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习题汇总汇总.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43106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习题汇总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际经济学习题汇总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际经济学习题汇总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际经济学习题汇总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际经济学习题汇总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习题汇总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习题汇总汇总.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习题1. 假定中国香港和日本的偏好和技术都完全相同。中国香港劳动力丰富,日本资源丰富。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1)画出中国香港和日本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解释为什么它们的形状会是这样。(2)在封闭条件下,两者的比较优势分别是何种商品?解释原因。(3)在开放条件下,当中国香港和日本进行贸易时,根据H O定理,会有什么情况发生?(4)分别就封闭和开放条件下,在图中标出两者的生产点,消费点,进口量和出口量以及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和开放条件下的相对价格。2. 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两者在下列情况下会从贸易中获得利益吗?解释并举例。(1)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但偏好不

2、相同;(2)相同的偏好,但生产可能性曲线不同;(3)相同的偏好和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3. 一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为X=10LK。指出三种可以使企业生产出200单位产出的投入品组合方式。在每种情况下,企业的资本劳动比是多少?如果工资率是每单位10美元,资本的租金率为每单位20美元,那么企业三中投入组合的成本各是多少?4. 是什么决定了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你可以想象到两个国家的各部门都表现出相同的资本劳动比的情形吗?请给出解释。5. 为什么两个国家封闭时的相对价格限定了国际贸易条件的范围?请给出解释。6. 凹的和凸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分别反映怎样的成本递增/递减情况?7. 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图

3、示解释下列情况对某个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家经济的影响:(1)被隔离在新技术之外;(2)本国居民无法与外国进行商品交换;(3)企业无法进行专业化生产。8. 一些人认为,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美国的生活水平将要降至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试评论这一观点。9. 考虑A、B两国的要素禀赋如下:要素禀赋国 家A国B国劳动力(百万工人)资本存量(千台机器)45152010(1)哪个国家相对资本丰裕?(2)哪个国家相对劳动力丰裕?(3)假设商品S相对商品T属资本密集型,哪个国家在生产商品S上具有比较优势?为什么?10. 澳大利亚土地辽阔,印度劳动力丰富。小麦相对于纺织品属于土地密集型商品。利用图示说明贸易

4、前后这两个国家的均衡。随着这两个国家贸易的上升,哪种要素获益,哪种要素遭受损失?为什么?11. 假设A国劳动力丰富。它能够生产两种商品X和Y,X相对于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画出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并确定贸易前X和Y相对价格。现在假设一种新的技术使得资本能够更有效率地生产商品X,分析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可能出现的变化,同时分析A国商品X相对价格的变化。这将会如何影响A国的贸易模式?为什么?12. 论述H O定理、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及其联系。13. 近年来,以美国和欧盟为首的许多国家对我国纺织品进口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请利用要素禀赋理论分析其原因,并对这一做法作出简单评价。14. 假设

5、一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X和Y,其生产函数如下式所示: X=min (K1/3, L1) Y=min (K2/5, L2)资源禀赋为:K=400,L=100消费者偏好的效用函数为U=X0.4Y0.6,据此计算:(1)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2)开放条件下,假设国际价格比为1/1,求两种商品的进出口数量;(3) 比较开放前后该国国民福利的大小。15. 案例(1)、案例名称:中美贸易 案例内容:赫克谢尔俄林理论:中美贸易技术组(关键产业)中国对美国出口百分比美国对中国出口百分比杂志、办公与计算机设备4.87.7高技术客机及零部件、工业无机物2.648.8机械、涡轮机、油脂和石油3.921

6、.3水泥、非电力探测锤和加热设备11.54.3手表、计时器、玩具和运动品18.96.3木制品、鼓风炉、生铁8.21.3造船和修船、家具和设备4.12.8香烟、摩托车、钢铁铸造5.21.8低技术编织、羊毛、皮革加工和制成品17.20.4童装、非橡胶鞋23.55.2上表为中美1990年的贸易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于一项旨在验证赫克谢尔俄林理论的研究。研究者根据技术密集度将131个样本产业分为10组。第一组中的产业技术含量最高,而第十组的产业技术含量最低。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集中在高技术产业;第1组至第3组占美国对中国出口的77.8。相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集中在低技术产业,中国对美国出口的40.7集中在第9

