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青花菜的标准化栽培技术.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2695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青花菜的标准化栽培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青花菜的标准化栽培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青花菜的标准化栽培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青花菜的标准化栽培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青花菜的标准化栽培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青花菜的标准化栽培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青花菜的标准化栽培技术.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青花菜的标准化栽培技术 姓名: 冯舒畅 学号: 200901233109 二级院系部: 园林科技系 班级: 园艺09班 专业: 园艺技术 指导教师: 刘争 职称: 助教 二0 一二 年 六 月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青花菜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摘 要】 本文以江苏太仓地区为例, 从隔离区的选择、育苗、定植移栽、去杂、去花枝消毒、防虫、收获晾晒、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方面, 详细介绍了青花菜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青花菜又名花椰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原产地中海及北海沿岸, 19 世纪中叶传入我国。本文总结了太仓地区大规模标准化栽培技术,为该

2、地区青花菜丰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 青花菜;标准化;田间管理;病虫害;栽培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to jiangsu province taicang area as an example,From the isolation zone selection, breeding, engraftment transplanting, to complex, to squid disinfection, insect-resistant, harvest, air is basked in,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technical

3、measures,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porcelain dish large-scale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key technology. Cauliflower and name broccoli, belong to cruciferous brassica. Origin of the Mediterranean and the north sea coast, the middle of the s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s

4、 the taicang area large-scale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technology,For the region porcelain dish high efficient cultivation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Keywords: Cauliflower Standardization Field management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Cultivation techniques目录1.青花菜栽培的栽培概况.1 1.1青花菜种植的历史背景.11.2青花菜的栽

5、培现状及前景.12.青花菜栽培技术要点.22.1品种选择、地块选择、环境要求.22.2 栽培技术要点.32.3 培育青花菜壮苗的技术关键.42.4 青花菜苗期田间管理.42.5 病虫害防治.52.6 采收方法及菜花标准.63.结论.8致谢.9参考文献.10绪论 青花菜别名绿花菜、茎椰菜、木立花椰菜、西兰花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以绿色花球为产品的一个变种,一二生草本植物1 。青花菜由甘蓝演化而来,演化中心为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据记载,意大利先盛行栽培,以后扩展到欧美各国,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青花菜在国际上受欢迎的程度已超过花椰菜。十九世纪末传入我国,先在台湾省种植,以后广东、福建、云南

6、、北京、上海等省市也随之栽培。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青花菜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上海地区行春、秋二季栽培,春、秋、冬三季收获产品供应国内外市场2。青花菜经济效益较高,现在江苏太仓地区大规模种植,现将青花菜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作以下探讨。1 .青花菜栽培的栽培概况1.1青花菜种植的历史背景 青花菜原产地中海沿岸,19世纪传入中国。青花菜传入中国,迄今不过百年的历史。初期只在上海、天津等地栽植,专供西菜馆的需要,被认为是一种很有营养价值的蔬菜。其后,由于栽培成功,逐渐推广到各地,成为寻常的食用蔬菜。因为它比较难以种植,所以价格也比其他蔬菜稍贵。它在植物学名叫做球叶甘蓝。一般人称为“花椰菜”,或“菜花”,

7、广东人叫“椰菜花”。1954年,印度人埃迪尔氏(英国医学博士,曾经到日本去学过针灸)回国时道经香港,经日本友人的介绍,到笔者诊所来讨论中国医学问题,笔者当尽地主之谊,竭诚招待。他一连盘桓了一个多月,第二次来港又逗留了二月有余。他对中国的药物,极感兴趣。笔者招待他时,最感麻烦的一件事,就是埃氏不吃肉类,他的菜肴只限于若干素菜,因此每次请他吃饭,常到斋菜馆中。据他自己说,他信奉宗教,饮食极简单,只求有营养,向来不求美味。当他吃到以中国方式烹饪的素菜之后,方才理解“美味”两字。尤其是吃到了奶油焗青花菜,他说这是他一生从未吃到的“美味”。因此称道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高人一等,认为这是中国文明所寄,远非各国

