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学士学位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2299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学士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学士学位论文.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摘 要 本研究通过调查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为目的,以淮北师范大学350名大学生为研究的对象,采用Biggs的学习过程问卷与梁宇颂、周宗奎参考Pintrich和DeGroot(1990)编制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调查,采用了分层抽样的方法测查了不同年级、性别、生源的大学生在不同学习策略、不同学习效能感的特点并分析了学习策略与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男生的深层策略明显高于女生,男生的成就策略明显高于女生。2、男生的学习能力效能感明显高于女生。3、城市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效能感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4、随着年级的增长,成就策略逐渐

2、增加,学习能力效能感也逐渐增加。5、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相关,其中表层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各因子呈负相关,深层策略、成就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各因子呈正相关。关键词 大学生;学习策略;学习自我效能感AbstractThis study surveys to understand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elf-efficacy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350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o

3、bject of study . It adopts 2 types of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of perceived academic self-delicacy by Liang Yu song and Zhou Zongkui referring to Pintrith and DeGroot and Questionnaire of academic strategy by Biggs , using a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of investigations were in different grades ,

4、 gender, students in different learning strategi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efficacy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tudy analyzed the efficacy of relationshi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 Deep strategy of boy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irls , achievement

5、 strategies of boy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irls . 2 , Learning efficacy of boy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irls . 3 , City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 effica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rural students . 4 , With grade growth strategy of increasing achievement , learnin

6、g efficacy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5 , Learning strategie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elf-efficacy study , it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self-efficacy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ach factor while deep strategy , the success strategies and the learning self-effi

7、cac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ach factor .Keywords: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 learning strategies; self-efficacy目 录1 文献综述12 研究过程22.1 被试22.2 研究工具32.2.1 学习策略量表32.2.2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42.3 数据处理43 研究结果43.1 不同性别学习策略与学习效能感的关系43.2 不同生源地学习策略与学习效能感的关系53.3 不同年级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效能感的关系63.4 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73.5 学习策略与学习自

8、我效能感之间的回归分析73.5.1 以学习能力效能感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73.5.2 以学习行为效能感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84 分析与讨论84.1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84.1.1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84.1.2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年级差异94.2 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特点94.2.1 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94.2.2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生源地差异94.2.3 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年级差异94.3 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105 研究结论10参考文献11附录121 文献综述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都有表现,并且与学生的学习成果密切相关。1956 年

9、,布鲁纳等人在研究人工概念学习过程中发现了聚焦策略和审视策略,并发现运用适当的策略进行学习可以极大改善学习成绩。之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深入,组织策略、记忆策略、精加工策略等不涉及特定学科知识的通用的策略相继出现。二十世纪 70 年代,以弗拉维尔的元认知概念为基础形成、发展的元认知理论很大程度地丰富了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和训练指导,涌现出丹塞路学习策略指导课程、芝加哥掌握学习策略阅读课程、赫伯(Heber)内容指导课程、温斯坦(Weinstein)认知学习策略等通用学习策略课程及其训练研究。总之,学习策略研究已从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领域逐步发展到应用领域。学术界曾经就学习策略水平是否可以通过教

10、学的途径得到提高展开激烈的讨论。以美国芝加哥掌握学习策略阅读课程为例,该课程主要涉及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策略进行思维,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有直接的效果。我国学习策略研究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小学学法指导的实验研究可以说是我国学习策略研究的初期阶段,但这一阶段的研究更多的带有经验总结的性质。八十年代末至今是学习策略研究的迅速发展阶段。我国学者在学习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学习策略这一领域进行了探索,研究的科学性增强,研究的范围扩大。在相关研究领域,国内学者研究了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各种学习变量(个体变量、任务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以探查影响学习策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这类研

