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2871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研究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任 务 书课题名称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研究指导教师学院商学院专业经济学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开题日期2010年11月22日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一)主要任务 按照学校和商学院的统一要求,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外文翻译、毕业论文及其他与毕业论文相关的任务。 (二)主要目标 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使学生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研究的探析,在了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得出提升

2、竞争力的方法,从而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或应用方面的参考。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实际情况入手,来探讨如何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问题,重点是分析和论述浙江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应清楚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关理论进行分析,探究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二)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必须观点明确、论证有据、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并能切实反映学生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毕业论文应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资料详细注明出处和版本等,字数要求10000字。毕业论文须由学生个人独立撰写完成。论文

3、要求紧扣题目,搜集资料充分,能综合运用有关基础理论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一定的个人见解,有一定的创新之处,所提建议对实际工作改进有参考价值,能独立查阅并正确引用中外文有关文献。要求文字通顺简练,条理层次清晰,思路清楚,书写整齐,图表准确等。三、计划进度: 2010年10月 确定选题,检索文献; 2010年11月 下达任务书; 2010年12月 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等; 2011年3月上交论文初稿; 2011年4月论文修改和完善; 2011年5月中旬 论文定稿、评审; 2011年5月下旬 论文答辩。四、主要参考文献: 1战明华,史晋川.不同增长路径下全要素生产

4、率差异性及其含义 财经研究J.2006.7 2金赛美,蕾秋菊.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问题研究田.商业研究J.2005.5 3赵春明.农产品竞争力分析框架初探 生产力研究J.2009.1 4Arshad,/.pter 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 for /.tainable Agriculture Reviews, 1, Volume 4 5Jacomina F. Bloem, Gerhardus Trytsman and Hendrik J. Smith.Journal Article.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in resour

5、ce-poor agriculture in South Africa.Symbiosis, 2009, Volume 48, Numbers 1-3文献综述题 目: 关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综述 众所周知,农产品出口对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结构和加快农业发展均有积极的意义。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已经连续六年保持上升趋势,但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在国家贸易结构和世界贸易结构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不强的原因何在,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呢?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加剧烈,因此如何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

6、争力将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将对国内近年来有关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文中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概念,影响因素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以及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措施进行简单评价 一 、有关竞争力的概念 一 国外学者认为: 1.竞争力的内涵。 出口竞争力,就是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古典经济学认为,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域或地区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与自然禀赋等方面具有的相对优势,从亚当?斯密创立比较优势论到大卫?李嘉图相对优势论,还有赫克歇尔一俄林自然禀赋理论都沿袭这一看法;经济历史学家强调经济体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有利的制度形式是推动国

7、家或地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而也必然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他以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为基础进行分析,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域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获得比较利益。该理论认为,一国或一个地域,或一个地区,可能在所有的产品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但一定会在某些产品上具有比较

8、优势。因此,即使一个国家或地域不拥有任何绝对优势,任然可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并获得比较利益。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认为是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异造成了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的不同,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产生,提出了资源禀赋论,即赫一俄定理。该理论认为:对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缺少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i苦,劳动力要素的价格必然比较便宜,他们就能够便宜地生产需要使用大量这类廉价要素的商品,从而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商拥有成本和价格的相对优势。因此,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应集中力量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二 国内

9、学者认为: 1.概念界定 在新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形势下,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和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研究是国内近年来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在贸易政策术语词典中,竞争力被定义为:“某一企业或某一部门或者甚至整个一个国家在经济效率上不被其他企业、部门或者国家所击败的能力”。这里的竞争力主要体现为经济效率的高低。翁鸣在其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书中指出:国际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与国外竞争对手争夺市场的能力,对其强弱度的比较和衡量最终要通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进行,市场是检验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标准。其本质在于各国同类产业或同类企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并对农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国际贸易条件较为宽松的情况

10、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提供的农产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并持续地获得赢利的能力。农业的竞争力可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广义不仅包括上述内容,而且还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组织结构、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扶持以及环境条件等,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要素投入的现实状况、环境条件以及由此形成的农业长期发展的潜力。 靖飞、韩喜秋、潘刚2008认为:出口竞争力是一国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生产率等综合国力的体现,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可以推断出口竞争力的概念为:出口竞

