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1.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2213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1.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2013年11月课题组成员:孙诚、卢彩晨、杜云英、赵晶晶、张智、尹玉辉目录:一 转型发展的背景二 转型发展的优势三 转型发展的难度四 欧洲发展的经验五 转型发展的建议一、 转型发展的背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中国技能人才状况、高等教育发展特点、世界职教发展规律(一) 世界经济发展背景趋势一:经济重心回归实体经济1、欧美的“再工业化”20实际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历了个“去工业化”过程,劳动力迅速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比重持续降低,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过度依赖以金融业、房地

2、产业的虚拟经济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受到沉重打击,市场大幅萎缩。重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战略被发达国家提到产业结构调整的议事日程上来。”再工业化”着重发展高端制造业,谋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2、东南亚国家占低端制造业市场越南、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要素中,土地成本、人力成本远低于中国,2011年吸引外资直接投资达1170亿美元。服装鞋帽等低端制造业正加快向东南亚国家转移。案例:耐克工厂从中国“转战”越南,1980年时耐克公司把它在韩国、中国台湾省的工厂移至中国大陆。2000年中国生产了全世界40%的耐克鞋,居全球首位。2010年,越南取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耐克鞋生产国。趋势二:经济格局

3、变动催生新的产业革命未来20年,是世界范围内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成长、发育期,是国际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世界地缘格局重组关键期,也是改变国际竞争规则与产业重新洗牌的重要时期。趋势三:经济发展主题锁定“低碳、绿色增长”新一轮工业革命将重视“低碳经济”和“绿色增长”。在有形资源基础上,开发无形资源,比如太空轨道、通讯频道、网络地址、基因注册、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等,将对发展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知识及其加工能力将是“看不见的手”,在价值链中所占份额比重加大。(二)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高端制造业回归欧美,东南亚抢食低端制造业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高端制造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低端制造

4、业成本优势逐渐丧失2010年全球制造业白皮书显示中国虽然进入全球三大制造强国阵容,但与美国和日本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世界机械500强企业,前10名中国无一入选;前100名企业,中国仅有9家。中国机械500强门槛是0.3亿美元,而世界机械500强门槛则是为20亿美元。低端制造业:附加值低,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可持续,成本优势丧失我国主要依靠低成本、低附加值、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模式,生态平衡破坏严重,难以可持续发展。由于土地成本、劳动成本、物流成本快速上升,税负过重,行政干预过多,低端制造业正逐渐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实现产业机构升级未来我国产业

5、发展的两大抓手:一是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二是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要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三) 中国技能人才状况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空间巨大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的支撑,包括数量、层次和结构的多重支撑。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曾指出,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期,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驱动,中国制造业的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需求未来将有一个巨大的空间,如果我们每年毕

6、业的700万大学生中有八成来自高等职业教育,那么中国制造业创新水平和信息化能力至少提速2倍以上。当前技能人才存在的问题:1.当前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数量不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56亿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6800万人左右,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中提出,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90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000万人左右。我国目前的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队伍还与这些目标具有很大的差距。2. 当前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不高:作为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

7、人才培养主要载体的职业教育的层次还停留在专科。3. 当前引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不适应以制造业为例,2006年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占30%左右,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占55%左右,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占15%左右。而从劳动力结构来看,体能型劳动力比重占80%左右,技能型劳动力比重占17%左右,知识型劳动力比例占3%左右,表明我国劳动力仍以体能型劳动者为主。随着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其以技术装备多且投资量巨大为特点,因而对应用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我国劳动力素质的结构远远跟不上这两类产业的发展需求。(四) 高等教育发展特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诞生,1999年以来,伴随着高等

8、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纵向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通过合并升本、转制升本、民办升本和独立建本等多种方式大规模向地市级城市布点建立起本科层次的高校。十余年间,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拔地而起,约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总量的55%。这些院校不仅是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推动高等教育面向区域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源自国家政治的需要,即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通过加速新建本科院校的层次转型,为我国本世纪中叶以期完成优良人力资本的积累,追赶发达国家所做出的战略调整,促进一批办学实力较强、效益较好的专科院校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科层次上的跃迁和转型。现行高等教育办学

9、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2011年,我国本科毕业生279.6万人,分布在1129所普通本科院校。由于这些学校办学目标大都定位为学术型院校,评价方式也可以追赶世界一流学术型大学为标准,因而学科专业设置时更多的是从学校自身经济效益和市场行情考虑,而忽视社会需求,致使许多专业低水平重复开设现象严重,造成这些专业毕业生结构性过剩,从而结构性失业问题凸显。高等教育规模很大,但未能承担起本科及其以上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的责任例如,国办通知中提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加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任务更加繁重。”人保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谈起去年12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7%。按此推算

