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4668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1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指标: BOD5250mg/l COD300mg/l SS300mg/l PH=6.57.52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指标: BOD525mg/l COD100mg/l SS30mg/l PH=6.57.5初沉池污泥量:由題目取300 mg/l; 二沉池污泥量式中:X每日增长的污泥量,kg/d; Y产率系数,取0.5; Sa经过预先处理,污水含有的有机物(BOD)量,187.5mg/L;Se经过活性系统处理,污水含有的有机物(BOD)量,18.6mg/L; Kd衰减系数,取0.09; V曝汽池的容积,1177.38m3; XvMLVSS,Xv2.5k

2、g/m3; P污泥含水率; Xr回流污泥浓度。代入各值可得: 则每日从曝气池中排除的剩余污泥量:所以,排泥量第二节 污泥泵房设计计算1. 污泥泵房设计说明二沉池活性污泥由吸泥管吸入,由池中心落泥管及排泥管排入池外套筒阀井中,然后由管道输送至回污泥泵房。1.2.回流污泥泵设计选型(1)扬程:二沉池水面相对地面标高为0.7m,套筒阀井泥面相对标高为0.2m,回流污泥泵房泥面相对标高为0.2-0.2-0.4m,曝气池水面相对标高为1.8m,则污泥回流泵所需提升高度为:1.8-(-0.4)2.2m(2)流量:设计回流污泥量为QR=RQ,污泥回流比R=50,即QR=50%Q=2000 m3/d=84 m

3、3/h=23L/s本设计2座曝气池设2台回流污泥泵。(3)选泵:选用NL76-9型立式离心泵3台(2用1备),单台提升能力为50m3/h,提升高度为9m10m,电动机转速n=1450r/min,功率N=3kW1.3.剩余污泥泵设计选型选用LXB-700螺旋泵3台(2用1备),单台提升能力为300m3/h,提升高度为2.0m3.0m,电动机转速n=63r/min,功率N=30kW侧污泥泵房占地面积设计为10m8m采用带有竖向栅条污泥浓缩机的辐流式重力浓缩池,用带有栅条的刮泥机刮泥,采用静压排泥。计算草图如图10所示:1. 设计参数污泥总量计算及污泥浓度计算二沉池排放的剩余污泥量: ,本设计含水P

4、率取为99%,浓缩后污泥含水率97% ,污泥浓度C为8kg/,二沉池污泥固体通量M采用1kg/(m2h)。 采用中温二级消化处理,消化池停留天数为30,其中一级消化20,二级消化10。消化池控制温度为,计算温度为。超磁分离为例:超磁分离污泥排放量为Qs=35m3/d=1.46m3/d,含水率97%,污泥浓度C为7000mg/L即7kg/m3,污泥固体能量M采用1kg/(m2h)。停留时间T取16h。2. 浓缩池面积 A=QsC/M=1.46*7/1=10.22m2式中: C流入浓缩池的剩余污泥浓度(kg/s),本设计取8kg/m3 Q二沉池流入剩余污泥流量(m3/h), M 固体通量,一般采用

5、1-2;取1.0.本设计采用两个污泥浓缩池,1用1备。3. 浓缩池的直径 ,取4.5m4. 浓缩池的容积 V=QsT=1.46*16=23.36m3式中:T浓缩池浓缩时间(h),一般采用10-16h,本设计取16h。5. 沉淀池有效水深h2=TQs/A=16*1.46/10.22=2.29m6. 浓缩后剩余污泥量进入浓缩池时的污泥含水率;流出浓缩池的污泥含水率;n浓缩池个数。7. 池底高度辐流沉淀池采用中心驱动刮泥机,池底需做成1%的坡度,刮泥机连续转动将污泥推入泥斗。池底高度:8. 污泥斗容积 式中: 泥斗倾角,为保证排泥顺畅,圆形污泥斗倾角本设计取550 a 污泥斗上口半径(m);本设计取

6、1.5m; b 污泥斗底部半径(m),本设计取0.5m。污泥斗的容积:9. 浓缩池总高度本设计取浓缩池超高h1 = 0.30 m,缓冲层高度 = 0.30 m 10.排泥管 采用污泥管道最小管径DN150mm,间歇将污泥排出贮泥池。第三节 贮泥池设计计算经过浓缩后的污泥进入贮泥池,然后经投泥泵进入消化池处理系统,其主要作用有调解污泥量、药剂投加池和预加热池。由于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不大,本设计采用一个贮泥池,贮泥池采用竖流式沉淀池构造。1、贮泥池设计进泥量Q=Q1+Q2式中,Q每日产生污泥量(m3/d); Q1初沉池污泥量(m3/d); Q2浓缩后剩余污泥量(m3/d)。由前面算得结果可

7、知,Q1=31 m3/d,Q2=15.37m3/d,则每日产生污泥量为:Q = 31 + 15.37 = 46.37m3/d2、贮泥池的计算容积式中,V贮泥池计算容积(m3); Q每日产泥量(m3/d); t 贮泥时间(h),一般采用812h; n贮泥池个数。设计中取t = 8h,n = 1贮泥池的设计容积式中,V1贮泥池设计容积(m3); h2贮泥池有效深度(m); h3污泥斗高度(m); a污泥贮池边长(m); b污泥斗底边长(m); n污泥贮池个数,一般采用1个; 污泥斗倾角,一般采用60。 设计中取a =2.5m,h2 = 2.1 m,污泥斗底为正方形,边长b = 1.5m3、贮泥池高

