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教师培养与培训现状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3350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工院校教师培养与培训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技工院校教师培养与培训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技工院校教师培养与培训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技工院校教师培养与培训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技工院校教师培养与培训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工院校教师培养与培训现状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工院校教师培养与培训现状调查报告.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技工院校教师培养与培训现状的调查报告技工院校教师培养与培训研究课题组为了了解烟台市各技工院校校长及中层领导、教师对教师培养与培训的态度、认识及学校相关师资培训工作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2013年1月,课题组设计了2份调查问卷,分别是校长及中层领导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2013年3月,课题组成员按照分工到烟台市各个技工学校开展问卷调查。问卷涉及的学校范围包括国家办学(烟台工贸技师学院、烟台市福山技校、烟台市开发区技术学校)、企业办学(烟台市海洋技校、烟台港口工程高级技工学校)、民间办学(天鸿技工学校)等7所不同的办学体制的学校,发放校长及中层领导调查问卷68份,收回答卷63份,有效率为

2、92.6%。发放教师调查问卷374份,收回答卷335份,有效率为89.6%。通过分析答卷,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校的领导和中层干部重视对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认为教师参加培训后不仅有利于个人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更有助于学校发展。大家普遍认为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应该在抓实效上下功夫,如:教师急需的培养与培训内容是“学科知识的更新与提高”和“教育实践能力”;培训的方式青睐于校本培训;培训效果的转化需要教师受训后开展 “反思性实践”和 “反思性教学”。参加培训的动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很小,而为了晋升职称而参加培训学习的情况较普遍。目前很多学校由于学校不养闲人,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领导担心影响正常教学工作或因经

3、费紧张,导致教师外出参加培训难以成行。大多数领导能深刻地认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认为创建学习型组织非常有必要。在调动教师参加培养与培训积极性方面,应针对不同年龄、性格、追求的人灵活运用薪酬激励、工作激励、精神激励、荣誉激励。在教师培养与培训评价方面应该建立“知识”、“能力”、“职业素养”三个评价体系。多数教师认为:学校能够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的环境和条件。大部分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原因是为追求个人素质的提高和学校长远发展。教师在经过学习培训后,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收获,很多教师在经过培训后,其教育教学反思和主动思考能力都有提高。根据任教学科特点,教师喜欢的培训形

4、式有: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学习、教师指导下自学、参观考察等。参训教师认为培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学习的引导者,又是经验的交流者。培训教师既可以是优秀技工院校第一线教师又可以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大学教师,还可以是教育科研部门的理论工作者或主管业务的人社局领导。多数教师认为影响他们参加培训积极性的因素是培训的方式和培训内容。由此可见教师参加培训的主观能动性较大,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要求比较高,但是受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小。目前,教师们期盼在现代教学技术、班主任工作技能、教学科研能力、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自我管理等方面得到提升。大多数教师赞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培训是对员工最好的福利”的观点

5、,对自己的职业能力、优势、劣势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有清醒的认识,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来提高工作质量,在工作中有所创新,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让自己在将来的职业发展中能够保持优势。多数教师倾向于用教学应用及研究总结的方式对教师的培训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使教师培训避免流于形式,并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同时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也应该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方面,最终达到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教师的培训进行灵活和有效的评价。一、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本次问卷调查是为了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为技工院校教师培养与培训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可操作性的措施、方法和手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设计调查

6、问卷时,掌握的主要原则是:科学性原则、普适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目的性原则。根据以上原则分别设计了校长及中层领导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通过计算回收答卷的有效率,被调查的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及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本次问卷调查达到了预期目的。二、校长及中层领导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分析:表一:年龄 表二:学历表三:职称结论:从调查范围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来看,调查涉及面广,被调查人员涉及不同年龄阶段、学历层次、职称等级,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二)调查内容及分析1.对教师培养与培训问题的理解与认识调查:与其开展培养与培训不如引导教师潜心工作安于教学。、对 14%、符

