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JS500搅拌机设计10198.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2657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JS500搅拌机设计1019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毕业论文JS500搅拌机设计1019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毕业论文JS500搅拌机设计1019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毕业论文JS500搅拌机设计1019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毕业论文JS500搅拌机设计1019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JS500搅拌机设计1019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JS500搅拌机设计10198.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JS-500型混凝土搅拌机JS-500 TYPE CONCRETE MIXER 学院(部): 机械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 年 5 月 1 日JS-500型搅拌机混凝土 摘 要 当前现有的JS-500型混凝土搅拌机普遍存在拌料不充分,噪音大,难以清洗,功率消耗大等问题,制约了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因此需要一种结构优化,功能先进,高效率的新型混凝土搅拌机来迎合市场需要。本文在参阅了国内外大量对该型号混凝土搅拌机研究的文献基础之上,针对该型号搅拌机中的五个系统(上料系统,搅拌系统,卸料系统,供水系统,电气系统)存在的问题,仔细观察,实验分析和数据、图形分析

2、,然后找出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改变机构,或增加减少相关装置,使问题得到解决。关键词:JS-500型,混凝土搅拌机,新工艺新技术,五个系统,结构优化JS-500 TYPE CONCRETE MIXERABSTRACT The JS-500 type concrete mixer current mixing is not full, big noise, it is difficult to clean, big issues such as power consumption, restricted the promotion and use of new technology and

3、new process, so we need a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dvanced function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of new concrete efficient mixing machine. Based on a lot of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is type of concrete mixer, the five systems of this type of mixer in (feeding sy

4、stem, mixing system, discharging system, water supply system, electrical system) problems, careful observation, analysis and data, graphics experiment points, then find out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n change the mechanism, or added to reduce the related device, to solve the problem。KEYWORDS:JS-500 t

5、ype, concrete mixer, new technology and new process, five systems, structure optimization目 录摘要(中文)摘要(外文)绪论31搅拌机概述3 1.1搅拌的作用31.1.1混凝土的组成31.1.2搅拌的任务31.1.3合理的搅拌机理3 1.2混凝土搅拌机的类型4 1.2.1分类4 1.2.2搅拌效果比较6 1.2.3混凝土搅拌机型号6 1.3我国混凝土搅拌机的发展状况72 设计大纲8 2.1毕业设计课题8 2.2设计的总体要求8 2.3 设计原则 8 2.4 原始数据 83 设计的主要内容8 3.1 总体设计

6、 8 3.1.1搅拌装置9 3.1.2传动系统9 3.1.3上料系统9 3.1.4供水系统9 3.1.5机架与支腿9 3.1.6电气控制系统9 3.2 主要机构具体结构设计及参数设计 9 3.2.1搅拌装置叶片的设计9 3.2.2传动系统14 3.2.3上料系统的改进15 3.2.4卸料机械的改进16 3.2.5供水系统16 3.2.6电气控制系统改进17 3.2.7 机架与支腿 18 3.2.8 轴封装置改进 18 4 机架的设计19 4.1机架设计的主要内容 19 4.2底架的设计 19 4.2.1 机架设计的一般要求 19 4.2.2 底架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20 4.2.3 确定搅拌筒偏

7、离机架底架重心的距离 20 4.2.4 底架所受各力的分析计算 21 4.2.5 求各点的力矩 25 4.2.6 选材 26 4.2.7 底架的校核 26 4.3支腿的设计 29 4.3.1 校核支腿的稳定性 30 4.3.2 局部稳定性的校核 30 4.4上料架与底架的联结形式及台板的设计 32 4.4.1 上料架与底架的联结形式 32 4.4.2 台板的设计 33 4.5减速器底板的设计 33结论34参考文献35绪论混凝土搅拌机是一种带叶片的轴在圆筒或槽中旋转用以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搅拌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主要由拌筒、加料和卸料机构、供水系统、原动机、传动机构、机架和支承装置等组成

