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中煤层采煤机截割部设计(全套图纸).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2747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3.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中煤层采煤机截割部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毕业设计(论文)中煤层采煤机截割部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毕业设计(论文)中煤层采煤机截割部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毕业设计(论文)中煤层采煤机截割部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毕业设计(论文)中煤层采煤机截割部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中煤层采煤机截割部设计(全套图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中煤层采煤机截割部设计(全套图纸).doc(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绪论全套CAD图纸,加1538937061.1引言我国是产煤大国,煤炭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工业的机械化是指采掘、支护、运输、提升的机械化。其中采掘包括采煤和掘进巷道。随着采煤机械化的发展,采煤机是现在最主要的采煤机械。1.2采煤机械概述1.2.1采煤机械化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初,英国和苏联相继研制出来了链式采煤机。这种采煤机是用截链落煤,在截链上安装有被称为截齿的专用截煤工具,其工作效率低。同时德国研制出了用刨削方式落煤的刨煤机。50年代初,英国和德国相继研制出了滚筒采煤机,在这种采煤机上安装有截煤滚筒,这是一种圆筒形部件,其上装有截齿,用截煤

2、滚筒实现装煤和落煤。这种采煤机与可弯曲输送机配套,奠定了煤炭开采机械化的基础。这种采煤机的主要缺点有二,其一是截煤滚筒的安装高度不能在使用中调整,对煤层厚度及其变化适应性差;其二是把圆筒形截煤滚筒改进成螺旋叶片式截煤滚筒,即螺旋滚筒,极大地提高了装煤效果。这两项关键的改进是滚筒式采煤机成为现代化采煤机械的基础。可提高螺旋滚筒采煤机或刨煤机与液压支架和可弯曲输送机配套,构成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使煤炭生产进入高产、高效、安全和可靠的现代化发展阶段。从此,综合机械化采煤机采煤设备成为各国地下开采煤矿的发展方向。自70年代以来,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朝着大功率、遥控、遥测方向发展,其性能日益完善,生产率和

3、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工矿自动监测、故障诊断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数显等先进的监控技术已经在采煤机上得到应用。1.2.2机械化采煤的类型 长壁采煤工作面的采煤过程主要包括:落煤、装煤、工作面运煤、顶板支护及处理采空去五个工序,按照这些工序来分有两种机械化采煤方式:1) 普通机械化采煤(普采):利用采煤机械(刨煤机或采煤机)来实现落煤和装煤,工作面输送机运煤,并用单体液压(或金属磨擦)支柱及金属铰接梁来支护顶板的采煤法称普通机械化采煤。2) 综合机械化采煤(综采):用大功率采煤机来实现落煤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自移式液压支架来支护顶板而使工作面采煤过程完全实现机械化的采煤法称综合机械化采煤。综采工作面

4、主要是三机配合:如下图1-1所示:1.3采煤机简述1.3.1采煤机的分类和组成采煤机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我们按照工作机构的形式进行分类,可分为:滚筒式、钻削式和链式采煤机;现在我们所说的采煤机主要是指滚筒采煤机,这种采煤机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效率高,所以现在有很广泛的使用。滚筒采煤机的组成如图1-2 所示:1.3.2滚筒采煤机的工作原理第四代采煤机研发成功后,现在采煤机的设计基本上传承了他们的特点,随着机械电子的飞速发展,对采煤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采煤机是集电子系统,液压系统,机械传动系统于一身的复杂的系统。在机械传动部分现代的采煤机去掉了以前采煤机的的托架,全部采用双滚筒设计。1.3

5、.3滚筒采煤机的特点1.使用范围广滚筒采煤机对煤层地质条件的要求较低,对于地板起伏不平、层厚变化大、煤粘顶、有落差不大的断层以及不同性质的顶板等煤层条件,采煤机都能适应;2调高方便,免开缺口;3功率大、生产率高、工作可靠;4操作方便并有完善的保护、监测系统5向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发展。但是滚筒采煤机也有其缺点: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割落的煤的块度小,粉尘含量多,因而破碎单位体积煤的能量消耗大。1.3.4采煤机与刨煤机的比较刨煤机是仅次于滚筒采煤机而应用的较多的一种采煤机械。它们两者的特点区别在于:1、刨煤机较采煤机截深浅,它能有效的利用煤壁的压酥作用,刨下的煤块大,能耗低,产生的粉尘少,但是也