10、,2012年毕业的600万大学生中,还有60多万尚未就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急需改变,新建本科院校先作改革先锋新建本科院校先作改革先锋的原因:1.这些学校数量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总量的55%,这些学校的成功改革将极大改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实现向本科层次的跃迁和转型,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2. 这些学校学术积淀较弱,不适合走研究型大学路线,必须及早转型。有部分学校已经拥有应用型大学的意识并开展实践,可先行转型。3. 在本科院校中,这些学校的就业率最差,急需改变人才培养方向(五) 世界职教发展规律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从

11、国际比较角度看,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及普及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都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成熟的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加拿大的CBE、澳大利大的TAFE。尤其是“双元制”被世界誉为德国战后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实体经济发达的国家均有较好的高等教育结构,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面对全球实体经济的竞争,美、欧、日、俄、印等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将政策重心聚焦到职业教育上,将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石和迎接新工业革命挑战的重要战略,现代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职业

12、教育,重视职业教育投入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适应经济发展规律,重视职业教育,培养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推进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是一个共同趋势。为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投入。例如,2008年,投入最高的依次为芬兰(1.1%)、奥地利(1%)、德国(0.6%)、法国(0.5%)等国家,与之相比我国仅占GDP的0.2%,远比这些国家低。二、 转型发展的优势(一) 办学理念根据调查显示,已有10%左右的新建本科院校明确提出了举办应用型本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其他学校尽管没有明确提出这一理念,但绝大部分在办学实践中已经朝此方向发展。特别是日前调研的10余所院校

13、不仅办学理念明确,且取得了实效。(二) 区域分布院校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匹配:新建本科学校较多分布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泛珠江三角洲区域、中原区域、环渤海区域经济体,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企业数量多,具有良好的校企合作的基础,也具备吸纳毕业生就业的能力(三) 专业设置立足当地需求扩大专业设置:新建本科院校以工学、文学、管理学、理学为主,尽管文学比例较高,但主要以外语类为主,较好地体现了应用型的特点。立足行业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设置专业群成为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立校之本”(四) 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具有一定规模,与非“211”老本科院校基本相当。大多数院校已经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尝试,注重校企

14、合作。逐步形成“校企协同、产教融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部分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入国外先进办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国际交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 科研水平注重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部分院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应用性科研并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2012年有4所学校的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人民币;有68.8%的新建本科学校获得了科研经费,有41.7%的新建本科学校从企事业单位获得科研经费;有12.2%的新建本科学校签定了技术转让合同,有11.7%的新建本科学校产生了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重庆科技学院:近三

15、年来,与企业签约各类科研项目1200余项,合同总经费超过2亿元。与中海油等联合研制的“深水表层钻井泥浆密度动态调节装置”运用于“海洋石油981”平台,填补了国内空白。黑龙江工程学院:面向寒区行业企业生产一线遇到的各种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现已形成了寒区道路病害与防治技术、寒区道路材料与路面结构、载运工具运行品质与故障诊断、汽车节能与排放控制、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与智能化检测等五个稳定的应用技术研究方向三、 转型发展的难度(一) 顶层设计我国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贯通机制、高职与中职之间的衔接机制还欠缺顶层设计。明确新建本科院校在这个体系中的定位与地位问题非常重要,而这

16、需要处理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问题。(二) 学生生源生源来源较为单一,且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多数生源来源于普通高中,通过普通高考方式录取。仅有少数学生来源于职业中学,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贯通。1984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少数职业技术学校应届毕业生的暂行规定【(87)教学字012号】,允许学校实行单独招生,采取单独命题、考试、录取的办法,招收少数职业中学优秀毕业生入学,有计划地实施大学层次的教育。一部分普通高中学生报考新建本科院校并非出于主动,而是由于高考分数限制,学习主动性不强。(三) 专业设置专业设置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学生的学科分布十分集中从分学科毕业生数来说,新