8、。它在建筑中有重要的地位。1搅拌机概述1.1搅拌的作用1.1.1混凝土的组成 混凝土作为当今最大宗的建筑材料,广泛地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国防、水利、市政和民用等基本建设工程中,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混凝土指水泥混凝土而言,它是由水泥和砂、石集料,加水按规定的配合比,经过搅拌、浇注和凝结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其中,水泥和水起胶凝作用,砂、石起骨架填充作用,水泥浆包裹在砂的表面,并填充于砂的空隙成为砂浆,砂浆又包裹在石子的表面,并填充石子的空隙。当水泥浆硬化后,就将砂、石集料颗粒牢固地粘结成一个整体,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其他许多重要性能。 1.1.2搅拌的任务 强度是混凝土最主要的力学

9、性能,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混合料间的界面结构。 一般认为混凝土搅拌的主要任务是; (l)组分均匀分布,达到宏观及微观上的匀质; (2)破坏水泥粒子团聚现象,使其各颗粒表丽被水浸润,促使弥散现象的发展; (3)破坏水泥粒子表面的初始水化物薄膜包裹层,促进水泥颗粒与其他物料 颗粒的结合,形成理想的水化生成物; (4)由于集料表面常覆盖一薄层灰尘及粘土,有碍界面结合层的形成,故应使物料颗粒间多次碰撞和互相摩擦,以减少灰尘薄膜的影响; (5)提高混合料各单元体参与运动的次数和运动轨迹的交叉频率,以加速达到匀质化。 1.1.3合理的搅拌机理 由以上分析可以给合理的搅拌机理一个解释:应尽可能使处在搅拌过程

10、中的混合料各组分的运动轨迹在相对集中区域内互相交错穿插,在整个混合料体积中最大限度地产生相互摩擦,尽可能提高各组分参与运动的次数和运动轨迹的交叉频率,为混合料实现宏观和微观匀质性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因此,为了获得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混凝土搅拌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l)能对混凝土各种组分均匀搅拌,并使水泥浆或沥青均匀包裹骨料表面; (2)能将搅拌后的混凝土均匀的卸出; (3)搅拌和出料的时间短; (4)占地面积小; (5)功率消耗小,符合环保要求。 而影响混凝土搅拌质量的与搅拌机有关的主要因素有:(1)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形式和它的搅拌速度;(2)混凝土搅拌机出料容量与搅拌筒几何容积的比率,即容积利

11、用系数;(3)搅拌叶片和衬板的磨损状况; (4)各种混合材料的加料顺序;(5)搅拌时间。 1.2混凝土搅拌机的类型1.2.1分类混凝土搅拌机是制备混凝土的专用机械,其种类很多。按混凝土搅拌机的工作性质分有:周期性搅拌机和连续作用搅拌机两大类;按混凝土的搅拌原理分有:自落式搅拌机和强制式搅拌机两大类;按搅拌筒形状分为:鼓筒式,锥式(含锥形及梨形)和圆周盘式等搅拌机,常用的是周期性搅拌机,其具体分类如下: 自落式搅拌机有较长的历史,早在20世纪初,由蒸汽机驱动的鼓筒式混凝土搅拌机已开始出现。50年代后,反转出料式和倾翻出料式的双锥形搅拌机以及裂筒式搅拌机等相继问世并获得发展。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的拌

12、筒内壁上有径向布置的搅拌叶片。工作时,拌筒绕其水平轴线回转,加入拌筒内的物料,被叶片提升至一定高度后,借自重下落,这样周而复始的运动,达到均匀搅拌的效果。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简单,一般以搅拌塑性混凝土为主,对粗骨料粒径要求不严格,广泛地应用在中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的这类搅拌机有,鼓式搅拌机、双锥反转出料搅拌机、双锥倾翻出料搅拌机和对开式搅拌机等。其中的鼓式搅拌机由于技术性能落后,已于1987年列为淘汰产品。 图1-1 自落式搅拌机强制式搅拌机,从20世纪50年代初兴起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推广。最先出现的是圆盘立轴式强制混凝土搅拌机。这种搅拌机分为涡桨式和行星式两种。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

