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奖申报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2212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本科院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奖申报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方本科院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奖申报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方本科院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奖申报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方本科院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奖申报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方本科院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奖申报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方本科院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奖申报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本科院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奖申报书.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邵阳学院教学成果奖申请书成 果 名 称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 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 陈晚姑、成祖堰、 陈 红、彭俊广、袁佳玲申 报 单 位 邵阳学院外语系 填 表 时 间 2012 年 10 月 8 日成果所属科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编 号 _ 邵阳学院教务处制一、 主 要 完 成 人 情 况第(1)完成人姓名陈晚姑性 别女出 生 年 月1964年10月最 后 学 历本科/硕士参加工作时间1985年7月高 校 教 龄15年专业技术职称副教 授现任党政职务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工 作 单 位邵阳学院外语系联 系 电 话15973900185现从事工作及专长英语教学与研究电 子

2、信 箱wanguchenyahoo.通 讯 地 址邵阳学院李子园校区外语系邮 政 编 码422000何时何地受何奖励1. 2008年获邵阳学院第三届优秀教学质量奖; 2. 2008年获邵阳学院“芙蓉百岗明星”称号;3. 2008年获省大学外语专业委员会学术论文优胜奖;4. 2009年获邵阳学院毕业生优秀论文指导奖;5. 2007-2011年获院工会积极分子;6. 2011年邵阳学院“三育人”先进工作者。主要贡献1. 主持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分级分类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并组织改革方案的实施。2. 长期从事大学英语各层次教学工作及大学英语教研室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教研室主题活动,大学英

3、语优秀教研室负责人之一,大学英语校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之一。3. 主持省教改课题1项,参与省教改课题3项、主持校级重点科研课题1项,合著出版大学英语教材2部,在外语学刊、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撰写与该项目相关论文3篇。本 人 签 名: _ 课题组主持人签名:_ 年 月 日第(2)完成人姓名成祖堰性 别男出 生 年 月1968年7月最 后 学 历本科/硕士参加工作时间1991年7月高 校 教 龄15年专业技术职称副教授现任党政职务外语系副主任工 作 单 位邵阳学院外语系联 系 电 话13007398591现从事工作及专长外语教学;语用学电 子 信 箱tom_cheng68通 讯

4、 地 址邵阳学院李子园校区外语系邮 政 编 码422000何时何地受何奖励1.2006年获湖南省第四届外国语言与翻译优秀成果奖;2.2006年获邵阳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3.2006年获邵阳学院优秀教学质量奖;4. 2008年获邵阳市第九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5.2008年被确立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 6. 2009年获邵阳学院“师德标兵”称号。主要贡献全程参与本项目的研究,主要从事本项目方案的设计、实施、评价和总结工作,主持相关省级教改课题1项、相关教学成果奖2项、撰写、发表相关教改论文2篇,撰写结题报告和成果申报书,进行该项目的推广实施工作,给予研究成果在校内外推广进行应用指导。本 人 签

5、 名:_ 课题组主持人签名:_ 年 月 日第(3)完成人姓名陈 红性 别女出 生 年 月1954年1月最 后 学 历本科参加工作时间1976年7月高 校 教 龄21年专业技术职称教 授现任党政职务外语系主任工 作 单 位邵阳学院外语系联 系 电 话15807399719现从事工作及专长英语教学研究电 子 信 箱5312865ch通 讯 地 址邵阳学院李子园校区外语系邮 政 编 码422000何时何地受何奖励1.2004年获湖南省外国语言与翻译成果三等奖;2.2004年获邵阳市第七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3.2004年获“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4.2005年获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

6、称号;5.2006年获邵阳市第八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6. 2007年获邵阳学院“师德标兵”称号;7.2009年获“邵阳学院优秀教师”称号。主要贡献1:宏观调控该项目总体方案设计。2: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及外语系行政管理工作,校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主持人,为大学英语教研室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3:主持省教育厅教改课题1项、科研课题1项,参与省教改课题多项,合著出版大学英语教材4部,在国外文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当代外国文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撰写与该项目相关论文2篇。 本 人 签 名: _ 课题组主持人签名:_ 年 月 日第(4)完成人姓名彭俊广性 别男出 生 年 月1968年6月最 后