11、争力是指在现有的宏观环境和产业发展水平上,在国外市场上以较低的生产服务成本和与众不同的产品服务特性来取得最佳市场份额和利润的能力。 此外,柯炳生2002认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应分解为三个方面: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信誉竞争力。李闽榕2002则认为除了价格和质量竞争力之外,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还应包括营销竞争力和生产效率竞争力。 侯杰2007认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可以由出口市场占有率或出口量变化、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品生产成本、进口依赖率指标、贸易竞争指数指标、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出口依存度或出口贡献率等指标,选取其中的几项,或者是全部作为一个体系来描述农产品

12、国际竞争力。 二 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一)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Abdulkudos Ahmed Almarwani(2003)考察了美元汇率及其波动性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他采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TARCH),以比较优势指数衡量竞争力,发现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和竞争对手的汇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Mark R.Metcalfe(2002)撰文特别讨论了比较忽略的近年不断增加的美国和加拿大环境规制对美国和加拿大进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环境规制作为哑变量而纳入一个复杂的模型中,通过回归分析环境规制对竞争力的影响。结论表明,美国环境规制并不会显著地影响美国出口竞争力,而欧盟相对更加严

13、厉的环境规制短期内实际上有助于提高美国猪肉生产者的竞争力。不过,Mark R.Metcalfe并没有在文中给出竞争力的明确的定义和衡量指标,而是以出口数量的增减来间接的反应竞争力的变化。 Joseph C.Salvacruz(1996)通过回归分析讨论了影响竞争力的因素。结果表明,竞争力受利率、劳动力可得性和由对外援助、FDI以及农场规模驱动的内生技术进步的影响。 Yuichiro Uchida,Paul Cook(2004)讨论了国内竞争对技术竞争力和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技术竞争力采用专利数目为基础计算的技术比较优势指数表示,而贸易竞争力则采用出口额为基础计算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表示。他们实证

14、比较了美国、日本等9个国家国内竞争对各自技术和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发现总体上国内竞争与技术和贸易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而且,国内竞争水平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比对技术竞争力的影响更加显著。 (二)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韩宏华2003指出,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技术优势,制定出非常严格苛刻的标准,有的标准甚至让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我国产品进入欧、美等国,需要取得国际认可的认证标志方可避免绿色壁垒的阻碍,要取得这些认证标志,一般需要外国机构认可,而外国认证机构认证费用和检测费用昂贵,直接增加了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削弱了市场上的竞争力。 黄保亮、赵秀2008指出由于缺乏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管理以及受种子和其他

15、因素的制约,我国许多农产品生产成本都很高,价格上缺乏比较优势。 李淑霞、王爽2008指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究其原因,有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不合理的内部因素,也有外部环境恶化导致。 李国祥2008指出,总体上看,中国农产品出口以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市场为主。从农产品出口来看,发达国家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对农产品及其食品存在着有效需求。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既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又是农产品贸易大国,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优势互补的格局。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加强贸易保护主义,从而使得中国农产品出口会面临极其不利的环境和条件。 舒

16、兵(2010)指出,初级农产品质量差,加工增值度低,缺乏国际竞争力,而且食品(包括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质量安全问题使我国农产品出口陷入信用危机,农产品出口安全保护和支持不够。 近年来我国食品出口因为质量问题常发生被退运或销毁等事件。如2008年的“毒饺子”、“三鹿奶粉”等事件,这些事件的曝光使国际市场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更加不信任,因此,农产品出口遇到的贸易壁垒随之不断增多。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数 戴天惠(2009)提出。绿色壁垒造成了我省农产品出口总量的下降,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绿色壁垒还影响了我省出口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我省农产品主要出口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

17、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而这些国家与地区正是环境保护行动较早,公众环境意识强,环境标准严,环保技术先进的国家。他们在质量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环保体系也越来越健全。而我省出口的农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从而是我省农产品的出口市场范围面临缩小的可能。 综上所述,影响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基本归于技术落后,没有制定严格的标准,缺乏规模化经营史之价格没有了比较优势。还有国内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国家对农产品的出口安全和支持不够政府应该制定出一些相关的法规去完善。其次就是一些贸易壁垒造成的影响因数,这些都是有利有弊的。重点在于如何运用好对我们有利之处