7、合实际情况 8%、不对78%与其花钱对教师进行培养与培训不如多发点奖金激励教师好好工作。、对 8.3%、这样做见效更快8.3%、不对83.3%培养与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会留不住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翅膀硬了会飞。、 对 3.1%B、有此担心 33.3%、不对63.4%由上表可以看出有78%的学校校长或中层干部认为“与其开展培养与培训不如引导教师潜心工作安于教学”是错误的;有83.3%的领导认为“与其花钱对教师进行培养与培训不如多发点奖金激励教师好好工作”是不对的,由此可以看出技工院校的领导主观上普遍重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认为搞好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与工作能力应该先于“引导

8、教师安于教学”,反映出“教师能力的提升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的思想观念。通过调查我们也看到有33.3%的领导担心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提升后,会留不住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那么,这些骨干教师会飞到哪里呢?显然是飞到更好的单位去了。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些各方面条件和待遇相对较差的技工院校领导的担忧,反之学校实力越强领导越无此担心,越可以更多的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教师能力的提升会再为学校发展增添活力,如此进入良性循环,而担心教师翅膀硬了会飞的领导培训教师的积极性显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2.对希望教师参加培养与培训目的的调查(多选):从调查数据来看,学校领导更多地希望教师参加培养与培训后能成为学科带头人

9、、在学术上有所造诣、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也有不少领导考虑到教师利益(晋升职称)的提高。3.对教师培养与培训现状的看法:调查显示,技工院校领导对于当前教师培训师资的水平和能力、培训内容和培训针对性普遍认可,但是,对于培养与培训的实效性存在较大分歧,只有不足60%的人认为实效性较高,有40.3%的领导认为实效性较低,对培养与培训效果不太满意。4.对本校教师急需的培养与培训内容的看法(多选):调查显示,教师急需的培养与培训内容首当其冲的是学科知识的更新与提高、教育实践能力,而排在最后的则是教育理论知识。教师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才能教出优秀的技术人才,调查显示:在现实工作中技工院校教师的知识更新与日新

10、月异的社会发展相比还相对落后,急需跟上时代的步伐;另外,对于许多老师来说并不缺乏教育理论知识,更需要提升教育实践能力。5.对最欢迎的培训方式的调查(多选):调查显示,领导们最认可的是校本培训,其次是脱产进修,排第三位的是函授专题研究,无一人选择指导自学。6.对培训效果的调查:如果您校有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是否在教育教学专题研究中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基础进行 “反思性实践”和 “反思性教学”:、大部分能 46.4%、一部分能 49.2%、较少数能4.3%教与学的行为是否发生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变:、大部分 51.7%、一部分 43.1%、较少数3.4%是否发挥带头示

11、范和辐射作用:、大部分68.5%、一部分25.9%、较少数5.6%调查显示,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后大部分能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教与学的行为发生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变;但能进行“反思性实践”和 “反思性教学”的教师要少一些。7.对教师培养与培训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调查:表一您校教师在接受培养与培训方面,存在下列哪些情况:学非所教,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是7.8%、较少62.7%、否29.4%参加培养与培训后,实际教学水平提高:、较大 61.9%、较小34.9%、没有3.2%所有的学习都为了职称的晋升:、较普遍50.7%、较少39.3%、没有10%调查显示,参加培养与培训后教师的实际教学水

12、平普遍有所提高,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很小,而为了晋升职称而参加培训学习的情况较普遍(占50.7%)。表二您认为技工院校教师培养与培训实施中存在下列哪些主要困难与问题:、经费不到位,培训的旅差费、培训费得不到报销12.7%、培训的教学模式单一,方法手段比较传统26.4%、培训内容陈旧、形式单一 11.8%、由于学校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参加培训难以成行 33.6%、培训者对技工教育改革了解不够,对技校教学实际了解不够 ,缺少培训动力 15.4%、其它0调查显示,“由于学校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参加培训难以成行”成为教师培养与培训中最主要的问题(占33.6%);其次是培训的教学模式单一,方法手段比较传统