7、组和第10组。(2)、案例名称:蜡烛工的请愿案例内容:在重商主义哲学盛行时期,保护主义蔓延,被激怒的法国经济学家Frederic Bastiat(18011851年),通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压倒了保护主义者。巴斯底持在1845年虚构的法国蜡烛工人请愿的故事中,最成功地打击了贸易保护主义。现摘录如下:我们正在经受着无法容忍的外来竞争,他看来有一个比我们优越得多的生产条件来生产光线,因此可以用一个荒谬的低价位占领我们整个国内市场。我们的顾客全都涌向了他,当他出现时,我们的贸易不再与我们有关,许多有无数分支机构的国内工业一下子停滞不前了。这个竞争对手不是别人,就是太阳。我们所请求的是,请你们通过

8、一条法令,命令关上所有窗户、天窃、屋顶宙、帘子、百叶宙和船上的舷窗;一句话,所有使光线进入房屋的开口、边沿、裂缝和缝隙,都应当为了受损害的工厂而关掉。这些值得称赞的工厂使我们以为已使我们的国家满意了,作为感激,我们的国家不应当将我们置于一个如此不平等的竞争之中仅仅因为或部分因为进口的煤、钢铁、奶酪和外国的制成品的价格接近于零,你们对这些商品的进口就设置了很多限制,但为什么,当太阳光的价格整天都处于零时,你们却不加任何限制,任它蔓延? 如果你们尽可能减少自然光,从而创造对人造光的需求,哪个法国制造商会不欢欣鼓舞?如果我们制造更多的蜡烛,那就需要更多的动物脂,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牛羊,相应,我们会见到

9、更多人造草场,肉、毛、皮和作为植物生产基础的肥料。参考答案1. 参见教材P59-62的分析和阐述。2.(1)会,由于相对价格差异存在;(2)会,这与教材中的阐述完全一致;(3)不会,在相同的偏好和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条件下不会发生贸易。3. 仅举一种情况,L=2,K=10,这时资本-劳动比为5:1,成本为2204. 在技术相同的条件下,资源禀赋决定了商品的资本-劳动比,如果两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相同,就可能出现相同的资本-劳动比。5. 只有国际比价在两国封闭比价之间,两国才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参加国际贸易才有利可图。6. 向外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成本递减;反之表示递增。、7. 可以参考教材图1-

10、14的分析。(教材P31)8. 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前提是商品价格均等化,由于贸易成本和技术差异的存在不可能实现商品价格均等化,因此美国的生活水平不可能降至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9. (1)B国; (2)A国; (3)B国。10. 对于澳大利亚,土地获益;对于印度,劳动力获益。11. 显然X商品的产量上升,Y的产量会下降,从而使得A国可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12. 重点指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H-O定理是基础,属于要素禀赋理论的静态表述,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是对H-O定理的深化,属于要素禀赋理论的计较静态表述,罗伯津斯基定理则强调要素禀赋的长期改变,属于要素禀赋理论的动态表述,三者是相互联

11、系、相互区逐渐深入的分析,是有机的逻辑的统一。13. (1)指出中国属于劳动密集型国家,利用H-O定理说明中国出口纺织品的必然性,说明一些国家的贸易政策是违背比较优势规律的。(2)利用斯托珀-萨米尔森定理说明这些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那就是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可能会导致该国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商品价格下降,进一步影响一些集团的实际收入,从而会影响政府制定各种各样的保护措施。(3)利用贸易的福利分析,指出贸易是双赢的结果,问题并不在于贸易,而在于贸易利益的合理分配;政府应该采取合理的贸易政策来平衡贸易利益;从而说明这些国家的做法是错误的。14.(1)首先根据微观经济学中的厂商知识,我们很容