18、而避免一些不利的影响。 三 提高国内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在对策研究方面,张灵光指出,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出口的战略选择;耿弘2007认为,要充分利用WTO规则,维护农产品生产和出口企业的利益。 项连武2008认为:中国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应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调整中国农产品的产业结构,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农产品品质等来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 董海英2007指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满足国际市场消费者的新需求,开发特色产品、有机产品出口也是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郑伟东 杨长娟(2008)指出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实施农产品出口品牌战略。并详细

19、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本人认为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他在实施农产品出口品牌战略中具体提出打造绿色品牌强化品牌意识,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加强自主出口品牌建设等等 应远闻(2004)指出根据浙江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针对国际市场需求,按照“有说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打好“特色牌”,建立巩固出口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采取企业+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代理收购、股份合作二次返利等形式,建立利益联接机制,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出口。坚持“以质取胜”的原则 在一些技术性壁垒方面从海彬(2007)上指出应该从宏观上和微观上采取不同的措施。在这方面他对此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结 语 综上所述,我

20、们可以看出关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文献较多,涉及范围较广,研究较深入。首先,对竞争力内涵的界定是丰富的,不同的研究角度决定了其不同的内涵;其次,对影响出口竞争力因素的分析也较多,大多集中于贸易壁垒、本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的研究,其相应的对策都是表面的,基本没有详细论及如何实现这些相应的对策,因而,很难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参考文献 1田维明,武拉平.农产品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2黄保亮、赵秀.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A. 北京: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3项连武.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思考A.科技创新导报,2008,p204 4李淑霞,王爽.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

21、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哈尔滨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0?42 5孙笑丹著.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动态结构增长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6张凤珍,李祥华.浅析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阻滞因素及应对策略J.农业经济,20071:32?33 7单亚东.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院报,20084:58 8翁鸣,程劲松.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9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0李闽榕.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探讨M.福建:福建农业大学报,2002 11李崇光.论中国农产品比

22、较优势因素与比较优势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01 13董海英.对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01:92?94 14迈克尔?波特.国家或地域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5陈永福.农产品贸易变动的实证研究以中日蔬菜贸易为中心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7 16闰国庆,陈丽静等.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4,17.22 1 7周星,付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究J.科研管理20023:29.34 18屈小博,霍学喜.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3:9.15 19张兵.

23、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提升策略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3:68?73 20程国强.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与关键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05:18?22 21温玉萍.中印农产品贸易比较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0:21?46 22邵桂兰,赵伟.我国水产品加工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策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06,1:46.48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 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浙江省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大省,2000年起,浙江省农产品出口总额就一直位居全国第三。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浙江省很多在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的

24、农产品,在实际国际贸易中竞争力却不高。随着2005年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基本结束,浙江省农产品贸易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另外,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浙江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也变得不乐观了。首先,农产品历来在国际上是以低廉的价格取胜的,随着我国承诺对农产品关税的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的逐步取消,减少了贸易保护,浙江地区的低价优势也就随着农产品成本R益增高而逐步丧失。再者,浙江地区农产品出口面临着各种贸易和技术壁垒。欧美发达国家及日本这样的农产品进口大国,采用的农业保护手段越来越高明,越来越隐蔽。甚至新兴国家也会跟风对自己国内农产品进行贸易保护。农产品贸易摩擦的增多也就不容忽视了。对于

25、浙江地区来说,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另外一方面,浙江地区农产品出口同时还受到自身因素的制约。浙江地区可耕地资源和渔业资源正在日益减少甚至枯竭,而不断增长的工业和城市用地都在蚕蚀农田,再加上环境的退化、污染、水土流失加剧,这些因素都会影出口结构与竞争力实证分析地区出口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长。农产品出口贸易受阻,会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农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也会继而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稳定持续地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探究如何提升浙江地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从而保持农业经济持续增长,提高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 )出口竞争

