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毕业论文范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2423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工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建工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建工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建工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建工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工毕业论文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工毕业论文范文.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州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地基与基础班 级:08建工普招(2)班姓 名:学 号:200801091208成 绩:指导老师:汪菁土木工程教研室2011年4月摘要基础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因此地基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地基指的是直接承受构造物荷载影响的地层。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地基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地球的一部分。承受建筑物基础所传递的上部结构荷载的土层(或岩层)。地基就其受力情况而言,在建筑物基础荷载作用影响范围内的部分,称为持力层;在持力

2、层以下的部分,称为下卧层。地基与基础是一栋建筑物施工最先开始的部分,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部分,而往往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如果在施工中没有很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以后的工作将不能顺利的进行。本文就将主要针对地基和基础的类型,各种基础的适用范围,常见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一些常见的基础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在今后的施工中能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保证施工工作能正常的进行,确保工程能顺利的完成。关键词:地基与基础,常见问题分析,基础施工方法等ABSTRACTBasic means the building bottom and foundation contact beari

3、ng component and its role is to the upper loads of building foundation. Therefore foundation must be tough, stable and reliable. Foundation refers to take direct influence formation alkali-silica load .Base load of the entire building below bear soil or rock called the foundation. Foundation does no

4、t belong to building component, but it to ensure building solid durabilit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ts a part of earth. Bear building foundation message of the upper structure load layers (or rock). Foundation for its forces based load in building area of effect part, called force-hearing layer

5、; in the following section, called subsoil under lie layer.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is a building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part, also can say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and often most prone to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lace, if not very good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n later work will n

6、ot be able to smoothly.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aimed at the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of the type, scope of foundation, common problems, causes and solutions, some common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aspects of simple analysis. Hope that in the construction can avoid s

7、imilar issues to ensure construction work can normal, to ensure the project can be done smoothly. Keywords: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common problem analysis,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etc目录1 引言72 地基种类及处理方法82.1 天然地基82.2 人工地基82.21 人工地基的概念82.22 人工地基处理方法82.221 密实法82.222 换土法92.223 加固法92.23 建筑地基的处

8、理92.24 地基的改善措施102.241 改善剪切特性102.242 改善压缩特性102.243 改善透水特性102.244 改善动力特性102.24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的特性103 基础的概念及分类113.1 基础的概念113.2 基础的分类113.21 浅基础类型113.211 刚性基础113.212 扩展基础113.213 单独基础123.214 条形基础123.215 筏板基础和箱形基础123.22 深基础124 基础的设计规范135 常见地基与基础工程145.1 常见的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145.11 地基失稳造成工程事故145.12 地基变形造成工程事故145.13 地基渗流造成

9、工程事故145.14 土坡滑动造成工程事故155.15 地震造成工程事故155.16 特殊土地基工程事故155.17 其他地基工程事故155.18 基础工程事故155.2 工程事故原因165.21 对场地工程地质情况缺乏全面、正确的了解165.22 设计方案不合理或设计计算错误165.23 施工质量造成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165.24 环境条件改变造成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165.25 其他原因造成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165.3 工程事故预防176几种常见基础类型的适用条件分析186.1筏型基础186.2箱形基础186.3桩基础186.4柱下独立基础186.5十字交叉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186.6其它基

10、础形式197 常见基础施工方案207.1 混凝土基础施工207.11 施工准备。207.12 施工方法。207.2 桩基础施工207.21 预制钢筋混凝土打入桩217.211 打桩设备217.212振动沉桩217.213水冲沉桩217.214静力压桩217.22 钻孔灌注桩227.23 打孔灌注桩227.24 振动挤密砂桩238 结论24毕业论文声明25致谢26参考文献271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工程结构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能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就是能有一个稳固的基础,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地基与基础却恰恰是最易出现一些问题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对地基与

11、基础要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以免在以后的施工中出现一些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人们常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基础的施工是我们必须要着重对待的工作,无论建的房子多么的漂亮,但是若没有一个稳固的基础,那都将迟早成为坍塌的空中花园。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一些在基础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和一些常见基础的施工方法,以便我们在以后的施工中能更好的避免这些问题,使工程能更顺利的完成。2 地基种类及处理方法2.1 天然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在荷载作用下的压缩变形不超过允许范围,可以支承建筑物基础的天然土(岩)层。凡能保证地基稳定的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等都可作为天然地基。设计时要充分掌握地基土(岩)层的