6、正因为如此它的产量较采煤机而言低了很多;2、刨煤机传动装置位于输送机两端,刨头靠输送机导向,因此包头可做的很矮,适合在薄煤层开采;3、刨煤机的使用条件壁采煤机高,故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特别是硬煤,粘煤不宜用刨煤机;4、刨煤机调整采高较困难,因为刨头高度不能随时调整,所以要求不能粘顶及厚度不能过大;5、刨煤机不能自开缺口,工作面两端需人工开缺口,工作量大;6、刨煤机消耗在刨头与输送机及底板之间的摩擦功率大,用于采煤的有效功率占采煤机械总功率较小。滚筒式采煤机正是因为它的适应性强,生产产量大,机械化程度高,截割效率高等等优点得到了飞跃的发展。1.4 MG180/435W型采煤机1.4.1MG18

7、0/435W型薄煤层液压牵引采煤机(以下简称MG180/435-W采煤机),为多电机横向布置液压无链牵引采煤机,该机装机总功率435KW,截割功率2 X 180KW,牵引功率45KW,采用液压无级调速系统来控制采煤机牵引速度。MG180/435W采煤机,主机身采用整体结构形式,取消了长螺柱及传统意义上的螺栓联接。此结构简单、可靠,且尺寸小,大大的降低了采煤机的机身高度,适用薄煤层开采。多电机驱动采用横向布置形式,拆装方便。在主机箱中部横向装有牵引电机,通过牵引机构为采煤机提供300KN的牵引力。主机箱分为四个隔腔,从左到右分别为左固定箱、电控部分、液压泵箱和右固定箱。采煤机控制面板位于电控隔腔

8、内,除油马达外,所有液压元件都安装在液压泵箱内。液压调高手把设在主机箱右侧,控制采煤机左、右摇臂的升降。1.4.2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MG180/435W型薄煤层液压牵引采煤机适用于采高0.85-2.0m,倾角小于或等于35度,煤质中硬或中硬以下,含有少量夹矸的长壁式工作面。1.4.3型号的组成及其代表的含义1.4.4使用环境条件1、 可在周围空气中的甲烷、煤尘、硫化氢、二氧化碳等不超过煤矿安全规程中所规定的安全含量的矿井中使用。2、 海拔高度小于200m。3、 周围介质温度不超过40摄氏度、不低于-10摄氏度。4、 环境温度为25摄氏度时,周围空气湿度不大于97。5、 周围介质中无足以腐蚀和破

9、坏绝缘的气体和导电尘埃。1.4.4.5安全警示1、该产品必须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后方可下井使用。2、该产品的电控腔急接线腔的箱盖严禁在带电的情况下打开。该产品在箱盖的显著位置已标有“严禁带电开盖”的字样。3、用的隔离开关“QS”严禁带电离合。4、该产品的电路严禁乱拆乱调。5、该产品开机前必须先通水,后开机,当喷雾泵站停止供水时,应立即停止电机运行。6、随时注意冷却水路中的安全阀,如产生释放现象,应及时检查原因。7、定期检查清洗水阀内的过滤器。8、随时注意各喷嘴运行情况,如有堵塞,应及时疏通。9、定期检查喷雾泵站至采煤机输水管各连接口是否密合,不得有渗透水现象。 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1、截割电动机

