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 -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4200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6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毒性脑炎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病毒性脑炎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病毒性脑炎 -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病毒性脑炎 -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病毒性脑炎 -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毒性脑炎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性脑炎 -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 相关知识,概念:,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是指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累及脑实质炎症,如果脑膜同时受累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以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或惊厥及脑膜刺激征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多具有自限性。,病因:,1、主要为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2、其次为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虫媒病毒(如:乙脑病毒)3、临床上仅约14的病例可查出确切的致病病毒,发病机制:,血行播散:呼吸道 病毒 淋巴细胞内繁殖 消化道 释放入血 病毒血症 发热等全身症状 血脑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 脑膜及脑实质直接

2、:少数病毒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如单纯疱疹病毒经嗅神经入侵脑部,临床表现:,(一)前驱症状:急性全身感染症状:发热、头痛、呕吐、腹泻等。,临床表现:,(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惊厥:可为局限性,多为全身性,严重者可呈惊厥持续状态。2.意识障碍:轻者反应淡漠、迟钝、嗜睡或烦躁,重者谵妄、昏迷、甚至呈深度昏迷。3.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四肢肌张力增高、血压增高、患儿前囟饱满,严重者发生脑疝。4.运动功能障碍: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出现偏瘫、不自主运动、面瘫、吞咽障碍等。5.精神障碍:病变累及额叶底部,颞叶边缘系统,可发生幻觉、失语、定向力障碍等精神情绪异常。,临床表现:,(三)累及脑膜:烦躁不安,

3、易被激惹,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颈强直、Kering、B rudzninski),临床表现:,(四)病程 一般2到3周多数病例可完全恢复,少数患儿可遗留某些后遗症如癫痫、听力障碍、肢体瘫痪以及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等,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常规检查:压力正常或增高,外观清亮,白细胞总数轻度增多2、病毒学检查:脑脊液进行病毒分离及特异性抗体测试均为阳性,恢复期患儿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较急性期高4倍以上时具有诊断意义其他检查1、脑电图检查:脑炎时早期即有脑电图改变2、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脑水肿,脑软化灶,脑膜炎,鉴别诊断:,临床特殊用药:,甘露醇地塞米松利巴韦林新朗欧翔通欧来宁苏诺丙种球蛋白口服药

4、:勃氏合剂,治疗:,1、抗病毒治疗(1)阿昔洛韦可用于治疗疱疹病毒脑炎。(2)利巴韦林可用于治疗麻疹病毒脑炎。(3)更昔洛韦对巨细胞病毒脑炎有效。,治疗,2、支持治疗(1)保证足够热量和水分供给(2)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3)病重者输血浆或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或白蛋白,治疗,3、对症治疗(1)退热:双氯芬栓钠:1 2mg/kg,prn,两次间隔68小时,防止退热过度,腹泻患儿避免使用。美林:副作用少地塞米松:有较大副作用,不可随意使用亚冬眠制剂:氯丙嗪,异丙嗪,治疗,3、对症治疗(2)积极控制惊厥 安定:0.3-0.5mg/(kg.次),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每次最大量5岁以下不超过5mg,5岁

5、以上不超过10mg 苯巴比妥钠(鲁米那):5-10mg/(kg.次),肌肉注射 10水合氯醛:40-60mg/(kg.次)口服或灌肠,最大量不超过1g,治疗,3、对症治疗(3)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安全有效的首选药,0.5-1g/(kg.次)出现脑疝者可增至1-2g/(kg.次),间隔4-6小时重复使用。地塞米松:0.25-0.5mg/(kg.d),治疗,3、对症治疗:(4)给氧:常规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血压以保证脑内灌注压和脑部供氧,治疗,4、恢复期及康复治疗 至恢复期可选用促进脑细胞代谢药 易遗留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应及时给予相应康复治疗,减少和减轻各种

6、神经系统后遗症,治疗,5、高压氧治疗:定义: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吸入高浓度的氧来治疗疾病的过程,叫高压氧治疗。一般人们需要在高压氧舱的环境中进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机制1、高压氧能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从而增加病损区的氧供和促进脑细胞代谢2、高压氧下椎动脉血流增加,脑干网状激活系统氧含量增加,促进昏迷患者苏醒3、高压氧能降低颅内压,2个大气压下颅内压可降低35%4、高压氧可促进脑功能恢复,脑电波的慢波减少,治疗,6、抗生素治疗,在未完全除外细菌感染前,应常规给予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及早、足量、足疗程 对致病菌不详者,主张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预后,多数病例可完全恢复,少数患儿可遗留

7、某些后遗症如癫痫,听力障碍,肢体瘫痪,及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等如昏迷持续 的时间较长,或有频繁的惊厥时,容易留下神经精神的后遗症;危重者呈急进性过程可导致死亡。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病死亡率可达30%以上。,病毒性脑炎 的护理措施,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做好基础护理。检测患儿的体温,热型及伴随症状,如体温在38.5摄氏度以上,可应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降低大脑耗氧量。评估患儿有无脱水症状,保证摄入足够的液体量。,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有关,护理诊断2:急性意识障碍-与脑实质炎症有关,对于脑实质炎症的患儿,尽早恢复脑功能特别重要,医护人员要去除影响患儿情绪的不良因素,创造良好

8、的环境。神志不清者,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昏迷者定时翻身拍背,每两小时一次,防止坠积性肺炎。另由于患儿长期卧床和安定等药物的使用,会分泌大量痰液,要遵医嘱按照患儿的病情。,卧床期间为患儿定时翻身、按摩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出现压创,保持瘫痪肢体呈功能位置。对于昏迷患儿要及时清理呼吸道,防止误吸。待病情稳定后,尽早帮助患儿逐渐进行肢体的被动或主动功能锻炼,注意循序渐进,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碰伤。在改变锻炼方式时加强指导,耐心帮助,给与鼓励。,护理诊断3:躯体移动障碍-与昏迷、瘫痪有关,护理诊断4:营养失调-与呕吐、摄入不足有关,昏迷或吞咽困难的患儿应早予以鼻饲,每次注食前都要先检查胃管

9、位置,可用注射器抽吸,证实在胃内后再注入。鼻饲饮食温度适宜(3840),每次注食前后,应注入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避免食物残渣积存管腔中变质,导致胃肠炎或堵塞管腔。记录时间及饮食量,做好口腔护理。为保证热量供应,必要时给与静脉营养。神志清楚者给予清淡,易能消化的饮食,耐心喂养,防止呛咳。,护理诊断5:并发症-颅内压增高,观察神志瞳孔及呼吸变化,精神状态及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颅内高压及神经系统症状,尽早给予处理;如发现呼吸节律不规则、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多提示有脑疝及呼吸衰竭发生。观察意识变化,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警惕脑水肿的发生。,健康宣教,健康指导,1知识宣教;向患儿家长解释有关疾病的流行病学知识及防护措施。2康复训练;指导家长做好患儿智力训练和瘫痪肢体的功能康复训练。3定期随访 有继发癫痫者指导坚持用药,并定期随访。4 安全防护 躁动不安者,加以保护,以防自伤及坠床跌伤。,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