17、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70%以上集中在工学、文学和管理学。其中,工学毕业生数量多,达31.1万人,其次是文学,为27.7万人,再次是管理学,为23.4万人。新建本科院校文学和管理学所占比例高于非211老本科学校,而工学、理学、医学的比例低于非211老本科院校。学生所学专业高度集中,为学生就业带来困难以毕业生数最多的20个专业为例,学校上报的就业率普遍在80%90%之间,但由于其毕业生基数大,因此这20个专业仍有9万多人未能就业。表明毕业生数量众多及其所处专业集中,为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尽管也有10个专业的就业率上报为100%,但由于其人数仅有547人,因而不具有普遍意义,还有部分专业就业率

18、在50%以下。(四) 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难度大、任务艰巨课程体系建设是转型高校未来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核心。从调研学校现有课程体系来看,与传统的“学术型”课程体系区分度不十分明显,这将阻碍转型高校未来的内涵发展。(五) 教师队伍聘任、薪酬和评价方面的问题使得新建本科院校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十分困难。从调研学校来看,现有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不足,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科研活动的力度不够。双师型机构比例偏低,基本在30%以下。影响因素:1.教师聘任对学历、经验的双重要求难以同时满足2. 薪酬待遇水平难以吸引优秀人才3. 现行重科研的教师评价与晋升制度不利于教师晋升(六) 评估标准目前新建本科

19、学校评估采用的是普通高校评估标准,尽管2011年开始采用了新的评估标准,但是与高职高专学校评估标准具有较大的差别,尤其是对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条件、职业能力训练等方面强调得比较少。(七) 企业参与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体制和机制不完善。企业出于生产机密、生产秩序、学生安全等方面考虑,缺乏参与热情,四、 欧洲发展的经验(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一) 经济背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欧洲国家的人均GDP达3000美元以上,三产结构呈现农业、工业下降,服务业上升的趋势。尤其是80年代以来,各国人均GDP迅速提升。产业结构的巨大改变,人才结构需要随之调整,而人才培养需要依靠

20、教育体系来完成,成为教育体系结构变革的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多个国家的应用技术大学迅速发展。(二) 办学特色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其办学定位紧扣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在于其在人才培养和开展应用型科研等方面均有自己特色。(三) 法律保障注重立法,通过法律保障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地位荷兰:1986年高等职业教育法案确立了其余大学教育同等的法律地位。1993年高等教育和研究法案出台,使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学术教育得到了很大融合。芬兰:2003年通过法律,明确了应用技术大学的地位和使命。奥地利:1993年通过应用技术大学法案。瑞士:199

21、5年国家颁布了联邦高等职业学院法,将全国60多所高级职业技术学院按地区合并成7所应用技术大学。(四) 顶层设计欧洲各国的应用技术大学重视与普通教育的贯通,重视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层次衔接,招生同时面向普通教育,从而加大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例如,20062010年间,荷兰80%左右的普通中等教育毕业生、13%左右的大学预备教育毕业生、10%左右的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进入应用技术大学学习。有10%的应用技术大学学生进入学术型大学学习。(五) 办学定位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科研,为促进欧洲国家实体经济发展、增强欧洲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做出了很大贡献。(1) 培养应

22、用型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2) 开展应用型研究,为企业提供高新技术支持(六) 师资队伍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学历要求: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的普通科目教师必须获得博士学位,专业类的教师也是必须获得该专业的大学毕业证才能获得教学资格。目前,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中,31%获得博士学位,54%获得硕士学位,本科及其他学历者仅占15%。芬兰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应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或执教资格证书(相当于博士),到2009年,应用技术大学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执教资格证书和硕士学位的比例分别为11%、10%和49%。从业经验:瑞士应用技术大学要求其教师和研究人员必须具有相关的从业经验。这就能

23、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教学科研活动的实践性以及知识和技能的持续更新,也保证了应用型研究与经济活动之间的持续良性互动循环。在职培训:奥地利非常重视教师的在职进修问题,把加强教师培训作为提高职业教育总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七) 专业设置专业设置重视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显著的应用型特色和职业导向,并且具有良好的预警和退出机制。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在专业设置与国家经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如20102011学年冬季学期中,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中的设计与艺术、健康科学、社会科学、经济与商务等专业占开设课程总数的56%,占总就学人数的61%,其比例与国家劳动力人口在三大产业中的分布非常契合。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

24、设置集中在农林与食品营养、工程学、经济与经济法、社会服务、行政管理与司法服务、计算机技术、卫生护理、设计、通讯传媒等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型特色和职业导向。瑞士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如果某专业的毕业生不受市场欢迎,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即停止对该专业的资助,这一专业也就自然消亡。德国多特蒙德为了适应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传统的工程机械专业特色,形成以电子信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专业群。(八) 人才培养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明确,即培养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应用技能人才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以举办本科和硕士层次教育为主,个别国家的应用技术大学可以与研究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其办学定位非常