13、(占26.4%)。8.对工作与学习培训的关系的认识调查:您对“一个组织的学习能力,是其竞争优势的核心”的观点表示:A、赞同88.3%B、不赞同10%C、无所谓1.7%您对“工作成为被支付报酬的学习”的观点表示:A、赞同38.3%B、不赞同61.7%C、无所谓0您对管理学上所说的“学习”的含义:A、了解71%B、不了解27.4%C、非常熟悉1.6%杰克韦尔奇认为,学习就是“持续不断地提高公司的基本智力”,您表示:A、赞同88.9%B、不赞同9.5%C、无所谓1.6%对“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观点,您表示:A、赞同82.3%B、不赞同16.1%C、无所谓1.6%您对“我们这里无需创新”,“老老

14、实实做事就行了”的观点表示:A、赞同1.6%B、不赞同91.9%C、无所谓6.5%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领导对管理学上所说的“学习”的含义有所了解,对学习的意义认识充分,有88.9%的人对学习就是“持续不断地提高公司的基本智力” 表示赞同,有91.9%的领导对“我们这里无需创新”,“老老实实做事就行了”的观点表示不赞同;并且大多数领导认识到“一个组织的学习能力,是其竞争优势的核心”,认为学习与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值得思考的是领导们对“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观点82.3%表示赞同,但对“工作成为被支付报酬的学习”的观点不赞同高达61.7%,两者矛盾。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部分领导对于杰克韦尔奇的

15、“营造一种使员工沉浸其中的气氛,使公司成为一个以创新为指向的学校,使工作成为被支付报酬的学习”的学习观不是很了解,也缺乏相关的意识。9.对学校或领导在教师培养与培训中的作用的调查:表一您认为您的学校是否具有让教师学习提高的氛围和学习环境?A、是88.7%B、否3.8%C、不知道7.5%韦尔奇认为:领导就是“真正提供方便的人,真正的发动机,使分享、学习、搜寻和好奇心成为公司的气血”。您表示:A、赞同77.8%B、不赞同17.5%C、无所谓4.8%您对“培训是对员工最好的福利”的观点表示:A、赞同69.8%B、不赞同27%C、无所谓3.2%您要求教师们为自己制定近期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吗?A、有68

16、.2%B、没有27%C、感觉定不定无所谓4.8%在教师培养与培训方面,您认为政府、学校、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是:A、政府主导、个人为主体、校企联合培养25.4%B、学校主导、政府扶持、企业辅助、个人主体63.5%C、个人主导、政府扶持、校企联合培养11.1%调查显示,有88.7%的领导认为自己的学校“具有让教师学习提高的氛围和学习环境”,但在教师培养与培训方面,认为政府、学校、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学校主导、政府扶持、企业辅助、个人主体”的仅为63.5%;要求教师们为自己制定近期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仅为68.2%;对“培训是对员工最好的福利”的观点表示赞同的为69.8%;对领导就是“真正提供方

17、便的人,真正的发动机,使分享、学习、搜寻和好奇心成为公司的气血”表示赞同的为77.8%。这些数据说明还有一小部分领导对于学校在教师培养和职业发展中的责任缺乏意识,缺少担当,也缺少对教师的正确引导。虽然缺乏相关责任意识的领导不足40%,但消极影响不容忽视。表二在教师培养与培训方面,您认为部门中层干部在提高培训针对性、培训效果转化方面的作用是:A、参与培训需求分析22.4%B、帮助教师克服学习障碍27.8%C、注意培养教师的培训意愿21.6%D、培训结束后,采取适当的方法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31.2%数据显示,被调查者对“提高培训针对性、培训效果转化方面部门中层干部的作用”见仁见智,观点不集中,有

18、31.2%的领导更重视“培训结束后,采取适当的方法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占最多的比例,这一结果说明大家认为中层干部应在培训前“参与培训需求分析”、“注意培养教师的培训意愿”,培训中 “帮助教师克服学习障碍”,培训结束后,采取适当的方法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全程为教师培训做好工作。10.对教师培养与培训的激励机制与评价体系调查:如图所示,在调动教师参加培养与积极性方面有38.7%的被调查者倾向于薪酬激励,位列第一;有26.9%的领导倾向于工作激励;而精神激励和荣誉激励各以17.2%并列第三。在教师培养与培训评价机制方面应该建立哪些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中,知识、能力、职业素养三个评价指标差距很小,说明