10、的选择电机型号: YBC180额定功率(kw): 180 kw额定电压(V): 1140 V额定电流(A): 112 A额定转速(r.p.m): 1480 r.p.m外形尺寸(mm): 693550615电动机的转距: T= 2、传动比分配2.1、总传动比。总传动比等于截割电动机的转速与滚筒的转速比值:电动机转速: 1460转/分 滚筒转速: 45-50转/分总传动比: 即:总传动比在 32.44-29.2 之间2.2、传动比分配。对于采煤机结构的特殊性(如机厚及其约束),MG1中厚煤层型采煤机一般使用3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带2KH负号行星齿轮减速。行星齿轮传动安排在最后一级较合理,既可利用滚筒

11、滚毂内的空间,又可减少前面圆柱直齿轮的传动比和尺寸。采煤机机身高度受到严格限制,每级圆柱直齿轮传动比一般为,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减速级传动比:初步估算行星齿轮减速级传动比为.5查表得可取:14,64,25, 三级圆柱齿轮传动系总传动比: 即:传动比在 5.24-5.823 之间为有效利用空间,同时尽可能使所设计的采煤机机身高度较小,传动比应从高速级向低速级递增,在初步设计时可按由公式:,3 、直齿轮模数齿数第一级直齿轮传动:由:T2000 根据刘春生著滚筒式采煤机理论涉及基础第104页中齿轮模数的选择,第一级齿轮模数为 : 6 取: 考虑到齿轮直径的大小需加一惰轮 取:第二级直齿轮传动:由于 取

12、 m=7 取: 第三级直齿轮传动:由于 取 m=8 取: 考虑到齿轮直径的大小需加一惰轮 :取:即: 第一级: m=6 第二级: m=7 第三级: m=8 行星齿轮:14,64,25 4 、 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计算4.1、各轴转速的计算。第一轴的转速:第二轴的转速: 第三轴的转速: 第五轴的转速: 第六轴的转速: 4.2、各轴的扭矩。电机轴的扭矩:第一轴的扭矩: 第二轴的扭矩: 第三轴的扭矩: 第四轴的扭矩: 第五轴的扭矩: 第六轴的扭矩: 行星齿轮单独计算、校核5 、 圆柱直齿齿轮设计及校核 5.1圆柱直齿齿轮1设计及校核 已知参数: m=6 B=(812)m取:B=72 材料为 淬火渗碳5

13、.1.1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校核校核公式: 弹性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4取: 节点影响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5 取:重合度系数 ,() =0.87载荷系数 K, 使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0 取:=1.75齿间载荷分配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1 取:=1.15 动载荷系数, 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57 取:=1.05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0 取:=1.02K=1.75*1.15*1.05*1.02=2.324 =926.6 校核公式: 齿面接触疲劳极限应力,查表得: 齿面接触强度的安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7 取 :1.1 齿面接触强度

14、的寿命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0 取: 1齿面工作硬化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1取: 11318N/mm显然:5.1.2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校核 校核公式:齿形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7 取: 2.68应力修正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8 取: 1.58重合度系数,由式8-67 = =347.83许用弯曲应力,由式8-71 弯曲疲劳极限,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2 取:=600 弯曲寿命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3 取: =1 尺寸系数 ,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4 取: = 0.98 安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27 取: 则即 合格5.2圆柱直齿齿轮2设

15、计及校核 已知参数: m=6 B=(812)m取:B=72材料为 淬火渗碳5.2.1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校核校核公式: 弹性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4取: 节点影响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5 取:重合度系数 ,() =0.86载荷系数 K, 使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0 取:=1.75齿间载荷分配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1 取:=1.15动载荷系数, 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57 取:=1.05齿向载荷分布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0 取:=1.02 K=1.75*1.15*1.05*1.02=2.324 =811.1 校核公式: 齿面接触疲劳极限应力,查表得: 齿面

16、接触强度的安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7 取 :1.1 齿面接触强度的寿命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0 取: 1.1 齿面工作硬化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1取: 1 1450N/mm显然:5.2.2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校核 校核公式:齿形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7 取: 2.45应力修正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8 取: 1.65重合度系数,由式8-67 = =302.8许用弯曲应力,由式8-71 弯曲疲劳极限,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2 取:=600 弯曲寿命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3 取: =1 尺寸系数 ,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4 取: = 0.98

17、 安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27 取: 则即 合格5.3圆柱直齿齿轮3设计及校核 已知参数: m=6 B=(812)m取:B=72 材料为 淬火渗碳5.3.1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校核校核公式: 弹性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4取: 节点影响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5 取:重合度系数 ,() =0.86载荷系数 K, 使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0 取:=1.75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1 取:=1.15动载荷系数, 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57 取:=1.0齿向载荷分布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0 取:=1.02 K=1.75*1.15*1.05*1.