25、明确,即培养具有良好理论知识和文化基础,同时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直接面向社会经济生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校企合作,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培养方案中安排有一至两个学期的“实习学期”,期间学生需要进入企业或其他工作单位参与实践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学生的毕业设计也与实践密切结合,通常是针对现实工作中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毕业设计的评价同样也以其应用性价值为标准。此外,很多应用技术大学与就近的企业共同开设双元制的专业,在这些专业中,申请者首先需经过企业的筛选,获得企业提供的培训合同和资助,才能被大学录取,专业培养方案

26、由大学教师和企业培训人员共同设计,使得培养的学生与企业能无缝对接。芬兰:四年制课程中安排了一个学期的实习课,学生与企业签订书面合同,合同规定学生在企业一线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指导下,参与足够的生产或技术项目。荷兰:在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主要是与学习领域相关职业的实习,每个学生在学校和工场都配备了一名导师,负责对学生的指导,学生定期回校报告实习进展,参加讨论,最后递交一份详细的工作报告。(九) 应用科研开展应用性科研:各国应用技术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建立由地方政府、企业、组织和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组成的发展网络,形成长期稳定的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区域发展研发项目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相融

27、合,通过建立国际合作网络和开展国际项目,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十) 经费保障应用技术大学经费来源多样化,以政府投入为主(十一) 评价标准评估标准与研究型大学不同,且评估人员重视企业或时实践者的参与评估标准:与研究型大学评估相比,荷兰应用技术大学的评估更倾向于实践导向,应用性和工作导向具有更高的权重。评估人员: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的外部评估过程,评估小组必须包括:1名应用技术大学学术管理人员,1名具有高等教育学校评估经验的专家,1名企业或非营利组织管理者和1名学生代表。荷兰应用技术大学的评估过程中,实地考场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由该领域的实践者组成。(十二) 社会贡献1. 毕业生高就业与高收入

28、:表明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结构符合社会和产业需求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高于学术型大学,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IAB)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2005年,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失业率为3.8%,学术型大学生失业率为4.3%INCHER的研究显示,2007届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生在毕业一年半后月净收入平均为2950欧元,略高于学术型大学毕业生的2850欧元。其中,应用技术大学硕士毕业生的净收入达到3400欧元,高于学术型大学硕士毕业生(2950欧元)和大学文凭(Diplom)获得者(3100欧元)。2. 毕业生就业去向:以本地为主,服务本地经济发展HIS的调查显

29、示,毕业五年之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工程和信息科学领域的毕业生中有57%的人在学校所在州就业,研究型大学毕业生中这一比例为46%。在经济类专业领域,则有48%的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研究型大学同专业领域毕业生中在本地就业的比例仅为34%。另外,一项针对巴伐利亚州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也显示出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在本地区就业的比例更高。在工商管理和信息技术两个专业领域,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留在巴伐利亚州就业的比例高达73.4%和94%,同样的专业领域研究型大学毕业生的比例则分别为62%和90.2%对于各个学校的调查也显示,毕业一年之后,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中有59%到84%的不等的毕业生居住在

30、距离学校50km以内,多的则为86%。这也从一个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本地区经济产业结构、劳动力需求状况的联系。3. 毕业生就业部门:以私营企业为主德国卡塞尔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对2007届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在私营部门就业的比例高达76%,在公共领域就业的比列仅为17%,而研究型大学毕业生的比例分别为45%和50%。HIS对2001届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毕业五年之后,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经济领域是服务业(51%)和工业制造/建筑(30%),较少从事教育、科研和文化工作(7%)。4. 毕业生工作与教育水平的匹配度较好荷兰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为75%,研究

31、型大学毕业生为65%,这与应用技术大学提供职业和专业教育的特征是一致的。荷兰2005年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的教育为就业提供了充分的准备(84%),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93%)。五、 转型发展的建议(一) 实现目标(二) 转型路径在转型发展的路径设计,可以考虑三条途径:一是以新建本科院校为重点推动地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加大对定位明确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采取有力举措加快1999年以来新建本科学校转型发展步伐。二是在独立学院转设中推动独立学院定型发展。目前,303所独立学院中,有34所已经完成转设,其余大部分也基本上完成了五年过渡期。下一步鼓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