11、究成果相对较多。例如,左梦兰、何进军等通过研究发现:儿童的认知策略、元记忆和解决问题策略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张庆林等研究发现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拥有和使用策略上呈现巨大的差异,元认知能力是学生有效运用学习策略的基础。有一些研究者如王振宏、刘萍、余欣欣等发现学习策略或元认知与学习成绩有显著的正相关。对于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习和成长进步的重要心理因素。目前国内外对于学习自我效能感还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自我效能理论被应用于教育领域内,产生出特定的与之相对应的概念,一般被统称为学习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academic self-efficacy)(也称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自我

12、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习和成长进步的重要心理因素。目前国内外对于学习自我效能感还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班杜拉和申克(Schunk)将其定义为“学生对自身应付特定学业问题的能力及从事相应学习活动可能达到的完善程度的评价,它涉及的是学生对自己学业学习能力的自信程度”。边玉芳将学习自我效能感定义为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是学生对自己能否有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和坚持程度的评价,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信念。还有学者认为,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学习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和学习策略对学习行为及成绩有重大的影响,另有研究也发现,学习效能感与学习策略的

13、掌握和运用存在着正相关,平特里希(Pintrich,1991)等人对自我效能与学习策略作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活动中相信自己能力的学生与不自信的学生相比,能更灵活选择认知与元认知策略,且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更愿意选择新的学习策略与方法。自我效能感在一定程度上对认知策略有调节作用,申克(Schunk,1989)的研究证明了此结论。研究显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有呈现相关。米尔顿(Multon)和布朗(Brown) (1991)对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进行相关性研究,得出学习效能感能够通过直接经验、替代经验与语言反馈提高学习策略。Zimanerman在自我效能:学习的必要动机中论述了自我效能

14、感能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对学生自律学习过程与学生学业成绩思想的传播都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夏尔(Shell)、墨菲(Murphy)和布鲁宁研究了自我效能感在学生写作与阅读中的结果预期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能够较好的预测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策略的使用。我国一些研究者张娅玲、杨善禄等众多学者对学习策略和个体变量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学习者的思维品质、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归因等个体变量与学习策略显著相关,表明这些个体变量可能是影响学习策略的重要内部因素。另外,申艳娥、刘以榕(2002)探讨了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策略教学的启示,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对不同学习策略的选择,影响学得学习策略知识

15、的运用,影响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动机。李伟(2010)研究了 105名新疆学生汉语交际意愿与自我效能感,结果表明学生的交际意愿与自我效能感呈现相关。姚德雯(2010)研究了新疆区内学生的学习策略与动机之间关系以及两者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学习策略及学业成绩,自我效能感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与完成的重要条件。王激(2011)指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使学生在其语言学习中有更强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起。2 研究过程2.1 被试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4月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淮北师范大学大一到大四共350

16、名在校大学生,获有效问卷328份,有效回收率为93.71%,被试基本情况如下(表1)。项目类别人数百分比t性别年级生源地男女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城市农村1152138690827010622235.06%64.94%26.22%27.44%25.00%21.34%32.32%67.68%表1 被试的基本情况表(N=328人)2.2 研究工具2.2.1 学习策略量表学习策略采用的是Biggs编制的学习过程问卷的分量表,对大学生学习策略进行调查,以了解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现状,为完善大学生学习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问卷共18个项目分为3个维度,在涂阳军等人学习过程问卷的结构及信、效度研究论文中,提到国外报告的

17、有关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学习过程问卷的结构及信、效度研究P121),在论文中也证实了这一结果。各分问卷的一致性系数在 0.5-0.8 之间。间隔六月问卷的稳定性系数为0.70;各因素间的相关在-0.01-0.50之间,各因素与总分间的相关在0.41以上,问卷各题项与其所属因素间相关在0.42以上。分别测试大学生的3种学习策略的强度:表面策略(6个项目)、深层策略(6个项目)、成就策略(6个项目)。表面策略是指采取一些应付性的、肤浅性的、消极被动的学习方法;深层策略是指采取一些钻研性的、探索性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成就策略是指行为较大地受外界他人( 特别是教师和家长等的提倡、推崇