7、 学 历本科硕士参加工作时间1993年7月高 校 教 龄7年专业技术职称副教授现任党政职务外语系二支部书记工 作 单 位邵阳学院外语系联 系 电 话13007390731现从事工作及专长英语教学、文学研究电 子 信 箱burns0731通 讯 地 址邵阳学院李子园校区外语系邮 政 编 码422000何时何地受何奖励1. 2010年获邵阳学院第四届优秀教学质量奖; 2. 2010年获邵阳市第十届优秀社科成果奖;3. 2011年获邵阳学院优秀班主任;4. 2012年获邵阳学院毕业生优秀论文指导奖。主要贡献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负责本课题的问卷调查、查阅收集和整理分析资料的工作,负责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8、的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及评价和总结工作,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编写大学英语电子教案,撰写及发表相关教改论文2篇,主持相关省级教改课题1项,参与相关教改课题2项,负责该课题中与网络相关的方案实施与研究,指导研究成果在校内的推广及应用。 本 人 签 名: _ 课题组主持人签名:_ 年 月 日第(5)完成人姓名袁佳玲性 别女出 生 年 月1962年5月最 后 学 历本科参加工作时间1986年6月高 校 教 龄26年专业技术职称副教授现任党政职务无工 作 单 位邵阳学院外语系联 系 电 话13187199661现从事工作及专长外语教学;语用学电 子 信 箱1293991496通 讯 地 址邵阳学院李子园校

9、区外语系邮 政 编 码422000何时何地受何奖励1. 2008年获邵阳市第九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主要贡献1、参与项目研究的全过程。 2、参与组织和策划教学改革方案。 3、撰写了多篇相关论文。 4、撰写结题报告和成果申报表。本 人 签 名:_ 课题组主持人签名:_ 年 月 日二、主 要 完 成 单 位 情 况第(1)完成单位名称邵阳学院外语系主管部门 邵阳学院联 系 人陈 红联系电话15807399719传 真0739-5432250电子信箱5312865ch通 讯 地 址邵阳学院李子园校区外语系邮政编码422000主要贡献1. 积极帮助课题立项。2. 对本课题所发表的教学改革论文给予了物质

10、奖励和精神鼓励。3. 提供了完成课题所必须的条件和设施。4. 对课题的完成进行了有效管理。单 位 盖 章 2010年 6 月 28日三、成 果 介 绍成果曾获奖励情况获奖时间获奖种类获奖等级奖金数额授奖部门完成人2008邵阳学院优秀教学质量奖校级3600邵阳学院陈晚姑2008邵阳学院芙蓉百岗明星校级100邵阳学院陈晚姑2012邵阳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校级100邵阳学院陈晚姑2008校级教改优秀论文校级100邵阳学院陈晚姑2009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校级邵阳学院 陈晚姑2008邵阳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校级三等奖1500邵阳学院成祖堰2006邵阳学院优秀教学质量奖校级3600邵阳学院成祖堰2008

11、邵阳学院师德标兵校极500邵阳学院成祖堰2008邵阳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市级二等奖800邵阳市委、市政府,邵阳市社科联成祖堰2008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省级20000湖南省教育厅成祖堰2008校级教改优秀论文校级100邵阳学院成祖堰2008校级教改优秀论文校级100邵阳学院陈 红2008邵阳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校级200邵阳学院党委陈 红2009优秀教师校级500邵阳学院陈 红2009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校级邵阳学院陈 红2012优秀班主任校级邵阳学院彭俊广项目起止时间起始: 2008年 6月 10 日 完成: 2010 年 5月10日主题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分级分类、教学模式研究1、基本

12、内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特别是音乐、体育、艺术等特殊专业的学生,大多数英语底子薄,基础差,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分级别、不分程度,不管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如何,统一按系别编入自然班学习,都采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法,学习同样的内容,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就学生而言是程度好的学生吃不饱,而程度差的学生又吃不消,导致“好的不好,差的更差”的结果。这样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为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大学英语教研室以提高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主题,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目前申报的成