8、所能及。1.2青花菜的栽培现状及前景全国栽培面积已达35. 3万hm2,居世界第一位,成为我国主要蔬菜种类之一。青花菜适宜于在冷凉气候生长,本省沿海地区一般只能在秋、冬季栽培。青花菜的绿色花球,色泽翠绿、质地柔嫩、品味佳美,营养丰富。每100克花球鲜重含有蛋白质3.9克、糖类5.9克、脂肪0.03克、钙78103毫克、铁1.1毫克、磷74毫克、维生素C 110113毫克、胡萝卜素25毫克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花球内对癌症有良好防治作用的二硫氩酮含量较高,能缓解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毒害。鉴于此,青花菜被列为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保健价值的绿色蔬菜,一直来国内外市场需求很大,颇受东南亚、欧美等经济发达

9、国家的青睐。因此,大力发展和种植青花菜,对于出口创汇、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青花菜栽培技术要点2.1品种选择、地块选择、环境要求2.1.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业品性好的优良品种。青花菜应根据栽培季节和市场需求,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花椰菜优良品种主要有:素丹、绿岭、青绿、东京绿等。绿岭:由日本育成。中熟种,生育期100115天,侧枝发生中等,可作顶、侧花球兼用种。植株生长旺盛,株形紧凑;花球半圆形,球形美观,单球重500克左右,丰产性好;花茎短,花蕾层厚,粒子紧密,浓绿色,品质优;植株耐热、耐寒性强,适就生广,

10、是长江流域春季栽培的理想品种。青绿:由日本育成,早熟种,生育期95100天,侧枝发生中等,可作顶、侧花球兼用种。植株生长旺盛,半直立;花球半圆形,单球重400500克,整齐一致,丰产性好;花蕾粒子细,紧密,花蕾层厚,浓绿色,品质优;耐热、耐寒性强,适应性广,适宜于春、秋季播种栽培。东京绿:由日本育成,早熟种,生育期95天左右,分枝力极强,是顶、侧花球兼用种。植株较矮小,株形紧凑;花球半圆形,顶花球重300400克,花茎短,花蕾层厚,粒子紧密,浓绿色,品质优良;植株耐热、耐寒性强,适应性广,适宜于早春和秋季栽培。这里我们主要研究的为绿岭3 。选择有哪些要求:青花菜种子应选籽粒圆整、饱满、大小一致

11、、具有光泽、无杂质的当年种子。去除微小的菌核、秕子和弱小的种子。品种纯度96;种子净度99;种子发芽率95;种子含水量8%。 2.1.2 地块选择 青花菜根系发达,须根多,要求菜地耕作层厚、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土质疏松。青花菜苗床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通风透光,富含有机质的地块,筑10-15m长、1.2m宽、深沟高畦的苗床,施腐熟的有机肥1500/亩作底肥。一般每亩大田需要准备6-20的苗床。青花菜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过于贫瘠则植株发育不良,产量品质低下;而土壤过分肥沃又会导致花蕾疏松和花苔空心。青花菜适宜在排灌良好、耕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种植。适应土壤PH范围5.

12、5-8,但以6为最好。青花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肥料,其N、P、K比例为14:5:8。幼苗期对氮素的需要相对较多,花芽开始分化以后对P、K的需要量相对增加。注意在花球发育过程中,青花菜对硼、钼、镁等微量元素的需要量也较多,缺硼时,常引起花茎中心开裂,花球变成锈褐色,味苦;缺镁时,叶子变黄色;缺钼时,新生叶呈鞭形,花球膨大不良。因此现蕾前施用适当的微量元素叶面肥将会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2.1.3 环境要求(1)温度:青花菜属温带作物,性喜温和凉爽气候,植株的生育适温为20-22,花蕾发育适温为1820,植株在生长前期要求较高的温度,以促进营养生长;后期要求凉爽,以促进花芽分化及花蕾的发育。

13、低于5则植株生长缓慢;花球在零下3至零下5的低温下后受冻,当温度回升后,从形态看会恢复正常,但品种变次。 (2)日照:青花菜是低温长日照植物,要求光照充足。若光照不足,植株易徒长,花球变小。对日照长短要求虽不严格,但长日照会抑制花芽分化45。 (3)水份:青花菜喜湿润环境,对水分要求量较大,要求保持湿润,特别是在现蕾期和花蕾发育期,需要充足的水份;如遇干旱,会早期出蕾,花球老化、发育不良,明显影响产量和品质。绿花菜为深根性作物,不耐涝,特别在植株生育前期,抗涝能力弱,要开好排水沟,防止涝害。 肥料要求:青花菜是大水大肥作物,要求充足的氮、磷、钾营养元素,对硼镁等营养元素有特殊要求。缺硼常引起花