32、设置的学校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三是推动本科通过与示范性高职院校合作转型。一是采取合作培养方式,在地方本科高校引入应用技术和技能课程,在示范性高职引入本科课程;二是采取专业衔接方式,实行连续培养、贯通培养;三是对转型特别困难的本科院校,有条件也可实行兼并重组。(三) 转型措施转型发展,不是单项改革措施的简单加和,更不是简单的更名,而是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在转型的具体过程中,政府和高校有不同的任务和使命。1.政府1) 以法制规范转型(1) 学校地位我国现状:缺乏相关法律,新建本科院校身份感缺失欧洲经验:重视立法,明确应用技术大学地位建议:加强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重视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

33、,明确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2) 招生制度我国现状:招生缺少自主权、致使学校不能灵活调整招生计划建议:扩大招生自主权,建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生的转学、升学通道,提高地方院校的生源质量。(3) 校企合作制度:我国现状:出于生产计划、学生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企业缺乏与学校合作的热情。校企合作仅仅靠非制度因素,“人情”和“关系”勉强维持,深度校企合作远远不够,学生实习多成为流水线的操作工人。欧洲经验:建立知识中心,专门为学校和企业建立联系提供服务,政府根据知识中心的工作效果给予经济资助。建议:完善企业安全责任规定,解决企业的后顾

34、之忧。建立健全第三方机构,为学校和企业合作提供服务,政府根据第三方机构的绩效给予政策与经济支持。(4) 人事制度:我国现状:现行教师聘任、评价和薪酬制度不利于引进“双师型”教师。建议:改革人事制度,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构建以“双师型”为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鼓励学校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2) 以经费保障转型我国现状:缺乏科学的生均经费拨款标准。欧洲经验:有相关标准。例如,荷兰政府对应用技术大学拨款遵循的基本公式是:(1)拨款额=拨款价目*动态的需求因素*学生数(2)对于全职学生来说,实践性强的项目拨款价目要比社会科学项目高20%。此外,艺术、音

35、乐、戏剧和教师培训等项目也有特殊规定。(3)动态需求因素=(DG*4.5+DO*1.35)/(TG+TD)DG:上一年授予学位数DO:上一年级学生数4.5:毕业生的标准拨款期限1.35:辍学学生的标准拨款期限TG:毕业生的实际注册时间TD:辍学学生的实际注册时间建议:探索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培养成本,研究并制定不同学科应用技术大学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此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设立转型示范学校专项资金,对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改革试点地方高校学科专业群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办学等给予支持,给予适当奖补,以经费保障转型。3) 以信息促进转型我国现状:高校缺乏

36、准确的社会需求信息,无法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容易造成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从而恶化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建议:收集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及时发布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建立就业预警机制,为高校转型提供信息支持。4) 以评估引导转型我国现状:新建本科院校采用普通高校评估标准,不利于转型发展。欧洲经验:应用技术大学评估在评估人员、评估标准上都与普通高校不同。建议:建立符合应用技术大学特点的评估标准,改革以学术标准为主的评估体系,建立以技术积累创新和服务产业实际贡献为价值基准的应用技术大学评估标准,把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作为评价应用技术大学的根本标准。5) 以试

37、点带动转型我国现状:600多所学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不宜一刀切转型。建议:采用阶梯式分步走的方法,选择不同类型的办学基础条件较好的院校先行试点,探索新建本科院校的多种转型路径,最终引导其他院校实现转型。2.学校1) 办学定位我国现状:有10%左右新建本科学校明确应用型本科定位。建议:其他学校进一步明确应用型本科定位,考虑当地的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2) 师资队伍我国现状:各学校“双师型”队伍普遍不足。现有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不足,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科研活动的力度不足。建议:由于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在企业的待遇高于高校,高校引进全职“双师型”教师较为

38、困难,因此建议高校一方面引进企业兼职教师,另一方面支持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科研活动,培养“双师型”队伍。3) 专业课程我国现状:专业和课程设置与传统的“学术型”课程体系缺乏明显的区分度,设置较为陈旧。灵活性不足,与市场需求脱节。欧洲经验: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节,并十分重视行业、企业参与。建议:(1)以地方经济需求为导向,在现行本科专业目录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技术领域需求调整专业设置;(2)积极邀请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提高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4) 学生培养模式学生培养:已经意识到校企合作对于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性,但难于建立长期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欧洲经验:学校教师积极开展应用型科研,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从而增加企业的参与激情。建议:学校积极回应企业需求,如加强应用型科研,在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应用型科研的过程中,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为企业产品的革新发挥作用,从而形成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局面”,从而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