18、、表扬的做法和方法) 的影响的学习方法。采用五点计分方式:(1)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不清楚(4)有些符合(5)完全符合。某种学习策略得分越低,表明策略强度越弱,得分越高,策略越强。2.2.2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习效能感采用的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梁宇颂、周宗奎参考Pintrich和DeGroot(1990)编制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中的有关维度编制而成。该量表把学习自我效能感分为学习能力效能感和学习行为效能感两个独立的维度。每个维度有11道测题,共22道 (Cronbach系数为0.89)。此问卷信度和效度较高。两维度可解释总变异的85.6%。系数分别为0.820、0.752。学习自我效能

19、感的总分,是学习能力效能感和学习行为效能感得分之和。学习能力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具有顺利完成学业、取得良好成绩和避免学业失败的学习能力的判断与自信。学习行为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能够通过采取一定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习目标的判断与自信。采用五点计分方式:(1)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不清楚(4)有些符合(5)完全符合。某种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分越低,表明其强度越弱,得分越高,其强度越强。2.3 数据处理 采用 SPSS16.0 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采用的统计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3 研究结果3.1 不同性别学习策略与学习效能感的关系3.1.1 不同性别

20、的大学生学习策略各维度的结果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分析了学习策略各维度在不同性别上的差异。结果如表2。表2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学习策略各维度和总分上的差异(M+SD)男女t表层策略17.30+7.2618.11+4.62-1.082深层策略20.99+5.0319.57+4.732.534*成就策略总分18.97+6.0457.26+9.0317.48+4.082.363*55.16+9.381.956注:*P0.05,*P0.01,*P大三大二大一,不同年级的学习行为效能感差异不显著,总体上看,不同年级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在0.01显著性水平上差异显著,依次为大四大二大三大一。(表7)3.4

21、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结果如表8。表8 学习策略与学习效能感的关系(P)学习能力效能感学习行为效能感表层策略-0.194*-0.167*深层策略0.448*0.439*成就策略0.532*0.384* 从表8中可以看出,学习策略与学习效能感之间相关显著,其中表层策略与学习能力效能感有显著的负相关,r=0.194,p0.01,表层策略与学习行为效能感有显著的负相关,r=0.167,p0.01,深层策略与学习能力效能感有显著的正相关,r=0.448,p0.01,深层策略与学习行为效能感有显著的正相关,r=0.439,p0.

22、01,成就策略与学习能力效能感有显著的正相关,r=0.532,p0.01,成就策略与学习行为效能感有显著的正相关,r=0.384,p0.01。(表8)3.5 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回归分析为了对学习自我效能感各因子在各个因子层面上做更细致的分析,本研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分别检验了学习策略对学习自我效能感2个因子的预测力。3.5.1 以学习能力效能感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以学习能力效能感为自变量,学习策略各维度为因变量,采用回归分析来判断学习策略是否可以较好的预测学习能力效能感,结果如表9。表9 学习能力效能感与学习策略的回归分析表ModelRR2R2F表层策略0.1940.0380.0

23、3512.749-0.194成就策略0.5320.2830.281128.6240.532深层策略0.5530.3060.30171.5440.413从表9学习能力效能感因子对学习策略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成就策略对学习能力效能感因素有显著的效应( R2=0.281 F=128.624 p0.01),故成就策略可以较好的预测学习能力效能感因素。自变量学习策略可以解释因变量学习能力效能感30.6%的变异性(R2=0.306),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0.215x1+0.248x2+0.530x3+21.248,其中y代表学习能力效能感得分,x1代表表层策略,x2代表深层策略,x3代表成就策略。

24、(表9)3.5.2 以学习行为效能感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以学习行为效能感为自变量,学习策略各维度为因变量,采用回归分析来判断学习策略是否可以较好的预测学习行为效能感,结果如表10。表10 学习行为效能感与学习策略的回归分析表ModelRR2R2F表层策略0.1670.0280.0259.300-0.167深层策略0.4390.1920.19077.6460.439成就策略0.4610.2130.20843.8720.384从表10学习行为效能感因子对学习策略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深层策略对学习行为效能感因素有显著的效应( R2=0.190 F=77.646 p0.01),故深层策略可以较好的预