12、压缩和沉降、抗剪和滑坡、土中含水量等因素,以保证地基安全可靠。2.2 人工地基2.21 人工地基的概念不具有充分承载能力的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的软弱土层经过人工加固处理而成的建筑物地基。设计时既要注意分析和合理利用基土的持力层,又要正确选择加固处理措施。2.22 人工地基处理方法人工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密实法、换土法和加固法三类: 2.221 密实法 用密实法处理地基又可分为:碾压夯实法:对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进行碾压或夯实。此法影响深度约为200毫米,仅适于平整基槽或填土分层夯实。重锤夯实法:利用起重机械提起重锤,反复夯打,其有效加固深度可达1.2米。此法适用于处理粘

13、性土、砂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地基和对大面积填土的压实以及杂填土地基的处理。机械碾压法:用平碾、羊足碾、压路机、推土机及其他压实机械压实松散土层。碾压效果取决于被压土层的含水量和压实机械的能量。对于杂填土地基常用 812吨的平碾或1316吨的羊足碾,逐层填土,逐层碾压。振动压实法:在地基表面施加振动力,以振实浅层松散土。振动压实效果取决于振动力、被振的成分和振动时间等因素。用此法处理以砂土、炉渣、碎石等无粘性土为主的填土地基,效果良好。强夯法:利用重量为840吨的重锤从640米的高处自由落下,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的处理方法。经过强夯的地基承载能力可提高34倍,以至6倍,压缩性可降低2001000

14、,影响深度在10米以上。此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砂、黄土、杂填土和含粉砂的粘性土等。施工时噪声与振动较大。堆载预压法:在堆积荷载作用下,使饱和软土层排水固结,提高抗剪能力,增加地基的稳定性。砂井堆载预压法:在软土层中按一定距离打入管井,井中灌入透水性良好的砂,形成排水“砂井”,在堆载预压下,加速地基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此外,还有挤密砂桩法和振动水冲桩法等。 2.222 换土法 当地基持力层软弱,密集法不能满足建筑物荷载要求时,可采用换土垫层的办法处理土层。此法是先将基础底下一定深度的软弱土层挖出,回填砂、碎石、素土或灰土等,逐层夯实,便成为承载能力较高的垫层2.223 加固法 用加固法处

15、理地基可分为:化学加固法:通过压力灌注或搅拌混合等措施,使化学溶液或胶结剂进入土层,使土粒胶结。所用浆液主要有:高标号硅酸盐水泥和速凝剂配制成的水泥浆液;以水玻璃为主加氯化钙配制成的水玻璃浆液;以丙烯酸氨为主的浆液;以重铬酸盐木质素浆等纸浆液为主的浆液。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水泥浆液;纸浆液虽加固效果较好,但有毒,会污染地下水。高压旋喷法:利用喷射化学浆液与土粒混合搅拌处理地基。目前多使用水泥浆液。为防止浆液流失,常加入三乙醇胺和氯化钙等速凝剂。此法还可用于建筑物地基的补强。硅化加固法:此法是在渗透性较强的土层,利用一定的压力,把浆液通过下端带孔的管子注入土中,使土粒胶结起来。其加固效果同所用的化学

16、溶液浓度、土壤渗透性和注液压力有关。对于渗透系数每分钟小于 10-6米的粘性土,压力注入的硅酸钠溶液要依靠电渗作用,才能进入土层空隙,这种方法称为电硅化法。此法加固作用快,工期短,还可用来制止流砂、堵塞泉眼,也可用于加固已建工程。 2.23 建筑地基的处理人工地基处理示意图在建筑学中地基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上层建筑是否牢固地基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建筑物的地基不够好,上层建筑很可能倒塌,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而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各种地基处理方法以改善地基条件。地基处理的对象是软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中国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中明确规定:“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

