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无菌技术(护理基本技术) 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40805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9.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无菌技术(护理基本技术)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6章无菌技术(护理基本技术)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6章无菌技术(护理基本技术)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6章无菌技术(护理基本技术)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6章无菌技术(护理基本技术)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章无菌技术(护理基本技术)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无菌技术(护理基本技术) 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 无菌技术,第1节 无菌技术概念与操作原则,第2节 学与做,第3节 思考与练习,学习内容,学习内容,1.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2.熟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3.掌握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4.学会无菌技术的临床应用,第1节 无菌技术概念与操作原则,知识点2:无菌技术的概念1.无菌物品: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2.无菌区域: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3.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虽经过灭菌处理后但又被污染的区域4.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防止无菌物品与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第1节 无菌技术概念与操作原则,知识点3: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1.无菌技术操作的环

2、境要求洁净2.工作人员的穿戴要规范3.无菌物品的放置与存放原则4.进行无菌操作时一定要有无菌观念5.操作者的言行要规范6.无菌物品的使用原则,第1节 无菌技术概念与操作原则,1.无菌技术操作的环境要求洁净 凡进行无菌操作,要求环境清洁、宽敞、明亮,定期消毒,操作前30分钟通风,停止扫地及更换床单,减少人群走动,以降低空气中的尘埃。2.工作人员的穿戴要规范 无菌操作前,衣帽穿戴整洁,口罩遮住口鼻,修剪指甲、洗手,第1节 无菌技术概念与操作原则,3.无菌物品的放置与存放原则(1)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且有明显标识。(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不可暴露于空气中(3)无菌包的标

3、识包括: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和失效期,灭菌标识、包装者、灭菌编号、灭菌批次等内容,标识应具有可追溯性(4)无菌包未污染保存期7-14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第1节 无菌技术概念与操作原则,4.进行无菌操作时一定要有无菌观念(1)进行无菌操作时,应首先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2)凡没戴无菌手套进行无菌操作时,手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区;(3)凡戴无菌手套进行无菌操作时,手不可触及非无菌物品及非无菌区5.操作者的言行要规范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20cm),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手部保持腰部或桌面以上,第1节 无菌技术概念与操作原则,6.无菌物品的使用原则(1)夹无

4、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面向无菌区,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得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2)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3)无菌物品已被污染或疑有污染,均不得使用,应予更换或重新灭菌,以免发生交叉感染,第2节 学和做,技术1: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目的与种类 目的:用来夹取和传递无菌物品的器械 持物钳(镊)的类别:,第2节 学和做,二、无菌持物钳保存方法:方法一:消毒液浸泡法 消毒液面浸没无菌持物钳轴节以上 23cm或镊子长度的12,每个容器只能放置一把无菌持物钳,以免相互碰撞方法二:干燥保存法 每个容器只能放置一把无菌持物钳,以免相互碰撞,4h更换一次,第2节

5、学和做,三、无菌持物钳的操作方法:1.取无菌持物钳法左手打开容器盖,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合2.使用无菌持物钳法,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钳端向下3.放无菌持物钳法使用完毕立即放回容器内,并将钳端打开,以便充分接触消毒液,第2节 学和做,四、无菌持物钳使用的注意事项1.取放无菌持物钳(镊)时,手指不可触容器口和无菌持物钳的浸泡部分,不可触及容器口及溶液面以上容器内壁。2.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夹取油纱布或进行换药、消毒等操作。3.无菌持物钳(镊)及筒应定期消毒。湿筒一般每周清洁灭菌1-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门诊换药室、注射室等使用频繁的部门,应每日更换一次。干燥存放应每48H更换一次。

6、4.如取远处无菌物品,应将无菌持物钳(镊)放入容器内一同搬移使用。5.无菌持物钳(镊)如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时,不可放回容器内,应重新消毒灭菌。,第2节 学和做,技术2:无菌容器的使用法一、目的:无菌容器用于盛放无菌物品并保持无菌状态 二、操作方法:1.检查无菌容器名称、灭菌日期2.使用无盖无菌容器法:用单手或双手托住底部,手不可触及容器的内面及边缘。,第2节 学和做,3.使用有盖无菌容器(1)开盖法:手持容器盖打开,内面向上置于稳妥或拿在手上,手持容器盖时不可触及盖的内面及边沿,也不得在无菌容器的上方翻转盖子。(2)夹物法:取无菌物时,无菌持物钳不可触及容器边缘(3)关盖法:物取出后及时盖回,防

7、止容器内无菌物品在空气中暴露过久。,第2节 学和做,三、注意事项1.无菌容器打开后,记录开启日期、时间、有效使用时间为24h。2.无菌容器应定时消毒灭菌。,第2节 学和做,技术3:取无菌溶液法:一、目的:保持无菌溶液在无菌状态下使用二、操作方法:1.四查(1)查药名与有效期;(2)查瓶体有无裂缝;(3)查瓶盖有无松动;(4)查溶液有无沉淀、混浊、絮状物等。凡有异常均不得使用。2.开瓶塞法:注意手不可触及瓶口3.倒溶液法:瓶签朝上,倒少许冲洗瓶口4.盖瓶塞法:注意对位,消毒后盖下5.记录:开瓶时间,有效期24小时,第2节 学和做,第2节 学和做,三、注意事项1.到无菌溶液时,手和溶液瓶外面不可跨

8、越无菌区。2.不可将物品伸入无菌溶液瓶内蘸取溶液,已经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以免污染剩余的溶液,倒溶液时不得浸湿瓶签。,第2节 学和做,技术4:无菌包使用法一、目的:保持无菌包内物品的无菌,以备使用。二、操作方法:1.灭菌前包扎法:未脱脂的棉布制成双层包布。其内可存放器械、敷料以及各种技术操作用物,经灭菌处理后备用。,第2节 学和做,第2节 学和做,2.无菌包打开法:(1)检查:名称、灭菌日期、灭菌指示胶带包布情况(2)开包:注意手不可触及无菌包内面及边缘(3)取物:检查包内指示卡是否变色(4)包扎:原样包好,注明开包时间,24小时有效(5)小包递送法:,第2节 学和做,第2节 学和做,小

9、包递送法:,第2节 学和做,技术5:铺无菌盘法:一、目的:在清洁干净的治疗盘内,用无菌巾铺成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供治疗护理使用。二、治疗巾灭菌前折叠法1.纵折法、2.横折法,第2节 学和做,三、操作方法:1.单巾铺盘法,第2节 学和做,第2节 学和做,四、注意事项:1.无菌盘铺好后,有效时间为4小时2.无菌治疗盘保持干燥,避免潮湿污染。3.铺盘中不可跨越无菌区,第2节 学和做,技术6:戴无菌手套法:一、目的:确保无菌操作,保护患者于医护人员免受感染。二、操作方法:1.检查手套:号码、有效期、包装2.打开手套:3.取手套:手只能捏住反折部分,注意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4.戴手套:戴好手套的一只手只

10、能接触手套的外面5.调整:双手互相调整手套位置6.脱手套:由上而下翻转脱下,第2节 学和做,第2节 学和做,第2节 学和做,三、注意事项:1.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而戴好手套的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及手套的内面。2.操作始终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水平,视线范围以内3.发现手套有破裂,立即更换,第3节 思考与练习,病例1:患者,封某,31岁。因车祸受伤1小时入院治疗。护理查体:T36.5,P90次/min,R30次/min,B,90/65mmHg,左侧上肢前臂中段6cm5cm创面,出血较多,入院诊断:左前臂挫裂伤。请根据以上病例完成下列任务:1.按无菌操作准备清创缝合用物。2.协助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