12、易两种产品满足下式: X=K1/3=L1 Y=K2/5= L2由此可得:K1=3X,L1=X,K2=5Y,L2=Y封闭条件下充分就业我们可得:3X+5Y=400,X+Y=100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封闭状态下的产量:X=Y=50根据消费者最优化原则,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式子:PXX=0.4M,PYY=0.6M,两式相比可得PX/PY=2/3(2)在新的国际比价下,我们根据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易得,在这种国际比价下该国会专业化生产X产品,在这种情况下:X=100,Y=0假设该国消费者的消费量分别为XD,YD首先该国的总消费等于总收入,因此100PX+0PY=PXXD+PYYD其次两种产品的消费满足:PXX

13、D/PYYD=2/3最后给定价格比为:PX/PY=1由上面的三个等式我们可以得XD=40,YD=60因此在该种情况下,该国出口X商品60,进口Y商品60。(3)为了比较开放前后,国民福利的改变,我们比较一下开放前后总效用的大小即可:U=X0.4Y0.6开放前:U=500.4500.6=50开放后:U=400.4600.6=4.373411.6651=51.0170显然开放后的国民福利要大于开放前的国民福利。15. (1)、案例评析:根据赫克谢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是国家间比较优势的源泉,在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各国的贸易模式。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中具有比较优势,其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资

14、本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中具有比较优势,其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正如我们所知,美国人力资本(技术)丰富,而非熟练劳动力稀缺。相反,中国则拥有大量的非熟练劳动力。那么根据赫克谢尔俄林理论,美国在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将向中国出口富含大量熟练劳动力的产品,而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向美国出口包含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产品。上述案例中,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集中在杂志、办公与计算机设备,客机及零部件、工业无机物,机械、涡轮机、油脂和石油等高技术产业组;而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集中于编织、羊毛、皮革加工和制成品,童装、非橡胶鞋等低技术产业组,中美之间

15、的这一贸易模式非常符合赫克谢尔俄林理论的预测,验证了赫克谢尔俄林理论的结论。(2)、案例评析:比较优势原理指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各国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和较高生产率的产品,提高了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使世界福利增大。通过贸易使得各国获利。案例中当时盛行贸易保护主义,认为进口产品会威胁本国产业,进口限制可以保护国家利益。因此政府应当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的进口。而比较优势理论有力的压倒了贸易保护主义者。巴斯底持在1845年虚构的法国蜡烛工人的故事更有力的打击了贸易保

16、护主义。太阳可以看作是能高效生产太阳光的厂商,生产成本为0。由于有了这个“厂商”使得国内“太阳光”厂商失去了国内市场,倘若没有太阳,国内会生产并出口人造光。根据贸易保护主义,太阳光威胁到了国内人造光市场,应该禁止使用太阳光。但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会禁止使用太阳光,而自己进行生产。原因就在于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该国应该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太阳光。一国的资源是有限的,该国停止生产“太阳光”会节约资源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商品。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福利。第七章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习题(一)选择题1.大国设置的进口关税( D )A会增加国家的福利 B会减少国家的福利C会使国家福利保持不变 D上述三者都是可能的

17、2当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生产者与消费者承担关税的程度是( B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C两者相等 D不确定3( B )是大型垄断企业从国外市场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有效途径A兼并 B倾销C寻租 D避税4征收进口关税对生产者来说(A )A有利于与进口相竞争的生产者 B不利于与进口相竞争的生产者C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不变 D生产者的产品价格将下降5就国家整体而言,分配进口配额最好的方法是(A )A竞争性拍卖 B固定的受惠C资源使用申请程序D政府适时分配6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 CDE )A更具有公开性与歧视性 B更具有隐蔽性和非歧视性C更具

18、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D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7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有( ABCDE )A自愿出口限制 B歧视性的公共采购 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D技术和卫生检疫标准 E进口许可证8在国内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口配额的福利效应与(C )大致相同A出口补贴 B歧视性的公共采购C关税效应出口配额D出口配额(二)简答题1有效保护率与名义保护率的区别是什么?2进口国反倾销的一般对策是什么?这一对策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3试一分析出口补贴对出口国和进口国的经济效应。(三) 案例分析1、下面的表格,给出了中国汽车投入品和整车进口的关税税率,讨论:这样的关税结构,是否可以对中国汽车业以及相关行业进行有效保护

