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语教育应推广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的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2827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双语教育应推广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的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双语教育应推广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的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双语教育应推广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的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析双语教育应推广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的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析双语教育应推广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的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双语教育应推广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的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双语教育应推广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的论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双语教育应推广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的论文浅析双语教育应推广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 新疆 双语教学 远程教育 【论文摘要】 传统的双语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普及双语教学的需要,必须转变集中面授为主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网络开展远程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需重点解决好课程设置的多样化、教材及课件的层次化和“教”与“学”的互动化等问题。 目前,新疆各地双语教育工作正在逐步深入的开展,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多,为加快双语教育的步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双语教育的推广工作,201X年3月31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

2、学工作的决定;201X年7月3日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意见;今年2月又召开了自治区“双语”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前不久,自治区党委召开的七届九次扩大会议,提出了以南疆为重点、农村为重点,要加快解决学前幼儿和中小学双语教师短缺等问题,力争到201X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双语教育,201X年基本普及双语教育,2020年使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从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及全疆各地的实践经验看,新疆的双语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将发展战略从单一的“双语”教学向全方位的“双语”教学推广转变,特别是

3、加大了青少年的“双语”教学工作;工作重心从把少数民族集中起来学汉语向民汉融合学汉语的转变,象民汉合校、内高班、区内初中班等;推广理念从成人汉语教学向青少年转变;推广形式从专业汉语教学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转变等。在这种新形势、新要求下,“双语”教学必须摆脱传统的面授教学为主,转而利用网络开展远程“双语”教学,这是今后“双语”教学发展的新方向。 1新形势下“双语”教学遇到的困境 “双语”教学是指对少数民族人进行汉语和本民族语言同时进行的教学,在新疆主要指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因此又称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学生”、“教法”可以称之为教学三要

4、素。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 从教师方面来看,当前“双语”教师数量严重短缺,结构严重失衡。从今年2月的自治区“双语”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获悉,新疆师范大学自201X年至今累计培训“双语”教师1300多名,该校是新疆承担“双语”教师培训任务的三所高校之一,三校合一也就是3900多名,这与全疆1180多万人口的少数民族,230多万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数量相比显然是严重短缺的。在教师的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比如新疆大学在全疆高等学校中民族教师比例是最高的,占3 8.5%,有的高校才占百分之几,这些教师“双语”授课的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高校是新疆拥有“双语”教学最好教育资源的地方,这样的地方

5、,这样的“双语”教师队伍都不能满足“双语”教学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向下延伸到地、县、乡就可想而知了。 语言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的工具。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各族青少年的祖国意识和中华民族认同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同时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也是广大少数民族的迫切愿望,是提高少数民族素质,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必要途径。所以,从全疆对“双语”教师的需求来看,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其它系统和行业也急需一批懂本专业的“双语”师资,来培养少数民族专门人才。假设我们把全疆少数民族人口的30%需要进行专业的

6、或者系统的学习汉语,如果按照师生比例1:20来估算,届时全疆将需要接近20万名“双语”教师。显然现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仅靠现在这样的“双语”教师培训方式,相对于这种师资需求,也只是杯水车薪。 从学生方面来看,在新疆需要普及汉语学习者大都居住在基层,有相当一部分还处于贫困状态。除了中小学生外,其他群体的学习者不易集中教学,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有些只是想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汉语。受时间、空间等多方面限制,有相当一部分人无法进入课堂学习。从1984年自治区党委提出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以来,特别是近几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大了双语教育力度,到201

7、X年有望在全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实现“双语模式”。但是,这只能解决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双语的需求,这些学生走出校门以后,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继续学习汉语的条件和帮助,将无法巩固以前掌握的汉语知识。把所有的汉语学习者组织起来,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教学方法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很多少数民族对汉语的声调和图画般的汉字,都会产生畏难情绪。也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学习汉语还处在被动状态。要想吸引这些人主动自觉地学汉语,优秀的教学方法必不可少。 我们都知道,优秀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殿堂的金钥匙,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但是,目前的汉语教学方法仍然比较传统,尤其是少数民族

8、比较集中的基层,大都是以黑板、粉笔为工具,教师口头讲解,也有一些教师制作了powerpoint,但基本上都是文本方面的内容,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汉语语意的理解,不利于进一步推广双语教育。 2新形势下远程“双语”教学的优势 远程教育泛指把教学内容传递到相隔一定距离的个人或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群体。这里所说的远程“双语”教学是利用网络、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和技术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或者简单的称为基于网络的远程“双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双语”教学遭遇的困境。 首先,远程“双语”教学可以解决师资紧缺的问题。利用网络,教师不用出门,只需制作好课程的课件,设计好课

9、程的练习、作业,所有学习者可以通过点播的形式远程学习,特别是远离都市的学习者。由于教与学的分离,减少了教师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也就相应的减少了对教师数量的需求。另一方面,远程“双语”教学还可以将所有双语教师整合起来,组成一支庞大的“教师团队”,在教师团队内部进行分工协作,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网络教学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双语”教学推广到全新疆的各个角落,只要具备计算机和网络条件,都能够自主自助学习。远程“双语”教学是开放式的,它不受课堂教学的诸多限制,学习者在不影响自己学业或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在有网络的任何地方,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网络上的虚拟课堂无时

10、不有,无处不在,这种大众化、普及化的教学正是推广“双语”教育的重要理念。 再次,网络教学可以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包括各种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及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帮助“双语”教学。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单纯的一种形式很难使学习者长时间高度集中,但适时的将文本、图形、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转换,则能刺激大脑中不同的兴奋点,使学习者集中精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汉语教学相对于少数民族语言来说,是第二语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原则上要尽量减少学习者本民族语言的使用频率,但对于某些词语,如动词“扭头”、“打滚”如果用汉语解释,只会出现更多的生词,学生也会越听越疑惑。但如果将这两个动作用视频或动

