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大纲1汇总.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3535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试大纲1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测试大纲1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测试大纲1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测试大纲1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测试大纲1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试大纲1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试大纲1汇总.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研究发展计划试验系统验收测试大纲项目组二OO五年四月目 录1概述41.1系统简介41.2测试阶段和测试范围71.3测试依据72主要性能与技术指标83测试环境83.1测试进入条件83.2测试地点103.3测试环境条件103.4测试设备和工具113.5测试数据准备124测试内容134.1功能测试134.2性能测试224.3接口测试234.4安全性测试264.5可靠性测试274.6测试矩阵275测试方法425.1功能测试425.2性能测试475.3接口测试505.4安全性测试515.5可靠性测试516测试组织517测试结果评价511 概述1.1 系统简介。图1-1要设备连接图1.2 测试阶段和测试范

2、围系统出所验收测试大纲适用于分系统的出所验收测试阶段,其内容包括性能测试、功能测试和接口测试。大纲对分系统的测试内容、测试项目、测试方法等进行了规定,作为分系统验收测试的依据。1.3 测试依据本出所验收测试大纲制定主要依据下列文件:1 系统任务合同。2 总体技术方案。3 关键技术研究报告。4 论证报告。2 主要性能与技术指标主要指标指标内容传输信息类型定位数据基站可支持的用户机数量10个(仿真验证)通讯距离数据传输距离:大于5km基站与用户间数据传输距离:50m以内通讯速率上传速率: kbps下传速率: bps双向传输速率:kbps便携式用户机存储与显示要求预装数据支持范围:1km 1km基站

3、存储与显示要求预装空间数据支持范围:3km 3km.快速反应时间小于50分钟工作环境适应性要求温度:0C +35C(内设备)温度:-10C+40C(外设备)相对湿度:低于85%供电要求交流220V10%,50HZ10%,可用电池供电工作电磁兼容性要求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性、标准化要求符合国家标准保障性要求包括技术资料和技术支持保障两部分。技术资料包括系统使用及维修所需的文档资料、交付验收时的技术资料等。技术支持包括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或故障的解答和解决。响应时间数据准备时间(从收到请求至数据发送):1s(针对数据库中已有信息)l数据传输时间:30s(kbps); 30s(bps)便携式用户机

4、指标重量:低于3Kg体积:210mm x130mm x80mm连续工作时间:1h3 测试环境3.1 测试进入条件l 系统已具备需求说明、设计报告、接口设计等文档。l 系统已具备可交付的源程序、可执行代码、软件运行支撑环境和应用场景。l 系统各模块已纳入配置管理。l 系统已具备可交付的硬件设备。l 系统各部件已完成内部出场测试。l 系统已具备所需的测试工具、测试环境、测试人员、测试数据等资源。 3.2 测试地点北京。3.3 测试环境条件3.3.1 软件表 31 验收测试软件项清单编号名称版本用途备注11.0参见设计报告包含系统管理、方向和综合234563.3.2 硬件表 32 硬件及固件项清单编

5、号名称型号用途数量备注1基站硬件系统XX参见设计报告1测试时根据业务不同,安装不同的软件系统。233.3.3 其它表 33 其他材料清单编号名称型号用途数量备注1234交换机、路由器、网络背负线、网络连接线等用于搭建网络平台X5市电380V(220V)/50Hz 供电3.4 测试设备和工具表 34 测试设备及工具清单编号名称用途数量备注1计算机(P42.0G,256内存,40G硬盘)用于测试合同规定20个用户机的支持能力20234计时器用于相应时间测试3567电流表用于安全性、接口等测试18电压表用于安全性、接口等测试19万用表用于安全性、接口等测试110示波器用于安全性、接口等测试111计算

6、机配置及性能测试软件用于计算与存储能力测试112温度计用于环境适应性测试113湿度计用户环境适应性测试13.5 测试数据准备表 35 测试数据编号材料类型数量或范围用途备注12345674 测试内容4.1 功能测试该项测试针对各个子系统的功能进行逐项测试,验证其是否满足系统需求。涉及到的子系统包括: 。下面列出各个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测试项。4.1.1 基站子系统基站由一套硬件系统,两套软件系统组成。4.1.1.1 基站硬件功能表 41 基站硬件功能测试项目列表序号功能测试内容备注1机动能力系统设备全部装车,满足各种运输(公路、铁路)要求2供电能力UPS供电能力UPS后备时间不小于5分钟3油机供电

