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剖析.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48456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讲解--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剖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知识讲解--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剖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知识讲解--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剖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知识讲解--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剖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知识讲解--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剖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讲解--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剖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讲解--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剖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考总复习 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编稿:王艳欣 审稿:李永华考纲解读考点提示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复习建议重点掌握干旱、地震、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重点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关联性和灾情严重的成因,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知识清单一、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1.热带气旋(台风) a形成条件:有广阔的_洋面,海水通过_,能向大气提供充足的_;有_的不稳定大气层次结构,促使空气上升及水汽_。 b主要分布地区:_北部及沿海地区;_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

2、海和_东部海岸。 2.地震 a地震易发区: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_。 b主要地震带:_地震带和_地震带。 (3)洪涝灾害 a成因:气候:降水强度_且_;地形:地势_且排水_。 b分布:主要集中在_纬度地区的季风气候区、河流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二、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1地质灾害 (1)地震:a多发原因:我国位于_板块与_板块的交界地带,又处在_板块与_板块挤压碰撞带的北东边界。b分布区:_、新疆、华北和_四个多发区。c灾情特点:_重_轻,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地震带、_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 (2)滑坡、泥石流灾害:a多发原因:_面积广,山高沟深、地势_、地质构造_和上层岩性相对_,

3、夏季多_。b分布:_地区为重灾区。 2水文灾害 (1)雨涝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_、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2)我国雨涝主要发生在东经110以_、北纬2045这一范围。东部平原地区_是导致涝灾发生的根本原因。 3气象灾害 (1)旱灾:a多发中心:_、华南、西南和_地区。b灾情:旱灾导致的_灾情重,_受旱灾危害巨大。 (2)台风:多发生于_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3)寒潮:a成因:_迅速入侵并造成大范围剧烈_,并伴有大风、雨雪、_等现象。参考答案:一、暖 蒸发 水汽 下热上冷 凝结致雨 孟加拉湾 中国 美国 不稳定 地中海喜马拉雅 环太平洋 大 集中 低洼 不畅 中低二、亚欧 太平洋 印

4、度洋 亚欧 青藏 台湾 东 西 华北 山区 陡峻 复杂松软 暴雨 西南 最长 东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华北 江淮 农牧业 工矿、城市 夏秋 强冷空气 降温 冻害 青藏 海南考点聚焦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主要特点、危害和防御措施【高清课堂 高考总复习 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对比表地震滑坡泥石流分布(多发区)板块的交界地带,即板块的边缘坡度较陡,岩体破碎风化严重的山区坡度较陡,岩体破碎风化严重,多暴雨的山区成因由于岩石受到巨大作用力发生断裂,引发地面震动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山区中富含水的泥沙、石块混合物在重力作用下在沟谷中快速流动多

5、发季节无季节性多发生在多暴雨的季节特点突发性强,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具有一定周期性发生范围小,常发生在山区,具偶发性发生范围较小,流速快,破坏性强,具偶发性危害毁坏建筑、交通线等,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堵塞江河、掩埋房屋、农田、交通线等公共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冲毁农田、城镇村庄、公路、桥梁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御措施加强监测,做好应急预案,及时转移人员,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地震的描述参量 震级: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叫震源。震中:地面正对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影响

6、和破坏的程度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烈度与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在等震线各点的烈度相等,一般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离震中越远烈度越小。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名称形成条件滑坡地形条件有利于滑坡形成的地形坡度多在1035,尤其以2035的坡度最利于滑坡的发生地层岩性条件:有利于滑坡形成发生的地层岩组称为易滑岩组地质构造条件:滑坡滑动需要在坡体内有完整的软弱结构面泥石流有利于贮集、运动和停淤的地形地貌条件有丰富的松散土石碎屑等固体物质来源短时间内可提供充足的水源和适当的激发因素地质灾害相关性分析地质灾

7、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它们在成因上表现出关联性,而在分布上表现出区域性,在时间上表现出群发性。地质灾害的相关性如下所示:【高清课堂 高考总复习 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典型例题】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8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解析:结合题干的文字表述和地质剖面图,正确理解顺向山的岩层结构特点是岩层的倾斜方向与坡面倾向一致,这样的坡面不稳定。因此,施工对立面H和坡面L进行