19、大家认为三个评价体系都很重要。三、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分析:被调查教师相关情况年龄50岁以上(7%)40-50(28%)30-40(40%)20-30(25%)学历硕士(6%)本科(80%)专科(14%)职称初级(助教)(45%)中级(讲师)(31%) 高级(高级讲师,副教授)(23%)正高(1%) 根据上表所示,被调查的教师来自烟台周边地区的相关技工院校教师,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不同学历和职称教师,所以本次问卷调查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对于技工院校教师参加培训的方法和培训模式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和参考意义。(二)调查内容及分析1、对学校培训环境的调查 图1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20、超过70%的教师认为职业学校能够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的环境和条件。2、对培训原因的调查 图2如图2所示,大部分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原因是为追求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追求学校长远发展。认为培训学习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和评职称的教师则占少数。3、对受训教师培训效果的调查相关问题选项(比重)参加培训后的感受很有必要(60%)有必要(37.9%)无所谓(2.1%)没必要(0%)毫无必要(0%)对教育教学理论提高程度很大(69.5%)一般(25.3%)较小(5.2%)没有(0%)学科知识方面的收获很大(61.8%)一般(32.6%)较小(3.4%)没有(2.2%)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提高程度很大(68.8

21、%)一般(26.9%)较小(4.3%)没有(0%)培训后做过下列哪些工作思考教育教学的得失(45.5%)写教学随笔(29%)写教育故事(9.5%)撰写教育教学论文(16%) 表1如表1所示,60%的教师认为参加培训很有必要,37.9%的教师认为参加培训有必要。认为参加培训学习没有必要的教师占0%。69.5%的教师认为参加培训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61.8%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学科知识方面也有很大的收获。68.8%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通过表1 可以看出,教师在经过学习培训后,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收获,很多教师在经过培训后,其教育

22、教学反思和主动思考能力都有提高。 4、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调查相关问题选项(比重)教学方式(内容)讲授式(9.5%)教师指导下自学(15.2%)小组讨论(18.9%)案例教学(33.2%)参观考察(17.3%)专题研究(8.6%)比较喜欢下列哪些培训方式脱产进修(29.2%)网络培训(27.3%)函授学习(14.3%)指导自学(13%)本校培训(16.2%)最喜欢的学习发展途径同事之间相互交流(20.8%)进修或者函授获取更高的学历(18.8%)到比较重要的岗位上锻炼(22.4%)自学或者是个人研究(10.4%)主持或者参与教育科研(8.2%)经常外出参观考察学习(19.5%) 表2如表2所

23、示,33.2%的教师喜欢案例教学的培训形式,18.9%的教师倾向于小组讨论的学习培训形式,15.2%的教师选择教师指导下自学,17.3%的教师选择参观考察的培训模式。5、对培训教师的调查相关问题选项(比重)培训教师充当的角色规划者(11.2%)传授者(28.3%)开发者(13.9%)促进者(16.1%)引导者(21%)交流者(19.5%)培训教师最好来自于优秀的技工院校第一线教师(47.1%)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大学教师(21.1%)教育科研部门的理论工作者(13%)主管业务的人社局领导(9.2%)所在教研组或学校的同事(9.6%)对培训者的哪方面表现更看重敬业精神(13.4%)学术水平(16.