17、杂填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特殊土地基带有地区性的特点,它包括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粘土和冻土等地基。 2.24 地基的改善措施2.241 改善剪切特性地基的剪切破坏表现在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不够;使结构失稳或土方开挖时边坡失稳;使临近地基产生隆起或基坑开挖时坑底隆起。因此,为了防止剪切破坏,就需要采取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的措施。 2.242 改善压缩特性地基的高压缩性表现在建筑物的沉降和差异沉降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 2.243 改善透水特性地基的透水性表现在堤坝、房屋等基础产生的地基渗漏;基坑开挖过程中产生流沙和管涌。因此需要研究和采取使地基土变成不透水或

18、减少其水压力的措施。 2.244 改善动力特性地基的动力特性表现在地震时粉、砂土将会产生液化;由于交通荷载或打桩等原因,使邻近地基产生振动下沉。因此需要研究和采取使地基土防止液化,并改善振动特性以提高地基抗震性能的措施。2.24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的特性主要是指消除或减少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土的胀缩性等地基处理的措施。3 基础的概念及分类3.1 基础的概念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因此地基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 工程结构物地面以下的部分结构构件,用来将上部结构荷载传给地基,是房屋、桥梁、码头及其他构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3.2 基础的分类基础分为浅基础和

19、深基础两种类型。一般而言,基础多埋置于地面以下,但诸如码头桩基础、桥梁基础、半地下室箱形基础等均有一部分在地表之上。通常把位于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5m的一般基础(柱基或墙基)以及埋置深度虽超过5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尺寸基础(如箱形基础),统称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在桥梁结构中,对于无冲刷河流,埋置深度是指河底或地面至基础底面的距离;有冲刷河流是指局部冲刷线至基础底面的距离。如果地基属于软弱土层(通常指承载力低于100kPa的土层),或者上部有较厚的软弱土层,不适于做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时,也可将浅基础做在人工地基上。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埋置深度较浅,用料较省,无需复杂的施工设备,在开挖基坑

20、、必要时支护坑壁和排水疏干后对地基不加处理即可修建,工期短、造价低,因而设计时宜 优先选用天然地基。当这类基础及上部结构难以适应较差的地基条件时才考虑采用大型或复杂的基础形式,如连续基础、桩基础或人工处理地基。 3.21 浅基础类型按基础刚度分类 3.211 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是由砖、石、素混凝土或灰土等材料做成的基础。 3.212 扩展基础 当刚性基础不能满足力学要求时,可以做成钢筋混凝土基础,称为扩展基础。浅基础按构造类型可分为四种 3.213 单独基础在建筑中,柱的基础一般都是单独基础。 3.214 条形基础墙的基础通常连续设置成长条形,称为条形基础。3.215 筏板基础和箱形基础当柱子

21、或墙传来的荷载很大,地基土较软弱,用单独基础或条形基础都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时,往往需要把整个房屋底面(或地下室部分)做成一片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板,作为房屋的基础,称为筏板基础。为了增加基础板的刚度,以减小不均匀沉降,高层建筑往往把地下室的底板、顶板、侧墙及一定数量的内隔墙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刚度很强的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称为箱形基础。 (4)、壳体基础:为改善基础的受力性能,基础的形式可不做成台阶状,而做成各种形式的壳体,称做壳体基础。3.22 深基础 位于地基深处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上,埋置深度大于5m或大于基础宽度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如桩基、地下连续墙、墩基和沉井等。 4 基础的设计规范(一)、

22、无地下室、地基较差、荷载较大为增强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可采用十字交叉梁条形基础。如采用上述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基础强度和变形要求,又不宜采用桩基或人工地基时,可采用筏板基础。框架结构、有地下室、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要求严、防水要求高、柱网较均匀,可采用箱形基础;柱网不均匀时,可采用筏板基础。 (二)、有地下室,无防水要求,柱网、荷载较均匀、地基较好,可采用独立柱基,抗震设防区加柱基拉梁。或采用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或筏板基础。筏板基础上的柱荷载不大、柱网较小且均匀,可采用板式筏形基础。当柱荷载不同、柱距较大时,宜采用梁板式筏基。无论采用何种基础都要处理好基础底板与地下室外墙的连结节点。 (三)

