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4342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李政涛 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关键期。在各种理论观点风起、不同实践策略云涌之时,我们需要追问一个起点性的问题:基础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要改什么?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回答另外一个终点性的问题:如何衡量一种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 对“改什么”的问题,已经呈现的答案包括:改课程,改教学,改班级,改学校管理以及改校长,改教师,等等。毫无疑问,这些方面的改革已经积累了相当程度的成果。但作为改革时代的亲历者,我们最担心的是会遭遇到这样的困境:改革轰轰烈烈,但学校教育的底色却变化不大,甚至基本没有变化;最害怕的是剥开种种以改革的名义而包裹的华丽外壳,我们看到的核心还是原来的

2、核心,看到的基础依然还是多年前的那个基础。 什么才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在笔者看来,这个基础的核心就是“文化”。文化就是人的生存方式,就是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文化的根本特征是日常性的,它涉及到每个人平常是怎么思考问题,怎么行动,换言之,是怎么过日子的。而所有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就是“文化变革”。所谓文化变革,就是指改变和转换人已经习惯的生存方式,告诉他:你不应该这么生活,而应该那么生活,改革的成效就是他果真那么生活了还有什么比这种改变更艰巨、更漫长的呢? 但现在我们常看到的情况是:改变旧的课程内容不难,上一堂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宜的公开课容易,但是要做到让教

3、师每天都用新的思维方式思考,每次都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公开课上表演完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之后,回到日常课里,过去怎么上还怎么上,过去怎么过日子还怎么过日子,一切都依然如故。 这让当前的改革进入了高原期,新文化与旧文化的拉锯战正在这样的高原上展开。“前后摇摆”、“左右为难”、“进退失据”、“飘浮不定”是处在高原期的改革者的生存状态。在这个时候,改革要打一场攻坚战。所攻之“坚”就是旧有文化,就是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和教师习惯了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能否打赢攻坚战,是确保基础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将“文化变革”树立为“教育改革根基”时,我们需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4、一是旧文化与新文化的关系。在教育变革中,两种文化不是势不两立,也不是相互替代;而是互动生成,是传承与创生的关系。新文化必须嫁接在旧文化的根基上,汲取旧文化的营养,没有传统滋养的新文化是无根的文化,不会长久。旧文化则必须借助新文化的平台获得新生,没有这个新的平台,旧文化就成为僵死的文化:对旧文化发动的攻坚战,目的不是将其全部剿灭,而是促其“和平起义”,为新文化服务。 二是学校文化、教育丈化和社会文化生态的关系。学校文化始终是基础教育文化改革的重心,但必须要注意的是:与教育有关的文化不能缩减为学校文化,更不能等同于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变革是教育文化改革的核心,但不是全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许多问题不只

5、是学校文化自身的问题,而是与学校文化所处的大的文化生态有关的问题。不与更大范围的文化生态建立起内在关联,学校文化不仅会变成井底之蛙,而且也会自缚手脚,丧失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只有教育行政组织的文化、学校文化、学校内部中层组织的文化(如教研组文化)和社会文化等不同层次的文化形成互补互惠的关系,才会进入文化变革与发展的良性循环。目前,如何让来自学校外部的教育行政组织文化、社会文化等宏观层面上的文化为学校文化这一微观文化创造变革的基础和条件,如何让不同文化之间和谐共生,是文化改革之难的一大体现,也是当前文化变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心态? 要破解教育改革的文化瓶颈,

6、要处理好上述关系,首先取决于作为文化主体的教育改革者有什么样的文化心态。所谓文化心态指的是改革者有文化意识,能将教育改革上升到文化层面进行思考和实践,能用文化的眼光来看待教育改革之人、教育改革之事。文化心态直接决定着改革者的文化重建能力。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心态呢? 一、改变文化迟钝,涵养文化直觉。文化迟钝指改革者对文化不敏感,头脑中没有文化意识,只关注具体的改革内容,无法对改革要打破的文化传统和要树立莳新文化有清晰的辨别,因而对人的生存方式的转变无所作为。这样的改革者缺失的不是改革的策略和方法,而是改革的文化理想和文化情怀,也就无法对改革中的每一位师生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进行细致观照