19、。2、案例名称:羊肉关税损害了美国消费者案例内容:美国的养羊生产商长期依靠政府。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一直接受羊毛补贴,直到1995年国会颁布农场政策改革,补贴才被取消。由于失去了援助,成本高昂,效率低下,又面对鸡肉、牛肉和猪肉的竞争,羊肉生产商提出了减少进口避免国外竞争者的请求。在美国,几乎所有的羊肉进口都来自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国家在农业上拥有绝对优势。美国羊肉产业联盟非但不采取措施与这些国家竞争,反而在1974年的贸易法案中写入了一条“逃离条款”,为受到进口冲击的产业提供暂时的喘息空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确定进口是否给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如果是这样,可以提请救援措施,该措

20、施的采纳、修改或者否定由总统全权负责。在1999年2月份,ITC并没有发觉国内产业受到严重损害,但却接受了处于劣势的国内生产者提出的进口是损害根源的说法。ITC没有取消进口计划,只是建议对超出上年的进口征收20(在4年内逐步递减)的关税。然而政府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比ITC的建议更加严格。在现有关税基础上,第一年对所有的进口都征收9的关税(23年降至6,然后到3),超过去年的进口征收40的关税(23年降至32和24)。美国羊肉产业联盟主席高兴地宣布,这一变化会给市场带来稳定。征收羊肉进口关税的决定虽然在国内没有引起多少注意,但却被其他国家纷纷仿效。这一决定拆穿了美国政府对自由贸易地花言巧语,使其

21、在让其他国家开放市场上所做的努力前功尽弃。减少进口的预期达到了,但保护羊肉产业的目的却并没有最终实现。在这一极端地迫使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农民及官员把美国告上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贸易争端解决委员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B 3.B 4.A 5.A 6.CDE 7.ABCDE 8.C(二)简答题1有效保护率是跟名义保护率相对的。名义保护率是指一种商品实行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因此,一个国家的法定税率就是名义保护率。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名义保护率越高,对本国同类产品的保护率也越高。而关税的有效保护率(ERP)是指关税使保

22、护对象的单位产出增加值在征税后所提高的百分比。有效保护率(E)为一国征收进口关税后的价值增加额(V)与征收进口关税前的价值增加额(V)之差与(V)本身之比,即E=(V-V)V。有效保护率不仅考察进口制成品所征收关税率对其价格的影响,而且还考察本国同类制成品所用进口原材料的关税率对本国产品竞争力的影响。这意味着要保护某一特定行业,不一定要依靠提高该行业的名义保护率来实现,降低其使用的中间产品或原材料的进口关税,也同样可以使其获得更高的保护。2进口国政府在确认外国进口商销售到本国市场的商品有倾销行为时,一般做法是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税的征收可能产生两方面的影响。首先,她可以减少国内对低价进口品的需

23、求。反倾销税就是用以抵消价格低于正常商品价格所带来的竞争优势。理论上说,其征税额应能弥补本国厂商受到的损害,并达到抵消不正当竞争,或不公平竞争的目的。其次,反倾销可使进口品价格提高到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的水平,从而保护了国内同类商品的生产者。3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作以下分析,如图72所示:图7-2 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分析 对出口国来说,旗政府实施出口补贴(=PsPs)政策后,会产生以下几种效应:(1)出口产品受到补贴后,对外就更具有成本优势,因此,出口产品在进口国的价格从原来的Pw下降至Ps销售,从而出口量从原来的EF增加至MN。(2)正因为受补贴产品出口量大大增加,所以这会引起国内供给减少,并且