13、果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是在2004年已验收结题的教育部课程教改委员会教改项目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该项目2004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研究,为了积极应对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我们认真组织调研,成功申报并实施了湖南省大学英语教学教改课题地方本科院校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分级分类教学研究与实践。几年来,我们以特殊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按照“学生调查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反思总结深入研究实践推广”的思路,采用Krashen的“i+1”语言输入理论,以大学英语教学观念的改革为先导,确

14、立明确的分级分类改革研究理念,严格按照新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标准,以课为本,以学为主,精讲多练,认知内化,强化运用,实现“五会”。这就是以课程要求为纲,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应用为途径,以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在大学英语分级分类教学中,坚持:课文、词汇、语法的统一,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课内、课外活动的统一,内容、方法、手段的统一。“四个统一”的要领就是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提高。在大学英语分级分类教学中,认真贯彻五项教学原则:以词汇为中心组织教学,以语用为重点开展活动,以差异为起点实施分类指导,以“五会”为宗旨强化训练,以能力为目标进行评价。这五

15、项大学英语教学原则的基本思路是突出重点,注重活动,因材施教,强化应用,落实各层次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对各特殊专业学生系统的小范围的研究与探索证明,该项目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各特殊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可逐步进行推广。2、创新点本研究历经4年,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具有以下特色:1)在研究思路上,将地方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了一种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研究与实践机制,构建了分级分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模式,优化了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为宗旨,充分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2)在

16、研究方法上,比较注重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科研,教学改革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综合性,研究方法贴近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更新了教育观念,深化了教学改革,坚持分级、分类指导,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水平。3)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大的收获。4)使大学英语课程初步形成为一套教学管理规范、严谨,教学方法科学、合理,教学环境和手段逐步改进,测试方式逐步规范的课程体系。3、应用情况该项目自立项以来,经过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努力,已取得一些应用性成

17、果。1)增强了大学英语教研室的实力。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2008年大学英语教研室被评为校级优秀教研室,同年大学英语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1年已验收合格)。近年来本项目主要完成人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已验收结题省级教改课题3项,在研省级教改课题4项,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3项。2)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提升了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学生所在系逐年提升的考研率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音、体、美等特殊专业的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测试通过率逐年提升,其中:2008年下学期艺术设计系英语应用能力一次性通过率为63.69%,2011年下学期艺术

18、设计系英语应用能力测试一次性通过率为67.7%,其他非英语专业各系的大学英语四级平均过级率从2008年到2011年每年超过湖南省的平均通过率20个点左右,其中:2008年通过率为54.26%;2009年:53.375;2010年:53.49%;2011年:54.33%。相关大学英语任课教师获得了邵阳学院颁发的奖励证书和奖金。近年来,大学英语教研室每年组织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奖励100余人次,其中竞赛一等奖15人,二等奖31人,三等奖68人;本项目组主要成员每年组织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湖南省大学英语演讲比赛,获奖10余人次。为他们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 成

19、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在几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教学、科研与改革模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效。本项目组成员在外语学刊、语文学刊、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各具特色的系列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或参编系列教材2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项目组主要参与人相关成果获邵阳市优秀社科成果奖3项,受到邵阳市人民政府的奖励。 在历届湖南省大学外语专业委员会年会中,有6篇优秀学术论文获奖。四、评 审 意 见系(部门)推荐意见:该项目以邵阳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一定范围的实践研究,证明在地方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分级分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

20、极性和综合英语运用能力;该项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方法多样性,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成果可逐步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推荐参评邵阳学院教学成果奖。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章: 年 月 日 学校审核意见: 年 月 日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成 果 总 结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特别是音乐、体育、艺术等特殊专业的学生,大多数英语底子薄,基础差,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分级别、不分程度,不管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如何,统一按系别编入自然班学习,都采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法,学习同样的内容,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陷入尴