7、。在这个意义上,没有文化理想的改革者难以成为成功的改革者,没有文化情怀的改革者也难以得到合作者的真心拥护。到文化的层面上进行思考。这种思考始于对改革者所在学校或区域进行文化式的解读。像上海七宝明强小学就这样解读自己的学校: 深度解读学校的历史。在学校近百年的文化传统中,有哪些值得发扬光大的东西,有哪些需要改进和完善。当初,学校的创办者目睹列强侵略、国家贫弱的现状,提出兴办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年轻一代变得更“明”、更“强”。“爱国爱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于学校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同时,学校受传统文化中“师道尊严”的影响比较深,民主、平等的意识比较淡薄,教师习惯于“耳提面命”和“注入式”教学,是

8、典型的“按工业化、批量性生产的模式塑造学生”的近代型学校。 深度解读学校的现状。学校基础较好,社会对学校的办学质量评价比较高。但对这种评价作深入分析后发现,群众还是以“应试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学校的。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反映了教育供需双方低水平的平衡。这种平衡,随着学校周边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正在逐渐消失。大量由中心城区迁入本区的居民不断提出对优质教育的更高需求。实现学校文化的转型,由单纯的文化传承转向传承与创新并重,成为摆在全体教师面前的头等大事。 这里的解读之所以是文化式的,之所以是有深度的,是因为它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文化命脉。它表明了改革者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基于这样的文化意识,改革者心目

9、中的改革过程,就是原有文化传统提升和转型的过程,就是价值转型和价值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分层次、分阶段的。像明强小学就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价值提升的第一阶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两明两强”的校训,使学校的光荣传统与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两明”就是明礼仪,明责任。“两强”就是进取心强,耐挫力强。为了贯彻新校训,学校提出了三个转变:从重教到重学的转变;从重知识传授到重能力培养的转变;从重智育到重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变。这三个转变始终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 价值提升的第二阶段:从1999年开始,在对学校的文化传统进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对原有校训作了新的演绎:即“

10、明事理、明自我、强精神、强体魄”。“明事理”,就是要认识外部世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应传承学校创始人提出的“民赖以明赖以强也”思想的根与魂。“明自我”,就是要认识内心世界,应当让每个人认识自己的个性,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服务于社会。“强精神”,就是要有健康的心理、意志、情感、理想、信仰。“强体魄”,就是使生命的发展有可靠的物质基础。新校训的最大特点,是把社会外在要求的角度转变为学生内在驱动的角度,凸显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体地位。 二、循序渐进,不可揠苗助长。教育是一项慢的事业。慢在哪里?慢在文化上。文化的改变,人的价值取向、习惯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不是听几场报告,读几

11、本理论著作或几篇文章,上几堂公开课,参与几次研讨会就能解决的事情。无论是文化的改变,还是新文化的生长,都有自己的速率和节奏。违背教育改革与文化变革的内在逻辑,总想尽可能快地早出成果、多出成果,这种揠苗助长的心态往往适得其反。 要改变这种心态,首先要明确,教育改革不是制作文化快餐,是急不得,也快不来的。一急就乱,一快就差。纵观历史上的多次教育改革,有哪次成功的改革是快出来的呢?其次,还要明确改革的过程不是直线式的延伸,一波三折的情况是常态。因此,教育改革不能只是勇往直前,要允许缓行一步,甚至退后一步,这并不代表着倒退,只是意味着我们要花时间对改革本身进行反思,对改革进行文化积累,要对改革中出现的

12、文化问题进行适当调整。 三、从“外饰”回归“内蕴”。一些改革者只是关注“外饰”,追求改革的形式甚于改革的内容,忙于打造文化光环,津津乐道于外在的物质文化,习惯于表面的热闹。在改革刚取得一点成效时,就热衷于媒体的炒作与推广,由于自身的不成熟,往往是一置身于阳光下,就被晒晕,甚至晒死。 与之对应,良好的改革心态要从“外饰”回归“内蕴”,充分地关注文化精神,尤其关注其中价值取向的重建,将其视为改革的精髓和要义。 例如,在教师研究的问题上,一些改革者并没有急于在研究的形式、内容和操作策略上有所改变,而是试图将研究过程中需要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放在核心地位,因而改出了如下价值观念: 关键的教学问题就是研究