26、力的概念 在新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形势下,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和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研究是国内近年来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在贸易政策术语词典中,竞争力被定义为:“某一企业或某一部门或者甚至整个一个国家在经济效率上不被其他企业、部门或者国家所击败的能力”。这里的竞争力主要体现为经济效率的高低。翁鸣在其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书中指出:国际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与国外竞争对手争夺市场的能力,对其强弱度的比较和衡量最终要通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进行,市场是检验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标准。其本质在于各国同类产业或同类企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并对农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国际贸易条件较为宽松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

27、区农业提供的农产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并持续地获得赢利的能力。农业的竞争力可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广义不仅包括上述内容,而且还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组织结构、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扶持以及环境条件等,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要素投入的现实状况、环境条件以及由此形成的农业长期发展的潜力。 靖飞、韩喜秋、潘刚2008认为:出口竞争力是一国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生产率等综合国力的体现,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可以推断出口竞争力的概念为:出口竞争力是指在现有的

28、宏观环境和产业发展水平上,在国外市场上以较低的生产服务成本和与众不同的产品服务特性来取得最佳市场份额和利润的能力。 此外,柯炳生2002认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应分解为三个方面: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信誉竞争力。李闽榕2002则认为除了价格和质量竞争力之外,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还应包括营销竞争力和生产效率竞争力。 侯杰2007认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可以由出口市场占有率或出口量变化、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品生产成本、进口依赖率指标、贸易竞争指数指标、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出口依存度或出口贡献率等指标,选取其中的几项,或者是全部作为一个体系来描述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

29、二)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韩宏华2003指出,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技术优势,制定出非常严格苛刻的标准,有的标准甚至让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我国产品进入欧、美等国,需要取得国际认可的认证标志方可避免绿色壁垒的阻碍,要取得这些认证标志,一般需要外国机构认可,而外国认证机构认证费用和检测费用昂贵,直接增加了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削弱了市场上的竞争力。 黄保亮、赵秀2008指出由于缺乏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管理以及受种子和其他因素的制约,我国许多农产品生产成本都很高,价格上缺乏比较优势。 李淑霞、王爽2008指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究其原因,有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不合理的内部因素,也有外部环境恶化导

30、致。 李国祥2008指出,总体上看,中国农产品出口以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市场为主。从农产品出口来看,发达国家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对农产品及其食品存在着有效需求。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既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又是农产品贸易大国,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优势互补的格局。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加强贸易保护主义,从而使得中国农产品出口会面临极其不利的环境和条件。 舒兵(2010)指出,初级农产品质量差,加工增值度低,缺乏国际竞争力,而且食品(包括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质量安全问题使我国农产品出口陷入信用危机,农产品出口安全保护和支持不够。 (三)

31、提高国内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在对策研究方面,张灵光指出,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出口的战略选择;耿弘2007认为,要充分利用WTO规则,维护农产品生产和出口企业的利益。 项连武2008认为:中国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应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调整中国农产品的产业结构,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农产品品质等来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 董海英2007指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满足国际市场消费者的新需求,开发特色产品、有机产品出口也是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郑伟东 杨长娟(2008)指出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实施农产品出口品牌战略。并详细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本人认为有

32、很多可取之处比如他在实施农产品出口品牌战略中具体提出打造绿色品牌强化品牌意识,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加强自主出口品牌建设等等 应远闻(2004)指出根据浙江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针对国际市场需求,按照“有说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打好“特色牌”,建立巩固出口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采取企业+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代理收购、股份合作二次返利等形式,建立利益联接机制,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出口。坚持“以质取胜”的原则 在一些技术性壁垒方面从海彬(2007)上指出应该从宏观上和微观上采取不同的措施。在这方面他对此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

33、究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实际情况入手,来探讨如何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问题,重点是分析和论述浙江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应清楚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关理论进行分析,探究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二)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文主要采用计量经济法,经验总结及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

34、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三)难点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本文研究的难点在于目前有很多关于提升农产品出口的措施和意见,都知限于提出没有落实到确实可行当中。通过这次研究在提高浙江农产出口竞争力的一些原有方案中进一步提升出口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提出确实可行的法案。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2010年10月 确定选题,检索文献; 2010年11月 下达任务书; 2010年12月 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等; 2011年3月上交论文初稿; 2011年4月论文修改和完善; 2011年5月中旬 论文定稿、评审; 201

