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整理(T填空).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4677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整理(T填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沪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整理(T填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沪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整理(T填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沪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整理(T填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沪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整理(T填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整理(T填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整理(T填空).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学期相关知识点巩固一、质量:1、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 ,常用单位: 2、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二、密度:1、定义: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 ;变形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 ,常用单位 。单位换算关系: 水的密度为 ,读作 它表示物理意义是: 三、力 1、力的单位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有 。 4、力的三要素 。 5、重力的计算公式 。第七章 力与运动一:知识点梳理1、 牛顿第一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 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2、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 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 运动的原因。(3)伽利略斜面实验: 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的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运动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伽科略斜面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实验法),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惯

3、性:(1)定义: 叫惯性。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 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2)惯性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 时遵循的运动规律。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 ,(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即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3、二力合成:(1)合力: 合力。分力: 叫分力。(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A、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 ,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 ,即F= .B、同一直线上;方向相

4、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 ,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 ,即F= .(3)物理研究方法:力的合成运用了等效替代的研究方法。4、二力平衡:1、定义: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 ,简称 。2、二力平衡条件: 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 ,方向 、作用在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 方向 作用在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 物体上,可以是 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 物体上,是 性质的力。5、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不受力受平衡力合力为0静止匀速运动运动状态不变力不

5、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运动快慢改变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八章 压强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 定义: 叫压力。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 。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FFFFF G G F+G G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课本甲、乙说明: 。乙、丙说明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 和 3、压强: 定义: 叫压强。物理意义:压强是 物理量公式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 A使

6、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 (一般F )和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 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它表示: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 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 。也可通过 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 (水平面受的压力F= ),后确定 (一般常用公式 p=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 。2、测量:压强计 用途: 。3、液体压强的规律: ; ; 。

7、4、压强公式: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 ,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推导过程:(结合课本)液柱体积V=Sh ;质量m= 液片受到的压力:F= .液片受到的压强:p= 液体压强公式p=gh说明: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 和 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 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ph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5、F=G FG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法:首先确定压强p= ;其次确定压力F=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用p=

8、F/S 压力:作图法对直柱形容器F=G7、连通器:定义: 原理:连通器里装 液体且液体 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 应用: 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三、大气压1、概念: 叫做大气压强,简称 ,2、产生原因:因为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 实验。(1)实验过程:在长约 ,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 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 ,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 = 。(3)结论:大气压p0= mmHg= cmHg= Pa(其值随着

9、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4)说明: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 ;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 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 ,将玻璃管倾斜,高度 ,长度 。D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 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hhhhhH 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H-h)cmHg (H-h)cmHg5、大气压的特点:(1)特点: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 。(2)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

10、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 Pa6、测量工具:定义: 叫气压计。分类: 和 说明:若水银气压计挂斜,则测量结果变 。 在 刻度盘上标的刻度改成高度,该无液气压计就成了登山用的 。7、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8、沸点与压强:内容: 。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答: 四、流体流速与流体压强1、 统称为流体。2、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流体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3、升力产生的原因 。第九章 浮力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 叫浮力。2、浮力方向: ,施力物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 即

11、浮力。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GF浮GF浮(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F浮GF浮G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浮 G F浮 = G 液物 液 物(3)、说明:1)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 F浮 = G 不同:悬浮液 =物 ;V排=V物漂浮液 物;V排V物2)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 与G比较液与物 3)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 。(2)、公式表示: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 和物体 有关,而与物体的 等均无关。(3)、适用条件:

12、 。6: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 ;7、浮力的利用:(1)、轮船:工作原理: 。排水量: 。单位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排开液体的重力 ;轮船受到的浮力 轮船和货物共重 。(2)、潜水艇:工作原理: (3)、气球和飞艇:工作原理:气球是 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 。(4)、密度计:原理:利用 来进行工作。构造

13、:下面的铝粒能使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 8、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计算浮力方法:称量法:F浮=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压力差法:F浮= (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漂浮、悬浮时,F浮= (二力平衡求浮力;)F浮= 或F浮=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第十章 机械与人一、杠杆1、 定义: 叫杠杆。说明: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有

14、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OF1l1l2F2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支点: 。用字母O 表示。动力: 。用字母 F1 表示。阻力: 。用字母 F2 表示。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 。 动力、阻力的方向 ,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 动力臂: 。用字母l1表示。阻力臂: 。用字母l2表示。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找支点O;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标力臂(大括号)。3、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 。 实验前:应调节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15、。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写成公式 也可写成: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 。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4、应用:名称结 构特 征特 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

16、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 ,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 。二、滑轮l1l2F2F11、 定滑轮:定义: 。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 特点:使用定滑轮不 。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 F1l1F2l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或速度v) = 重物移动的距离h (或速度vG)2、 动滑轮:定义: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 特点:使用动滑轮能 。 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只忽略轮轴

17、间的摩擦则:拉力F=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h(或vG)3、 滑轮组定义: 。特点: 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h(或vG)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三、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 ;二是物体在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3、力学里规定: 。 公式: 4、功的单位: ,1J= 。 把一个鸡蛋举

18、高1m ,做的功大约是 J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四、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说明: (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 ,要省距离必须 ,既 的机械是没有的。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 、或者 、也可以 ,给人类工作带

19、来很多方便。五、功率:1、定义: 2、物理意义: 。3、公式: = Fv4、单位:主单位 常用单位 换算: 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 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六、机械效率:、有用功:定义: 。公式:W有用 (提升重物)= 斜面:W有用= 2、额外功:定义: 公式:W额= = (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3、总功: 定义: 公式:W总= = 4、机械效率: 定义: 。 公式: ,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通常用 百分数 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

20、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5、机械效率的测量: 原 理: 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器 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 步骤:必须 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 。 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 。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6、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

21、比例的有用功。七、机械能动能和势能1、能量: 理解: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2、知识结构:机械能势能重力势能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势能就越大弹性势能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3、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

22、速度有关;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 方法: ;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 ;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 ;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 得出结论: 4、机械能: 。理解: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动能转化转化势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知识结构: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如果一个物体的动

23、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4、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三)、水能和风能的利用1、 知识结构:机械能的天然资源风能水

24、能拦河筑坝海水潮汐直接做功发电2、水电站的工作原理:利用高处的水落下时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水的一部分动能转移到水轮机,利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练习: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的目的是什么?大坝为什么要设计成上窄下宽?答: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是为了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势能,水下落时能转化为更多的动能,通过发电机就能转化为更多的电能。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1、小粒子(1)物质的组成,物质是有 或 组成的。分子是由 组成的,其中,由单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叫做 ,由多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叫做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由 在成功地进行了 实验后提出的。(3)原子核由 和 组成。(4)能够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的经典实验为 。(5)“扩散现象”表明 。(6)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7)固态、液态、气态物体的微观不同的比较:物态名称微观分子情况描述固态液态气态2、大宇宙(1)“地心说”的观点是: ;“日心说”的观点是: 。(2)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于 年 月。我国首位航天员升空成功是 年 月。(3)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