13、课题。 解决关键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 参与研究本身就是成果。这些新的价值观念,打破了教师对科研的“神秘感”和对成果的“敬畏感”,激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主动抢着申报课题。随着研究的推进,教师在艰难与快乐的奋斗中,又领悟了一些颠覆传统的现代观念:研究的价值不是成果,而是获得成果之前的经历。研究的目的不是人的新成就,而是成就新人。研究的关键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发现新问题。 这样的改革,就是回归“内蕴”的改革。随着新的价值取向的建立,学校文化随之改变:校本研究理性发展,不再是片面追求获奖的数量。全校教师静下心来,在实践中尝试、反思,以提升专业素养;不少教师还打破了学科、年级的界限,自发组织起专业社群,读

14、书、调研、主动与专家对话,以开放的心态开发新领域,整合资源,编织起自己的研究网络。 四、关注改革过程。过分关注“外饰”,必然导致对改革结果的过分依赖,对改革过程的过分忽视。对过程的忽视,实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没有意识到改革的文化价值,即对“推动改革造旧文化、形成新文化的过程”无所意识、无所思考,因而无所行动。这种心态的改革者,目中只有改革,心中没有文化。二是没有意识到改革的育人价值,没有想到改革的过程就是参与改革者的生命成长与发展的过程。这种心态的改革者,心中只有改革之事,没有改革之人,对改革之人的成长价值与发展价值无动于衷,对如何通过教育改革培育新人无所作为。 与此不同,良好的文化心态不仅注

15、重过程甚于结果,而且特别关注策划改革的过程,特别关注核心的文化理念转化为文化行为的过程,特别关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障碍的诊断与解决,特别关注让每个人在共同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以自身的方式参与改革的过程,特别关注改革的过程对每一个改革参与者的发展价值。 五、珍视传统,新旧传承。一些改革者的预设是:旧文化与新文化必定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改革的过程就是新文化替代旧文化的过程,是现代教育文化全面替代传统教育文化的过程。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改革的过程就是对文化传统进行“革命”的过程,改革成功的标志就是文化传统全面退场,新文化的全面占领。他们很少想到旧文化对新文化的价值,很少思考新文化创建的命脉在哪

16、里,很少在两种文化关联的意义上思考新文化的创建。 与之相反,良好的文化心态有对自身文化的温情和敬意,改革者知晓旧文化之“旧”不等于“无用”,洞察文化传统对改革的具体价值,善于将文化传统改造成为新文化的根基和底座,试图在新文化的平台上对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提升。在这个意义上,基础教育改革能走多远,能走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改革者对文化问题的了解、尊重和转化、提升的程度。 六、摒弃点状思维和割裂式思维。点状思维和割裂式思维的表现之一是:对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建设,采取单打独斗的策略,如只关注物质文化,不问精神文化,或者相反,很少想到如何将两种文化沟通起来,如何把物质

17、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表现之二是:把文化特点当成文化特色。只要一方面是亮点,就匆匆忙忙地宣布其为自己的文化特色。 当前改革需要的是能够在改革的不同主体、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之间建立起内在关联的思维,善于对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不同层次的改革进行整体把握的思维。基础教育改革最理想的结果,是文化新质的高端稳定 在文化变革中我们常遭遇两种方式:颠覆式和渐进式改革。 颠覆式改革,希望以激进的姿态完成对已有文化传统的彻底变革。这种激进姿态,不仅体现在试图对以往文化传统“一网打尽”,而且试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文化传统的征服,最理想的颠覆方式是一次性完成。 在现实的改革进程中,很少有改革者声称自己是在进行颠覆

18、性的改革,但这种方式常如幽灵般渗透在改革的进程中,体现在改革者的策划和具体行为之中。这种改革方式带来的震荡是地震和海啸,其结果是旧文化被打碎了,但新文化并没有随之建立起来,强烈震荡后破碎的心灵已经失去了建立新世界的勇气和力量。 渐进式改革者同样希望实现对传统的改造和方法论的转换,但并不试图以全盘否定的方式建立新文化,也不指望改革能够一次性完成。他的改革计划不仅是分阶段、有步骤的,而且是弹性的,在改革的不同阶段,根据震荡和冲击的效应随时调整改革的进程。 这样的改革采用的不是狂轰滥炸、闪电战式的方式,而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方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改革者的基本假设是:文化的改造不是一步到位的,一种