13、轻骨料的应用,出现了圆槽卧轴式强制搅拌机,它又分单卧轴式和双卧轴式两种,兼有自落和强制两种搅拌的特点。其搅拌叶片的线速度小,耐磨性好和耗能少,发展较快。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拌筒内的转轴臂架上装有搅拌叶片,加入拌筒内的物料,在搅拌叶片的强力搅动下,形成交叉的物流。这种搅拌方式远比自落搅拌方式作用强烈,主要适于搅拌干硬性混凝土。 常见的这类搅拌机有,立轴涡桨搅拌机、立轴行星搅拌机、单卧轴搅拌机和双卧轴搅拌机等。 图1-2 JS-500强制式搅拌机1.2.2搅拌效果比较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是以挤压、剪切和冲击三种力同时作用而进行搅拌的,外力对拌和料的有效作用时间长,力的作用效率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混

14、凝土搅拌均匀。双卧轴搅拌机是以物料的挤压、剪切和对流为主,物料间的冲击为辅,如图1一3所示。其工作原理为:当搅拌轴转动时,叶片一方面带动混合料在拌筒内轮番地作圆周运动,上下翻滚,同时在搅拌叶片相遇或重叠的部位,混合料相互交换体位;另一方面推动混合料沿着搅拌轴方向,不断地从一个旋转平面向另一个旋转平面运动。双轴叶片的反向螺旋形运动可使物料产生强烈的挤压,叶片前后端的混凝土压力差使得物料产生冲击,叶片在旋转过程中可使物料产生许多切割面。 图1-3强制式搅拌机物料运动轨迹从上述分析可知:混凝土间产生挤压对流的内摩擦,混凝土经剪切后产生大量的切割面,混凝土间相互的冲击是搅拌混凝土的三大要素。它不但可以

15、完成拌和料间的物理变化,也可以加速化学反应。 双卧轴搅拌机既有对混凝土的切割,也有一定的冲击。特别是混凝土间具有合理的对流挤压,在搅拌轴旋转的每一瞬间混凝土均受到不同的外力作用,使拌和料在任何时刻都产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是综合性能最好的机型之一。 双卧轴搅拌机以其显著的特点、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混凝土工程。而且随着高强度混凝土的实用化和混凝土机械的大型化,双卧轴搅拌机必将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据一些建筑行家预测,此种机型今后仍是我国大型混凝土浇筑工程的主要机械。1.2.3混凝土搅拌机型号混凝土搅拌机的型号由搅拌机机型号和主要参数组合而成,其意义如下: 1.3我国混凝土搅拌机的

16、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混凝土得到广泛应用,混凝土搅拌机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目前我国混凝土搅拌机生产企业众多,产品已形成系列化,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只有部分产品接近先进水平,有些技术已经超过进口混凝土搅拌机的水平,其中部分产品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能力高、称量精度高、投资少、搅拌质量好,能实现多仓号、多配合比、不间断地连续生产以及主机及其主要元器件的国产化程度高等优点,但我国的混凝土搅拌机还存在着整体技术含量不高、普及率不高、地区差异较大、智能化程度不高和环保性能不高等缺点。目前,混凝土搅拌机的主要客户群是参与大型项目施工建设的大型基础建筑公司,在市场构成上,混凝土搅拌机企业的

17、80%左右产品都供应给这些大型的施工企业,可见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混凝土搅拌机的影响是很大的,一旦以高铁为代表的大型施工项目的逐渐完工,混凝土搅拌机市场也将面临快速下滑的风险。因此,今后商品混凝土机械市场将是主要的混凝土搅拌机市场增长点,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商品混凝土的应用日益扩大,地方政府在扩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对各级地方的商品混凝土提出要求,这也将推动混凝土搅拌机的发展。混凝土机械是建筑工程业中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施工设备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水泥产量最大的国家,年产量约13.8亿t,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50%以上,这就决定了中国混凝土机械在世界工程建设中的地位。近年来,混凝

18、土机械市场经历了白热化的竞争,各制造企业进入了真正的微利时代。于此同时,各企业也都注重了机械技术含量的提升,在制造工艺和设计水平上都有大幅度提升。如电子技术、液压关键配件,在其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大幅度的技术提高。在控制系统做了微机调控方式的转变,整体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其经济性、可靠性、实用性均有明显提高,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中国的混凝土机械从制造和使用上来已经是世界大国了,在技术和性能方面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是仍有部分因素阻碍了中国成为世界混凝土机械的强国。如产品在可靠性、节能、环保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智能化、信息化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如今,工程机械行业都在秉承着“引

