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论文英语硕士毕业论文范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3102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美文学论文英语硕士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英美文学论文英语硕士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英美文学论文英语硕士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英美文学论文英语硕士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美文学论文英语硕士毕业论文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美文学论文英语硕士毕业论文范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英语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的名词化现象调查研究陈海庆,熊文卿(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摘要:文章以系统功能语法框架内的名词化理论为指导,以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为分析对象,运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两个小型数据库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学生英语名词化运用程度远低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学生;中国学生英语名词化运用频率的高低与其英语作文质量的高低成正比。进而指出了中国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中名词化现象运用频率低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名词化;英文摘要;数据库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2、08-407X(2010)04-0106-05Investigation of Nominalization in English Abstractsof the Theses of Masters in ChinaCHEN Hai-qing,XIONG Wen-q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116024, China )Abstract: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one of the distinguishable features between

3、written and spoken English isthe frequent distribution of nominalization in written English, which often results in grammatical simplificationand lexical density of written English. The paper based on the nominalization theory of systematic functionalgrammar employs a corpus-based approach and stati

4、stic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features of nominalization inEnglish abstracts of theses written by Master degree postgraduates studying in DUT. It makes a statistic studyof the usage of nominalization in English abstracts writing in three important aspects and specifies some prob-lems and reasons

5、for less using nominalization in the abstract writing. Key words:nominalization; abstract; corpus study一、引言名词化(nominalization)是“人类语言最普遍的特征之一,但是,我们对此的理解仍然是微乎其微”。 英语书面语的一大特征就是名词化的普遍运用。对此,国外语言学界曾从不同的角度对名词化现象进行过探讨和研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Jespersen把名词化称为“主谓实体词”,并把主谓实体词分为动词性与谓词性两种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创始人Chomsky认为,名词化的过程是心智变化的过程,

6、它通过一系列心理操作由深层结构转化为表层结构,这既体现了深层结构的意义,又使得语言结构更加精炼4。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把名词化过程看作是一个意义转化现象、迂回表达(periphrasis)现象和具有可预测性(predictability)的模式化现象5。 与以上研究不同的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把名词化和隐喻有机地联系起来,将名词化看成是语法隐喻的一种途径。他们将句子结构划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接近事态发展变化的意义表达,称为“一致式”(congru-ent form);二是曲折表达事态变化的意义表达,称为“隐喻式”(non-congruent form)。6(P180-189,P340-34

7、4)7Ha-lliday指出,英语书面语与口语的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口语中作者用一个个松散的小句来表达意义,而在书面语中作者可以把这些小句并入名词或名词词组中,使小句的数量减少,结构精炼,句子的词汇密度和信息量增大。6(P352)Halliday把这类现象统称为语法隐喻。语法隐喻最直接的实现途径就是将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化,从而使转化的名词获得动词或形容词的意义而同时又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根据Halliday的观点,名词化不但具有小句功能和语篇功能,而且还具有语类功能,因为“名词化可能最早是在科学或技术类语域中形成的。”6(P353)可以说,名词化是语法中产生词汇高密度集中的主要来源,它具有信息浓缩

8、、表达简洁、结构紧凑和逻辑性强的特征。因此,名词化现象大多运用在科技、法律、政论等正式文体中。 在国内也有不少学者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对英语名词化现象进行了研究或论述。如:胡壮麟8,范文芳9,朱永生、严世清10,董宏乐11,朱永生12,等等。 可以说,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名词化现象的研究较为系统和深入13。然而,在我们研究名词化现象和认识到它在书面表达中的重要性的同时,不得不指出,对于我国大学中英语学习者来说,对英语名词化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名词化形式的使用有哪些特点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根据笔者的调查,国内还很少有人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本研究旨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运用语料库比较的方法对中国硕士

9、学位论文英语 摘要的名词化现象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发现存在的差异和原因。 二、研究方法、对象及步骤 1.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数据库为基础,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所得到统计结果。 2.研究目的及对象 该研究旨在通过对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中名词化现象的调查分析,概括出中国学生在名词化应用上与国外英语母语者之间存在的差别以及名词化使用程度与英文摘要质量高低之间的关系,发现中国学生英文摘要中名词化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笔者根据研究目的,建立了两个小型数据库。第一个小型数据库标为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of Techn

10、ology,以下简称DUT),数据为随机选取的20062007年DUT毕业的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共200篇,共计60 626字,并由DUT英语专业研究生从用词、语法、表述及内容完整性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评分,按得分高低分为A、B、C、D四组,用来比较名词化运用与摘要写作质量是否存在关联性,以及存在何种关联性。另一个小型数据库标为NS(Native Speak-ers),数据为英语母语者所撰写的论文摘要,共100篇,计33 161字,来源于SCI数据库,如表1所示。3 3.研究步骤 数据分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先确定名词化现象的表现特征,并排除由于语法规则、语言错误或用法失误等造成的疑似

11、名词化现象的非名词化现象,如介词后的-ing形式的语法现象就要与以-ing表现出的名词化现象区别开来,然后将名词化现象按类型进行统计,并得出统计数据。第二阶段,根据统计出来的名词化现象的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如论文摘要字数、句子数量、词汇密度等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研究所需的实验数据和统计结果。第三阶段,把不同数据库的数据统计结果进行对比找出差异,然后再结合数据库的原型,得出名词化现象在DUT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中的运用状况及其结论,并对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写作中的名词化现象与以英语为母语的相同学历研究生名词化运用情况的差异加以分析和说明,同时对这一差异背后的原因作出相应的解释。 另外需要说