19、新的文化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形成的。因此,这样的改革者对因文化震荡带来的各种问题和障碍持有冷静宽容的态度,他不仅意识到改革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把解决问题当作进步的阶梯。这种改革方式带来的震荡不是狂风暴雨,而是和风细雨,因而更能渗透人心,影响人心。 无论是哪种改革方式带来的震荡,都会引发一些新的文化元素,带给人们新的生存方式,这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创新”。改革中有没有催生出“文化创新”,以及催生出多少“文化创新”,应当是衡量教育改革的文化尺度。 但仅仅满足于创新的质与量,依然是不够的。通过改革和文化创新,形成的“文化新质”是否具备“高端稳定”的特征,是一个同样重要的标准。 从文化的视角看,所谓

20、的“高端稳定”,其特征在于:改革参与者旧的生存方式已经提升为新的生存方式,这意味着:改革的理念已经内化,变成了改革者价值观的一部分,变成其思维方式的一部分,从此以后,他将以新的眼光和视角来看他人之事和自己之事。同时也意味着,改革追求的文化精神已经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循环反复,促使改革者的思想和生存方式会变成改革者日常习惯的一部分,因此稳定下来,并带动后来的改革参与者习惯于在新的生存方式下、新的工作框架内工作。 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可以说基础教育改革最终取得了成功,才可以自信地说:今天的基础教育改革留给明天的,将是新的“文化传统”。 此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21、所重大项目(批准号05JJD880008)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原载人民教育(京),2008.34.25教研组活动应聚焦于学科教学知识柳夕浪一 学校教研组原本以研究教材教法、改进学科教学为目的,在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中小学教研组活动、教师研修实践表现出明显的超学科性质的空乏倾向:一些课改培训模糊学科边界,忽视学科教学的基本性质与任务,仅仅停留在自主、合作、探究等通识理念的讲解上,包括一些名师在内的公开课,数学课不讲逻辑,语文课少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小学教科研活动越来越强调以课题为核心,按专门化的科研之路展开,在

22、课题设计、开题论证、中期险查与结题鉴定上耗费了不少时间、精力,而对教师的日常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个别辅导中的创造性劳动很少关注,考试命题被视为“应试教育”的代名词,很少纳入正规的教科研活动的视野;等等。 2007年暑假,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组织4500多名中小学在职教师(主要是青年教师)进行学科专业素养统一考试(考试内容主要为课标所规定的知识点、能力点),其中暴露出不少问题:部分中学语文教师文言文翻译能力不强,与“字字落实、文从宇顺”的要求有明显的差距;数学教师思维方式单一,运算粗心;英语教师词汇量明显偏少;物理教师动手能力差,实验题得分率仅40;政治教师仅仅满足于教材知识的识记,对“与时俱进

23、”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缺乏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在教师身上普遍暴露出来,两者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些问题的出现既与近年来师范毕业生素质不高、高等师范院校并没有真正帮助师范学生过好学科素养关有关,也与教师在职研修活动的偏颇有一定的联系。现场独立教学设计测验同样暴露出不少问题。以高中历史为例,让教师就“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这一专题进行单元复习课的设计。在45个教师中,约49的教师没有导入设计;70的教师虽考虑到复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却没有如何突破的具体方法、措施,没有学生活动的预设与学法指导;约89的教师有“练习”这一环节的标题,却无针对单元内容的具体的练习设计。工作若干年的教师对

24、教学设计的基本规范要求是清楚的,甚至也能说出教学方式变革的主导理念,但由于平时一味依赖现成的教学参考书、习题集,自身缺乏对学科教学内容的通透理解与把握,因此在独立备课的情况下设计不出具体的学生活动的内容、要求与方式。教师离开了教学参考书就不会备课、上课;离开了参考答案,就不会解题;离开了标准化习题集,就不会设计练习、出试卷,其所谓的创造性劳动、研究性实践从何谈起?不能独立教学,又何来专业自主?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只是始终是基础,是内核。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知识两个方面,前者是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后者不只是一般的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知识,还包含着大量非系统的、具有默会性质的实