19、进来”与“走出去”双管齐下的战略方针,混凝土机械也要在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吸收国外的顶尖技术力量,同时坚持扩充海外市场份额,为中国由混凝土机械大国转变成为世界混凝土机械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设计大纲2.1 毕业设计课题JS500混凝土搅拌机的设计2.2设计的总体要求 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满足经济性要求 满足寿命与可靠性的要求 满足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满足有关的技术标准2.3 设计原则 经济高效原则 合理实用原则搅拌机技术条件应满足GB9142-2000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条件规范; 所用图纸的幅面应符合GB4457-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机械制图中的相关规定。2.4 原始数据 出料容积

20、 500 L 进料容积 800 L 搅拌电机额定功率 15 KW 最大骨料粒径 80/60 生产率 25-30 3设计的主要内容 3.1 总体设计3.1.1 搅拌装置搅拌叶片的改进3.1.2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方案的确定;传动系统结构形式的确定;传动系统结构型式和基本组成组成;动力设备型式和配置;画出结构方案草图。3.1.3 上料系统上料系统机构的改进; 上料架的结构及基本组成;画出结构草图。3.1.4 供水系统 供水方式的选择; 供水系统的组成和设备配置; 画出结构草图。3.1.5 机架与支腿 机架的基本组成; 机架的结构型式。3.1.6 电气控制系统整机电气控制系统方案的确定;电气系统原理图

21、的确定;画出电气原理图。3.2 主要机构具体结构设计及参数设计 3.2.1搅拌装置叶片的设计(1)叶片的形状改进大多混凝土搅拌机在使用中经常出现罐体内壁粘结灰浆,无论怎样清洗,罐内总是残留一些剩余物,时间长了就形成厚厚的凝固的灰浆块,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影响使用。钻进罐内清理,劳动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有时凿罐方法不当,容易把壁板凿裂,造成损失。通过反复观察分析,了解到造成灰浆粘罐的原因:一是由于进料叶片与进料口侧壁板之间的空隙,使混凝土中的骨料容易在空隙中卡住.造成粘结;二是由于进料叶片在工作时起着把物料搅向出料口方向,因此,在清洗罐体时,洗罐水不易在进料口侧停留冲洗,来不及冲掉粘结物就被叶片

22、搅向出料口方向。经过多次试验摸索,把原来的进料叶片取消。在出料叶片中每隔一片改制成如图3-1所示的非标准叶片,其安装位置见图3-2。改进后混凝土搅拌机叶片,靠近进料口部分的灰浆同样能得到搅拌,不但保证了出料、清洗顺利进行,搅拌速度与改进前相等,而且搅拌质量均匀。图3-1非标准叶片加工图 图3-2改制叶片安装位置(2)叶片的材料选择和可靠性设计搅拌机叶片失效的主要形式是磨损。磨损速度不仅取决于外载荷、表面加工质量和滑动速度,而且与材料及材料副的连接及组合有关。磨损量和耐磨寿命都是随机变量,若能准确进行概率计算和可靠性设计,则将给维修、调整和更换带来很大方便,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整机的可靠度。目前,我

23、国搅拌机叶片通常使用的材料有:普通白口铸铁、球墨铸铁、高钨白口铸铁和ZGMn13四种。在相同工况下,分别对上述四种不同材料的叶片进行工业性试验,其最大磨损量Wu和最小磨损量Wl如表3-1所示。 表3-1 时间(h)10203040506070普通白口铸铁最大磨损量82159241315410493573普通白口铸铁最小磨损量75141209299370451530球墨铸铁最大磨损量88171263349427522610球墨铸铁最小磨损量78145230308383460535高钨白口铸铁最大磨损量64115168227302375440高钨白口铸铁最小磨损量54991512102633153