25、测学习行为效能感因素。自变量学习策略可以解释因变量学习行为效能感21.3%的变异性(R2=0.213),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0.124x1+0.284x2+0.157x3+27.673,其中y代表学习能力效能感得分,x1代表表层策略,x2代表深层策略,x3代表成就策略。(表10)4 分析与讨论4.1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4.1.1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男女生之间学习策略差异显著,这与申亚坤的研究结果有所偏差,其中深层策略与成就策略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更能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男生更倾向于采取一种钻研性的、探索性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并且更希望获得高分和得到表扬,较大地受外界他人观

26、点 (特别是老师和家长等所提倡、推崇、表扬的做法和方式)的影响,而女生做事追求稳重,不冒风险,比较被动,所以男女生在深层策略与成就策略上有如此差异。又因为随着学生重新对学习的不断认识,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普遍为大家所用,比如背诵、阅读等这些基础的学习方法,因此表层策略这一学习方法,男生与女生没什么差异。4.1.2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年级差异 不同年级之间学习策略的差异主要在成就策略这一因子上,这与卢绍君的研究结果有所偏差,卢绍君认为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由于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里,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这个环境,避免了就业压力,心还停留在放松状态,没适当地调整学习

27、心态,所以成就策略就较弱,随着年级的增大,学生在思想上趋向成熟,能够正确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各年级成就策略差异明显,而各年级都能通过学习掌握一些浅显的和深层的学习方法,比如做习题就是深层学习策略,所以各年级在表层策略与深层策略上无显著性差异。4.2 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特点4.2.1 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不同性别在学习能力效能感上有显著不同,其中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这与陈俐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与陈凌的研究结果是不一致的,男生相对女生来说对自我的学习能力更加自信,所以男生的学习能力效能感明显高于女生。但是二者的学习行为效能感无显著差异,主要是由于社会压力的增大,男生女生都会从行

28、为上认同自己并进行实践。4.2.2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生源地差异在不同生源地上,王尧的研究发现不同生源地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学习效能感水平差异。但是本研究却发现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学习行为效能感上有显著差异,说明由于农村各方面的局限性,使得农村大学生对自己行为方面缺乏动手能力,知识面比较窄,所以城市大学生对自身行为效能感高于农村大学生,但是现在农村孩子很多都走进城市,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获得了很好的成就,所以二者的学习能力效能感差异不显著。4.2.3 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年级差异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在思想上趋向成熟,能力也有所增加,逐渐发现自己的能力所在,所以各年级的学习能力效能感是明显逐渐增加的,这与

29、鲁琦的研究结果是有所偏差的,与韩力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而学习行为方面,各年级学生通过十几年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行为都有所了解,并且基本明确了学习行为的方向,所以各年级的学习行为效能感无明显差异。4.3 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效能感显著相关,这与前人的大部分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其中成就策略对于学习自我效能感有更好的预测力,成就学习策略更倾向于自我认同,从而能很好的预测学习自我效能感。表层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两个因子呈负相关,表层学习策略都是一些比较肤浅的、效果不大的学习方法,所以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预测是负向的。深层策略属于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

30、,因此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预测是正向的。5 研究结论通过对大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在各个维度上的差异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总体来说,在性别因素上,深层策略存在显著差异,成就策略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能力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源地因素上,学习行为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因素上,成就策略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能力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第二,表层学习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两个因子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第三,深层策略与成就策略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两个因子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第四,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表层策略可以负向预测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两个因子,而深层策略可以一起正向预测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两

31、个因子。参考文献Amabile T M, Beyond.(2001).Talent:John Irving and the passionate craft of creativity. AmericanPsychology, 4,333-336.Biggs J. (1978).Individual and groups differences in study processe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8,266-279.Dev P C. (1997).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academic ac