23、、框剪结构无地下室、地基较好、荷载较均匀,可选用单独柱基,墙下条基,抗震设防地区柱基下设拉梁并与墙下条基连结在一起。 (四)、无地下室,地基较差,荷载较大,柱下可选用交叉条形基础并与墙下条基连结在一起,以加强整体性,如还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或变形要求,可采用筏板基础。剪力墙结构无地下室或有地下室,无防水要求,地基较好,宜选用交叉条形基础。当有防水要求时,可选用筏板基础或箱形基础。高层建筑一般都设有地下室,可采用筏板基础;如地下室设置有均匀的钢筋混凝土隔墙时,采用箱形基础。当地基较差,为满足地基强度和沉降要求,可采用桩基或人工处理地基。 (五)、多栋高楼与裙房在地基较好、沉降差较小、基础底标高相等

24、时基础可不分缝。当地基一般,通过计算或采取措施控制高层和裙房间的沉降差,则高层和裙房基础也可不设缝,建在同一笺基上。施工时可设后浇带以调整高层与裙房的初期沉降差。 (六)、 当高层与裙房或地下车库基础为整块筏板钢筋混凝土基础时,在高层基础附近的裙房或地下车库基础内设后浇带,以调整地基的初期不均匀沉降和混凝土初期收缩。5 常见地基与基础工程5.1 常见的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 5.11 地基失稳造成工程事故 建筑物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密度超过地基承载力,地基将产生剪切破坏。地基产生剪切破坏将使建筑物下沉倒塌或破坏。地基承载力是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指标。各类地基承受基础传来荷载的能力都有一定的

25、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建筑物将产生较大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开裂;如果超越过多,则地基土有可能发生剪切破坏而整体滑动或急剧下沉,造成房屋的倾斜或严重受损。 地基破坏的形式与地基土层分布、土体性质、基础形状、埋深、加荷速率等因素有关。土体不易压缩、基础埋深较深时将形成冲切或局部剪切破坏;土体容易压缩、基础埋深较浅时将形成整体剪切破坏,产生整体剪切破坏前,在基础周围地面有明显隆起现象。 5.12 地基变形造成工程事故 地基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产生沉降,当总沉降量或不均匀沉降超过建筑物允许沉降时,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造成工程事故。地基总沉降过大,不仅容易使散水倒坡,而且建筑物室内外连接,内外网之间的

26、水、电、暖管道断裂,都需付出相当代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时,容易造成建筑物的倾斜,及上部结构构件的开裂。 5.13 地基渗流造成工程事故 渗流造成潜蚀,在地基中形成土洞、溶洞或土体结构改变,导致地基破坏。 渗流形成流土、管涌导致地基破坏。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基中有效应力改变,导致地基沉降,严重的可造成工程事故。 5.14 土坡滑动造成工程事故 建在土坡上或土坡顶和土坡坡趾附近的建(构)筑物会因为土坡滑动产生破坏。造成土坡滑动的原因很多,除坡上加载、坡脚取土等人为因素外,土中渗流改变土的性质,特别是降低土层界面的强度,以及土体强度随蠕变降低等是重要的原因。 5.15 地震造成工程事故 地震对建筑物的

27、影响不仅与地震烈度有关,还与建筑场地效应、地基土动力特性有关。在同样的场地条件下,粘土地基和砂土地基、饱和土和非饱和土地基上房屋的震害差别也很大。地基对建筑物的破坏还与基础型式、上部结构、体型、结构形式和刚度有关。 5.16 特殊土地基工程事故 特殊土主要指: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冻土地基以及盐渍土地基等。特殊土的工程性质与一般土不同,特殊土地基工程事故也有特殊性。 5.17 其他地基工程事故 地下工程(地铁、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和人防工程等)的兴建,地下采矿造成的采空区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均可能导致影响范围内地面下沉造成地基工程事故。另外,各种原因的地裂缝也将造成工程事故。 5.18 基

28、础工程事故 除地基工程事故外,基础工程事故也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基础工程事故可分为基础错位事故、基础构件施工质量事故以及其他基础工程事故。 5.2 工程事故原因 5.21 对场地工程地质情况缺乏全面、正确的了解 许多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源于对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情况缺乏全面、正确的了解,没有正确了解建筑场地土层分布、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就错误估计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特性,导致发生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造成设计人员对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缺乏全面正确的了解,主要有下述情况:工程勘察工作不符合要求,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非常复杂,没有按规定进行工程勘察工作。 5.22 设计方案不合

