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六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3279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4.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六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项目六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项目六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项目六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项目六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六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六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六 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10学时),主讲:王月,项目六 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主要内容(10课时)任务一 认知温度对植物生产的影响(5课时)任务二 调控植物生产的温度环境(5课时),任务一 认知温度对植物生产的影响,一 土壤温度(理论部分)1.土壤热特性:(1)土壤热容量 单位质量或容积的土壤,温度变化所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2)土壤导热率:定义:指土层在单位厚度(1cm)间、保持单位温度差(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土壤断面的热量。,2.土壤温度变化(1)日变化最高温度13时,最低温度日出之前前。,(2)土壤温度的年变化 对于北半球而言,一年中地面最热月温度,一般出现在月或月,地面最冷

2、月温度一般出现在月或月。,(3)土温垂直分布,日温的垂直分布日射型(受热型)辐射型(放热型)上午转变型(由辐射型向日射型过渡)傍晚转变型(由日射型向辐射型过渡,年垂直分布放热型受热型过渡型,(4)影响土温变化的因素,土壤湿度土壤颜色土壤质地覆盖地形和天气条件纬度和海拔高度,二 空气温度,1.空气温度日变化规律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日出前。2空气温度年变化一年中最热最冷分别是7月和1月。海洋性气候分别是8月和2月。3.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 春节 3月份的“倒春寒”,秋季出现的“秋老虎”,三 植物生长的温度指标,1.基本温度:最高、最低、最适这三个温度称为植物生长发育的三基点温度。加

3、最高致死、最低致死称为五基点温度。(1)最高、最低、最适这三个温度称为植物生长发育的三基点温度。(2)植物因低温或温度过高而导致受害或致死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称为受害、致死温度。,2 农业界限温度,概念:对农业生产有指标或临界意义的日平均温度,称为农业指标温度或界限温度。类型:重要的界限温度有0、5、10、15、20等。,意义:一个地方的作物布局,耕作制度,品种搭配和季节安排等,都与该温度的出现日期、持续日数和持续时期中积温的多少有密切的关系。标志着某些重要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开始、终止、转折。,3 积温,(1)概念:物生长发育不仅要有一定的温度,而且通过各生育期或全生育期间需要一定的积累温

4、度。即温度总和。(2)类型: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活动温度:高于最低温度(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活动积温:植物生育期间的活动温度的总和。,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最低温度(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有效积温:植物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积累的总和。,不同植物的活动积温,各种植物不同生育期的活动积温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所需的活动积温也不相同。下表所示,中国温度带一览表,(3)积温的应用,用来分析农业气候热量资源 通过分析某地的积温大小、季节分配及保证率,可以判断该地区热量资源状况,作为规划种植制度和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作物的重要依据。作为植物引种的科学依据 依据植物品种所需的积温,对照当地可提供的热量

5、条件,进行引种或推广,可避免盲目性。,为农业气象预报服务 作为物候期、收获期、病虫害发生期等预报的重要依据,也可根据杂交育种、制种工作中父母本花期相遇的要求,或农产品上市、交货期的要求,利用积温来推算适宜的播种期。是农业气候专题分析与区划的重要依据之一 确定某作物在某地种植能否正常成熟,确定各地种植制度(如复种指数、前后茬作物的搭配等)提供依据,理论部分小结,一 土壤温度二 空气温度三 植物生长的温度指标,土壤温度(实训部分),测定土壤的温度一 认识测温仪器1.普通温度表,2最高温度表3最低温度表,4.曲管温度表,二 安装地温表,1.选择地块:地表疏松、平整、无草。与观测场地整个地面相平;2.

6、安装三支地面温度表:三支地面温度表需水平放在观测地段的中央偏东的地面上,按照普通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和最高温度表的顺序自北向南平行排列,球部向东,表间相距5厘米,,3.安装曲管温度表,(1)一般安装在地面最低温度表的西约20厘米(2)挖一条东西方向呈30角、宽2540厘米、长40厘米的直角沟,北边垂直,东西壁向斜边倾斜。(3)在斜边上垂直量出要测地温的深度,5厘米、10厘米、15厘米、20厘米,依深度顺序由东向西排列。球部向北,表间相距约10厘米,表身与地面呈45夹角,表身自东向西排齐,露出地面表身支架支住,地面温度表的安装,曲管温度表安装图,三 地面温度观测,1.观测时间与顺序(1)顺序:先地

7、面后地中,由浅及深的顺序进行观测。(2)地面和曲管的温度每天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进行4次或8时、14时、20时进行3次观测。(3)最低、最高温度表只在8时、20时各观测1次。夏季最低温度表可在8时观测。,2.读数和记录,(1)先读小数,后读整数,并应复读,以免误读。(2)观测地温表时应俯视,不离开地面,读表时迅速、准确、避免视觉误差。视线与水银柱顶端齐平。(3)观测最低温度表时,视线应平直对准游标远离球部的一端。观测酒精柱顶时,视线应与酒精柱的凹液面最低处齐平。读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位数是“0”时,不能省略。若计数在零下,数值前应加上“-”号,四 调整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和最