18、02=2.324 =766.8 校核公式:齿面接触疲劳极限应力,查表得: 齿面接触强度的安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7 取 :1.1齿面接触强度的寿命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0 取: 1.1齿面工作硬化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1取: 11450N/mm显然:5.3.2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校核校核公式:齿形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7 取: 2.35应力修正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 取: 1.65重合度系数,由式8-67 = =290.4许用弯曲应力,由式8-71 弯曲疲劳极限,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2 取:=600 弯曲寿命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3

19、取: =1 尺寸系数 ,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4 取: = 0.98 安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27 取: 则即 合格5.4圆柱直齿齿轮4设计及校核 已知参数: m=7 B=(812)m取:B=84 材料为淬火渗碳5.4.1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校核校核公式: 弹性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4取: 节点影响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5 取:重合度系数 ,() 载荷系数 K, 使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0 取:=1.75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1 取:=1.15动载荷系数, 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57 取:=1.0齿向载荷分布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

20、0 取:=1.02 K=1.75*1.15*1.05*1.02=2.324 =1016.7 校核公式:齿面接触疲劳极限应力,查表得: 齿面接触强度的安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7 取 :1.1 齿面接触强度的寿命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0 取: 1.0 齿面工作硬化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1取: 11318N/mm显然:5.4.2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校核 校核公式:齿形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7 取: 2.65应力修正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8 取: 1.58重合度系数,由式8-67 = =357.1许用弯曲应力,由式8-71 弯曲疲劳极限,查机械设计工程学

21、图8-72 取:=600 弯曲寿命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3 取: =1 尺寸系数 ,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4 取: = 0.98 安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27 取: 则即 合格5.5圆柱直齿齿轮5设计及校核 已知参数: m=6 B=(812)m取:B=90mm 材料为 淬火渗碳 5.5.1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校核校核公式: 弹性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4取: 节点影响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5 取:重合度系数 ,() 载荷系数 K, 使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0 取:=1.75齿间载荷分配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1 取:=1.15动载荷系数, 查机械设

22、计工程学图8-57 取:=1.0齿向载荷分布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0 取:=1.02 K=1.75*1.15*1.05*1.02=2.324 =758.5 校核公式: 齿面接触疲劳极限应力,查表得: 齿面接触强度的安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7 取 :1.1 齿面接触强度的寿命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0 取: 1.1 齿面工作硬化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1取: 11450N/mm显然:5.5.2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校核 校核公式:齿形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7 取: 2.65应力修正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8 取: 1.58重合度系数,由式8-67

23、= =357.4许用弯曲应力,由式8-71 弯曲疲劳极限,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2 取:=600弯曲寿命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3 取: =1尺寸系数 ,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4 取: = 0.98 安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27 取: 则即 合格5.6圆柱直齿齿轮6设计及校核 已知参数: m=8 B=(812)m取:B=100 材料为 淬火渗碳5.6.1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校核校核公式: 弹性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4取: 节点影响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5 取:重合度系数 ,() 载荷系数 K, 使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0 取:=1.75 齿间载荷分配系

24、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1 取:=1.15动载荷系数, 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57 取:=1.0齿向载荷分布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0 取:=1.1 K=1.75*1.15*1.05*1.02=2.424 =979.8 校核公式: 齿面接触疲劳极限应力,查表得: 齿面接触强度的安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7 取 :1.1 齿面接触强度的寿命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0 取: 1.1 齿面工作硬化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1取: 1 1450N/mm显然:5.6.2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校核校核公式:齿形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7 取: 2.64应力修正系数,查机