7、能力柴油发电机的电源输入对设备单元供电,并对UPS电池充电。4市电供电能力三相电源供电、单相电源供电5网络通信内部数据交换能力实现系统设备间的互连互通6外部网络路由能力依托移动基站各种通信装备和通信系统,实现系统的对内对外的互连、信息互通7计算与存储能力服务器计算与存储能力满足设计要求8计算机计算与存储能力满足设计要求9避雷与接地能力电源避雷防止雷电从电源线窜入系统对系统设备造成破坏,信号避雷防止雷电从信号窗窜入系统对系统设备造成破坏。系统接地装置的设计保证人身的安全及电子设备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4.1.1.2 态势报生成表 42态势报生成测试项目列表序号功能测试内容功能1加载数据环

8、境2任务数据申请3态势管理4报文收发4.1.2 便携式用户机4.1.2.1 便携式用户机硬件功能表 43便携式用户机硬件功能测试项目列表序号测试内容备注1数据运算功能具有能够满足便携式用户机软件运行的处理能力。2数据存储功能大容量数据存储便携用户机内部自带大容量数据存储模块,能够保存情报等数据。移动存储功能便携用户机可以把数据保存在存储卡上从而完成数据存储。3定位功能GPS定位功能该功能集成在便携用户机内,通过便携用户机的GPS模块实现定位功能。4人机交互功能键盘功能使用键盘控制便携用户机的行为,包括常规键和快捷键。常规键完成便携用户机的常规功能,快捷键实现便携用户机功能的快捷操作。图形显示功

9、能使用高清晰液晶屏,实现便携用户机运行结果的图形显示。4.1.2.2 便携式用户机软件功能表 44便携式用户机软件功能测试项目列表序号功能测试内容功能1数据预装通过介质将需要的各种数据装载到便携式用户机中。2报文接收与发送可以接收来自任何移动单元的报文、指令信息。可以向基站工作站发送各种报文、指令信息。可以通过基站向所有联网的移动单元发送报文、指令信息。支持基于模版方式的报文发送。可以进行已发报文队列、收到报文队列的管理。3其它功能系统设置:进行各种系统参数设置。状态显示:定位状态显示、数据传输、报文提示。4.2 性能测试4.2.1 硬件性能4.2.1.1 基站硬件性能表 45 基站硬件性能指

10、标列表编号测试内容指标1基站可支持的用户机数量个(仿真验证)。2通讯距离信息中心与基站间数据传输距离:大于km。基站与用户间数据传输距离:以内。3通讯速率基站到信息中心的上传速率: 。信息中心到基站的下传速率: 。基站与用户间的双向传输速率:。4基站存储与显示要求预装空间数据支持范围:。显示分辨率: 5供电要求交流220V10%,50HZ10%,可用电池供电工作。4.2.1.2 便携式用户机硬件性能表 46 便携式用户机硬件性能指标列表编号测试内容指标1通讯距离基站与用户间数据传输距离: km以内2通讯速率基站与用户机间的双向传输速率:kbps3便携式用户机存储与显示要求预装数据支持范围:(影

11、像分辨率)显示分辨率:高于320 pixel 240 pixel4供电要求交流220V10%,50HZ10%,可用电池供电工作5便携式用户机指标重量:低于3Kg体积:210mm x130mm x80mm连续工作时间: h4.2.2 软件性能软件性能指标列表序号功能测试内容指标1传输信息类型定位数据。2基站可支持的用户机数量个(仿真验证)。3便携式用户机存储与显示要求4响应时间数据准备时间(从收到请求至数据发送):s(针对数据库中已有信息)。数据传输时间:s(kbps); s(bps)。4.3 接口测试4.3.1 物理接口4.3.1.1 基站物理接口基站硬件接口测试项目列表序号接口测试内容备注1

12、通信接口网络连接与传输速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包括1个插座ZK(FR接口)、1对BNC连接器(G.接口)。2以太网接口包括3个插座ZK(10/100自适应以太网接口);1个RJ45防水连接器(10/100自适应以太网接口);3介质接口采用光盘、USB等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数据预装。4.3.1.2 便携式用户机物理接口便携式用户机硬件接口测试项目列表序号测试项目性能指标1输入接口键盘功能按键功能每一个按键能够按下,松开后能够弹起,按下按键后便携用户机能够完成对应功能。触摸屏响应速度触摸屏能够对在触摸屏上的操作及时反应。输出接口图形显示分辨率颜色深度音频有效性能否输出声音。2串口兼容性符合标准RS232

