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缝留置方案报告.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4567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缝留置方案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施工缝留置方案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施工缝留置方案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施工缝留置方案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施工缝留置方案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缝留置方案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缝留置方案报告.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2一、各参建责任主体2二、工程设计概况2三、水文、气象概况2第二章、编制依据3第三章、编制原因3第四章、施工缝留置部位及方法3一、施工缝留置部位的要求3二、地下室底板施工缝留置部位4三、主体结构楼层施工缝留置部位4第五章、施工缝留置质量保证措施5一、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种类及产生原因分析5二、施工缝处理及预防措施5第六章、楼层施工缝留置位置安全保证措施7附件1:4号楼施工缝留置平面布置图8附件2:5号楼施工缝留置平面布置图10附件3:施工缝留置底板处理大样图12附件4:楼层梁板施工缝留置处理大样图13附件5:竖向挡土墙施工缝处理大样图14附件6:高低楼层施工缝留置部

2、位安全防护图154、5号楼施工工缝留置处理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各参建责任主体序 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花果园彭家湾危旧房、棚户区项目F区工程2建设单位贵阳宏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勘测单位贵州新生代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4设计单位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5监理单位深圳市广厦工程顾问有限公司6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二、工程设计概况贵阳花果园彭家湾危旧房、棚户区改造项目F区工程位于花果园彭家湾危旧房、棚户区改造项目G区与B北区之间,东面有规划1号路,西面为松花路,北面为中山西路,南面为花果园大街,目前通往F区基坑只有规划1号路线。F区场区占地面积49532,总建筑面积为554010

3、.7、建筑高度约149.8m、设计0.000标高为1091.950m、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基础、筏板基础等,持力层采用中风化石灰岩、中风化砂质泥岩夹硅质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fa=5500KPa、3000KP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贵阳花果园彭家湾危旧房、棚户区改造项目F区4、5号楼基础设计南北长57450mm,东西宽37700mm,底板厚度500mm。筏板基础基坑开挖场平标高F4号楼底板面标高为1082.1,基坑设计底标高为1081.6。F5号楼底板面标高为1078.5,设计底标高为1078.00。本工程设计主楼无后浇带。三、水文、气象概况(1)F区4、5号楼场区地下水位位于自然地坪下10

4、m左右较丰富,由于F区4、5号筒体开挖深度为78m左右,地下水对核心筒开挖影响不大;另外,根据水质简分析结果,场地地下水对钢筋砼结构不具腐蚀性。(2)贵阳是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位于东经106度27分,北纬26度44分附近,海拔高度为1100米左右,处于费德尔环流圈,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兼有高原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平均气温是4.6。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夏季雨水充沛,为500毫米左右,夜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 第二章、编制依据该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5、主要依据:招标文件、图纸、F区4、5号楼施工组织设计;现行规范、规程以及现场实际情况。主要规范、规程如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及规范。第三章、编制原因由于孔桩检测,静载试验时间达到45天之久,为保证整个工程进度顺利,对不进行静试验的部位能够正常施工,编制针对性施工缝留置处理方案。第四章、施工缝留置部位及方法一、施工缝留置部位的

6、要求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仅为抗压强度的714(平均约为10),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为发挥混凝土传递压力好的特性,防止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内产生沿构件纵轴线方向错动的剪力,施工缝所形成的截面应垂直于结构所产生的轴向力。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 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cm30cm处;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范围内;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1/3的部位;柱应留置在基础上部水平面上、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墙体宜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

7、接处;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池、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下列情况不宜留设施工缝:a.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浇筑数量大,整体性要求高,一般不留设施工缝。b.混凝土条形基础和独立柱基础也应一次浇筑完毕,不宜留施工缝。c.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一般不应留置施工缝。如设计无特殊要求,而施工时又必须分段浇筑施工时,应先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后方可设置。但在同一设备机座的地脚螺栓之间,在重要机座之下和用轴连接传动的设备机座之间不得留置垂直缝。d.基础的薄壁或悬臂部位以及被孔洞削弱部位不应留置施工缝。e.大断面梁,没有具体规定断面尺寸,

8、一般认为和板连成整体的梁应和板同时浇筑,不留置施工缝;只有当梁的高度大于1m时,才允许将梁单独浇筑并按照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f.浇筑圈梁时,由于砖墙的十字、丁字、转角墙垛、门窗洞、预留洞的上部以及圈梁与其他混凝土构件交接处,如带有雨篷、阳台、天沟板等的圈梁属于薄弱环节或关键部位,都应连续浇筑混凝土,不宜留设施工缝,除此以外的部位均可留置施工缝。二、地下室底板施工缝留置部位为保证孔桩静载试验时不影响基础底板施工,未进行静载试验部分底板能够正常施工,根据各相关参建单位确定的静载试验部位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地下室底板施工缝留置部位及方法详见附图。三、主体结构楼层施工缝留置部位因静载试验时间较长,在底

9、板施工留置施工缝后,导致整个主体结构施工均需留置施工缝,才能满足施工现场正常施工,主体结构施工缝留置部位及方法详见附图。第五章、施工缝留置质量保证措施一、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种类及产生原因分析(一)混凝土施工缝处理不当产生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1、混凝土施工缝线条不平、不直,有的两端高差很大,甚至呈现波浪形状;2、 施工缝上下层混凝土错牙过大,接茬处漏浆、流坠;3、 施工缝隙明显,缝内有松散混凝土、砂浆层、杂物等;4、工程使用不久后,混凝土施工缝隙处渗出“铁锈”,严重的发生渗漏现象;5、工程尚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构件就在混凝土施工缝隙处发生剥落和钢筋锈蚀现象。(二)施工缝引发的主要和