25、械设计工程学图8-68 取: 1.60重合度系数,由式8-67 = =453.6许用弯曲应力,由式8-71 弯曲疲劳极限,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2 取:=600弯曲寿命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3 取: =1 尺寸系数 ,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4 取: = 0.98 安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27 取: 则即 合格5.7圆柱直齿齿轮7为惰轮 可直接校核齿轮85.8圆柱直齿齿轮8设计及校核 已知参数: m=8 B=(812)m取:B=110mm材料为 淬火渗碳5.8.1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校核校核公式:弹性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4取: 节点影响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5

26、 取:重合度系数 ,() 载荷系数 K, 使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0 取:=1.75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1 取:=1.15动载荷系数, 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57 取:=1.05齿向载荷分布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0 取:=1.02 K=1.75*1.15*1.05*1.02=2.324 =712.35 校核公式: 齿面接触疲劳极限应力,查表得: 齿面接触强度的安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表8-27 取 :1.1 齿面接触强度的寿命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0 取: 1.1 齿面工作硬化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1取: 1 1450N/mm显然:5

27、.8.2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校核校核公式:齿形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7 取: 2.4应力修正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68 取: 1.67重合度系数,由式8-67 = =406.7许用弯曲应力,由式8-71 弯曲疲劳极限,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2 取:=600 弯曲寿命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3 取: =1 尺寸系数 ,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74 取: = 0.98安全系数,查机械设计工程学图8-27 取: 则即 合格6 、 轴及轴承的设计及校核6.1齿轮轴1 6.1.1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选取轴的材料为,淬火渗碳处理。按机械设计工程学24-2查表取 A=115可得: 考

28、虑到轴中空取:d=65mm 6.1.2轴的结构设计 1)装配方案如图:轴段1 装配轴承 ,=d=65mm选圆柱滚子轴承NF313E 轴段 2 为了给轴承定位,根据轴承的定位尺寸取=72mm,考虑到齿轮与箱体的间隔 取轴段 3 此段为轴齿轮,=144mm,轴段 4 此段和轴段 2一样给轴承定位,齿轮与箱体的间隔。取 =72mm,轴段 5 此段和轴段 1一样装配轴承,选圆柱滚子轴承NF313E =65mm 轴段 6 轴段6与电动机配合,考虑到电动机的尺寸以及密封圈的尺度 取 =62mm 6.1.3轴的强度校核 6.1.3.1轴的载荷 圆周力: 轴向力:支反力:水平面 垂直面 弯矩: 水平面 垂直面

29、 合成弯矩: 当量弯矩:6.1.3.2校核轴的强度 轴的材料为,淬火渗碳。由表4-1查得,则=0.09-0.1,即58-65,取=60,轴的计算应力为 强度满足6.1.3.3轴承强度的校核 1)查机械设计手册圆柱滚子轴承NF313E的主要性能参数: 2)计算轴承支反力 1水平支反力 2垂直支反力 3合成支反力 3)轴承的当量载荷 即: 6.1.3.4轴承的寿命因为=,固都可以,由机械设计工程学2表5-9 ,5-10 查得: 按式5-5 采煤机的轴承寿命要求为:10000-30000 显然 合格6.2惰轴 26.2.1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按机械设计工程学24-2查表

30、取 A=115可得: 考虑到轴为心轴:取 d=75mm6.2.2轴的结构设计 1)装配方案如图轴段1 装配箱体 ,=d=75mm考虑到箱体的厚度,以及与齿轮的间隔取:轴段 2 为了方便装配轴承,根据选取的轴承的尺寸取=80mm,选取的轴承为:两个调心滚子轴承22216c/w33考虑到轴段1次段应该缩进4mm 取轴段 3 此段为装配箱体,考虑调心滚子轴承22216c/w33的装配尺寸取:=90mm 跟轴段1考虑到箱体的厚度,以及与齿轮的间隔取:6.2.3轴的强度校核 6.2.3.1轴的载荷 圆周力: 轴向力:支反力:水平面 垂直面 弯矩: 水平面 垂直面 合成弯矩: 当量弯矩:6.2.3.2校核