24、引起其他部门的生产资源向该部门转移,从而引起该部门商品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从原来的Pw上涨至Ps,并引起本国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和上扬。出口补贴引起该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后,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从原来的OE缩减为OM,其福利受损,即消费者剩余减少(=a+b)。(4)出口补贴带动出口量的大量增加,收益的自然是国内生产者,他们获得了生产者剩余增加(=a+b+c)。(5)政府为生产者获得生产者剩余的增加付出了昂贵的补贴成本(=b+c+e+f+g其中f、g指图中阴影部分)。(6)出口国为了使生产者获得生产者剩余的增加,还付出了一个成本,即本国贸易条件恶化成本(=e+f+g)。这是因为出口补贴使本国出口产品的

25、对外价格大大下降,从而恶化了本国的贸易条件。(7)把上述所有效应进行加总【=(a+b+c)-(a+b)-(b+c+d+e+f+g)-(e+f+g)】,出口国采取出口补贴政策的总效果是遭受了福利净损失=-(b+d+2e+2f+2g) 对进口国来说,其进口产品受到出口补贴后,会产生以下基本效应:(1)进口产品受补贴后,在进口国国内市场上的价格会从原来的Pw下降为Ps,进口量从原来的HK=(EF)增加至GT(=MN)。进口国的消费者花费同样的成本可以享受更多的商品,因此进口国的消费者剩余会增加(=h+m+n+r)。消费者剩余增加的幅度与出口补贴幅度一级进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有关,出口国的出口补贴越大

26、,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进口国消费者的剩余就越多。(2)补贴后大量涌进的低价进口产品使本国产品受到冲击,生产者的国内市场份额从OH(=GT-HK=MN-EF),因此进口国生产者剩余遭受损失(=h),损失的大小也与出口国的出口补贴幅度和该国进口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有关,出口国的出口补贴越大,该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越大,进口国生产者遭受的福利损失也就越大。(3)进口国的福利净效应等于其消费者剩余的增加与生产者剩余的减少之差(=h+m+n+r-h),其福利为净增加(=m+n+r)(三)(2)、案例:关税对福利的影响包括收入效应、再分配效应、保护效应和消费效应。其中,收入效应代表政府获得的关税收入;再

27、分配效应是消费者剩余向国内进口竞争产品的生产商转移的部分,是收入由消费者向生产者的转移;保护效应说明了资源浪费给国内经济造成的损失;消费效应则是由于产品价格人为的提高而导致的消费量下降。保护效应和消费效应共同构成了关税造成的无谓损失。对小国(即进口只占世界市场供给量的很小一部分的国家)来说,由于其进口商品面对的是固定的世界价格,对进口产品征收的关税会全部以价格上升的形式转移给了国内消费者。对一个大国(即其进口量的变化会影响进口商品的世界价格)来说,施加在进口产品上的关税一部分以提高产品价格的方式转嫁给了国内消费者,另外一部分通过降低出口价格被外国出口商消化。外国出口商承担的关税构成了本国的福利

28、收益。这些收益弥补了部分或全部那因关税的消费效应和保护效应造成的无谓福利损失。但是无论是小国还是大国,国内消费者都是受损的,其承受了因关税所带来的产品价格上升。本案例中,美国养羊生产商强烈地呼吁政府取消羊肉进口来保障自身利益,虽然政府并未采取取消进口计划,但是政府实施的对进口羊肉征收关税的贸易限制措施中,其仍获得了收益;而消费者则必须为羊肉价格的上涨而多支付或减少消费,其利益受到损害。正如美国羊肉产业联盟主席所宣称:这一变化会给市场带来稳定。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生产者一说稳定,消费者就要遭受宰割。最后,我们的分析不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若一个国家能对别国征收进口关税时,那么同样的别家也可以对该

29、国征收关税,进行报复。正是由于这种报复的可能性,使得因征收关税所导致的福利损失更大。十一章 国际要素流动习题(一) 选择题1. 跨国企业是指(B )A产品出口到不同国家的企业B在数个国家设有生产工厂的企业C股东来自于不同国家的企业D一般规模都比母国最大的企业小2. 与跨国企业投资对就业影响有关的担忧( D )A在工会强大和讨价还价能力较强的产业中相对较少B主要针对东道国的失业问题C更多地针对母国的失业问题D更多地针对短期就业问题,而不是长期或永久性净失业问题3. 一国向另一国的劳动力移民(C )A提高了移入国的工资水平B增加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潜力C导致国际工资率更加集中,提高了整体经