14、球变成锈褐色,味苦;缺镁叶子变黄。2.2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育苗;露地定植的,播种期在二月上旬,苗龄一般掌握在3040天,采用保护地栽培的可在一月下旬播种。以采用保护地育苗为宜,当秧苗长出第一片真叶时,应及时移至营养钵或河泥块中,移苗后土壤保持湿润,苗棚适宜温度掌握在1820,超过25时应注意通风,以免徒长,最低不能低于10,露地栽培的定植前一星期逐渐加大通风量进行炼苗。并且要基质的配制 育苗基质应选用草炭、蛭石、珍珠岩配制,每立方米加入硫酸钾复合肥1.5千克,50多菌灵150克充分拌匀待用。(2)整地:要选择保水力强、富含有机质、地势高、排水良好的田块,耕耙后作畦,每667平方米施有机

15、肥3000千克和氮、磷、钾蔬菜专用肥50千克作基肥,做成宽1.4米的畦(连沟)。 (3)定植:定植期为三月上旬,每畦种二行,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3000株左右。土壤翻耕后施足基肥,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5公斤,尿素10公斤,硼酸1公斤。按连沟1.5米整地作畦,深沟高畦,整地后喷除草剂禾耐斯或丁草胺封闭防草害。有条件的要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增产效果明显。定植前710天进行炼苗,可在晴天中午通风降温,使幼苗逐渐适应室外的低温环境,以提高移栽成活率。每天进行的炼苗时间应逐渐延长。一般株距3540厘米,依品种不同每亩栽25003000株。大棚

16、等设施内栽培的,密度则应该稍稀些,每亩栽20002500株。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促活棵。活棵后因气温低,蒸发量较小,一般不需浇水,如土壤过干,可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浇稀薄人粪尿。2.3 培育青花菜壮苗的技术关键青花菜喜湿润,但耐涝力差,应采取深沟高畦栽培措施,每亩(1亩:115公顷,下同)用腐熟厩肥25005000公斤或粪肥15002000公斤,磷肥2025公斤。早秋花菜在1.32米宽(连沟)的畦上种2行,株距33厘米。每亩保苗20002300株。 花菜因品种和栽培期不同,水肥管理上应有所差异。早秋青花菜应用速效肥料分期勤施,花球形成时期,应加重施肥以促进叶和花球生长,争取早熟、高产。秋花菜同样应

17、用速效肥料分期勤追,但同时应配以磷钾肥料施用,如发现花球花轴中心内部空洞,至花球变锈褐色,味苦时,应适当补施硼、钼为主的微肥。青花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水较多,在叶簇旺盛和花球生长形成时期,切忌缺水,但灌水时不宜漫灌,应沟内灌水,畦沟渗透后,及时将余水排除。雨多时沟内应能及时排水,以免引起沤根现象。 晚秋青花菜一般在花球露出后,应及时用花球外面的大叶将花球包裹,再用稻草等物轻轻捆扎,捆扎时不要损伤叶片,可把接近花球的大叶折断覆盖花球,以防霜冻,保证质量。2.4 青花菜苗期田间管理(1)温度管理上,春季育苗时,出苗前白天温度2025,夜间温度1015;出苗后白天1520,夜间810;定植前57天对

18、秧苗低温锻炼,使之适应外界条件。秋季育苗当60出苗时,及时架起遮阳网。穴盘基质育苗要经常检查基质料水分状况,不可过干过湿,适当控上促下,视秧苗长势用0.10.3尿素和0.1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根外追肥。壮苗标准为,秧苗达到3片真叶,茎节粗短,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为害。春季花菜栽培生长前期处于低温季节,生长量小,而青花菜的植株大小与花球产量关系密切,且生长后期温度升高快,对青花菜的花芽花蕾分化和花球形成不利。因此,在田间管理上,生长前期要求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受冻。大棚栽培的要及时闭棚保温,露地栽培的要尽早开沟排水防冻,遇突发性大霜或冰冻天气应采取遮阳网浮面覆盖的补救方法。生长后期,4月气