8、加固,使坡面上的岩层为一个整体,相对来说比较稳固,但还是发生了大规模山体滑坡。再联系滑坡形成的条件,其主要诱发因素是大雨、地震等,否则不可能发生大规模山体渭坡。另外人类活动也会产生影响。答案: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主要水文灾害的分布、成因、多发季节、主要特点、危害和防御措施分布(多发区)风暴潮洪涝海啸分布(多发区)台风风暴潮多发生在台风(飓风)登陆地区;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一般多发于外流河的中下游地区环太平洋沿海地区,日

9、本最为严重成因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导致海水异常升降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强降水天气造成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或海底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发海啸多发季节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与多雨季节基本一致无季节性特点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起始快、来势猛、突发性强、破坏力极强危害水位暴涨,海水倒灌,狂涛恶浪,泛滥成灾,造成财产缺失和人员伤亡淹没农田、城市,冲毁桥梁、道路,阻塞交通,造成人员伤亡等巨浪呼啸,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一切,造成财产缺失和人员伤亡防御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建设堤防工程,加强保护红树林等

10、生物海岸加强监测和预报,加强防洪排涝等水利设施工程的建设,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沿海地区建立海啸预警系统,加强海啸监测【典型例题】例题1 自2011年7月始,泰国发生了持续3个多月的洪涝灾害,多个全球知名IT企业在泰国设立的硬盘生产工厂在此灾害中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导致当年硬盘销售价格上涨。完成下题。 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 北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A B C D解析:根据图中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可得出泰国是热带季风气候;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河流等信息,可得出中南部地势低。主要考查读图能力、获取和解读

11、地理信息的能力。 答案:A例题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7年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我国局部地区地面天气图(图1)材料二 中央台消息: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2007年3月3日发布风暴潮、海浪一级紧急警报。受强冷空气等的影响,渤海将出现1969年以来最强的一次风暴潮。如图2。 (1)图中A处的天气系统是_;若A、B之间等压线的数值均不相同,则B处的气压可能为_,在该天气系统的控制下,B地的天气特点为_。(2)简述渤海湾风暴潮灾害的分布特点,并结合图1分析其产生的气象原因。(3)除气象因素外,结合材料和当地的环境特点,分析说明引起这次风暴潮的其它原因。(4)渤海湾是我国风暴潮最严重地区

12、之一,简述风暴潮对当地造成的主要危害及解决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及数值特点,不难判断出A处为一低压,且有两个锋面出现在其附近,因此是温带气旋(因其中心在黄海海域,气象学上也称其为黄海气旋);材料指出A、B之间各等压线数值均不相同,根据气压递变规律可知,B外侧等压线的气压值为1050百帕,所以B处气压大于1050百帕而小于1055百帕,又因为气压值为一物理量,所以只填数值不能得分;B处为亚洲高压,故在其控制下,天气晴朗,寒冷干燥。第(2)题:根据图中风暴潮的分布,很容易回答出其分布特点;试题要求根据图1来解释其成因,显然风暴潮的成因与风有密切的关系,结合图1中等压线的分布,

13、应从风向和风力两方面来回答。第(3)题:考查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课本上有关钱塘江大潮成因,不难从月相(题干中有提示)、地形、轮廓等方面回答。第(4)题:本小题主要考查风暴潮的危害及防御措施,其实,相关的知识都在必修教材第一册中讲台风的危害和防御措施时提到了。答案:(1)温带气旋 (或锋面气旋、黄海气旋、低压)1052百帕(答案为大于1050百帕和小于1055百帕之间的任一数值均可,没有单位不能得分) 天气晴朗,寒冷干燥。 (2)渤海西南部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东北部影响较小。渤海湾地区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强,风浪大;风向以偏北风为主,致使海水向渤海西南岸堆积,因而出现较大风

14、暴潮(3)此时正值满月前后,即将出现天文大潮,潮汐与风暴潮的叠加,抬高了潮水位渤海湾呈喇叭型,又是浅海大陆架,由于海岸和海底地形的影响,非常有利于风暴潮的发展;渤海湾西侧为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容易受到风暴潮的侵袭;本区是我国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使风暴潮灾害加剧。(4)危害:对堤围等工程设施的破坏(对沿海海堤、海岸工程、公路和海塘都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对沿海和海上工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破坏(风暴潮造成的增水会淹没码头、仓库等,造成工厂瘫痪,严重的会使海上油田停产;影响水产养殖和海上捕捞);对海岸的侵蚀及生态系统的破坏(风暴潮加速海岸侵蚀,并挟带大量海水,淹没农田和湿地,加

