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4673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8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标准.doc(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汽车维修与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基于典型机械零部件识图 、 测绘和公差分析工作过程的课程。课程所形成的“图样识读、测绘和公差分析”工作能力,是开展专业学习领域其它课程学习的基础,是日后从事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重要能力。课程的作用是针对职业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对机械产品的图样识读、测绘、公差分析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遵守和贯彻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规定;(2)能熟练地使用常用绘图工具、仪器绘制图样;(3)能正确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绘图(4)所绘图样应做到 :投影正确、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5)图面整洁美

2、观、尺寸标注完整清晰 ;(6)能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特殊表达;(7)能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8)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体的装配图;(9)能正确查阅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2.能力目标(1)巩固和发展空间分析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2)通过专业书籍、技术手册等手段获取信息能力;(3)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4)制定、实施工作计划能力;(5)资料收集整理能力。3. 素质目标(1)具备以工程图样与技术、生产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2)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3)具备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4)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三)参考学时参考学时:128(四)

3、课程学分7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绪论了解什么是机械制图,什么是图样。了解学习机械制图的目的以及课程的重要性行动导向12掌握图样的两种类型及各自的作用行动导向23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行动导向14初步掌握本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行动导向25对于图学的历史与发展有一个总体认识行动导向26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图纸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和图线方面的国标规定。行动导向27掌握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行动导向28掌握尺规绘图的基本方法。学会用三角板和圆规作等分线段,等分圆周,斜度锥度,椭圆和圆弧连接,以及简单的平面图形行动导向49正投影作图基础掌握投影

4、法的几种类型和特点。行动导向210充分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行动导向611掌握立体上点、直线、平面投影的画法。行动导向612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作图掌握五种基本体表面上点的投影作图。行动导向613掌握五种基本体截交线的投影作图。行动导向614掌握典型相贯线的投影作图行动导向615轴测图掌握轴测图的基本知识。行动导向216学会画简单的正等轴测图和斜二轴测图。行动导向417学会徒手画简单的轴测草图。行动导向218组合体掌握组合体的形成方式,以及三种特殊的表面连接关系。行动导向419掌握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行动导向220掌握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行动导向221掌握度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能

5、独立读懂组合体视图,想象出组合体的形状。行动导向222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掌握几种视图的使用方法,学会绘制和标注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能读懂出现在零件图或装配图上的视图。行动导向623掌握三种剖视图和三种剖切面的使用方法。学会选择合适的剖视图和合适剖切面,能够读懂零件图上的剖视图。掌握什么是断面图,以及断面图的绘制和标注。能读懂断面图。行动导向624掌握什么是局部放大图以及局部放大图的作用,和绘制标注的方法。能读懂局部放大图。行动导向625了解常见的简化画法。了解第三角画法行动导向626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表达法正确清晰合理的表达出一个零件的结构形状。行动导向627机械图样的特殊表

6、示法掌握螺纹结构的图样表示法。228掌握常见零件如螺纹紧固件,齿轮,键,销,以及部件如滚动轴承,以及工艺结构如中心孔的图样表示法。行动导向429零件图掌握四大类零件: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和箱体类零件的读图方法行动导向430能够读懂复杂的零件图,对图中公差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行动导向431装配图能分析零件的形状结构;行动导向432能正确选择零件视图和确定表达方案,能绘制零件图并标注尺寸;行动导向433熟悉装配图主要内容;行动导向234能识读装配图的各种画法规定;行动导向435能识读装配图的密封结构;行动导向4总计128学时(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1)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进入工作情境

7、,根据任务要求进行角色扮演,按照工作任务流程,模拟客户与生产者相互探讨、交流,动手体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从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2)为适应不同学习程度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对课程内容讲授的深度可有所不同,可采用分层教学,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3)充分利用多媒体、实验、演示、实训等教学资源,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4)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5)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培育。2.评价方法(1)建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专业能力考核作为评

8、价的主要要素,培养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专业能力。(2)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将定量考核和定性描述相结合,重视对学生关键能力、综合职业素质、创新精神、个性培养和发展等各个维度的关注。(3)关注学生规范、安全操作习惯,以及在现代社会中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养成与发展。3.教学条件(1)使用教材:机械制图(第六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多媒体教室;(3)教学团队:本课程任课教师应由若干名校内一体化教师和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能工巧匠组成课程教学团队,共同进行课程研发、实施、评价和改进。4.教材