8、高温度表在每次读过后要进行调整1.最高温度表的调整方法握住表的中部,球部向下,手臂向外伸约30的角度,用大臂将表前后的甩动,使毛细管内的水银落到球部,使示度接近当时干球的温度。调整时应迅速,调整后放回原处时,先放球部,后放表身。2.最高温度表的调整方法抬高感应球部,表身倾斜,使游标回到酒精柱的顶端即可。放回原处时先放表身,后放球部,以免游标滑向球部一端。,五 仪器和观测地段的维护,1.温度表及观测地段经常检查,保持干净和完整状态。2.在可能降雹之前,为防止损坏地面和曲管地温表,应罩上防雹网,雹停后立即去掉,六 数据处理,根据观测资料,画出定时观测地温和时间的变化图,以了解土温的变化情况,并求出

9、日平均 温度。日平均温度(2时地温8时地温 14时地温 20时地温)4,任务小结实训部分,测定土壤温度一 认识测温仪器 二 安装地温表三 地面温度观测四 调整温度表五 仪器和观测地段的维护六 数据处理,任务二 调控植物生产的温度环境,一学习准备(一)知识准备1植物的感温性 概念:是指植物长期适应环境温度的规律性变化,形成其生长发育对温度的感应特性。,意义:不同植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大多数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一定时期的较高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生长发育速度加快,有些植物或品种在较高温度的刺激下发育加快,即感温性较强。如水稻的感温性,晚稻强于中稻,中稻强于早稻。,2.

10、植物的温周期现象 概念: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气温呈周期性变化,许多植物适应温度的这种节律性变化,并通过遗传成为其生物学特性的现象。植物温周期现象主要是指日温周期现象。如热带植物适应于昼夜温度高,振幅小的日温周期,而温带植物则适应于昼温较高,夜温较低,振幅大的日温周期。,意义:,生产中尽量调整播种时间,尽可能满足所种植作物对温周期的要求,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3.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影响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土壤温度增加,植物根系吸水增加植物根系吸水可间接影响气孔阻力,限制光合作用 低温减少植物对养分吸收。,温度水稻吸收养分顺序10PNSKMgCa5MgMnCaNP,(2)影响植物块茎块根

11、形成,马铃薯块茎形成 适宜温度:15.622.9;中期高于29,不能形成块茎;土温过低,块茎个数多而小。,(3)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种子发芽:小麦、油菜12;大豆810;水稻1012,(4)影响昆虫的发生发展,土壤温度对昆虫,特别是地下害虫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影响。金针虫,当10cm土壤温度达到6左右,开始活动,当达到17左右时活动旺盛,并危害种子和幼苗。,4.空气温度与植物生长发育,气温日变化植物生长发育在最适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超过 有效温度范围会对植物产生危害。昼夜变温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试验表明番茄生长与结实在昼夜变温条件下要比恒温下好得多。,在高纬度温差大地区,在较低温

12、度下,日较差大有利于 种子发芽;在较高温度下,日较差小有利于种子发芽。植物生长发育期间,气温常处于下限温度与最适温度之间,日较差大是有利的,白天适当高温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夜间适当低温有利于减弱呼吸消耗,如我国西北地区的瓜果含糖量高、品质好与气温日较差大有密切关系。,气温年变化,温度的年变化对植物生长也有很大影响,高温对喜凉植物 生长不利,而喜温植物却需一段相对高温期。如四季如春 的云南高原由于缺少夏季高温,有些水稻品种不能充分成 熟,但在平均气温相近、但夏季温度较高的湖北却生长良 好。,气温非周期变化 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易产生低温灾害和高温热害。,植物的温度环境调控技术,(1)

13、一般条件下温度的调控技术合理耕作,地面覆盖,灌溉排水,排水和灌水,设施增温方式:4智能化温室加温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使用增温剂和降温剂 增温剂定义:主要是一些工业副产品中的高分子化合物,如造纸副产品或石油剂等,稀释后喷洒于地面,与土壤颗粒结合形成一层黑色的薄膜,这种薄膜也叫液体地膜。作用:由于颜色深,吸光性较好,同时还有保水性,减少蒸发,从而保存热量,提高温度。515cm地温增加14。,降温剂作用:降温剂实质上是白色反光物质,它具有反射强、吸收弱、导热差,以及化学物质结合的水分释放出来时吸收热量而降温的特性。一般可使晴天14时的地面温度降低1014,有效期可维持2030天,可有效地防止热害、

14、旱害和高温逼熟的现象发生。,一般条件下气温的调控技术,先进灌溉技术,遮阳处理,遮阳处理主要用于花卉、食用菌等植物生产。搭建遮阳网。荫棚四周搭架种植藤蔓作物,如南瓜、莆瓜等。在棚顶安装自动旋转自来水喷头或喷雾管,每天 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进行喷水降温。,外遮阳,内遮阳,设施条件下温度的调控技术,地温调控(2种)保温,增温,降温(4种),换气降温,遮光降温,夏天光照太强时,可以用旧薄膜或旧薄膜加草帘、遮阳网等遮盖降温。,屋内喷雾降温,屋内喷雾降温,作业,理论部分1什么是土壤热容量?2什么是土壤导热率?3土壤温度垂直分布的类型有哪些?4.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因素有哪些?5什么是植物的感温性?6什么是植物的温周期现象?主要是指什么周期?,实训部分,测定土壤温度。每人写一份实验报告,并对本人工作作出评价。,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