25、践之知。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主席、斯坦福大学教授李S舒尔曼将两者的整合称为“学科教学知识”,认为“它是特定的学科内容和教育学的混合物,是教师独特的领域,是他们专业理解的特殊形式”。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学被视为一门专业所必备的知识,是最能体现教师专业性的一个独特的知识领域,也是教师和学科专家有所别的专门知识。它是教师研究中的“遗漏的范式”。1二 学校教研组聚焦于学科教学知识,开展备课研讨活动,应当关注哪些问题? 1课程标准与教科书。教师要认真学习并深入理解课标理念与学科教学要点,更要进一步关注教科书是如何呈现课程标准的,包括具体的呈现内容与方式,要进行不同教科书呈现内容与方式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

26、上,根据校情与学情,对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作出明智的选择,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规划、充实与完善,既要走进文本,走进教材,又要超越已有的教材,开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课程。将课标与教材联系起来研读,将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阅读,对呈现内容与方式进行必要的重组,这应当是学科教研组进行备课研讨活动的重要话题。 2教学内容的深度阐释。对教材的钻研绝不能止于把握它与课标的关联,还要进一步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诠释蕴含在文字、符号、图表中的意义。衡量教师对特定教学内容的钻研是否达到一定的深度,有几个重要指标:一是能否把握特定教学内容在横向与纵向上的结构关联,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及其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二是能否举出

27、日常生活中的恰当的事例对概念、原理、定律的实质作说明;三是是否把握其中所渗透的学科基本思想与方法论准则,尤其是是否把握一门学科的统领性观念在特定单元、特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的渗透与挖掘。 3教学任务的分析。侧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陈述学生应当学什么,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结果(这里有一个教学目标的表述问题),并揭示教学目标规定的学生要形成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层次关系。也就是从预期的终结性学习结果开始,运用逆向设问法,反复提问并回答这样的问题:学生要达到这一目标,完成这一学习任务,需要预先获得哪些必备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必须经历哪几个阶段?关键环节是什么?可能出现哪些问题?会引起怎样的误解?在

28、教学任务分析中,教师对学情的把握,已有的实践经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好教师总是在关键环节(重点)上花力气,在容易误解的地方(难点)下工夫。 4.学习内容的呈现。用什么程序与方式将特定的学习内容呈现给学生?师生在教学交往中的地位、作用不同,呈现出的行为模式也有所不同,主要有3类:一是讲授教学。教师将现成的知识、经验、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并作必要的举例、阐释、板书,学生主要通过聆听、观察、记录进行接受式学习,整个交往过程主要是由教师直接控制的。二是对话教学。问题引导,双向互动,和而不同,师生在教学交往中平等参与,共同活动。在对话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相当重要,而教师在对话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同样是不可缺

29、少的。三是活动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视为一定情境下的任务驱动、全身心参与的自主性活动过程。教师作为辅助者,提供必要的咨询、帮助;学生成了互动的主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教学交往的内容、进程与方式。教师在进行备课研讨活动时,需从中作出明智的选择与优化组合。 5课堂教学的组织。包括为学生主动参与和深度参与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合作,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关注学生的差异,作分层教学与个别辅导;对学生独特感悟与个性化理解的尊重;建立学生导向的课堂教学秩序;等等。 6学生的练习、测验与评价。这涉及对课标中关于不同学习要求的准确理解把握(如关于认知学习中的知道、辨认、说明、应用;体验学习中的经历、感受、认同、形

30、成等等),围绕不同层级的学习要求设计相应的练习与测验题目(不仅仅是纸笔测验),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进行准确的观察、记录与诊断分析,并据此设计后续的教学活动。 上述每个专题的研究与解决都必须建立在有关学科知识的通透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同时又不同于学科专家的专门探究,而侧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对学科知识进行教学论的加工。它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融为一体,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的转化与生成,而不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之外开展专门化的课题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具体的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方案、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针对性强的精练题等。尤其不要片面地将编精练题与“应试教育”直接挂钩。试题的研制既要吃透课标、考纲与教