11、画放映给学生,就能够让学生立刻理解和掌握。利用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3新形势下远程“双语”教学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现阶段,新疆的一些高校或中小学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教学网站,开展远程“双语”教学,较有影响力应该是新疆广播电视大学(.xrtvu.)和各地州广播电视大学的网站。这些网站都有“双语学习”的功能。凡是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入正式课堂学习的人,都可以进入网站注册,选择“双语”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与实体课相同,有学历课程和非学历课程两类,这是目前基于网络的远程汉语教学的一般模式。它有一定的成功经验,即学习方式灵活、课件规范,

12、并有教师网上答疑。但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程设置太过单一,基本上都属于语言理论和语言技能方面的教学,不能满足各种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二是教材内容过于程式化,不灵活。 三是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四是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很难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些不足,今后远程“双语”教学应着手重点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课程设置的多样化:目前的远程“双语”教学,虽然有学历课程和非学历课程之分,但从课程设置上仍以“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方面的语言理论,“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技能。相应地,在课程设置上也就开设了“语

13、音课、词汇课、语法课、汉字课”以及“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等不同课程。这些课程很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适合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但要想将汉语在少数民族中全方位地推广和传播,仅仅从这单一角度来设置课程明显不够,还应该适应和满足不同类别的人群,从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开设多种类型的课程。 利用网络开展远程“双语”教学面向的是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学习者,这些学习者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多种多样。不是每一个学习者都想“从拼音到汉字到句型式”的学习,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少数民族同志和从事经营业的学习者,他们可能只对汉语的某一部分感兴趣,例如:有人只想学口语,用于交流,不想学汉字和语法;有人因工作需要,只想

14、学习跟工作有关的汉语用语;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就要系统的学习,从中了解祖国的文化,掌握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增添祖国荣誉感和责任感,各民族兄弟姐妹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要相互团结,共同建设好家园。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这种情况下,远程“双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就应该“百花齐放”,全面发展。从学习者的层次出发,可以开发“少儿汉语、小学生汉语、初中生汉语、高中生汉语和各类应用汉语”,这些课程目前是很紧缺的,应当充分发掘出来,根据各个年龄层次的心理特点、性格特征编写教材和课件,安排教学,从而满足庞大的学习群体需要,尤其是中小学生。从培养中华民族大家庭和中国文化角度出发,应该广泛开设各种“双语”文化课程

15、,包括“书法、国画、京剧、民俗、中国功夫、中国茶”等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必定会对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现象产生兴趣,开设多种门类的文化课程,能够使学生者在学习汉语的同时,多方面地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从有一定职业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出发,可以开设“旅游、商务、中医、法律”等各种“专业汉语”。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课程设置,才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2教材及课件的“民族化”:所谓“民族化”是指针对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语言设计,从1994年自治区党委提出少数民族首先在高中毕业生中要达到“民汉兼通”以来,各地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改革实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编写了不少教材和课件,但这些

16、教材大部分都是属于“通用”型的,缺乏针对具体实用的“民族化”教材,因为教学网站上的课件一般是以教材为蓝本,这就导致网络上的教学课件也是“通用”型的。 利用网络开展远程“双语”教学要面向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学习者,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语言体系,语言类型、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都有一定的差别。不同的学习者学习要求也是不同的,有的是语言交流需要,有的是经商需要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哪一套双语教材和网络课件可以在任何范围内“通用”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根据各民族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编写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化”教材。在编写人员当中,既要有懂得汉语语言学习规律的汉语学者,也要有懂得少数民族语言

17、的学者。二者相互合作,共同开发,共同完成教材,这样教材的内容才能够贴近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教学方法也可以适应少数民族语言特点。 3.3“教”与“学”的互动化:远程“双语”教学使“教”与“学”相分离,学生自行点击课件学习,由于是单向的输入式教学,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如何弥补缺少面对面交流教学环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目前通用的办法是通过email、qq、bbs等渠道与学生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互动交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远程“双语”教学中实时的互动交流机会还是比较少。 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化,需要有技术上的支持,即需要一种互动性的视频网络平台。视频互动网络平台具有视频、

18、语音、文字、数据等系统,可以支持几百到几十万同时在线学生者学习的视频和音频互动,这是对“双语”远程教学最为理想的模式,一方面,它能够适应各种网络环境,提供清晰流畅的教学视频图像,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完成数据流、语音频流的实时交互交流和操作,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虚拟课堂上即时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互动教学。通过这个网络平台,无论学习者身在何处,只要有互联网,都可以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进入虚拟课堂学习。与一般的教学网站、教学视频相比,这种学习使人感觉如同身在真实的课堂,有视频,有声音,有文字,出现问题还能够及时提出并实时收到反馈。这样,学习者就可以在虚拟课堂中达到真实课堂上才能达到的高效的学

19、习效果。 在双语教育全面推广新形势下,利用网络开展对双语远程教学,能够节约人力、物力,整合各地、各行业优秀的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通过高效快捷的网络运营平台,实现“双语”的推广和传播。这是我们在今后的“双语”推广过程中应该着手重点发展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新党发201X2号文件,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 2新党发201X19号文件,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3加强“双语”教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201X年度自治区“双语”教学管理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新疆大学). 4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我校“双语”教学质量.201X年度自治区“双语”教学管理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新疆师范大学). 5张弘.网络教学交互的对策、方法研究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X,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