21、尬的境地。就学生而言是程度好的学生吃不饱,而程度差的学生又吃不消,导致“好的不好,差的更差”的结果。这样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为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大学英语教研室以提高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主题,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该项目自立项以来,项目组所有成员都在努力实施自己在该项目中所承担的任务。在实施期间内,我们全面构建大学英语分级分类教学的教改平台和动态模式:即:以学生认知能力为基础,依照认知规律和语言学习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依据全新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

22、,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以各层次学习者为主体设计课堂活动和组织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并将知识和应用,能力和素质进行完美结合。使学习者通过不同层次的学习真正做到会读、会写、会译、会听、会说,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体现成功教育,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使这一平台的搭建和动态模式具有操作性、适用性、灵活性和持续性,从而全面提高全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使大学英语教学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真正做到带动一片,全面发展。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该项目已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一、基本内容目前申报的成果地方本科院

23、校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是在2004年已验收结题的教育部课程教改委员会教改项目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该项目2004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研究,为了积极应对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我们认真组织调研,成功申报并实施了湖南省大学英语教学教改课题地方本科院校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分级分类教学研究与实践。几年来,我们以特殊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按照“学生调查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反思总结深入研究实践推广”的思路,采用Krashen的“i+1”语言输入理论,以大学英语教学观念的改革为先导,确立明确的分级

24、分类改革研究理念,严格按照新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标准,以课为本,以学为主,精讲多练,认知内化,强化运用,实现“五会”。这就是以课程要求为纲,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应用为途径,以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在大学英语分级分类教学中,坚持:课文、词汇、语法的统一,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课内、课外活动的统一,内容、方法、手段的统一。“四个统一”的要领就是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提高。在大学英语分级分类教学中,认真贯彻五项教学原则:以词汇为中心组织教学,以语用为重点开展活动,以差异为起点实施分类指导,以“五会”为宗旨强化训练,以能力为目标进行评价。这五项大学英语教

25、学原则的基本思路是突出重点,注重活动,因材施教,强化应用,落实各层次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对各特殊专业学生系统的小范围的研究与探索证明,该项目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各特殊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可以逐步进行推广。二、创新点本研究历经4年,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具有以下特色:1)在研究思路上,将地方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了一种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研究与实践机制,构建了分级分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模式,优化了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为宗旨,充分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2)在研究方法上

26、,比较注重理论与实践、教育科研,教学改革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综合性,研究方法贴近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更新了教育观念,深化了教学改革,坚持分级、分类指导,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水平。3)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大的收获。4)使大学英语课程初步形成为一套教学管理规范、严谨,教学方法科学、合理,教学环境和手段逐步改进,测试方式逐步规范的课程体系。三、应用情况该项目自立项以来,经过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努力,已取得一些应用性成果。1)增强

27、了大学英语教研室的实力。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2008年大学英语教研室被评为校级优秀教研室,同年大学英语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1年已验收合格)。近年来本项目主要完成人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已验收结题省级教改课题3项,在研省级教改课题4项,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3项。2)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提升了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所在系逐年提升的考研率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音、体、美等特殊专业的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测试通过率逐年提升,其中:2008年下学期艺术设计系英语应用能力一次性通过率为63.69%,2011年下学期艺术设计系英语应用能

28、力测试一次性通过率为67.7%,其他非英语专业各系的大学英语四级平均过级率从2008年到2011年每年超过湖南省的平均通过率20个点左右,其中:2008年通过率为54.26%;2009年:53.375;2010年:53.49%;2011年:54.33%。相关大学英语任课教师获得了邵阳学院颁发的奖励证书和奖金。近年来,大学英语教研室每年组织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奖励100余人次,其中竞赛一等奖15人,二等奖31人,三等奖68人;本项目组主要成员每年组织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湖南省大学英语演讲比赛,获奖10余人次。为他们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 成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在几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教学、科研与改革模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效。本项目组成员在外语学刊、语文学刊、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各具特色的系列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或参编系列教材2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项目组主要参与人相关成果获邵阳市优秀社科成果奖3项,受到邵阳市人民政府的奖励。 在历届湖南省大学外语专业委员会年会中,有6篇优秀学术论文获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