12、明的是,在用SPSS软件对名词化情况进行初步统计后,统计出来的名词化现象可能包括一些错误数据,即具有相似的名词化结构的非名词化现象,这就需要人工根据名词化的定义对错误数据进行排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表2是Quirk等对可以构成名词化结构的词缀的分类,共计19种词缀可以使动词或形容词转变为名词形式14。 三、数据分析及讨论 1.统计结果及分析表3是对DUT与NS两个数据库及A、B、C、D共4个小组名词化现象的总体体现分析。表中列出了每一类别中名词化的使用情况及名词化在文章中所占的百分比。 从表3可知,DUT硕士研究生使用名词化的比例远远低于英语母语者的使用比例,分别为4.4%和6.2%,而在D

13、UT数据库内部的4个小组中,级别较高的小组名词化使用比例也大于级别较低的小组。表4是对数据库DUT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4所选组别中名词化现象的描述性分析从表4可知,每1个小组的均值分别为11.730 0、10.002 2、9.841 1、8.311 3,这些数据表明名词化的均值是随着等级的不同而不同。总体来说,等级高的组别均值比等级低的组别高,同样,各组的标准差值分别为21.614 95、19.336 52、19.742 41和17.002 17,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暂时推断名词化的使用频率与英语写作质量的高低是有关联性的。 表5是数据库DUT与数据库NS之间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中数据显示

14、出NS数据库的均值远远大于DUT的均值,这说明在名词化的使用频率和密度上,两者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结果进一步显示出DUT的研究生在英文摘要写作中对名词化成分运用得很少,这也是他们在运用名词化方面不如英语为母语者那样自然贴切的原因之一。 表5DUT与NS数据库名词化的样本分析均值词缀数量离散型变量标准误差均值DUT 194.374 1 19 254.231 3 124.324 4NS 540.466 3 19 711.581 1 302.162 5在DUT数据库中,等级低的组别名词化运用少于等级高的组别,并且DUT的学生名词化运用程度低于国外以英语为母语者的使用比例。为了进一步证明名词化运用程度

15、与写作质量的关系,即名词化运用频率与英语写作质量是否呈正比,本研究继续使用SPSS来分析数据和统计结果。 根据前文的统计结果可知,在论文摘要中名词化运用的频率与写作质量的高低是存在关联的,本文将进一步进行分析以证明该推断是否合理,并给出结论。 表6为DUT数据库中A、B、C、D共4组样本的统计结果。从中可以看出,DUT内部每1小组名词化的分布情况并不均匀。并且对组别之间进行比较以后(见表7),组A和组D之间的显著性指标为0.000,这表明两组之间名词化使用的差别显著,也就是说摘要质量最高的组与摘要质量最低的组之间名词化使用的差异最大。另外,通过表7我们可以看出,摘要质量较接近的组别之间名词化使

16、用的差异值比摘要质量区别较大的组别之间存在的差异值要低,也就是说,名词化使用频率的大小与摘要写作质量的高低是呈正比的。 表6DUT数据库中各组别间样本统计另外,我们推断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母语使用者在摘要写作上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证明这个推论的正确性,我们将DUT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英文摘要同NS的英文摘要进行对比分析,以证明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 英语母语者在使用名词化现象上相较于DUT研究生来说更为熟练,DUT和NS之间的数据显示出两者在名词化使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见表8)。表9是对DUT和NS两个数据库进行的T-TEST试验,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DUT学生应用名词化的频率明显偏低,t值

17、为-2.411,而且显著性指标值为0.037(96.3%),小于0.05。由此可以得出,我们有96.3%的把握证明英语母语者会在论文摘要写作中使用名词化。 最后,我们用人工统计的方式对名词化结构运用上两者之间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如表10所示。 通过表10可以明显看出,学生对-ing形式的名词化现象使用频率明显大于其他形式。-ing的名词化现象占了名词化的43%,而NS数据库中-ment/-tion/-sion形式稍占优势,-ing形式排列第3,各个主要形式的差距并不明显,而-hood形式在两个数据库里都很少被使用。 2.对试验数据的总结 通过对以上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数据库中所有数据都表明了

18、学生无论写作水平高低,是否为英语母语使用者,在摘要写作中都会使用名词化,其区别在于名词化使用频率的不同、程度的高低以及名词化结构的不同。其中在动词名词化过程中,DUT的学生最常用的名词化结构为-ing,其次为-tion/-sion、-ment,英语母语者最常用的则为-ment,且-ing的使用频率大大低于DUT。而在形容词名词化过程中,DUT的学生很少将形容词转变为名词进行使用。相比之下,英语母语者使用-ty和-ness后缀致使形容词名词化过程较多。 根据以上对比分析和SPSS分析得出的数据,我们可以初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学生在英语论文 摘要写作中很少使用名词化结构,即便使用名词化结构,其变化形式也较为单一,一般多为动词名词化形式。因此,相比之下不如英语为母语学生运用得熟练和准确。另外我们还发现,这类现象在DUT硕士研究生内进行比较时,结果随组别不同而有所差异,即写作质量高的组别存在的差距明显小于写作质量低的组别。这也证明了名词化的使用程度与语言水平高低有着明显的关联性。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