9、编选使用教材:机械制图(第六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汽车维修与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传授机械基础相关理论知识的专业课程。它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核心课,是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学科基础。同时又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联系。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液压与气压传动等方面知识。(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 使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初步知识,以及机械传动、常用机构、零件、液压传动和气动的工作原理。(2) 熟悉常用零件的性能、分类、应用和相关的国家标准,能对一般机械传动系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3) 了解常用液压

10、气动元件的类型、用途、识读简单的液压基本回路,能对机床典型液压气动系统进行初步分析。2.能力目标 (1) 认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学习的一般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理论教学、实验课程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机械认知能力。(2) 认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工程实际问题。(3)使学生获得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3、素质目标(1)具备以工程图样与技术、生产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2)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3)具备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4)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三)参

11、考学时参考学时:128(四)课程学分7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绪论掌握机械、机器、机构、零件和运动副的概念;了解机械传动的分类。理论42带传动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类型和应用。掌握V带传动的参数选择及传动比计算。掌握V带的标记。理论83螺旋传动掌握螺纹的分类及应用掌握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掌握螺纹的代号及标注掌握螺旋传动的特点、种类及应用形式理论84链传动掌握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类型和应用会进行链传动比计算了解滚子链、齿形连的结构和应用理论65轮传动了解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主要参数及基

12、本尺寸计算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了解其他齿轮传动应用了解渐开线齿轮常见的失效形式及产生的原因、预防措施理论106蜗杆传动了解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了解蜗杆蜗轮的结构特点及其类型掌握蜗杆传动主要参数及正确啮合条件了解蜗杆传动的应用特点及常见的润滑、冷却方式理论87轮系了解轮系的分类及应用特点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掌握轮系中任意从动齿轮的转数计算理论108平面连杆机构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与分类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机构理论加实践89凸轮机构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分类及应用掌握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理论810其他常用机构

13、了解变速机构、换向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的分类、应用及其运动特性。理论811轴掌握轴的结构、用途和分类了解轴的工艺结构理论612键、销连接了解键连接的种类和应用;了解销连接的种类和应用。理论413轴承熟悉滑动轴承的类型、应用特点、轴瓦材料和润滑方式;熟悉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常用型号、应用特点及选用;熟悉滚动轴承的润滑及密封形式。理论614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了解联轴器的结构、特点、类型及应用了解离合器的结构、特点、类型及应用了解制动器的结构、特点、类型及应用理论815液压传动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组成了解液压传功系统的压力和流量的概念掌握液压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掌握液压执行元件的作

14、用及分类掌握各种液压阀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掌握液压系统的辅助元件作用及结构掌握各种液压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组成及特点理论加实践1016气压传动掌握气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气动基本回路结构及工作原理和应用理论加实践6总计128(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1)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进入工作情境,根据任务要求进行角色扮演,按照工作任务流程,模拟客户与生产者相互探讨、交流,动手体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从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2)为适应不同学习程度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对课程内容讲授的深度可有所不同,可采用分层教学,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3)充分利用多媒体、实验

15、、演示、实训等教学资源,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4)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5)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培育。2.评价方法(1)建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专业能力考核作为评价的主要要素,培养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专业能力。(2)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将定量考核和定性描述相结合,重视对学生关键能力、综合职业素质、创新精神、个性培养和发展等各个维度的关注。(3)关注学生规范、安全操作习惯,以及在现代社会

16、中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养成与发展。3.教学条件(1)使用教材:汽车机械基础(第五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多媒体教室;(3)教学团队:本课程任课教师应由若干名校内一体化教师和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能工巧匠组成课程教学团队,共同进行课程研发、实施、评价和改进。4.教材编选使用教材:汽车机械基础(第五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汽车维修生产常用工业电器及控制设备的结构、特性、选用和使用;学习汽车电气上常用电子元件及电路知识。要求具备必须的安全用电常识,能够运用电工电子基本知识分析汽车电器设备和

17、检测设备电器线路的工作原理。(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具备实用的电学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拓展能力;(2)能正确使用常用汽车电工电子仪器、仪表;(3)会识读汽车单元电路图,并能对汽车单元电路进行实验论证和分析; (4)掌握安全用电常识;(5)会制作一些汽车晶体管电路,并能进行简单故障诊断与排除;(6)了解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7)了解集成电路和微电脑在汽车上的应用。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本专业应用性人才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并为后续各专门化方向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初步具备分析汽车起动系统、充电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微机控制系统等单元电路

18、原理及功能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素质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形成初步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三)参考学时参考学时:152(四)课程学分8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汽车电路基础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会应用电路基本定律了解复杂电路计算的相关定律理论62汽车单元电路图的识读学会识读电路元件符号学会识读汽车单元电路图理论103常用汽车电工仪表使用学会使用指针式、数字万用表学会使用汽车专用