31、材,又要了解学情,善于从学生生活经验中取材、设问;要站在能力立意的高度,体现课改的基理念,给日常教学以正确的导向。学会命题同学会上课一样,同样是教师的真功夫。现在需要的是将原本属于教师的考试命题、学业成绩评定的权利还给教师。三 如何组织能够促进学科教学知识的积累、交流与分享的教师研修活动,这是个难题。现有的学校教研组建设比较重视制度建设,应当说,这对于推动教研组活动步人正常的轨道,改变教师专业发展中孤立无援的状态是有益的。但制度是把双刃剑,它能将组织成员的不规范行为管束起来,也能将其创造性和主动性压抑下去,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管理之难不仅在于因地制宜地制定制度,而且在于没有监督、没有制度

32、的时候能够自发地以教研组共同利益为准绳;在需要的时候,将处理类似问题所形成的惯例正式化为制度;在制度变得不合理时能顶住压力,对制度进行变革。优秀的、高效的组织制度背后的精神实质是基于平等精神和分享机制的全面合作关系。教师文人之间的分工协作无法完全依靠合同、理性的规则来实现,它需要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合作双方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与情感的纽带。教师每个工作日在教研组工作生活七八个小时,教研组见证着教师的全方位的生活。优秀的教研组长有时需要扮演“妈妈”的角色,将教研组建设成教师的家。 制度规定的是最基本的、共性的东西,是应当守住的底线,但制度无法涵盖现实中千变万化的各种情况,规定太多、太死,必然会造成

33、组织的僵化、死板、低效,扼杀教师的创造性。促进学科教学知识增长的教师研修活动要体现学校特色、学科特点和教师的个人特征。譬如读书,不必囿于“学以致用”,一相情愿地限制和规定教师读什么、不读什么,但可以倡导教师有自己的个人藏书,开展“读书推介”、“读书沙龙”活动。江苏省海安实小曾要求每位教师藏书500册以上。浙江省台州市杜桥中学物理教研组有自制教具的传统,有的教师成为当地研制教具的能手。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物理教研组致力于实验教学的研究,从复制教材规定的实验,到师生共同设计新的实验,教研组就在物理实验室办公。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组织教龄不满3年的青年教师参加基本功大赛,从语言(演讲、朗诵)、书写(

34、粉笔字、钢笔字)、写作(中文、英文、日文写作)、操作(实验能力、解题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艺特长(琴、棋、书、画、歌、舞、摄影或其他绝技)等方面展开,有学科个性,还为教师多方面的才艺展示搭建平台,鼓励教师张扬自己的个性。 有关研究表明,教师获取教学知识的途径包括:“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500)、“和同事的日常交流”(330)、“教科书”“94)、“有组织的专业活动”“11)、“作为学生时的经验”(56)、“在职培训”(56)、“阅读专业书刊”(56)、“职前培训(28)o哒提醒我们,不仅课题立项、公开课获奖、论文发表等关于教科研活动的硬性规定有可能造成日常教学与科研的两张皮,而且不少刻

35、意安排的“有组织的专业活动”、耗资不小的培训活动,对教师的实际帮助作用也是有限的,真正富有成效的是教师内在的专业自觉和同事间的日常交流。骨干教师无言的学识、智慧与人格的感召,学校领导对教师创造性劳动本身的尊重等十分重要。在复杂的课堂情境中作出明智的决策与行动并非机械简单的操作,日常教学活动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因此,研究性应当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常态,而不是因为学校教研组有了上级教科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课题、公开课、论文获奖等,才有了所谓的“研究性”、“创造性”。教研组作为一种研究共同体,意味着一种“自然而然的”、“不言而喻”的共同理解和协同创造。一旦这种理解变成不自然,需要教研组长或者其他