13、接口标准。CF接口兼容性能否兼容常见的存储卡网卡。USB接口兼容性能否兼容常见的U盘、数码相机。4.3.2 信息接口4.3.2.1 外部接口外部信息接口测试项目列表序号接口测试内容备注4信息中心接口包括信息中心下发的信息,详情参见接口规范、信息处理系统数据规范。5智能信息单元接口包括智能信息单元下发的信息,详情参见接口规范、信息处理系统数据规范。4.3.2.2 内部接口4.3.2.2.1 基站-便携式用户机子系统信息接口流程基站子系统-便携式用户机子系统信息接口测试项目列表序号功能测试内容功能1数据预装为便携式用户机准备好预装所用的地理数据等数据。便携式用户机数据预装到由基站准备好的数据。2数

14、据申请便携式用户机向基站进行数据申请,基站根据便携式用户机的申请订单准备数据并放于基站数据同步目录下,以便下一步数据同步。3数据同步便携式用户机数据同步接收基站为其准备好的数据。4报文收发基站和便携式用户机之间互发消息。4.4 安全性测试4.4.1 硬件安全性基站硬件安全性测试项目列表序号测试内容备注1数据传输加密措施4.4.2 软件安全性软件安全性测试项目列表序号测试内容备注1用户登录权限管理用户需登录后才能使用系统。通过帐号认证才能网络连接。所有数据加密后进行传输。4.5 可靠性测试各子系统加电运行12小时,统计系统故障时间并计算系统可用度。油机、电池等供电可靠性测试单独进行。4.6 测试

15、矩阵测试项目、指标级别、指标要求和类型见表4。测试组根据表4所示测试矩阵和验收测试报告现场确定具体测试项目,以系统级测试为主。表4测试矩阵序号测试项目级别指标要求类别系统设备指标测试功能测试1.性能测试基站硬件性能测试基站可支持的用户机数量个(仿真验证)2.通讯距离信息中心与基站间数据传输距离:大于。基站与用户机间数据传输距离:50km以内。3.通讯速率上传速率:s。下传速率:。双向传输速率:。4.基站存储显示要求5.供电要求交流220V10%,50HZ10%,可用电池供电工作。6.用户机硬件性能测试通讯距离基站与用户机间数据传输距离:5km以内7.通讯速率基站与用户机间的双向传输速率:8.便

16、携式用户机存储与显示要求9.供电要求交流220V10%,50HZ10%,可用电池供电工作10.软件性能软件性能指标传输信息类型11.基站可支持的用户机数量(仿真验证)。12.便携式用户机存储与显示要求13.基站存储与显示要求14.响应时间数据准备时间(从收到请求至数据发送):10s(针对数据库中已有信息)。数据传输时间:30s(kbps); 3s(bps)。15.基站硬件接口通信接口网络连接与传输速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包括1个ZK(FR接口)、1对BNC连接器(G接口)。16.以太网接口包括3个ZK(10/100自适应以太网接口);1个RJ45防水连接器(10/100自适应以太网接口);17.

17、介质接口采用光盘、USB等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数据预装。18.便携式用户机硬件接口键盘功能按键功能每一个按键能够按下,松开后能够弹起,按下按键后便携用户机能够完成对应功能。19.触摸屏响应速度触摸屏能够对在触摸屏上的操作及时反应。20.图形分辨率21.显示颜色深度22.音频有效性能否输出声音。23.串口兼容性符合标准RS232接口标准。24.接口兼容性能否兼容常见的存储卡、网卡。25.USB接口兼容性能否兼容常见的U盘、数码相机。26.内外部接口信息中心接口包括信息中心下发的信息,详情参见接口规范、综合信息处理系统数据规范。27.智能信息单元接口包括智能信息单元下发的信息,详情参见接口规范、综合信