30、济效率D扩大了国家间相对资源禀赋的差距4. 跨国企业进行国际合资可能出于以下原因,除了(C )A获得更先进技术和管理技巧B服从东道国政府的限制规定C更有效地融合不同国家的语言和文化D实现全球生产工厂之间的密切协调(二) 简答题1. 如果一家国内企业决定进入全球市场,面对出口、允许国外生产商特许经营、与国外企业合资、建立全资国外生产工厂等众多方法,这家企业在作出选择时要考虑哪些因素?2. 劳动力从墨西哥流向美国,如果美国和墨西哥减少相互间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壁垒,你认为这样的移民会减少还是会增加?为什么?从短期和长期来看,答案会有差别吗?为什么?3. 假定A是一个小的开放经济体,只能接受世界市场的价

31、格。当外国资本流入时,A的工资和租金受到怎样的影响?哪个集团会支持资本流入?哪个会反对?4. 外国投资对资产多样化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可以实现多样化?(三)思考题1.电子计算机的联网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美国的软件开发公司可以雇佣印度的程序师完成程序编写工作。美国公司将程序要求通过卫星系统传送到印度,印度的程序师编写完成后(工资低于美国的程序师)再通过卫星系统将程序传送到美国公司。(1)对这一新的安排你认为下列的利益集团谁是支持谁是反对者,为什么?美国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美国程序师,印度程序师。(2)这样的政策可能会对人才流失有什么影响?2.世界上只有A和B两个国家,商品X和Y进行自由贸易,

32、国家A在劳动密集商品X上具有比较优势:(1)在自由贸易下比较这两个国家的工资水平;(2)现在国家B对商品X的进口征收关税,如果在这两个国家间劳动力可以流动,征收关税会产生从A到B、还是从B到A的移民激励,或者两者都没有?为什么?3.图11-5、图11-6分别代表墨西哥和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情况。若两国都允许劳动力移民,说明两国工资率和总产出的变化情况与原因,并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总经济效率是提高还是降低、美国和墨西哥分别将受到哪些冲击。另外,请分析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自由贸易会给劳动力移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四)计算题 A国和B国使用劳动和资本生产同一种商品,两国拥有数量相等的资本和相同的生产技术,各

33、国的劳动边际产品价值与所雇佣的劳动力数量有关,见表11-1所示。 最初没有劳动力流动,A国雇佣 了8个工人,B国雇佣了4个工人。如果现在允许劳动力流动,那么会对各国的就业、生产、工资产生什么影响?表11-1 劳动力数量,边际产品价格、价值雇佣的劳动力数量最后一个工人的边际产品产出价格最后一个工人的边际产品价值110$10$10029$10$9038$10$8047$10$7056$10$6065$10$5074$10$4083$10$3092$10$20101$10$10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D 3.C 4.C(二)简答题1.企业在进入全球市场时,面对上述多种方法,会考虑技术、东道国

34、市场规模、东道国投资环境(基础设施、政府政策、资源禀赋等)以及竞争等因素。通常在一种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跨国公司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入另一国市场;东道国市场规模(现实的或是潜在的)通常是跨国公司进入他国的动因,而投资环境则是跨国公司进入国外市场手段选择上的重要现实性约束;同对手的竞争状况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2.商品和服务壁垒的减少对劳动力从墨西哥流向美国将产生相反的两种效应。一方面,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从根本上是由工资差异引起,贸易便利程度的提高在长期内有使两国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趋势,该趋势的加强会弱化劳动力跨国流动的动机;另一方面,当考虑美国某些部门在技术上的相对优势时,贸易开放带来的优势强化会

35、促进这些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诱使劳动力从墨西哥流向美国。具体结果依赖于这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弱。在短期和长期内,这两种作用力的大小会有所差别,故答案也会有别。3.外国资本的流入会提高该国的资本劳动比率,从而提高工资率、降低租金率,故工人会支持资本流入,而资本持有者会反对资本流入。4.外国投资的诸多方式增加了资产的多样化程度。资产多样化能得以实现是因为投资者持有多样化资产可以分散投资风险。(三)思考题1.(1)支持者为软件开发公司和印度程序师,反对者为美国程序师。(2)这种政策减少了美国对本国软件工程师的需求,其对人才的保留能力将受到削弱;而印度会因对其工程师需求的增加而减轻人才流失的问题。2.