19、数字万用表任务驱动104汽车维修电源的应用了解蓄电池充电方法掌握蓄电池充电器的应用学会起动电源的应用任务驱动105认知单相交流电路掌握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会交流电路的测量及计算了解汽车示波器的使用理论66认知三相交流电路了解三相交流电的形成和表达方法了解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会三相交流电路的相关计算理论127触电和触电保护掌握触电的原因和种类掌握触电保护的方法任务驱动88电磁现象基础知识了解磁现象及应用了解磁对电流的作用认知电磁感应现象理论89电磁现象的应用掌握电磁继电器原理及应用了解汽车电动机应用了解汽车发电机了解点火线圈原理认识步进电动机理论1210电子电路基础知识了解半导体及PN结的形

20、成及特性了解常用半导体器件的特性理论1011半导体器件在汽车上的应用掌握二极管的类型及应用掌握三极管的类型及应用了解晶闸管的应用了解其它半导体器件的应用了解集成电路理论2212传感器基础知识掌握传感器作用和类型了解传感器应用任务驱动613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了解各类传感器的原理了解各类传感器的应用任务驱动1214集成电路、微电脑在汽车中的应用了解数的表示方法及其运算了解逻辑代数基础知道逻辑门电路知道模拟和数字集成电路了解集成电路、微电脑在汽车中的应用任务驱动20总计152(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1)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进入工作情境,根据任务要求进行角色扮演,按照工作任务流程,模拟客户

21、与生产者相互探讨、交流,动手体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从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2)为适应不同学习程度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对课程内容讲授的深度可有所不同,可采用分层教学,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3)充分利用多媒体、实验、演示、实训等教学资源,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4)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5)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培育。2.评价方法(1)建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专业能力考核作为评价的主要要素,培养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掌握和应用新技术、

22、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专业能力。(2)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将定量考核和定性描述相结合,重视对学生关键能力、综合职业素质、创新精神、个性培养和发展等各个维度的关注。(3)关注学生规范、安全操作习惯,以及在现代社会中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养成与发展。3.教学条件(1)使用教材:汽车电工电子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多媒体教室;(3)教学团队:本课程任课教师应由若干名校内一体化教师和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能工巧匠组成课程教学团队,共同进行课程研发、实施、评价和改进。4.教材编选使用教材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汽车文化课程标准(一)课程性

23、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汽车维修与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能够初步认识汽车、汽车类型;了解汽车工业的发展与汽车发展史;能够描述汽车的组成与能够知道汽车节能与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能够知道汽车的污染与危害,知道未来汽车发展趋势;能够欣赏赛车运动、汽车外形与色彩;能够了解汽车展览、汽车标志与国内外汽车品牌的含义。(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通过汽车史话与趣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名人轶事、名车、车标等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2)通过汽车技术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识汽车、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基础。 (3)通过汽车色彩、造型以及汽车与网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2

24、.能力目标 (1)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技能的能力;(2)具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3)具有查找维修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4)具备总结、积累维修经验,从个案中寻找共性和规律的能力;(5)具备能优化工作过程,节约时间,降低成本的能力;(6)具备汽车基本电控元件检测的能力;(7)具备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故障诊断和分析,并能正确选择检测设备和仪器对电控系统零部件进行检测和排除故障的能力;3 .素质目标(1)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2)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具备一定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创新意识。(三)参考学时参考学时:7

25、6(四)课程学分4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认识汽车文化汽车文化的含义和谐汽车文化学习汽车文化理论62汽车简史会描述古代交通工具了解汽车诞生过程了解汽车技术革新理论143汽车的外形与色彩汽车的外形与色彩了解汽车外形发展了解汽车颜色搭配理论104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及其商标了解主要公司的商标及发展理论105法规习俗对汽车文化的影响与促进了解各主要国家汽车产业政策了解汽车命名和译名理论1066赛场风云 了解赛车发展了解主要汽车赛事了解赛车风云人物理论67在发展中逐步改善的汽车了解汽车安全措施了解如何疏导交通了解汽车如何减排理论88汽车工业的发展了解世界

26、主要汽车生产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了解汽车工业变革理论12总计课时76(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1)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进入工作情境,根据任务要求进行角色扮演,按照工作任务流程,模拟客户与生产者相互探讨、交流,动手体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从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2)为适应不同学习程度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对课程内容讲授的深度可有所不同,可采用分层教学,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3)充分利用多媒体、实验、演示、实训等教学资源,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4)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5)教学过程