36、人的大声叫嚷,这种创造需要依靠外在严厉的量化考评来维持,它就会变得不那么和谐,无法走向共生,这样的共同体也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了。应当讲,现有的学校教研组真正发展成为研究共同体的还不算多,为此,我们需要做出艰辛的努力。参考文献: 1曲铁华,等教师专业发展与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7,(9) 2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教育局。原载中小学管理(京),2008.1.2831校本教研应以学校发展为本王哲红反思变了昧的校本教研 20世纪90年来以来,在“科研兴校”理念指导下,基层学校的校本教研蓬勃开展起来,广大一线教师的加入,

37、使教育科研由此掀开了“神秘的面纱”。群众性的教育研究带给我们几多喜悦、几多忧愁。喜的是一些学校通过教育科研,使学校的办学实践更加理性,一线教师也获得了专业成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忧的是一些学校以取得课题级别的高低和数量为“荣耀”,打着教育科研的“大旗”,将课题视为“摆设”,为学校升级达标争面子,校本教研并未给教育教学带来实质的改善;一些教师参与科研只是做样子,作为评职称时的“资本”。 因此,校本教研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校为什么做科研?即学校与教育科研的从属问题。是学校为科研,还是科研为学校?一些学校不愿意做科研,是不愿意成为科研的“奴隶”。还有一些学校,投人了大量人

38、力、物力、财力,轰轰烈烈地大搞科研,却没能使学校得到发展。更有一些学校,想尽办法去争取课题,贪多贪大,结果没有一个课题能做好,一个个都不了了之。 笔者认为,科研就是为校长的有效、高效办学服务的;为学校的顺利、快速发展服务的。必须先有校长的任期目标,才有科研;先有学校的办学目标,才有科研。 实际上,校长在办学过程中难免会碰到矛盾和问题,对此正确的态度不是回避,而是要很好地剖析问题,思考对策,寻求解决的办法,并且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有发展,有思考,有新的应对策略,最终能够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使我们的办学行为更加科学。这就是基层学校的教育科研。一所学校只有一个大课题 课题是教育科研的载体。课题应

39、源自于学校的需要。 我校在课题的选择上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不随波逐流。什么课题时髦,就做什么课题;上级或专家让做什么课题,就做什么课题,这是很普遍的现象。一个课题好与不好,不是凭空的,要看适合不适合。二是持之以恒。课题必须与校长的任期目标和办学目标相关联,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从而可以一直做下去而不过时。 1996年,笔者受命创办厦门市康乐小学。学校确立了“一个目标、两个切人口”的办学思想。“一个目标”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爱祖国,讲文明,学创造,做主人”。“两个切入口”是:从落实课程计划切人,开齐、开足各门各类课程,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教师的精力

40、从课后花在学生身上引导到课前花在自己身上;从创造教育切人,转换师生角色,最大限度地把整个学校交给学生,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得到全面发展。 在康乐小学的5年,笔者只做一个课题,那就是“创造教育”。从各学科课程的实施,到德育、少先队工作、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从教师的培训、师资队伍的打造,到学校的管理,都围绕着创造教育来开展。5年下来,创造教育的研究由浅人深,学校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了一定声誉,老师们一个个成为创造教育的行家里手,学生们“生动活泼求发展,身心健康向未来”(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的评价)。 2001年,笔者又去创办厦门市火炬学校。当时我国正紧锣密鼓地申请加

41、入世界贸易组织,最大的障碍就是环境问题,“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命题备受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火炬学校确立了“两个服务”的办学目标“为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为民族、国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两个服务”成为火炬学校办学的灵魂,成为火炬学校一切办学行为的准则。围绕办学目标,火炬学校也只做一个大课题“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这个课题既研究自然环境的保护,更关注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资源的净化和优化。 为了把学生、教师、学校乃至民族、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学校进而提出了“做最应该做的事让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成为所有人的结合点”的理念。我们围绕这一基本课题来统筹、指导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各项

42、工作,既包括学校的计划、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也包括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完善校园设施建设,营造儿童化、民族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学校的课程设置,改进教育手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教育科研也要有适度超前性 教育应具有适度超前性,火炬学校的课题研究,关注的不是当下能产生什么办学效应,学生能取得怎样的好成绩,而是研究如何夯实学校的竞争实力,如何使学生在10年、20年后有本事生存和发展。 6年来,火炬就做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这一个课题,不改弦不易辙,也没请谁来挂牌,更不在乎是什么级别,我们只是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实践中检验如何让教育生态更加优化,为学生、老师和学校赢得更大可持续