18、息处理系统数据规范。28.基站硬件功能机动能力系统设备全部装车,满足运输(公路、铁路)要求。29.UPS供电能力UPS后备时间不小于1分钟。30.市电供电能力三相电源供电、单相电源供电。31.内部数据交换能力实现系统设备间的互连互通。32.外部网络路由能力依托移动基站各种通信装备和通信系统,实现系统的对内对外的互连、信息互通。33.避雷与接地能力电源避雷防止雷电从电源线窜入系统对系统设备造成破坏,信号避雷防止雷电从信号窗窜入系统对系统设备造成破坏。系统接地装置的设计保证人身的安全及电子设备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34.便携式用户机便携式用户机数据预装通过介质(USB设备)或网络(以太网)

19、将需要的各种数据装载到便携式用户机中。35.自身位置与状态报告通过定位设备定位、手工交互定位或者直接输入位置信息记录当前位置,进行位置、状态上报。36.空间数据显示对空间数据进行显示。37.任务信息下载与浏览对动路线等信息可以进行预装,在行动过程中可以随时查看,并与实际情况进行对照。38.数据同步在网络条件许可时,将基站的用户机缓存区数据下载到本地用户机中。可以通过快捷键进行便捷快速的数据同步操作。数据同步后对当前显示窗口进行更新。39.其它功能系统设置:进行各种系统参数设置。状态显示:定位状态显示、数据传输、报文提示。40.便携式用户机硬件功能数据运算功能具有能够满足便携式用户机软件运行的处

20、理能力。41.大容量数据存储便携用户机内部自带大容量数据存储模块,能够保存情报等 数据。42.移动存储功能便携用户机可以把数据保存在存储卡上从而完成数据存储。43.以太网络功能通过网卡,实现便携用机同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通讯。44.拨号网络功能通过串口和海事卫星调制解调器,实现便携用户机与基站的连接通讯。45.键盘功能使用键盘控制便携用户机的行为,包括常规键和快捷键。常规键完成便携用户机的常规功能,快捷键实现便携用户机功能的快捷操作。46.串口功能通过串口可以扩展便携用户机的多种功能:定位功能,数据通讯功能,数据交换功能等47.USB接口功能通过USB接口可以扩展便携用户机的多种功能:数据存储功

21、能、数据交换功能。48.系统指标系统指标系统反应时间小于20分钟5 测试方法5.1 功能测试5.1.1 基站硬件功能基站硬件功能测试方法列表序号功能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测试要求标准预期结果1机动能力跑车试验。车辆应能在3级公路上以30-40公里的时速连续开进16小时以上,并保证车内设备不受损坏。能2供电能力UPS供电能力人工操作检查。市电和发电机停止供电,自动切换到UPS,供电时间5分钟能3市电供电能力人工操作检查。系统电源采用频率为50Hz的单相220V和三相380V交流电源供电。当电源电压变化为额定值的+10%或-15%或者频率变化为额定值的+5%的情况下,能保证设备正常工作。能4网络通信内部

22、数据交换能力人工操作检查。能够进行FTP、HTTP等协议基础上的数据交换能5外部网络路由能力人工操作检查能够在不同网段之间进行FTP、HTTP等协议基础上的数据交换。能6计算与存储能力服务器计算与存储能力人工操作检查与自动测试。检查设备硬件配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能7计算机计算与存储能力人工操作检查与自动测试。检查设备硬件配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能5.1.2 便携式用户机硬件功能便携式用户机硬件功能测试方法列表序号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测试要求标准预期结果1数据运算功能人工操作满足应用软件的运行要求。能2数据存储功能大容量数据存储人工检查满足存储情报等数据的要求。能移动存储功能人工操作能否使用CF存储卡

23、。能3数据通讯功能以太网络功能人工操作能否连接以太网。4数据交换功能移动存储数据交换功能人工操作用户机的数据能否和移动存储设备交换。能通讯网络数据交换功能人工操作能否通过以太网络或拨号网络进行数据交换。能6人机交互功能键盘功能人工操作每个按键能够完成对应的功能。能图形显示功能人工操作能显示文字、图形、图像。能7扩展功能串口功能人工操作能否完成定位功能和拨号通讯功能。能USB接口功能人工操作能否连接数码相机。能5.1.3 软件功能测试对各分系统的软件功能进行逐项测试,验证其是否满足系统需求。在功能测试中将主要使用黑盒测试方法。黑盒测试是在已知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

24、使用,在测试时,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有等价类划分、边值分析等,主要用于软件确认测试。 “黑盒”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在等价类划分中,为每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最后使得所有有效等价类均被测试用例所覆盖;再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只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使所有无效等价类均