27、中,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培育。2.评价方法(1)建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专业能力考核作为评价的主要要素,培养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专业能力。(2)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将定量考核和定性描述相结合,重视对学生关键能力、综合职业素质、创新精神、个性培养和发展等各个维度的关注。(3)关注学生规范、安全操作习惯,以及在现代社会中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养成与发展。3.教学条件(1)多媒体教室;(2)教学团队:本课程任课教师应由若干名校内一体化教师和具有企业

28、实践经历的能工巧匠组成课程教学团队,共同进行课程研发、实施、评价和改进。4.教材编选使用教材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公差测量与配合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汽车维修与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掌握互换性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定义;基本掌握有关公差标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规定,具有初步选用公差与配合的能力;掌握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会选用和使用测量器具,具有对典型几何量实施检测的能力;掌握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原则和基本方法。(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互换性的知识,能正确理解图样上所标注公差配合代号的含义;(2)形位公差基本理论、形位误差测量原理与方法;(3)表面粗糙度基本理论、

29、表面粗糙度测量原理与方法;(4)键与花键公差基本理论及其测量原理与方法;(5)螺纹公差的基本理论及其测量原理与方法;(6)齿轮公差基本理论齿、轮测量原理与方法;(7)量规设计原理与方法;(8)公差配合理论及典型零件公差知识。2.能力目标 (1)内径测量、外经测量;(2)形状误差测量、位置误差测量;(3)分别用针描法、光切法、干涉法测量表面粗糙度;(4)影像法测量螺纹、三针法测量螺纹;(5)齿轮各参数的测量;(6)设计光滑极限量规。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2)培养学生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论文写作的能力;(4)培养学生自我提升、

30、开拓创新的能力;(5)培养学生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综合应用能力。(三)参考学时参考学时:76(四)课程学分4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绪论明确本课程的任务。掌握互换性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优先数和优先数系。零件加工误差与公差的含义及二者的区别。理论62极限与配合掌握有关“尺寸“的术语。基本掌握有关公差标准及基本偏差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规定。会查用有关基本公差及基本偏差的表格,并能对公差配合要求进行正确标注和解释。具有初步选用公差与配合的能力。理论83测量技术基础建立测量及长度量值传递系统的概念。掌握量块的分级与分等,了解有关测量与计量器具的各

31、个基本计量参数。熟悉生产中常用的各种量具量仪的结构原理与应用。任务驱动64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了解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掌握形状、位置公差及检测;熟悉公差原则;能合理选用形位公差。任务驱动105表面粗糙度及测量建立表面粗糙度的概念;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标注、选用和检测。理论86光滑极限量规了解光滑极限量规的作用及适用场合;熟悉光滑极限量规的使用方法;掌握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原理。任务驱动87滚动轴承的互换性了解滚动轴承的公差特点;掌握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配合及其合理选用。任务驱动88螺纹的公差配合与测量了解螺纹的种类及使用要求,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和主要参数;掌握普通螺纹的公差

32、与配合,螺纹的检测。任务驱动89平键与花键的公差配合及测量了解平键和花键联结配合尺寸的公差及其确定,键槽的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选择;掌握平键、花键联结公差与配合的选用。任务驱动810圆柱齿轮传动的精度及测量了解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圆柱齿轮的误差项目及检测方法;初步掌握齿轮精度的标注。任务驱动811尺寸链了解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掌握尺寸链的建立与分析方法;能用完全互换法计算简单的装配尺寸链。理论4总计课时76(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1)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进入工作情境,根据任务要求进行角色扮演,按照工作任务流程,模拟客户与生产者相互探讨、交流,动手体验,提高学习

33、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从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2)为适应不同学习程度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对课程内容讲授的深度可有所不同,可采用分层教学,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3)充分利用多媒体、实验、演示、实训等教学资源,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4)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5)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培育。2.评价方法(1)建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专业能力考核作为评价的主要要素,培养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专业能力。(2)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

34、方式,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将定量考核和定性描述相结合,重视对学生关键能力、综合职业素质、创新精神、个性培养和发展等各个维度的关注。(3)关注学生规范、安全操作习惯,以及在现代社会中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养成与发展。3.教学条件(1)多媒体教室;(2)教学团队:本课程任课教师应由若干名校内一体化教师和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能工巧匠组成课程教学团队,共同进行课程研发、实施、评价和改进。4.教材编选使用教材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汽车发动机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基础,发动机构造等

35、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主要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培养学生对电控系统结构、原理的认识,并能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综合故障诊断、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为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二)课程教学目标标通过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的学习,能够对该系统各总成进行故障分析、性能检测、零部件维修,并进一步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点火控制系统、进气控制系统、怠速控制系统、排放控制系统和自诊断系统的结