29、理或设计计算错误 设计方案不合理,主要是设计人员不能根据建筑物上部结构荷载、平面布置、高度、体型、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合理选用基础形式,造成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它的要求,导致工程事故。 设计计算错误,主要包括:荷载计算不正确,基础设计方面错误,地基沉降计算不正确导致不均匀沉降失控。5.23 施工质量造成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 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主要有:未按设计施工图施工,未按技术操作规程施工。 5.24 环境条件改变造成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 环境改变常见下述情况:地下工程或深基坑工程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地基与基础的影响;建筑物周围地面堆载引起建筑物地基附加应力增加,导致建筑物完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进一步发

30、展,建筑物周围地基中施工振动或挤压对建筑物地基的影响,地下水位变化对建筑物地基的影响。 5.25 其他原因造成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 上述原因造成工程事故通过努力是可以避免的,但有一些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是难以避免的,如少数地质情况特别复杂而造成的地基基础工程事故,以及超过设防标准的地震造成的地基基础工程事故,等等。 5.3 工程事故预防 精心勘察、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可以预防绝大部分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 首先要搞好工程勘察工作。预防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首先要重视对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全面、正确了解,这是预防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的关键。 其次要做到精心设计。在全面、正确了解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基

31、础上,根据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如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则应进行地基处理形成人工地基,并采用合理的基础形式。地基、基础、上部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设计中应统一考虑。要认真分析地基变形,正确估计施工后沉降,并控制建筑物施工后沉降在允许范围内。 最后要做到精心施工。合理的设计需要通过精心施工来实现,要杜绝施工质量事故。6几种常见基础类型的适用条件分析6.1筏型基础 它的适用条件为:对于软土地基,当使用条形基础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容许变形和地基容许承载力时;当高层建筑的柱距较小,而柱子的荷载较大,必须将基础连成一整体,才能满足地基容许承载力时;风荷载或地震荷载起主要作用的高层建筑,欲

32、使基础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时。6.2箱形基础具有很大的刚度和整体性。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起到调节或减小的作用。因此适用于上部荷载大而地基土又比较软弱的情况。 6.3桩基础它的适用条件为:浅表土层软弱,在较深处有能承受较大荷载土层作为桩基础的持力层时;在较大深度范围内,土层均较软弱,且承载力较低时;高层建筑结构传递给基础的垂直和水平荷载很大时;高层建筑对于不均匀沉降非常敏感和控制严格时;地震区采用桩基础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时。 6.4柱下独立基础它的适用条件为:当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无地下室、地基土质较好、荷载较小、柱网分布较均匀时,可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在抗震设防区,其纵横方向应设连系梁,连系梁

33、可按柱垂直荷载的10%引起的拉力和压力分别验算。 6.5十字交叉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它的适用条件为:当上部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无地下室、地基条件较好时;当上部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有地下室、无特殊防水要求、柱网、荷载及开间分布比较均匀、地基较好时;当上部结构为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无地下室、地基较差、荷载较大时,为了增加基础的整体性和减少不均匀沉降。 6.6其它基础形式如板式、桩箱基础、桩筏基础等,可根据各种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比选,由设计者自行选择。 7 常见基础施工方案7.1 混凝土基础施工7.11 施工准备。基础施工前应进行验槽。应挖去局部软弱土层,并用灰堵截中砂砾分层回填夯实。如

34、有地下水或地面滞水,应排除基槽(坑)内浮土、积水、淤泥、垃圾、杂物等。7.12 施工方法。1、基土良好,且无地下水时基槽(坑)第一阶可利用原槽(坑)浇筑,上部台阶支模浇筑,模板要支撑牢固,缝隙孔洞应堵严,木模应浇水湿润。2、基础混凝土浇筑高度在2米以内时,混凝土可直接卸入基槽(坑)内;浇筑高度在2米以上时,应通过漏斗、串筒或溜槽下灰。3、浇筑台阶式基础应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成,每层先浇边角,后浇中间,锥形基础如斜坡较陡,斜面部分应支模浇筑,或随浇随安装模板。4、当基槽(坑)因土质不一挖成阶梯形式时,应当从最低处开始浇筑。5、混凝土浇筑完后,外露部分应适当覆盖,洒水养护;拆模后,及时分层回填土方