24、58ZGMn13最大磨损量61112163218239318360ZGMn13最小磨损量5197137183218264302表1中的数据就是筛选较为理想的叶片材料以便进行磨损概率设计的主要依据。根据相关的试验表明,当骨料粒径在3 - 5mm时,叶片高度磨损最为严重。实际上,混凝土骨料级配粒径3-5mm的骨料只占全部骨料的100200(理论值为零),所以叶片与衬板间隙选在3-5mm时能有效地减少叶片高度方向的磨损。据相关统计分析,碎石间隙宜选3-5mm,卵石间隙宜选4 -6mm。 搅拌叶片在给定工作时间和容许磨损量条件下的可靠度主要取决于磨损寿命分布。一般都认为按正态分布。以ZGMn13叶片为

25、例,已知容许磨损量=5mm,年实际累积磨损时间=1000h,根据机械设计第三章可靠性的计算公式算出,一年1000h不磨损失效的可靠度为0. 99926。因此叶片进行维修、调整或更换的时间不必采取测量的办法检查判断。考虑到搅拌混凝土量和工作时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采用累积计算实际工作时间的方法来判定。如对于ZGMnl 3叶片,不磨损失效的可靠度R=0. 999时,工作多少小时就应更换呢?根据,即叶片工作1002. 86h时,即应更换新叶片(式中为可靠寿命,和为容许磨损量的磨损寿命均值和标准差,为联结系数)。所有材料叶片的可靠性设计均可采用类似方法计算。表1为四种常用材料叶片设计的可靠度,表3-

26、2则为可靠寿命计算值。表3-2年累积磨损时间可靠性可靠寿命(h)普通白口铸铁6100.99506610.00球墨铸铁5900.96638590.06高钨白口铸铁8100.98778804.09ZGMn1310000.999261002.86(3)叶片安装角的理论计算叶片安装角就是搅拌叶片斜面与搅拌轴轴线间的夹角,它对搅拌质量、搅拌效率和搅拌功耗都有很大的影响。根据第一章对双卧轴搅拌机工作原理的分析可知,搅拌机工作时,拌筒内的搅拌叶片将推动物料沿拌筒纵向、横向高速循环流动,松散物料并将它们不断的向上抛掷,从而实现物料在三维空间内的运动。因此,只有搅拌叶片相对于拌轴按一定角度安装,才能使物料既做横

27、向循环运动,又做纵向循环运动,达到均匀拌合的目的。为进行定性分析,将某一瞬间搅拌叶片对物料的作用情况简化为图3-3所示。 3-3物料单元受力图图中,F驱动力,F在叶片表面分解成两个分力:滑动力和正压力 混凝土物料与叶片表面间的摩擦力, (混泥土对钢的摩擦系数); 叶片安装角; 物料单元的运动趋势。 可以看出,要使物料能够沿叶片宽度方向运动,从而实现沿轴向的运动,则必须满足, (3-1) 于是得到, (3- 2)显然,安装角过小,叶片就只能带动物料围绕搅拌轴转动,而缺乏必要的轴向运动。当角度为零时,叶片的作用就等同于一块平板,与自落式搅拌机的搅拌机理完全一样,即使将搅拌时间延长,搅拌质量也不好。

28、但是安装角度过大,叶片就会像螺旋一样只能推动物料沿轴向大幅度的运动,而横向上的运动却很小,此时物料仍然不能被最强烈的搅动。在角度为90的极端情况下,叶片就成为一块与搅拌轴垂直的平板在转动,物料仅受到叶片立面和搅拌臂的切割作用,已没有任何搅拌意义。因此,一个最佳的安装角,应能保证物料在横向和纵向循环都得到最有效拌合。 搅拌机构工作时,叶片的前面将形成密实的核心,并使物料沿着密实核心的侧棱运动,见图3-4。 图中AB, BC为密实核心侧棱;为叶片的安装角; 为密实核心侧棱与搅拌轴间的夹角,通常叶片的横向搅拌系数就是时密实核心的截面积与时密使核心最大面积之比: 计算后得到, (2-3)叶片的纵向搅拌