25、被覆盖。边界值分析方法是一种补充等价划分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它不是选择等价类的任意元素,而是选择等价类边界的测试用例。黑盒测试方法适合于携式有户机等各分系统,以及分系统间的接口和基站与综合站的接口测试。该方法主要试图发现以下几类错误:功能不对或遗漏;界面错误;数据结构或外部数据库访问错误;初始化或终止错误等。黑盒测试框图如下:输入输出用户机图 51用户机黑盒测试框图输入输出便携式用户机图 52便携式用户机黑盒测试框图输入输出基站图 53 基站黑盒测试框图测试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上一阶段完成验收测试用例用户需求测试大纲详细设计验收测试验收测试意见测试工作总结图 54 验收测试工作流程框图5.2

26、性能测试5.2.1 系统性能指标测试性能测试按照性能指标项,分别列出测试方法如下:分系统性能测试方法列表编号测试内容测试设备或工具测试方法1传输信息类型计算机按照数据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模拟信息中心设备,向基站发送信息数据。2基站可支持的用户机数量计算机用10台计算机模拟用户机,与基站进行相关接口功能操作,测试基站的支持能力。3通讯距离通过实际设备进行相关数据传输操作,测试通讯距离的支持。4通讯速率参见通讯设备供应商测试方法及结果。5存储与显示要求计算机性能测试软件使用计算机性能测试软件,评测基站各计算设备存储与显示能力。6供电要求通过电源接口窗接入220v市电,通过配电箱面板显示电压、电流与

27、频率7响应时间计时器见4.2.2。8温度、湿度适应性要求便携式用户机设备进行高低温测试,基站进行高低温测试。9重量与体积要求卡尺、台秤按仪器计量记录重量与体积。5.2.2 常规模式反应时间测试常规模式下的反应时间指标包含两个部分,其一为数据准备时间(对数据库中已有数据),其二为数据传输时间,两个指标的计时过程见下图:用户机提交订单基站解析订单数据提取与压缩分发至用户机缓冲区用户机开始下载数据数据传输用户机打开并显示数据数据准备时间计时开始数据准备时间计时结束数据传输时间计时结束数据传输时间计时开始图 55常规模式下的响应时间测试计时方法如图所示,在常规模式下,数据准备时间计时过程为:从用户机(

28、便携式用户机或指挥型用户机)订单到达基站开始计时,经过基站解析订单、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最后将相应的数据分发到该用户机缓冲区(即数据同步目录下)为计时结束时间。数据传输时间计时过程为:从该用户机使用“数据同步”功能下载数据开始计时,经过数据传输(从基站到用户机)的过程,最后在用户机屏幕上提示下载完毕为计时结束时间。上述指标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n 产品类型:n 影像产品n 目标影像图n 目标分析报告n 产品容量和范围约束:n 二级影像产品、目标影像图:2km x 2kmn 目标分析报告:容量小于5.3 接口测试5.3.1 物理接口测试方法通过相关部件的连通、数据(或控制)信息传输以及仪器检测等方

29、法进行测试。5.3.2 信息接口测试方法以信息接口相关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或控制)交换模块为主,采用手工操作方式检查正确性与有效性。针对接口测试中,每个流程将保障设计出至少三种测试用例:正常情况测试、非正常情况测试以及边界条件测试。对正常情况的测试保障每个流程的每个节点是正常的输入以及正常的操作;对于非正常情况的测试保障每个流程中某个节点有非正常操作的情况;对于有边界情况的节点,单独确定边界条件测试用例。5.4 安全性测试5.4.1 系统安全保密性测试方法采用正确帐号登录系统,检测帐号正确性。采用错误帐号或密码登录系统,检测帐号有效性。5.5 可靠性测试系统在测试期间,不定时随机运行想定,连续运行12小时,统计系统故障时间并计算系统可用度,可用度达85及以上判定为合格。6 测试组织由责任专家组长,专家组专家和各分系统为成员组成测试组。7 测试结果评价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认为测试通过:(1)所有测试项目一次通过率大于85;(2)剩余15未通过的测试项目中,属于主要测试项目的问题在出所验收测试期间全部归零;属于非主要测试项目中的问题在验收测试期间归零处理后,允许10未通过测试项目在综合集成现场测试前归零;(3)未通过测试的主要测试项目,由专家组决定,作特殊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