19、温升高以后,设施栽培的要及时做好通风降温工作,花球成熟后要及时采收。(2)肥水管理上要注意施足基肥,促进早缓苗,缓苗后稍微控肥水,提高抗逆性。结合中耕除草,一般每亩用复合肥1公斤加尿素8公斤,促进花球膨大。为防治花茎空心,现蕾前1520天用16%的液体硼肥1000倍喷施23次进行叶面追肥。青花菜生长前期气温低,一般无需灌水,为避免浇水引起土温急剧下降,浇水宜在中午进行,浇水量也不宜过多。气温回升后,要保持土壤一定的湿度,特别是结球期切勿干旱,以免抑制花球的形成,导致产量下降。露地栽培的大雨后要及时排水,切勿积水,并及时喷杀菌剂,以防病害的发生与蔓延。特别在西兰花收获期,需保证水分供应,使花蕾生

20、长紧实67。 (3)要经常除草,及时打掉植株的侧枝及侧花球。一般采取人工锄草,不用化学药剂除草。在苗未出土前,除杂草一次。然后在苗生长到真叶1叶一心的除草一次,在分苗前除草一次,也可因杂草的密度达到每平方米3-5株时进行除草。2.5 病虫害防治(1)病害种类:青花菜苗期主要病害为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黑斑病、细菌性黑腐病等。防治应加强肥水管理,合理定植、轮作等。使用药剂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杀毒矾600倍液防治、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交替或混合喷施。连喷2-3次(2)虫害种类:青花菜的主要虫害为小菜蛾、菜青虫、蚜虫等

21、,其防治方法是合理布局,避免十字花科蔬菜长期连作,清除田间残株。可使用5%菊脂类乳油1000倍液、BT粉(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爱福丁等农药。病害的农药使用A、霜霉病:用80%代森锰锌600倍液喷雾预防病害发生或用70%乙磷铝锰锌500倍或60%杀毒矾600倍液防治。发现病株后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600-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500-600倍液喷雾,交替、轮换使用,连续防治2-3次。 B、黑斑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连续防治2-3次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C、黑腐病:发病初期用77%氢氧化铜可

22、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连喷2-3次。D、菌核病:用40%菌核净1500-2000倍液,或50%腐霉剂1000-1200倍液,在病发生初期开始用药,连续防治2-3次。 E、软腐病: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400-600倍液,在病发生初期开始用药,连续防治2-3次。虫害的农药使用A、菜青虫:卵孵化盛期选用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定虫隆乳油1500-2500倍液喷雾。在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选用2.5%氯氰菊酯乳油2500-5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8%齐墩螨素3000-4000

23、倍液喷雾。 B、小菜蛾:于2龄幼虫盛期用5%氟虫腈悬浮剂每667 M2,17mL-34mL,加水50L-75L,或5%定虫隆乳油1500-2000倍液,或1.8%齐墩螨素乳油30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以上药剂要轮换、交替使用。 C、蚜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连喷2-3次,或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25快杀灵乳油1000倍液防治。用药时可加入适量展着剂。 D、夜蛾科害虫:在幼虫3龄前用5%定虫隆乳油1500-2500倍液,或37.5%硫双灭多威悬浮剂1500倍液,或52.25%高氯乳油1000倍液,或20%虫酰肼1000倍

24、液喷雾,晴天傍晚用药,阴天可全天用药。 (3)防治方法:合理安排轮作,清洁田园,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的农业防治方法。采用人工和机械喷粉、喷雾的化学防治方法,用黑(白)日光灯诱虫,杀虫;防虫网防虫的物理防治方法。2.6 采收方法及菜花标准2.6.1 采收方法(1).采收与采后处理:收获时间应选择在天气晴朗、土壤干燥的早晨。一般保留23轮外叶,以对内部花球起一定保护作用。为控制花椰菜黑斑病,可在采收前27天用扑海因12502000倍液喷花,也可在贮前用100mg/kg的次氯酸钙处理。青花菜采收前2天不要浇水,采收前用10mg/kg20mg/kg BA喷洒花球,也可在采后用保鲜剂(20mg/kg

25、BA 0.2%苯甲酸钠)处理,但要将浮水晾干后才能入库贮藏。 采收前两周禁止使用各种农药。采取人工收获的方法,以清晨和傍晚采收最好。采收标准是:出口标准按不同的要求确定,一般花球11.5-14厘米,花环连柄长不低于16厘米,重量在100克-200克。色泽浓绿、花球紧实、朵型圆正、花蕾比较均匀细腻、无满天星(黄粒)、焦蕾、腐烂、无虫口、无活虫、无破损、柄无空心等畸形现象。采收国内市场销售(内销)标准为:花球直径12-18厘米,花球连柄长不低于14厘米,重量在400-600克。色泽浓绿、花球紧实、朵型圆正、花蕾无发黄、焦蕾、无虫口、无活虫、无严重破损现象8。(2).预冷:花椰菜和青花菜采后经挑选、