29、系数就是密实核心两侧棱在搅拌轴上的投影差与叶片在搅拌轴上投影之比: 计算后得到, 为了保证物料在横向和纵向搅拌都有最佳效果,叶片的安装角就应使总搅拌系数具有最大值。总搅拌系数为: 于是有, 计算,得到 所以, 分析上式可知,当 时,为最佳安装角,即以该角度安装的搅拌叶片就可以保证物料沿拌筒纵横向都得到最强烈的拌合。当然,叶片安装角的最终取值,还要结合拌筒的长宽比来考虑。 3-4物料单元受力图 (4)叶片固定方法的改进一般搅拌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叶片固定螺栓容易松动,使叶片产生扭转变形,推角减小,推料速度减慢,致使物料堆积,加剧叶片的磨损。因而需经常停机更换叶片及调整叶片锥角a,影响了正常生产。

30、叶片在光轴上完全依靠螺栓紧固是比较难的,容易扭转。为此,寻找一个简单的叶片固定件如图3所示。材料为A3钢板和圆钢。在焊接时,可根据叶片所需推角a,将固定座焊于固定瓦上即成。使用时只需将叶片插入固定座的槽内,固定瓦贴于轴表面,通过叶片螺栓紧固在轴上即可。该件制作简单,拆装方便,提高了效率,不但消除了叶片扭转问题,也同时避免了在更换叶片时对推角a的调整,缩短了修理时间,且可多次重复使用。图3-5双轴搅拌机叶片固定方法3.2.2传动系统传动按传动方式可分为两种: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液压传动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紧凑,驱动力大等特点,但考虑到目前国内状况,液压马达在质量上提高了很多,但价格昂贵,用于

31、一般的搅拌设备上,成本太高,不经济,因此我们选用传统的机械传动。传动系统由电动机、皮带轮、减速箱、开式齿轮等组成,如图4所示。电动机8通过皮带轮7、5带动二级齿轮减速箱,减速箱两轴通过由两个开式小齿轮10和两个开式大齿轮9组成的两对开式齿轮副分别带动两根水平布置的搅拌轴反向等速回转。图3-6 搅拌传动系统1箱体;2第二级大齿轮;3第一级大齿轮;4第二级小齿轮;5大皮带轮;6第一级小齿轮;7小皮带轮;8电动机;9开式大齿轮;10开式小齿轮3.2.3上料系统的改进上料系统是由卷扬机、上料架、料斗、进料漏斗组成。当需上料时,先将需要搅拌的混凝土合料装在料斗号内,启动卷扬电动机、钢丝绳牵引料斗沿轨道上

32、升,当料斗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料斗门自动打开,物料可由进料漏斗投进搅拌筒中,随后料斗可以以两种方式(自动、手动)下座至料斗坑中。在多年使用此种机型时发现当料斗门打开后,在物料下滑过程中。有些物料由于潮湿不可能下落面堆积在料斗门上。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大意或者操作失误会造成各种事故发生,例如造成卷扬电动机过热而烧毁和料斗被卡在轨道上造成斗门损坏等机械事故。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对原机型上料系统进行改进,并取得良好效果。改动如图(3-7)所示,图(3-7)为原机型图、图(3-7)为改后图,图(3-7)所示为我们在料斗上加装的振动装置,采用小型振动电动机作为振动源,当料斗提升至料斗门完全开启状态时振动电动机起

33、振,在外加振动力作用下,在料斗壁及斗门上附着的砂、石、水泥残料一起滑落至搅拌筒内。料斗内极为干净,随后关闭振动电机,料斗下座。振动电动机采用螺检紧鼠钓方法固定在科斗上。这样可以拆修方便。电动机外加电机保护罩。注意通风良好和具有防雨作用。振动装置电源线应采用悬垂方式,位置由维护者根据机型自定。应注意电缆线不要被料斗拉坏。 图3-7上料系统3.2.4 卸料机械的改进 原卸料机构的动力装置采用电动推杆。由于电动推杆的超载性能及制造质量等原因,开门装置经常损坏,无法机动卸料。 改进后,卸料门采用液压缸开关,开门迅速、操纵方便,可靠性高,克服了电动推杆的缺陷。3.2.5供水系统(1)供水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34、供水系统是电动机、水泵、节流阀及管路等组成,见图2.6。启动水泵,即可将注入搅拌筒,水的流量通过闸阀调节,供水总量由时间继电器控制。当按钮转到“时控”位置时,水泵会按设定的时间运转和自动停止,当按钮转到“手动”位置时,可连续供水。(2)供水方式的选择在混凝土搅拌机生产混凝土时,对混凝土质量影响较大的除了搅拌机自身的工作性能以外,就是供水精度。由于供水精度要求控制在2%的范围内,故如何更好的满足精度问题是供水方式的选择,应加以认真考虑。目前,国内运用的主要是时间继电器或虹吸式水箱控制供水精度。但由于虹吸式水箱在不配备站的情况下有诸多不便,故而选用混凝土搅拌机专用水泵配以时间继电器控制,在误差允许