24、6%)实践经验(33.2%)授课艺术(18%)培训效果(11.6%)教育科研能力(6.2%) 表3如表3所示,28.3%的教师认为培训教师充当的角色是传授者,21%的教师认为培训教师应该是学习的引导者,19.5%的教师认为培训教师应该充当交流者的角色。47.1%的教师认为培训教师应该从优秀技工院校第一线教师当中选择,21.1%的教师认为培训教师应该从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大学教师当中选择,13%的教师认为培训教师可以是教育科研部门的理论工作者。9.2%的教师认为培训教师可有主管业务的人社局领导来担任。通过表2和表3的调查问卷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要求倾向于来自第一线的案例内容,对培

25、训方式倾向于培训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和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或者是到相关的单位进行参观学习。而对培训教师的要求,绝大部分教师倾向于实践型的培训教师,看重培训教师的实践经验,即培训教师来自优秀技工院校的一线教师,有较高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6、对影响教师参加培训积极性的因素的原因调查 图3如图3所示,61%的教师认为影响他们参加培训积极性的因素是培训的方式和培训内容。学校的学习氛围和环境,领导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产出比只占39%。由此可见教师参加培训的主观能动性较大,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要求比较高,但是受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小。7、对培训效果影响因素的调查相关问题选项(比重)哪些因素会影响培

26、训效果培训方法(33.3%)受训人员参与(11.7%)培训环境与气氛(27.3%)受训人员的主体意识(23.8%)其他(3.7%)培训者的教学方法与培训效果之间的相关性高(21.5%)较高(34.15%)中等程度(33.2%)较低(9.2%)没有(1.85%)技校教师培养与培训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培训的模式单一,方法手段过时(22.1%)培训内容陈旧,形式单一(27.5%)经费不到位,培训的差旅费、培训费得不到报销(9.6%)学校工作压力大,参加培训难以成行(18.66%)培训者对技工教育改革的了解不够,对技校教学实际了解不够(18.1%)其他(3.99%) 表4如表4所示,33.3%的教师

27、认为培训方法会影响培训效果,27.8%的教师认为培训环境和气氛会影响培训效果,23.8%的教师认为受训人员即参加培训的教师本身的主体意识也会影响到培训效果。此外,55.6%的教师认为培训者的教学方法和受训教师学习效果之间的相关性较高,33.2%的教师认为教学方法和受训教师学习效果之间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在技校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当中,22.1%的教师认为培训的模式单一,方法手段过时,27.5%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18.66%的教师认为,学校工作压力大,参加培训难以成行,18.1%的教师认为,培训者对技工教育的改革了解不够,对技校教学实际不够了解。根据此表可以看出,影响教师受训效果

28、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培训教师的培训方法、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教师本人的实践经验和资历,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此外,培训的环境,学校的工作压力,以及受训教师本人的主体意识等因素也占相当比例,是影响培训效果的次要因素。8. 对教师个人内在培训需求的调查相关问题选项(比重)教学基本功比较欠缺的方面理解课程标准和把握教材的基本功(11.4%)备课的基本功(9.3%)运用教学语言的基本功(11.6%)板书设计得基本功(7.1%)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基本功(30%)学科专项基本功(10.1%)组织教学基本功(9.5%)教学评价基本功(11%)班主任工作技能比较欠缺的方面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37.

29、6%)表达能力(13.7%)交往活动能力(18.5%)捕捉信息能力(30.1%)自我管理比较欠缺的方面职业生涯规划(18.1%)学习管理(13.9%)时间管理(16.3%)计划管理(10.8%)情绪管理(10.2%)压力管理(15.7%)健康管理(14.9%)教学科研能力比较欠缺的方面教科研意识(19.9%)教育科研研究方法(30%)教科研成果的表述(26.8%)综合运用能力(23.3%)表5如表5所示,30%的教师认为在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教学基本功比较欠缺,37.6%的教师认为在班主任工作技能中的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较欠缺,30.1%的教师认为在班主任工作技能中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所欠缺,30%

30、的教师认为在教学科研能力方面比较欠缺的是教育科研研究方法,26.8%的教师认为教科研成果的表述能力欠缺,23.3%的教师认为综合运用的教科研能力欠缺,而18.1%的教师认为欠缺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16.3%的教师认为不能很好地对时间进行自我管理,15.7%教师认为欠缺对自我压力的调整。通过此表可以看出,教师个人所存在的不足和欠缺各不相同,从而也导致了教师个人内在培训需求也有所不同。但是大部分教师计较希望通过培训能够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教学,提高班主任工作中的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捕捉信息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如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教科研成果的表述,综合运用的能力等。同时教师在