36、构、原理和检测; (2)知道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电气和电子系统检测的规范和要求; (3)掌握传感器、执行器和电脑的结构与原理与检测; (4)会画系统组成图、电路图、系统运行图; (5)了解控制原理和调节方法; (6)掌握诊断仪器、测试仪器、诊断和检测步骤2.能力目标(1)具备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车主咨询车况,独立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2)能根据故障情况独立制定维修计划,并能选择正确检测设备和仪器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检测和维修;(3)能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修;(4)能对点火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修;(5)能对辅助控制系统

37、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修;(6)能对发动机综合故障进行诊断和分析;(7)能正确使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及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等常用检测和诊断设备;(8)能够对传感器或相关部件的技术参数及波形信号进行分析;(9)能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维修质量;(10)能检查修复后的发动机系统工作情况,并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介绍已完成的工作;(11)维修结束后能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气、废液以及已损坏零部件。3.素质目标(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2)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

38、的能力。(三)参考学时参考学时:274(四)课程学分15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空气供给系统检修空气流量计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8学时2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8学时3进气温度传感器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8学时4节气门体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8学时5怠速控制系统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10学时6可变配气正时系统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10学时7谐波增压系统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10学时8动力阀控制系统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12学时9燃油供给系统检修油路漏、堵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10学时10电动燃油泵不工作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8学时11燃油系统压力异常故障检修理论加

39、实践8学时12燃油喷射异常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10学时13点火系统检修发动机无火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10学时14发动机缺火,火弱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10学时15点火正时不准确的检查与调整理论加实践8学时16发动机爆震的检修理论加实践8学时17排放控制系统检修NOX排放超标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8学时18燃油蒸汽回收装置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10学时19空燃比失常(混合气过稀/过浓)的检修理论加实践10学时20二次空气供给系统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10学时21辅助控制系统检修巡航控制系统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10学时22故障自诊断系统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10学时23失效保护系统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6学时24应急备用系统故

40、障检修理论加实践6学时25发动机综合故障检修发动机起动困难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14学时26发动机怠速不良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10学时27发动机加速不良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10学时28发动机失速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12学时29发动机油耗过大故障检修理论加实践10学时总计274学时(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汽车发动机维修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通过对汽车维修企业调研,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合学生技能、知识的认知规律,以典型故障检修为载体。2评价方法课程考核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方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和企业公司等定向合作办学单位委派人员,评价项目包括

41、理论基础、专业技能、操作规范、职业素养等项目,实现课程考核评价与社会、企业的人才考核标准接轨,考试成绩由形成性考核、综合性考核和平时成绩按权重计算确定。(1)考核方式形成性考核是以学生在各学校任务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为依据进行的阶段性考核,包括理论基础、专业技能、操作规范、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综合性考核是期末对全部课程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测试,采用“教考分离”考核方式,授课教师不参与出题,由汽车教研室负责出题,2个以上班级实施统考,学生独立完成理论与能力的综合测试。平时成绩包括提问、项目工作单完成情况、平时表现等方面,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评定。(2)成绩评定形成考核成绩占总

42、成绩的3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综合考试占总成绩的50%,学期末发布评定成绩。3.教学条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内实训车间设备如下表。 序号项目名称主要设备及说明1汽车整车检测2台举升机、3台小汽车2汽车整车拆装3台小汽车、2台举升机、1套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卧式千斤顶2台、工具 5套.3发动机机械维修汽油发动机附翻转架8套、发动机零部件8套、工具 6套、气缸测量工具4套。4发动机构造与拆装发动机附翻转架8台、电喷发动机台架18套、数字万用表8个、点火正时枪2把。5汽车变速器构造与拆装手动变速器8台、自动变速器拆装实训台1个.6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拆装车身电器实训台2套、启动机10台、

43、发电机10台。10汽车底盘设备离合器10个 手动变速器8个 自动变速器4个万向传动装置8套 主减速器6个 前桥、后桥各4个、转向器10个12汽车空调手动空调实训台架1套、制冷剂回收加注机4台、压缩机解剖总成1台。4.教材编选 教材编选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的原则进行设计。通过对汽车维修企业调研,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合学生技能、知识的认知规律,以典型故障检修为载体。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汽车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是汽车模块化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其目标是利用各种汽车维修资料和维修设备,对学生进行汽车传动系各部件的拆装和认识训练,并培养学生形成对汽车传动系进行调试、检测、维护、修理的能力。本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力求全面调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