35、并夯实。7.2 桩基础施工桩基础是由若干个沉入土中的单桩组成的一种基础,各单桩的顶部用承台或梁联系起来。桩按施工方法可分预制桩和灌注桩。预制桩按桩截面表状可分为方桩和管桩;按将桩深入土中的方法不同,分为打入桩、静力压桩、振动沉桩和水冲沉桩等;灌注桩是先在桩位处成孔、然后放入钢筋骨架,再浇筑混凝土而成的桩,按其成孔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泥浆护壁成孔、干作业成孔、套管成孔及爆扩成孔灌注桩等。7.21 预制钢筋混凝土打入桩预制桩用锤击沉桩施工,又称打入桩。它是利用桩锤下落产生的冲击功能使桩沉入土中的一种打桩方法。7.211 打桩设备打桩设备主要包括桩锤、桩架和动力装置三部分。桩锤是对桩施加冲击力,把桩打

36、入土中的机具,常用的桩锤有落锤、单动汽锤、双动汽锤、柴油打桩锤,桩架是吊桩就位,在打桩过程中引导桩的方向,并保证桩锤能沿着所要求方向冲击的打桩设备,行走移动可采用轨道或履带方式。动力装置包括驱动桩锤及卷扬机用的动力设备。7.212振动沉桩振动沉桩与打入桩施工方法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用振动箱代替桩锤,利用固定在桩头上的振动箱所产生的振动力,通过桩身使土体强迫振动,桩与土间的摩擦力减小,使桩在自重与振动力作用下沉入土中的方法。7.213水冲沉桩水冲沉桩在桩旁插入一根与桩平行的射水管,下设喷嘴,沉桩时利用高压水冲刷桩尖下的土壤,以减小桩下沉的阻力和桩身表面与土壤的摩擦力,从而使桩在自重及锤击或振动作

37、用下深入土中的方法。7.214静力压桩静力压桩是在软弱土中,利用静压力(压桩机自重及配重)将预制桩逐节压入土中的一种沉桩法,压桩设备一般采用液压静力压桩机。它由机架、行走机构、主液压千斤顶、压桩夹头等组成。压桩时首先用起重机将预制桩吊入压桩夹头,并调整垂直,用夹紧千斤顶夹紧然后开动液压千斤顶,两个液压千斤顶同时加压,将预制桩连同压桩夹头一并压入地下18米左右(一个冲程)。松开夹紧千斤顶,主液压千斤顶将压桩夹头上提18米,重新夹紧,进行第二个冲程,如此下去,直至将桩全部压入地下。综上所述,施工中采用的打桩机械有:轨道式、履带式、筒式、走管式柴油打桩机和液压静力压桩机。另外,打钢板桩的方法基本同钢

38、筋混凝土桩。7.22 钻孔灌注桩它是利用钻孔机钻出桩孔,然后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成。其特点是施工中无振动、不挤土,可在各种土层条件下施工,但桩承载力较低,沉降量较大。其钻孔灌设备主要有螺旋钻机和潜水钻机两种。螺旋钻孔灌注桩是利用动力旋转钻杆,使钻头的螺旋叶片旋转削土,土块沿螺旋叶片上升排出孔外。成孔直径一般为300毫米左右,钻孔深度812米。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一般粘性土、砂土及人工填土地基,但不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上述各类土及淤泥质土地基。潜水成孔灌注桩是利用由防水电机、减速机构和钻头组成的潜水钻机潜入水中钻孔,然后放入钢筋骨架,并进行水下灌注混凝土而成。适用于一般粘性土、淤泥质土及砂土

39、地基,尤其适宜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层中成孔。7.23 打孔灌注桩又称套管成孔灌注桩。它是利用锤击打桩法或振动打桩法,将带有钢筋混凝土桩靴或带活瓣式桩靴的钢桩管沉入土中,然后灌注混凝土并拔管而成的灌注桩。按照沉管方式的不同,又分为锤击管灌注桩和振动管灌注桩两种。适用于一般粘性土、淤泥质土、砂土和人工填土地基;后者还可用于稍密和中密的碎石土地基。拔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单打法。即一次拔管。拔管时,桩管每提升0.5米停拔,振动510s,再拔管0.5米,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地面。2复打法。在第一次灌注混凝土拔出桩管后,立即在原桩位再埋预制桩靴或合好活瓣第二次复打沉桩管,使未凝固混凝土向四周挤压扩大桩径,然