36、(1)在自由贸易下两国的工资水平会相等;(2)B过对商品X征收进口关税后,两国工资相等的均衡被打破,A国工人工资下降(因为劳动是A国出口产品X密集使用的要素),从而产生从A到B的移民激励。3.劳动力将从墨西哥移民到美国,直到两国工资率相等。在这种情况下,共同工资是12美元,美国工资由最初的15美元下降,墨西哥由最初的5美元上升。大约会有120单位数量的工人移民。总效率将提高,美国产出的增加将超过墨西哥的损失。自由贸易将缓解这些移民的压力。墨西哥更多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将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美国更多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四)计算题允许劳动力流动后,在两国拥有数量相等的资本和

37、相同生产技术的条件下,两国工人的工资将趋于相等。在新的均衡下,A国将有2个单位的劳动力流入B国,两国均雇佣6个单位的劳动力,A国的就业和生产将缩小,B国则扩大。第十五章 汇率决定习题(一) 选择题1. 金铸币本位制度下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是( ) A. 面值 B.铸币平价 C.黄金输送点 D.外汇市场供求2.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假定条件包括( )A. 所有商品具有充分的可贸易性B. 无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运输成本为零C. 商品应具有同一性D. 两国价格指数的权数相同3. 货币分析法包括哪几种模型?( )A.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 B.粘性价格货币模型C. 资产组合平衡模型 D.资产市场分析法4.

38、资产组合平衡模型中私人部门持有的财富分为哪几种形式?( )A. 本国货币 B.本国债券C.外国债券 D.不动产(二) 简答题1.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2. 资产市场分析法与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相比有哪些突破?3. 试比较弹性价格和粘性价格模型。4. 根据资产组合平衡法的汇率决定论,如果外国债券供给增加,本国货币的价值将如何变化?(三) 案例分析案例内容:1999年,美国到欧洲旅游的人数陡增。欧洲的共同货币欧元汇价暴跌,几乎与美元等值。于是,欧洲大陆成为美国人度假的一个物美价廉的目的地。他们住高档宾馆,在环境幽雅的餐馆里用餐,尽情享受疯狂购物的乐趣。1999年,欧元的价值从1月4日发行

39、当天的1.19美元/欧元跌至7月份的1.01美元/欧元。由于欧元区11个国家的货币都与欧元保持固定汇率,因此,欧元下跌后,法国法郎、意大利里拉、德国马克、和其他主要欧洲货币开始贬值。1美元在1999年1月相当于5法郎,但到7月份,却可以买到大约6法郎。伴随着欧洲货币的贬值,往来欧洲的飞机票也降价了。这吸引了更多的美国人到欧洲旅游。因此,航空公司增开了横跨大西洋的喷气式飞机,甚至将飞往亚洲的巨型航班挪到这条航线,因为亚洲的经济不景气。据统计,1999年,共有1150万美国人到欧洲旅游,创历史记录,比1998年增长了5。美国游客利用几种方式享受欧元疲软的好处。比方说,美国航空公司从芝加哥到巴黎的往

40、返机票价格为7428美元,但是如果买两张单程票,一张以美元支付(3700美元),另一张用法郎支付(折合2511美元),总价就会降到6211美元,同样的航程可以节省16的价钱。更好的路线是从芝加哥经由多伦多飞往巴黎,因为在多伦多,美元比加元坚挺,整条航线的票价降到了4357美元,其中包括由芝加哥飞到多伦多的头等舱机票。虽然航空公司并不愿意这样打折,但由于汇率下跌,却不得不这样做。美国游客还可以通过欧洲的互联网站订票,这样,票价就可以按当地货币计算。信用卡公司将欧洲货币兑换成美元,游客就能利用对他们有利的汇率。如果游客认为美元相对于欧元将继续坚挺,他们会尽量避免提前支付,分批支付旅行费用,而不采取