26、修整及保鲜处理后应立即放入预冷库预冷。最好能在36小时内降至12。通过-17低温快速预冷的方法可在5小时内使菜温降至所要求的低温。(3).包装:在包装时,将茎部朝下码在筐中,最上层产品低于筐沿。为减少蒸腾凝聚的水滴落在花球上引起霉烂,也可将花球朝下放。严禁使用竹筐或柳条筐装运,有条件的可直接用聚苯乙烯泡沫箱装载,装箱后立即加盖入库。为延长保鲜期,可使用0.015mm0.03mm厚的聚乙烯薄膜单花球包装,必要时在袋上打2个小孔。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出现机械损伤,每筐装14-16棵花球,采叶盖好防晒、防碰伤。装车后应上遮阳网,防止运输时间长阳光暴晒,装卸轻拿轻放。 (4).贮藏运输:贮藏温度为01,湿

27、度为90%95%,最好用机械冷藏库贮藏。为了保湿,在库内对未进行内包装的产品,堆垛四周罩上塑料膜,薄膜边沿留有自然开缝,不全封闭。运输要求用冷藏车,温度不宜高于4.5;也可于采收后及时在包装箱内加冰块降温,加冰量占箱总体积的1/32/5,并尽快运至目的地。2.6.2 菜花标准 1、技术参数:(1)、育苗成功率:出苗率90%、成苗率95%;苗齐、苗均、苗壮;(2)、移栽成功率:移栽成活95%以上,补苗及时、缺苗率为0。(3)、结球率:标准(成品率)达到85%以上,商品率大90以上。(4)、品质好:完全达到绿色、无公害质量要求。(5)、 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2、优质的标准(1)、植株的颜色浓

28、绿鲜亮、不能有泛黄现象。(2)、花球表面弧圆无凹凸、花蕾紧密结实、蕾粒均匀。(3)、手感较沉重、花球不能过硬、花梗皮不能过厚。(4)、切开花梗应湿润、叶片应嫩绿、湿润910。3. 结论 经过数月的对青花菜的栽培技术研究学习,结合太仓区域自然条件等特点等,整理出来了青花菜标准化栽培技术。 青花菜是一个特色蔬菜新品种,其营养丰富,风味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脂肪、矿物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铁、钙等微量元素。青花菜已成为蔬菜世界中的超级巨星,它含有许多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抗疾病特性,有防癌作用。食用方法多样,国内外一般用来做沙拉配料生食、腌渍、冷冻或制作蔬菜罐头,属于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档保健蔬菜。具

29、有生长健壮,病虫危害轻,适应太仓种植生长。一年一茬,分批种植,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其效益是其他蔬菜的1-2倍,是大田作物的3-5倍。研究其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提高了产品成活率及品质。研究其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财富。致 谢 岁月如歌,光阴似箭,三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经历了找工作的喧嚣与坎坷,我深深体会到了写作论文时的那份宁静与思考。回首三年的求学历程,对那些引导我、帮助我、激励我的人,我心中充满了感激。 本论文是在指导老师刘争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

30、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然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最后 ,我要向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参 考 文 献1 魏乃荣,陆长苹,李云华,等. 花椰菜主要性状遗传参数的初步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2,7(1):83-88.2 李素文,孙德岭,张宝珍,等.花椰菜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华北农学报,1996,11 (4):104-108.3 孙剑,徐艳

31、辉,王鑫,等. 花椰菜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性状遗传特点初报J.北方园艺,1996(1):4-6.4 杨加付,饶立兵.花椰菜花球性状遗传效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2,30(5):664-665.5 杨加付,饶立兵,孙继,等.花椰菜花球性状及植株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03(6):297-298.6 杨加付,饶立兵,金素静.花椰菜花球外观和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 (5) :729-730.7 杨加付,饶立兵,陈海鹏,等. 花椰菜单球重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3,31(1):6-8.8 程卫东. 花椰菜单球重选择指数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1998(6):29-31.9 刘厚诚,关佩聪,陈日远,等. 花椰菜花球产量与其他主要性状的通径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5(2): 118-120.10 李素文,温媛,孙德岭,等.花椰菜杂交一代单球重及成熟期预测模型的建立J.华北农学报,2005,20(2):33-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