43、发展的空间。 6年前,火炬学校创办之初,只招到110名学生,我们没有紧张,没有着急去抢生源。学校不盯住还没有进来的学生,而是盯住已经进来的学生,研究怎样让他们获得最好的教育保障。因为我们相信,学校让这些孩子长进了,家长满意了,一个孩子就是一个生活圈、一个广告圈。所以,每年暑假,当一些学校正展开“生源大战”时,我们不派一名老师出去招生,而是集中所有老师搞校本培训。如今,火炬学校已创办7个年头,办学规模发展为41个班级、1600多名学生。校本教研中的几个有效结合 学校教育科研的课题来源于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进行校本教研时,应做好几个“有效结合”。 第一,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学校的教育科研,“视野要

44、高,重心要低”,即课题要符合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前沿,又要从教育最基础的、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开始。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的结合,正体现了这一要求。 围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我们将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放在“落实课改基本理念,构建教育生态课堂”。我们的研究有两个层面:一是借助于国家统一开发的课程,作为学生基本的共同学习领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创造奠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二是充分发挥三级课程管理赋予学校开发课程的权力,最大限度地挖掘课程资源,拓展课程领域,让课程无处不在。 同是一本教材,学生的知识积淀、认知水平、情感和价值观不同,反映出来的阅读兴趣是不相同的,读出来的滋味也是不同的,获得的价值

45、就更不相同。我们认为,只有让学生通过活动,通过和自己周围的自然、社会、人、物的实际接触和相互作用来生成,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链接起来,把教室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链接起来,这样获得的知识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学校从拓展课程资源人手,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对国家课程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让“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主导教师的行动,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学习领域。 第二,与各种资源的整合运用相结合。在教育科研中,学校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我们的观点是:1不从零起点做,要了解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有哪些成果,从而善于运用。2和教育科研人员、教育专家保持密切接触,有他们的支

46、持和帮助,我们的研究才会事半功倍。3多一些合作交流和互动,与兄弟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教科所、教育学会、特级教师协会建立合作关系。 比如,受中央电视台三套节目“激情广场大家唱”的启发,我们开展了“激情校园大家唱”,让校园的歌声点燃孩子的生命激情。每周三早晨,校园里歌声飞扬,旗台下群情激昂,孩子们唱啊,跳啊,一首首少儿经典歌曲,唱出了无限的情和爱,唱出了欢乐和幸福,唱出了遐想和憧憬!歌声、笑声伴着孩子们度过快乐、美好的时光! 第三,与学校的管理运行机制相结合。为了促进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激励与评价机制。例如,学校科研室每周组织教师全员参与3个小时的培训,除了要精心组织,确保

47、培训质量,让教师有所提高,学校还在工资结构中单列200元的培训补贴,用行政手段为这项工作保驾护航。这项校本培训已坚持了5年多,切实推动了教师的快速成长、学校的迅速崛起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与校园文化的形成相结合。我们大力倡导教师要形成一种习惯不把工作当任务去完成,而把工作当课题去研究,研究一切可以研究的问题,“让研究成为学校文化”、“教室就是实验室”,变“用人工作”为“用工作培养人”。事实上,火炬学校的“实验室”已不仅仅是教室、办公室、餐厅、宿舍,出试卷、就餐、睡午觉,整理书包、过节、游玩总之,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管理的每个进程,事事可研究,样样有嚼头。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教师们在讨论、在研

48、究。在这里工作的人,研究已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一样寻常。教师的良好的研究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五,与教师的学习、校本培训相结合。学校教育科研的主体是教师,课题研究的一个直接效果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使教师们有了许多困惑和问题,困惑与问题的出现促使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而学校也必须为教师的不断学习创设条件和氛围。我校既鼓励教师自主学习,提倡“学习无处不在”,课桌上、茶几上、床头上随时放置几本书,养成“上课前、茶几前、睡觉前”随时读书的习惯,同时,我们定期举行校本研修,每年8月上旬都要举办10天的暑期培训,结合火炬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自主研讨与培训。 第六,与教育科研成果的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