40、后再灌注第二次混凝土拔管的方法。3反插法。桩管每提升0.51.0米,再把桩管下沉0.30.5米(且不大于活瓣桩尖长度的23),在拔管过程中分段添加混凝土,使管内混凝土始终不低于表面,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地面。7.24 振动挤密砂桩 指用振动沉桩机将带活瓣桩的与砂桩同直径的钢桩管沉入土中,然后在桩管中灌砂,边拔管边振动,使砂留于桩孔中而形成密实的砂桩。它可以起到挤密周围土层,从而提高承载力和迅速排水固结加速地基下沉及稳定的作用。适用于加固饱和软土地基和人工松散杂填土和松散砂土地基。砂桩直径一般为200320毫米,最大可达700毫米,间距a(1.84.0)d,其中d为桩的直径。桩的布置宜采用梅花形,桩

41、的平面尺寸一般在宽度和长度方向最外排砂桩轴线至基础边缘距离应不小于15倍砂桩直径或110砂桩有效长度,以防止基土塑性变形和冻胀的影响。施工时,应按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的施工顺序进行,拔管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形成中断、缩颈。灌砂的灌砂量应按桩孔的体积和砂在中密状态时的干土密度计算,其实际灌砂量(不包括水重)不得少于计算的95。施工中如发现砂量不够或中断等情况,可在原位进行复打灌砂。8 结论基础工程约占了整个建筑物工程量的三分之一,一栋建筑物牢固与否关键在于基础。只有基础打好了,建筑物才有了牢固的前提。施工单位和施工员应严格按要求施工,快速高效安全应对基础工程施工遇到的常见问题,质量上不给整栋建筑物

42、留隐患,工期上不拖整栋建筑物总工期的后腿。在实际的施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地基和基础的问题,比如在挖土时我们就要控制好挖土的深度,不能多挖更不能少挖。在挖的时候最好能一边挖一边清除浮土,这样就能为以后减少工作量。并且要做好排水及边坡支护。在基坑挖好后及时的进行垫层的浇筑,以免出现雨雪天气。坑挖好后,施工队必须对坑的大小尺寸进行测量,并且对坑留有一定余量,便于支模。与图纸相符后,通知项目部进行复查,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挖出的土不能洒落到边坡和路中隔离带。在基础的施工时要各工种相互配合,这样能更快更好完成工作。还有就是不同的基础要选用合理的方法,以便能更顺利的完成施工。浇筑前,必须事先和混凝土

43、厂家提前预约。必须让混凝土厂家带上混凝土出厂检验报告;须复查发电机、振动棒是否能正常工作;再次对法兰盘的水平度、与模板的间距进行复查;块的模具必须准备好;筑时必须用彩条布对路面进行保护。混凝土每浇筑40cm后,就要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动,振动必须到位(边角,法兰盘中心)。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基础的法兰盘的水平度、与模板的间距进行查看,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矫正。施工完毕后,清扫施工现场,做到文明施工。类似以上的问题还有很多,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及时处理这些问题,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毕业论文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践工作所完成的。除文中

44、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的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论文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签名: 2011年 4月 15日致谢感谢汪菁老师的指导,使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感谢中州大学曾经为我授过课的老师,感谢中州大学土木教研室的全体老师,是他们的言传身教,才使我日有所长,学有所成;感谢和我一起作毕业论文的同学、同事、朋友们,他们在我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提供了大量的建议等,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此次论文的完成将变得非常困难;然后还要感谢大学三年来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坚固的专业知识基础;也

45、学会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 ,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设计才会顺利完成。最后感谢我的母校中州大学三年来对我的大力栽培。 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论文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大专生的毕业论文,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会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汪菁老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同事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任务。 我们将要完成全部的学业,结束我们的大学生活,真的非常感谢帮助过我的人,是他们让我学会的更多,让我对以后的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参考文献(1)基础工程 第一版 刘金龙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2)基础及地基 第三版 中国建筑出版社。(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北京(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6)灌注桩基础技术规程YSJ21292 YBJ4292。(7)地基与基础【J】。袁聚云,武汉理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