8、度h = h1 + h2 + h3式中,h污泥贮池高度(m); h1超高(m),一般采用0.3m; h2污泥贮池有效水深(m); h3污泥斗高(m)。h = 0.3 + 2.1 + 1.73= 4.13(m)4、管道部分贮泥池中设置DN200mm的吸泥管一根。厌氧消化池污泥消化可采用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两种方法。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由于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省、工艺条件(污泥温度)稳定、可回收能源(污泥气综合利用)、占地较小等原因,采用比较广泛;但工艺过程的危险性较大。污泥好氧消化系统由于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高、占地面积较大、工艺条件(污泥温度)随气温变化波动较大、冬季运行效果较差、能耗高等原因,采用

9、较少;但好氧消化工艺具有有机物去除率较高、处理后污泥品质好、处理场地环境状况较好、工艺过程没有危险性等优点。考虑到处理构筑物的占地问题,并且当前好氧消化池的设计经验比较缺乏,故本设计中采用厌氧消化池作为消化设施。1、设计要点每座消化池的大小,可根据运转方式、要求的机动性、结构和基础的考虑而决定。一般每座消化池的容积:小型的消化池为2500m3以下;中型消化池为5000m3左右;大型消化池为100003以上。当为圆柱形消化池时,其直径一般为635m,柱体部分的高度约为直径的1/2,总高与直径之比约为0.81.0。池子的直径很少大于35m。池底坡度一般采用8%。2、设计计算(1)消化池容积计算根据

10、剩余活性污泥量较多,采用有机负荷法进行设计,挥发性有机负荷选用1.05kg/(m3d),初沉污泥量为31m3d,浓缩后剩余污泥量为15.37m3d,含水率为97%,干污泥相对密度为1.01,挥发性有机物占67%,则消化池总容积为:容积比为一级:二级 = 2:1,一级消化池为2座,二级消化池为1座,则单池容积为298.85m3。(2)消化池高度计算一级消化池结构尺寸为:消化池直径D = 9m;集气罩直径d1 = 1.5m,高度h1 = 2.0m;池底椎体圆台直径d2 = 1.5m,椎体倾角为15;计算得到上椎体及下椎体高度h2 = h4 = 1.20m;取消化池主体高度h3 = 4.0m。则消化

11、池总高度为:总高度和圆柱直径的比例为:,介于0.81之间,符合要求。消化池各部分容积:集气罩容积上椎体容积圆柱体容积下椎体容积等于上椎体容积,V4 = V2 = 25.43m3。消化池有效容积为:,符合要求。二级消化池结构尺寸同一级消化池。(3)消化后污泥量计算A、一级消化后污泥量:一级消化降解了部分可消化有机物,同时一级消化不排出上清液,消化前后污泥含水量不变,有下式成立:式中,V1一级消化前生污泥量(m3/d); V2一级消化后污泥量(m3/d); P1生污泥含水率(%); P2一级消化污泥含水率(%);Pv生物泥中有机物含量(%),一般采用65%; Rd污泥可消化程度(%),一般采用50

12、%;m一级消化占可消化程度的比例(%),一般采用70%80%。V1=46.34m3/d,P1=97%,m = 80%,则一级消化后污泥量及污泥含水率为:;一级消化池单池排泥量为46.34/2 = 23.17 m3/dB、二级消化后污泥量消化浓缩后污泥含水率由一级消化前的97%降至二级消化池后的95%,每日二级消化池排出污泥:式中,V1生污泥量(m3/d); V3二级消化后污泥量(m3/d);P1生污泥含水率(%);P3二级消化后污泥含水率(%)。设计中取P1=97%,P3=95%,V1=11.654m3/d,则二级消化后污泥量为:二级消化池采用1座,所以其排泥量为18.77 m3/d。污泥脱水

13、污水处理厂污泥二级消化后从二级消化池排出污泥的含水率约95%左右,体积很大。因此为了便于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置,需对污泥做脱水处理,使其含水率降至60%80%,从而大大缩小污泥的体积。(1)脱水污泥量计算脱水后污泥量:式中,Q脱水后污泥量(m3/d); Q0脱水前污泥量(m3/d);P1脱水前污泥含水率(%);P2脱水后污泥含水率(%);M脱水后干污泥重量(/d)。设计中取Q0 = 18.77m3/d,P1=95%,P2=75%污泥脱水后形成泥饼用小车运走,分离液返回处理系统前端进行处理。(2)脱水机的选择机械脱水方法有真空吸虑法、压滤法和离心法。常用的脱水机械主要有:真空转鼓过滤机、板框压滤机、

14、带式压滤机、离心机。各种脱水机的主要特点如下:表8:各种脱水机特点及适用名称特点适用范围真空压滤机能够连续生产,可以自动控制,构造复杂,附属设备多,运行费用高应用较少,适用于工业企业板框压滤机构造简单,劳动强度大,不能连续工作适合小型污泥处理装置带式压滤机可以连续工作,脱水效率高、噪音小、能耗低、操作管理方便应用广泛,适用大中小型污泥处理装置离心机构造简单、脱水效果好、动力消耗大、噪声较大应用广泛,适用大中小型污泥处理装置设计中选用DYB600型带式压滤机,其主要技术指标为,污泥泵流量为25 m3/h,冲洗泵流量为46 m3/h,输送机输送量为800kg/h,泥饼含水率75%。设计中共采用2台带式压滤机,其中一用一备。工作周期为每天8小时,则处理污泥量为:,可以满足要求。3.4.5 污泥最终处置污泥最终处置方法有弃置法和回收利用法。弃置法包括卫生填埋和污泥焚烧处置;回收利用法包括污泥的土地利用、污泥堆肥和工业利用等。本设计中采用卫生填埋、土地利用及污泥堆肥等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合理处置污泥。高程计算此设计中河岸标高为52m,洪水位为47m,排水管道管底标高与洪水位相平,平均流速为0.61.0m/s,取0.8m/s,反应池到二沉池之间的管道流速为防指止活性污泥沉淀和破坏,应取0.6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