功能合理,功能不受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其次,经济问题。为了体现一些古典园林意境而投入大笔费用在我国现在这种经济条件下是极其奢侈的。因此,在运用一些古典园林设计手法时,是建筑本身性质决定其使用手法,而不是使用手法确定建筑。6.2神似而非形似上世纪80年代,北京提出恢复古都风貌,因而出现大量的坡屋顶,曰“扣帽子”,这就是一种极其不成功的使用手法。仅仅是从形态方面低级的发扬,并没有从“质”方面去把握,现代设计的建筑决不能原样照搬历史

19、建筑形式,而应该准确的把握住古典建筑的魂,用新的形式去体现。6.3体现时代感建筑之所以常常作为历史考古的重要见证,就是因为其对历史社会的客观历史性。因而不同时期的建筑总是体现者那个时期处建筑以外的社会因素,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新的建筑因而必须是反映其时代同期的建筑理念。建筑技术和材料是一个真实的产物,而不是把历史的园林中的东西简单重复,建造出一批有一批的假古董。因而除了研究古典园林所带给我们的东西外,还更应该研究如何用新的表达手法、新的建筑材料、新的建筑技术重现这种“建筑体验”感悟,来自内心深处的震撼,而且借助古典园林的立意用现代方法演绎出来。6.4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的同时,注意营造人工景观古典园

20、林设计经常通过门洞、漏窗等手法,巧妙地向园外借景,或通过独具匠心的设计使简单的自然景色变得丰富多姿。因而建筑环境设计时,如何使本已少得可怜的自然景观秩序化,并得到充分挖掘利用。此外,更应该利用现有条件、技术手段营造更加丰富的人工景观,改善环境。利用声、光等元素的现代小品加强对人的吸引,并且其可控性所带来的变换是自然景观所不具备的。因此,应当充分发挥人工小品景观的优势,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休闲环境。结束语相信在新的时期里,通过深入研究、挖掘我国园林精髓,充分发挥现有技术、挖掘我国园林精髓,充分发挥现有技术,使我们古典园林的“魂”在新建筑中得到充分展示,为继承我国建筑遗

21、产开拓新思路、新方法,为建筑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出积极地探索。后记古典与现代建筑之比较这篇论文从酝酿构思到完成初稿,再到定稿历时3个月,把整个园林本科所学到的知识重新加深回顾了一遍,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以及现代园林建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比较。论文完成之时,既有如释重负之感,又抱着诚惶诚恐的态度,静候着导师、专家、教授以及同学们的意见与批评、建议。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指正。在整个论文撰写过程中,邵丽艳老师给了我精神上的鼓励和内容上的批评指正,在此,向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参考文献1. 刘郭桢苏州古典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2.

22、 刘郭桢等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793. 张家骥 中国造园史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4. 吴焕加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5. 钱正坤世界艺术史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16. 过元炯园林艺术,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17. 刘心武著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58. 张瑞武主编智能建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8 9. 徐化成景观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510.何斌等建筑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911.张家骥中国造园史黑龙江出版社,198612.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3.王逊中

23、国美术史人民美术出版时,193614.宗白华等中国园林艺术概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15.司马迁史记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516.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做营造技术科学出版社,1991。817.清华大学建筑系 建筑史论文集 清华大学出版社18.张岱年 文化与哲学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19.张恩荫 圆明园盛期植物造景初探 古建园林技术 198920.窦武 清初扬州园林中的欧洲影响 建筑师 1987其它参考文献1.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陆茵.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2.冷冲模设计资料与指导.杨关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3.机械制图.刘家平.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4.杨占尧.冲压模具图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侯维芝、杨金风.模具制造工艺与工装.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6.张鼎承.冷冲模的设计与制造.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7.王芳.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8.孙凤勤.模具制造工艺与设备.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9.黄健求.模具制造.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0.李德群.现代模具设计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1.陈万林.实用模具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2.模具实用技术从书编委会.冲模设计与应用实例.19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