32、hievement.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10,12-19.Gibson S. (1984).Teacher efficacy : A construct validate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4,569-582.Schunk D.H. (1989).Self一efficacy and cognitive skill learning. Research on motivation in Education,13,212-230.胡斌武.(1995).学习策略的结构探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33、版),3,121-123.胡桂英,许百华.(2002).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6,24-35.冀先礼.(2006).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9-80.梁宇颂.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中国临床康复,8,4962-4963.王云鹏.(2007).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职业兴趣之间的关系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王振宏、刘萍.(2000).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心理学报,1,65-68.辛涛,李茵.(1995).年级、学业成绩与学习策略关

34、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4,41-44. 杨治良,答会明.(2006).英语学习策略量表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的测量报告.心理科学,4,838- 844.周国韬,张平,李丽萍等.(1997).初中生在方程学习中学习能力感、学习策略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4,324-328.周勇,董奇.(1994).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3,30-33.附录大学生学习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这次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的自我评价中选择答案,并打“”。对您的答案,我们将严格保密!谢谢您的支持!在填问卷之前请填写个人

35、信息(打“”即可)性别:1.男 2.女 年级:1.大一 2.大二 3.大三 4.大四 生源地:1.城市 2.农村问卷一题目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不清楚基本符合完全符合1.倾向于只学习那些规定要学的内容,而不学习规定以外的内容。123452.学习时我尽力去想正在学习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大用处。123453.我定期地阅读被推荐的读物并做笔记,然后按内容主题将它们和课堂笔记整理在一起。123454.我发现学习许多课程最佳方法是背诵。123455.在阅读新资料时,我会联想起学过的东西,并从新的角度来认识这些学过的东西。123456.整个学期我都努力踏踏实实地学习,当考试临近就有规律地进行复习。1234

36、57.对于那些要求大量阅读和理解的课程相比,我更喜欢那些要求掌握事实和细节的课程。123458.我喜欢在某一问题上花费足够的功夫,以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才会感到满意。123459.作业一布置下来,我就努力将它们完成。1234510.在大多课程中,我学习只求及格,不求更好。1234511.我尽量将一门功课中学到的知识与其他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1234512.下课或做完实验后不久,我会复习笔记以保证自己能读懂和理解它们。1234513.我发现仅仅掌握某一问题的事实和细节比尽力去全部理解它要好一些。1234514.我发现许多新问题都很有趣,并额外花时间去尽力了解与其有关的一些知识。123451

37、5.考卷判完发下来,我会改正所有的错误,并尽力弄清自己为什么会错。1234516.我对知道不会考的内容,不花时间去学习。1234517.对于那些在不同课上讨论过的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会花很多空余时间去更深入地了解它们。1234518.我努力去读老师布置的所有参考资料。12345问卷二1.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123452.我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123453.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的学习能力是比较强的123454.我认为我能够在课堂上及时掌握教员所讲授的内容123455.我认为我能够学以致用123456.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更广泛些123457.我喜欢选

38、择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123458.我认为自己能够很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及老师所讲授的内容123459.我经常选择那些虽然难却能够从中学到知识的学习任务,哪怕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1234510.即使我在某次考试中的成绩很不理想,我也能平静地分析自己在考试中所犯的错误1234511.不管我的学习成绩好与坏,我都从不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1234512.学习时我总喜欢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来检验自己是否已掌握了所学的内容1234513.当我思考某一问题时,我能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1234514.我经常发现自己虽然在阅读书本却不知道它讲的是什么意思1234515.阅读书本时我能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1234516.我发现自己上课时总是开小差以致于不能认真听讲1234517.我常常不能准确地归纳出所阅读内容的主要意思1234518.我总是在书本或笔记本上划出重点部分以帮助学习1234519.当我为考试而复习时,我能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进行复习1234520.课堂上作笔记时我总试图记下老师的每一句话,而不管它是否有意义1234521.做作业时我总力求回忆起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以便把作业做好1234522.即使老师没有要求,我也会自觉地做书本上每一章节后面的习题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12345谢谢您的合作!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