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天马镇1:500地形图测绘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2396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山县天马镇1:500地形图测绘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常山县天马镇1:500地形图测绘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常山县天马镇1:500地形图测绘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常山县天马镇1:500地形图测绘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常山县天马镇1:500地形图测绘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山县天马镇1:500地形图测绘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山县天马镇1:500地形图测绘毕业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环境工程分院毕业论文 ( 2012届 )题目常山县天马镇1:500地形图测绘专 业工程测量与监理班 级 工程测量与监理0913学 号 作者姓名 指导老师 完稿时间 2012年6月目 录1 常山县天马镇1:500地形图现状简介2 基础控制测量 2.1 控制测量之坐标高程系统 2.2 控制测量的方式与实施3地形图的测绘4 地形图的检查5成果资料的整理6收获参考文献致谢常山县天马镇1:500地形图测绘 摘要:数字化测图技术为地形图的测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文为1:500地形图测量,探讨数字化测图技术在低丘缓坡开发的应用。关键词:数字化测图,控制测量1 衢州市常山县1:500地形图的现状2012年常

2、山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测了常山县天马镇1:500地形图,受国土局的委托,我们公司对常山县天马镇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测区位于天马镇西面,测区是以丘陵为主,测区山高坡陡、森林茂密,山上的土地有水田也有旱地,山下也包括了一部分废弃的居民屋。 2基础控制测量 2.1 控制测量之坐标高程系统 碎部测量、三角高程法、钢卷尺丈量法。我们用到的仪器是莱卡的全站仪、天宝的RTK、钢卷尺。RTK主要是用来做控制点,钢卷尺除了量仪高外,我们在测量过程中由于点打飞或者遗漏我们要用钢卷尺来解决。碎步测量与钢卷尺丈量法我就不细说了,在这里我要着重提是三角高程法。三角高程测量是通过观测两点的水平距离和天顶距(或高度角

3、)求定两点间距离高差的方法。该观测方法简单,不受地形条件限制。其原理如图,在测量时,将全站仪架设于控制点上,立棱镜者将棱镜立在该测的点上(现在大多数是利用免棱镜功能),操作者利用全站仪根据距离、垂直角测出该点的高层。这种测量方法的的精度取决于垂直角误差和测距误差的大小,但我们不能忘记球气差,虽然平常我们可以忽略不计可是我们要知道它是存在的。球气差公示:FL=(1-K)*L2/2R,如果考虑球气差那么H1=L*tan&+i-v+FL。2.2 控制测量的方式与实施 根据测区实际情况及我公司现有仪器状况,通行通视非常困难,给常规控制测量带来了很大难度,为了确保工期、保证质量,我们采用了GPS控制测量

4、方法。1GPS控制网的布设本工程是山区公路带状地形测量,为了满足工程设计及施工的需要,GPS网点自然紧随公路而布设,点位要求顾及公路测设范围且基本分布均匀,各测点要求至少能与一个相邻GPS点通视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S实时动态定位方法(RTK),观测时锁定卫星数目均应在5颗卫星以上,当锁定卫星信号至Fixed状态时存储记录,就是在固定的情况下进行测量浮动的话测量数据的误差就太大了。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S施测,起算点的连测不应该少于3个点。手薄进行记录,记录的内容是点名3地形图的测绘3.1 外业测量 常山县天马镇1:500地形图修测采用数字测图法、全站仪极坐标法在野外获取地物、地貌数据,用CASS

5、7.0内页画图,做成资料。 这次我主要是测量了常山县低丘缓坡开发1:500地形图,所用的是瑞德的全站仪和中海达的RTK。对测区要进行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两个步骤进行。3.1.1 控制测量阶段由于周围没有已知的控制点,所以要用RTK进行重新布点,在我所测的范围内就布设控制点,我们只是RTK测了两个控制点。其他都是转点测量的。在测区周围通视的地方用RTK布设2个以上的一级控制点,在根据控制点用全站仪布设此测区的控制点。测量阶段此阶段主要是用数字测图法,在配合全站仪测量和RTK测量的方法对测区的房屋、道路和附属设施进行采集。(1) 数字测图法就是在控制点进行对中整平和后视定向,并对周边的地物进行数据采

6、集,山上通视不好,所以要用极坐标法由控制点引出支点,并在支点上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测量地形的方法其中测量地形的主要有:山头和洼地、山脊和山谷、鞍部、陡崖和悬崖等。(2) RTK测量主要是用于周围没有控制点的地方。在RTK测量以前先得用水泥做个长方形,在上面插一个水泥钉,用来做控制点。这样是为了防止下次放样竣工的时候不会找不到控制点。在固定的情况下,打出控制点和测量一些测量全站仪转点麻烦的地方。如单个的独立设施,信号塔等。 3.2 内业数据处理 采用了数字化成图法,基本比例尺为1:500,成图软件是南方CASS7.0. 将外业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编码成图。大致的图形如房屋,水沟等都只要