35、范围内让供水时间略大一些,如果砂石过湿则供水时间相对短一些。(3)供水系统的设备配置时间继电器,供水开关控制,带防尘罩的电机。(4)供水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3-8所示图 3-8供水系统 1.喷水管2.进水管3.水源4.吸水管5.水泵3.2.6电气控制系统改进 我们在原机型电气控制系统中加入了振动电机控制电路。本电路采用自动手动两装置。控制电路原理中图()所示。手动自动由转换开关转换完成。手动部分由开停两按钮控制接触器线圈通电和断电,从而控制振动电机开、停。自动部分由停止按钮行程开关来控制接触器线圈从而控制振动电机开停,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与振动电机控制有关系的料斗提升和下座电气控制电路及加装部分电

36、路,其余图略。 图3-9JS-500电气控制系统3.2.7机架与支腿(1)机架:根据整体的布置情况和尺寸要求,按整体具体要求用槽钢,角钢焊接而成的,并按强度组装焊铆在一起,支承主机,并且使各部件空间位置固定形成一整体。(2)支腿:由于本机容量较大,按国家城建法规要求卸料高度大于1.5m,采用长短腿配合使用。搅拌时长支腿支承达到使用要求。运输时可将支腿卸掉。短支腿则用于运输状态,卸去长支腿防止机架上各部件与车辆接触而受损。图3-10 JS-500搅拌机机架3.2.8轴封装置改进 当前大部分的卧轴式混凝土搅拌机的轴端密封都是在靠近搅拌筒体内腔处设置一对轴端密封保护圈。由于密封圈存在间隙,砂浆很容易

37、通过间隙进入轴端内,而砂浆一旦进入轴端内,很快就会磨坏轴端的密封胶圈造成泄漏,因此这种轴端密封装置不够可靠,寿命较短。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密封装置,在搅拌轴位于搅拌筒体的内测的部分上设有套在搅拌轴上的动密封环,搅拌筒体上设有套在搅拌轴上的静密封环。由于动密封环和静密封环由弹簧压紧形成面接触密封,而且密封接触面位于搅拌筒体的内部,搅拌筒体内的泥砂不会进入搅拌轴上用于与搅拌筒体连接的部分及搅拌筒体之外的部分,密封效果大大提高。 图3-11 轴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搅拌轴,2、挡圈,3、弹簧,4、动密封环,5、静密封环,6、搅拌筒体,7、黄胶密封圈,8、锁轴器,9、单向密封圈,10、轴头外壳

38、,11、浮动密封环,12、导向平键4机架的设计4.1机架设计的主要内容(1) 机架结构方案的确定(2) 机架上所有部件之间相对位置的确定(3) 机架上所有部件与机架的连接方式及安装位置的确定(4) 机架外形尺寸的确定(要求运输宽度不超过2.2米)(5) 机架的选材,机架稳定性的校核4.2底架的设计4.2.1机架设计的一般要求(1) 机架的重量轻,材料选择合适,成本低。(2) 便于制造。(3) 结构合理应使机架上的零部件安装,调整,修理和更换都方便。(4) 结构设计合理,工艺性好,使机架本身的内应力小及温度变换引起的变形应力小。(5) 抗腐蚀,使机架结构在服务期限内尽量少维修。4.2.2底架材料的选择在材料的选择及钢结构的选择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结构的性质,如连接方式及方法,结构的重要性,受力特点等。(2)载荷的性质,例如主要受的是动载荷还是静载荷等情况。(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