31、轴的强度 轴的材料为45钢,淬火渗碳。由表4-1查得则=0.09-0.1,即58-65,取=60,轴的计算应力为 强度满足6.2.3.3轴承强度的校核 1)查机械设计手册调心滚子轴承22216c/w33的主要性能参数: 2)计算轴承支反力 1水平支反力 2垂直支反力 3合成支反力 3)轴承的当量载荷 即: 4)轴承的寿命因为=,固都可以,由机械设计工程学2表5-9 ,5-10 查得: 按式5-5 采煤机的轴承寿命要求为:10000-30000 显然 合格6.3轴3 6.3.1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选取轴的材料为,淬火渗碳处理。按机械设计工程学24-2查表取 A=115可得: 考虑到轴承的承受能力

32、取:d=100mm 6.3.2轴的结构设计 1)装配方案如图轴段1 装配轴承 ,=d=100mm选圆柱滚子轴承N220E 轴段 2 为了给离合器定位,根据轴承的定位尺寸取=120mm,考虑到齿轮与箱体的间隔 取轴段 3 此段装配齿轮4,考虑到离合器需要的空间及齿轮4的承受能力取:=112mm,轴段 4 此段和轴段 2一样给轴承定位,选取取圆拄滚子轴承N222 110x200x38 =110mm,轴段 5 此段和轴段 1一样装配轴承,选圆柱滚子轴承N220E =100mm 6.3.3轴的强度校核 6.3.3.1轴的载荷 圆周力: 轴向力:支反力:水平面 垂直面 弯矩: 水平面 垂直面 合成弯矩:

33、 当量弯矩: 6.3.3.2校核轴的强度 轴的材料为45钢,淬火渗碳。由表4-1查得则=0.09-0.1,即58-65,取=60,轴的计算应力为 强度满足 6.3.4轴承强度的校核6.3.4.1查机械设计手册圆拄滚子轴承N222 110x200x38的主要性能参数: 计算轴承支反力 1水平支反力 2垂直支反力 3合成支反力 1.3)轴承的当量载荷 即: 1.4)轴承的寿命因为=,固都可以,由机械设计工程学2表5-9 ,5-10 查得: 按式5-5 采煤机的轴承寿命要求为:10000-30000 显然 合格6.3.4.2查机械设计手册圆柱滚子轴承N220E 的主要性能参数: 计算轴承支反力1水平

34、支反力 2垂直支反力 3合成支反力 轴承的当量载荷 即: 轴承的寿命因为=,固都可以,由机械设计工程学2表5-9 ,5-10 查得: 按式5-5 采煤机的轴承寿命要求为:10000-30000显然 合格6.4轴4 6.4.1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选取轴的材料为4,淬火渗碳处理。按机械设计工程学24-2查表取 A=115可得: 考虑到轴承的承受能力 取:d=110mm6.4.2轴的结构设计装配方案如图:轴段1 装配轴承 ,=d=110mm选圆柱滚子轴承22322 轴段 2 根据轴承的定位尺寸取=120mm,考虑到齿轮与箱体的间隔 取轴段 3 此段为轴齿轮,取:,轴段4 此段考虑到离合器需要的空间, =130mm,轴段5 此段和装配齿轮, =115mm 考虑到离合器需要的空间与上一轴匹配 轴段6 装配轴承跟轴段1一样,=d=110mm选圆柱滚子轴承22322 6.4.3轴的强度校核轴的载荷 圆周力: 轴向力:支反力:水平面 垂直面 弯矩: 水平面 垂直面 合成弯矩: 当量弯矩: 校核轴的强度 轴的材料为4,淬火渗碳处理。由表4-1查得则=0.09-0.1,即58-65,取=60,轴的计算应力为 显然 合格6.4.3轴承强度的校核 6.4.3.1查机械设计手册圆柱滚子轴承22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