31、个人管理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培训需求,比如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如何管理时间、如何释放压力、如何进行健康的管理等。9. 对教师个人培训意识的调查相关问题选项(比重)是否赞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观点赞同(79.2%)不赞同(10.5%)无所谓(10.3%)是否赞同“教师无需创新,老老实实做事就行”的观点赞同(14.5%)不赞同(79.5%)无所谓(6%)对自己的职业能力、优势、劣势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否有清醒的认识有(72.5%)没有(10.7%)没想过(16.8%)是否为自己制定了3年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已制定(28.4%)正在制定(52.3%)未制定(19.3%)是否赞同“培训是对员

32、工最好的福利”的观点赞同(67.9%)不赞同(23.4%)无所谓(8.7%)表6如表6所示,79.2% 的教师对“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观点表示赞同,79.5%的教师不赞同“教师无需创新,老老实实做事就行”的观点,72.5%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能力、优势、劣势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有清醒的认识,67.9%的教师赞同“培训是对员工最好的福利”的观点,而52.3%的教师正在为自己制定3年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根据此表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教师已经制定或正在制定3年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并且对自己的职业能力、优势、劣势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保持清醒的认识。大部分教师对教师个人培训持赞同的态度,希望通过不断的

33、学习和培训来提高工作质量,在工作中有所创新,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让自己在将来的职业发展中能够保持优势。10.对常见的教师培训方式和内容的调查相关问题选项(比重)近几年参加过哪些教学培训教学知识方面(20.5%)教学技能方面(35.2%)教学艺术方面(16.2%)教学理念方面(28.1%)参加培训的形式自主学习(19.6%)网上学习(24.9%)集中培训(34%)多种形式相结合(21.5%)表7如表7所示,近几年35.2%的教师参加过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28.1%的教师参加过教学理念方面的培训,20.5%的教师参加过教学知识方面的培训,而34%的培训是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的,24.9%

34、的培训是通过网上学习的方式进行的。由此可见,目前常见的教师培训的内容是以提高教学技能为主,同时也比较重视对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更新,以及对教学知识的补充和提高。教师的培训以集中培训为主,近几年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因此不少教师也喜欢在网上进行学习,有时候则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少数教师仍以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和培训。11. 对教师培训的考核评价方式的调查图4如图4所示,37%的教师认为对教师培训进行考核评价的比较好的方式是提交教学案例,24.3%的教师认为可以通过提交论文或培训心得的方式对教师培训进行考核评价,24.3%的教师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基于培训过程表现的纪实档案的方式对教师培训进行考核

35、评价,7.2%的教师则认为考试是对教师培训进行评价。通过此图可以看出多数教师倾向于用教学应用及研究总结的方式对教师的培训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使教师培训避免流于形式,并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同时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也应该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方面,最终达到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教师的培训进行灵活和有效的评价。四、建议及对策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不难看出,加大教师培养与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烟台各技工院校领导、管理层、教师们的共识。如何开展技工院校教师培养与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培养与培训的科学性、有效性已引起各类技工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仅有领导重视是不够的,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建立

36、和完善教师校本培训体系,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有效的教师校本培训体系以学校发展战略为导向;着眼于学校核心需求 ;是多层次全方位的 ;充分考虑了教师的自我发展的需要。教师校本培训体系建立的原则应以绩效提升、行为改变为核心;培训体系层次分明,职责清楚;符合需求目标,内容明确完整;流程简洁完整,可操作性强;兼容性良好,适应内外环境变化。2.加强校企间深度合作,创新教师培养与培训模式校企合作,是我国职教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技工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与优质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搭建师资队伍管理平台,完善以师带徒制、教练型教师培养与培训模式。3.完善教师督导评价、激励机制,营造教师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教师评价的目的是对教师指定责任义务时的所有相关工作与能力进行评判,因此,教师评价是否全面、公正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适合学校自身需要的教师督导和评价体系,能够激励教师成功实行自我导向发展,有利于学习型专业发展团队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