10、较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所引起的原因分析:1、对上下层混凝土接茬面未按规定进行凿毛处理,没有将已硬化的接茬处表面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彻底清除;2、 没有及时的将接茬面上混凝土残渣等杂物冲洗干净,浇筑上层混凝土前没有做到用淡水将接茬面充分湿润做到“饱和面干”;3、底层模板顶口刚度不够,线条不顺直、表面不平整,使得上层模板无法紧贴在下层混凝土接茬表面,留有缝隙,上下层混凝土产生错牙,必然产生漏浆、流坠现象;4、浇筑上层混凝土前,没有先在施工缝处铺设一层水泥砂浆,或铺设砂浆的时间和铺设厚度把握不准,不但没有起到增加粘结的效果,反而形成松散层,不利于上下层混凝土的黏结;5、水平施工缝位置

11、任意留置,对混凝土收面的平整度没有进行控制,或者控制标志不够明显、不便于施工人员控制,造成收面平整度不好。二、施工缝处理及预防措施1、 混凝土初凝以后,不能过早的在上面浇筑新的混凝土,否则在振捣新的混凝土时,会破坏已初凝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和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必须等到抗压强度达到2Mpa以上时,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但上、下层混凝土的浇筑间隔时间又不宜过长,要在下层混凝土没有完全收缩的情况下就浇筑上层混凝土,否则下层混凝土会对上层混凝土的收缩产生很大的阻力,而使上层混凝土在结合面处产生较多的微裂缝影响结构内在质量。2、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清除施工缝表面的水泥浆、垃圾、松动的砂石和软弱层,以及钢筋表面的

12、油污、泥绣和砂浆等杂物;3、 由于水平施工缝上下层混凝土的结合是通过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的压力、接茬面的摩擦力以及上下层混凝土的粘结力和接触面产生的咬合力来提高其抗剪能力的,因此施工缝表面要粗糙,对上下层混凝土的结合有利,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其表面进行凿毛,然后把施工缝表面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但低洼处不得出现积水现象;4、在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水平施工缝处形成石子密集区而影响混凝土强度,宜在浇筑前在其表面先铺一层厚度为1015mm的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再开始浇筑混凝土。(一)下层施工措施1、在下层混凝土的顶层设置钢筋网片,并预插161000的竖向插筋以利上下层混凝土的有效连接;2

13、、模板全部采用大片钢板作为板面,扁钢肋板,型钢围檩、钢桁架结构,为保证模板顶口顺直上部设水平桁架一道;3、下层模板安装后,采用精密水准仪四周测放混凝土顶层标高,并在模板四周使用红色油漆标记好,根据标高线在侧模板上安设三角控制条,三角条上涂刷脱模剂,用来控制施工缝位置平直度;4、 在下层模板的上口设置一排对拉螺栓与上层水平桁架紧固连接,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拉线将模板调直,以避免混凝土侧面出现“波浪”;5、在上层模板安装时,在模板下口与下层混凝土间黏贴薄型泡沫橡胶止水条,并用对拉螺栓将侧模与下层混凝土侧面夹紧,确保上层混凝土浇筑时侧面不漏浆涨鼓。6、 混凝土采用陆上商品混凝土,浇筑前先行测量混凝土的塌

14、落度,并按规范要求做好混凝土试块。7、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混凝土浇筑采取分层阶梯状下料,阶梯设置长度控制在5000mm之内,分层推进浇筑厚度300500mm,分别同步加以振捣密实。8、混凝土拆模后及时用塑料薄膜、草帘等进行覆盖,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二)上层施工措施1、 下层混凝土达到2Mpa以上时,开始帮扎上层结构钢筋,以避免过早进行钢筋施工,钢筋摇动而使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产生松动现象; 2、 浇筑上层混凝土之前,将接茬处松动碎石、油污、混凝土残渣等杂物使用高压水枪清理干净;3、接茬处采取人工凿毛的工艺,特殊季节施工采用缓凝剂、冲毛工艺,以彻底剔除混凝土表面水泥乳化层,是碎石露出1/3为质量控制

15、标准;4、按4.1的要求认真组织好上层模板的安装施工,并将三角条上的浮浆清理干净,以避免施工缝处的“毛边”现象;5、对上述钢筋、模板、预埋件等工序的有效组织,确保在下层混凝土浇筑完一周内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前,先用淡水将接茬面混凝土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前在其表面上先铺一层厚度为约10mm的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三)施工缝外观处理在上层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侧模板,在拆模时要小心谨慎以防三角条变口的混凝土损伤缺角。在三角施工缝处,相应的钢筋保护层会偏小,须进行填补;模板拆除后立即对角缝内及上下侧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并在角缝内涂刷建筑胶水,用与混凝土砼强度的水泥砂浆将角缝修补平整,为减少填补角缝砂浆与混凝土的色差,在砂浆内掺加适量的白水泥。第六章、楼层施工缝留置位置安全保证措施由于施工缝的留置形成主楼结构施工时不在同一水平结构楼层上,为保证上下两层施工安全,必须对先施工高的楼层进行安全防护架的搭设,具体搭设方式同外脚手架搭设方案,采用双排脚手架进行搭设附件1:4号楼施工缝留置平面布置图附件2:5号楼施工缝留置平面布置图附件3:施工缝留置底板处理大样图附件4:楼层梁板施工缝留置处理大样图附件5:竖向挡土墙施工缝处理大样图附件6:高低楼层施工缝留置部位安全防护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