41、一揽子购买的方式。一旦到了欧洲,他们就会用信用卡支付一切费用。等账单到达后,汇率可能变得对他们更有利了。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1. B 2.ABCD 3.AB 4.ABC(二)简答题1.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长期均衡汇率,即无政府调节的自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汇率水平,是由购买力平价决定的;而自由浮动汇率条件下的短期均衡汇率将趋向长期均衡汇率水平。购买力平价理论有两种形式,即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PP)。前者指出两国货币的均衡汇率等于两个国家的价格比率,说明某一时点上汇率决定的基础;而后者指出汇率的变动等于两国价格指数的变动差,说明了某一

42、段时间里汇率变动的原因。2. 资产市场分析法与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不同,这是因为它扬弃了传统汇率理论的流量分析法,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货币和资产的存量均衡上,其分析更加强调资产市场的存量均衡对汇率的决定性作用。与以往理论相比,资产市场分析法具有以下五个主要特征:(1)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是决定汇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投资者对某一变量未来值的主观预期,等于以当前所有信息为条件的数学期望值;(2)资产市场的均衡状态为资产供给与需求的存量相等。资产的流动只反映了资产市场供求的暂时不平衡;(3)汇率作为一个货币现象,也会受到实际(非货币)因素的影响,但这一影响必须通过货币

43、需求的变化才能影响汇率;(4)汇率被视为资产价格,它的波动具有同股票和债券的价格变化相同的特征;(5)资本具有充分流动性,不存在资本管制或其他资本跨国流动的限制。3. 货币分析法中有两种分析模型,一是弹性价格货币模型(flexible-price monetary model),另一个是粘性价格货币模型(sticky-price monetary model)。无论是弹性价格货币模型,还是粘性价格货币模型,都遵循一个共同假定,即国内与国外的债券具有完全替代性,投资者为风险中性。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认为汇率水平应主要由货币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而粘性价格货币模型认为,在短期内,由于不同市场存在不同的

44、调整速度,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并不是同时达到均衡的,资产市场调整快于商品市场调整使汇率出现超调,这便是短期内汇率容易波动的原因。4. 当外国债券供应增加时,汇率下降,本币升值。根据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资产供给总量的变化分为三种情况:货币供应量增加、本币债券供应量增加和外币债券供应量增加,它们对汇率产生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当外币债券供应量增加时,会使外币债券市场出现超额供给,进而降低外币债券的价格,导致汇率下降,本币升值。(三)案例评析: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该国国内具有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同样,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也是因为它在本国具有购买力。购

45、买力平价有两种形式:绝对形式和相对形式。绝对形式说明的是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相对形式说明的是在两个时点内汇率的变动。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将汇率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归因于两个国家在这段时间中的物价水平或货币购买力的变化。汇率作为联结国内外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纽带。一方面,汇率的变动受制约于一系列的经济因素,但另一方面,汇率的变动又会对其他经济因素产生广泛的影响。汇率的变动包括升值和贬值两种形式。不论何种形式的变动,其对不同群体的影响是不一致的。本案例中,反映的是1999年欧元的贬值对美国游客的好处。由于欧元的疲软,从1月份的1.19美元/欧元跌至7月份的1.01美元/欧元,那么对美国游客来讲,一方面,其以欧元计算的财富增加了,收入提高了,从而增加其对欧洲旅游的需求;另一面,其美元的相对购买力提高了,欧元的贬值使欧洲各国的商品、劳务、交通、导游和住宿等费用变得相对便宜,这也增加了对美国游客的吸引力。反之,对欧洲的游客来说,由于欧元的贬值,美国的商品、服务等物价水平相对提高了,使得其到美国旅游的成本大大提高,从而减少了对美国旅游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