35、1年5月下旬 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田维明,武拉平.农产品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2黄保亮、赵秀.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A. 北京: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项连武.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思考A.科技创新导报,2008,p2044李淑霞,王爽.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哈尔滨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0?425孙笑丹著.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动态结构增长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6张凤珍,李祥华.浅析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阻滞因素及应对策略J.农业经济,20071:32?337单亚东.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

36、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院报,20084:588翁鸣,程劲松.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9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0李闽榕.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探讨M.福建:福建农业大学报,200211李崇光.论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因素与比较优势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0113董海英.对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01:92?9414迈克尔?波特.国家或地域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5陈永福.农产品贸易变动的实证研究以中日蔬菜贸易为中心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716

37、闰国庆,陈丽静等.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4,17.221 7周星,付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究J.科研管理20023:29.3418屈小博,霍学喜.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3:9.1519张兵.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提升策略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3:68?7320程国强.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与关键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05:18?2221温玉萍.中印农产品贸易比较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0:21-46( 2011 届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浙江省农产品出口

38、竞争力提升研究 姓 名: 专 业: 经 济 学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导师学科: 导师职称: 年 月 日 诚 信 声 明 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授 权 声 明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原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

39、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进行任意处置。 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 随着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出口在外贸出口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尤其是2008年底以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浙江省和全国的农产品出口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以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为背景,基于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内忧外患”,通过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结合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特点,研究分析了影响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并针对目前浙江省农产品出口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浙江 ABSTRACTWith the r

40、apid development of Zhejiangs foreign trade, agricultural exports in foreign trade de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proportion of exports in 2005, our province to join WTO the basic conclusion of the transition period, Zhejiang Province, trad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face greater challenges. In particula

41、r, by the end of 2008 by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since the great impact, Zhejiang and the countrys agricultural exports are subject to a huge impact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Zhejiang,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s the background, based on agricultural export trade development in

42、 Zhejiang Province, internal and external, Zhejiang Province,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rough trad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systems analysis,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ejiang Province,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research an analysis on the agricultural export t

43、rade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major factors, concludes: the status quo at this stageKEY WORDS: Agricultural, Export Status, Countermeasures, Zhejiang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引言1一、相关理论介绍1(一)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含义1(二)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主要衡量指标1二、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现状2(一)贸易竞争力指数2(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3(三)农产品贸易规模4(四)农产品出口市场4三、 制约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分析5(一

44、)农产品出口贸易环境严峻5(二)农产品出口产业发展滞后6(三)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难以达到市场需求7四、 提升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8(一)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力度8(二)坚持“以质取胜”, 实施“绿色农业”战略9(三)建立多种机制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10参考文献11致 谢13引 言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潮流为浙江农业发展溶入世界大舞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浙江作为农业经济发展前沿阵地, 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这种环境下, 探讨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 如何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浙

45、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是一个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区域。改革开放尤其入世以来,浙江充分发挥市场和体制优势,有机结合传统精耕细作和现代农业科技,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产业经营,不断加快市场取向,着力转变增长方式,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定提高,农村经济明显富裕,高效生态农业和“走出去”农业步伐加快。2005年农林牧渔业商品产值达1020.45亿元,商品率达71.4%。由此看来,浙江的农业发展己经进入到多样化发展阶段,并不断地向专业化、商品化迈进。同时,伴随着全球化趋势,浙江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增长方式转变进程中,农业“走出去”正当其时。一、相关理论介绍(一)农产品出口

46、竞争力的含义 在新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形势下,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和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研究是近年来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在贸易政策术语词典中,竞争力被定义为:“某一企业或某一部门或者甚至整个一个国家在经济效率上不被其他企业、部门或者国家所击败的能力”。这里的竞争力主要体现为经济效率的高低。翁鸣在其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书中指出:国际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与国外竞争对手争夺市场的能力,对其强弱度的比较和衡量最终要通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进行,市场是检验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标准。其本质在于各国同类产业或同类企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并对农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国际贸易条件较为宽松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提供的农产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并持续地获得赢利的能力。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