7、简单修改就可以了。要注意符号的代码、属性、图层、线性和颜色的一致性。3.2.1外业数据的输入 先将数据在全站仪上改成南方CASS7.0,另命名到SD卡上。外业数据如图:3.2.2画图先将数据输到南方CASS7.0上,再传一下编码数据,接着编码识别,就将我们所测的坎,房屋等呈现在图上。再将其修改一下,接着画等高线,根据实地地形修改三角网,修改多余的等高线。我们画图软件CAD。首先要将仪器里的数据下载下来,莱卡仪器下载数据有专门的下载软件。下载好的数据还不能画我们要处理下将所有的点连好如果有遗漏的点我们又得去现场利用钢卷尺或全站仪用假定坐标系的方法将点取回在清华三维中将遗漏的点线补好在以南方CAS

8、S7.0格式导出在调入CAD中画,在CAD中我们主要是标注。主要修改等高线,这是一项复杂的,又得仔细的工作。表上面积和地形就是周围的房屋等设施。高层也是要显示在图上,其他的就不需要了。这些标好也差不多完工了,最后我们自己要检验下,在全部弄好后连图连数据交给业主这次的画的图形如下:3.2.3 图幅修改将图形加一个框架,编辑地形的名称,方向,坐标等。如图: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4地形图的检查4.1 检查程序首先组长对本作业组员所修测的数字地形图进行自查,认为无问题后,将完成的资料上交给公司,进行过程检查与最终检查。5 成果资料的整理 在成果资料的整理包括了 1.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2.检查

9、报告及精度统计表,质量评价表 3.技术总结报告 4.控制资料:控制点成果表,等级控制点点之记 5.1:500数字化地形图 6.野外采集的原始数据文件 7.等级控制点展点略图与通视图 8.等级控制点成果表6 收获 经过这一个月的熟悉,对低丘缓坡开发这个项目有完全陌生到有点熟悉,有不少的收获。比如RTK的使用,全站仪的运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读数的解解准确性,团队的合作性,吃苦耐劳的精神等等都有了深刻的影响。在测量地形的时候,没水是一件很悲剧的事情啊。5.1仪器操作的提高在测量过程中,我接触到了2种不同的仪器,一种是瑞德全站仪,还有的是中海达 RTK。全站仪在学校中碰到过,基本与学校操作的全站仪方

10、式大相径庭。在外业操作过程中也巩固了在学校一些碎部测点的方法,如偏心测量,相对测量,也接触到了学校没有过的全站仪的作用,如免棱镜测量,主要用于测绘人员不能进去的地方。RTK只是在做点和控制的时候使用。 5.2测量项目流程操作的提高外业测量只是开始,还有内页。从控制测量到碎部测量在到内业整理接着电子资料最后资料成图的全过程,虽然我只参与了其中的几个小部分,到也明白一个项目确实不好做,外业数据采集和成图,还要进行修改,如果不对还要进行补测。5.3 有了对自己未来的目标确定虽然对于自己的道路父母给了很多的建议,但是我个人觉得既然自己已经走上了测量这个行业,就要努力下去,目前的目标就是学习好自己的技术

11、,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下一个目标就是进入国土局,继续努力一步步来不能太急。参考文献 1赵文亮,地形测量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8-16 2杨国清控制测量学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2-43周建郑工程测量学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11-134纪勇数字测图技术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56-59,74-77,86-92,140-143致谢 经过不断的修改,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我也意识到我的大学三年的,确切的说在校园的生活只是两年,也即将结束了。我的心里其实很挺迷茫的,这么快弹指间三年就过去了。心里难免有些惆怅,既要面对毕业的事情还要面对不久后的就业问题。虽然,这次的

12、论文对于我来说难免有点困难了,但是想到步入社会所遇到的事情,可能这件事情就算不得什么了吧。 就要了告别了工测0913班的同学和老师了,但是我很欣慰能和大家一起走过这三年的时间。在大学里接受钭老师,陈老师等敬业的老师的教导和培养。正是这些敬业和严谨的态度,让我明白了测量专业的严肃和严谨不能一点的马虎。也正是这样鞭策着我们不断的前进,在单位碰到一些与老师所教不同的地方,我都会独立思考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不正确的,或者两者都有其道理。这个在工作中是经常碰到的,这也是其他社会上的测量员所没有的财富。在此,也要感谢学校给我们很多的单位,让我们的就业不会像社会上那样找不到工作。非常感谢老师给我们讲述怎样择业,怎样融入社会,同时也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 祝老师同学门在龙年里身体健康,也希望测量专业老师教育出能越来越多的测绘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