15、速海岸生态系统的退化);海水入侵,造成河水和地下水水质变差 措施:加强风暴潮监测和预警工作加强风暴潮灾害防御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 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控制地面下沉加强防潮工程建设,提高防潮能力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成因、主要特点、危害和防御措施台风(飓风)寒潮暴雨干旱分布(多发区)西太平洋地区、孟加拉湾、墨西哥湾、加勒比地区和东太平洋地区温带地区锋面活动频繁的温带邻海地区和台风(飓风)频繁登陆地区降水变率大的季风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和干旱、半干旱地区成因热带海洋上的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西太平洋地区称为台风,其他地区均称为飓风由极地地区强冷空气入侵造或的急剧降温由准静止

16、锋或台风(飓风)等天气造成连续性强降水由于长期受反气旋或单一气团长时间控制,造成长时间无雨或异常少雨,导致土壤严重缺水多发季节夏秋季节冬半年夏秋季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多发生在冬季四季均可能发生特点持续时间短;季节性强;有一定的移动路径;登陆处灾情最严重;登陆后削弱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有明显的路径,季节性强季节性较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为渐发性危害强风毁坏农作物、交通通信等公共设施;强降水带来洪涝灾害,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强风引发风暴潮,对海上交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低温对农作物造成冻害;造成的强降雪、冻雨,对交通、电力等造成巨大危害引发洪涝灾害,冲毁或淹没农田和作物;引发滑

17、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人们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危害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导致人畜饮水困难,造成牲畜大量死亡防御措施气象卫星和气象雷达监视、预报,提前转移人口和财产,做好预防及时预报,及时准备加强监测和预报,工程措施防洪,建立洪水预报警系统培育耐旱作物,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先进灌溉技术台风、暴雨、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形成条件名称形成条件台风(飓风)有面积广大、物理性质均一、温度较高的下垫面,即有广阔的热带洋面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使水平气流偏转而形成漩涡,故赤道附近洋面没有台风(飓风)近地面有充足的湿热的空气不断补充能量暴雨气流做稳定的上升运动大气较稳定,停留时间长有源源不断的水

18、汽补充沙尘暴强风条件有丰富的疏松地表物质,即有丰富的沙源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典型例题】中新网2010年1月12日综合报道,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12日仍被百年一遇的洪水围困。下图为“澳大利亚局部图”,阅读图文资料,分析布里斯班易发生洪水的原因。解析:本题以澳大利亚洪水为背景,考查引起洪水的原因。旨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生活当中出现的问题的理解。由题干可知,布里斯班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同时布里斯班位于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沿岸暖流加大其降水量。答案:布里斯班位于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东南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布里斯班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同时暖流对

19、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加大了降水量。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与原因分析 1华北地区 最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干旱、寒潮、沙尘暴、洪涝、农作物病虫害等。华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的强弱不定,降水的年际、年内变化都很大,因此,旱涝灾害频发。再加上距冬季风发源地较近,地形平坦,因此,冬春季节强劲的冬季风带来了多种灾害。所以,这些灾害主要是由气象原因造成的。其关系表示如下: 2西南地区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再加上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造成了这里多种地质灾害的群发性特点。 3东南沿海地区 多发的自然灾害有台风、洪涝、风暴潮等,这主要是由气

20、象灾害台风引起的。总结我国几种灾害性天气的成因、特点及防治灾害天气地区时间形成原因主要特点综合防治梅雨江淮地区春末夏初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阴雨连绵-降水多出现“空梅”-干旱降水多-排水出现“空梅”-引水灌溉伏旱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梅雨过后,在单一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缓解旱情台风东南沿海夏秋热带海面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狂风暴雨及时预报,作好抗台风过境准备;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灾害意识春旱华北3-5月夏季风未到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引水灌溉夏涝华北6-8月夏季风来得早,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洪涝灾害低洼地

21、排水,河流疏浚,增加入海口“倒春寒”东部季风区3-5月极地大陆气团势力强盛春季出现强低温、雨雪天气薄膜覆盖等寒潮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冬季强冷空气迅速入侵大风、雨雪、冻害,时间长,范围广,秋春季危害最大加强警报,作好防寒准备风沙天气东北华北西北冬春,以春季严重西北季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向东南方向扩散风大,大气含沙量大,能见度低,影响范围广,一般与寒潮路径相同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暴雨洪涝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的广大地区春夏秋形成降水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如锋面、气旋、热带气旋降水强度大,时间短,形成洪涝,我国南方(和东部地区)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多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洪泛区土地

22、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干旱全国四季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突出的世界问题,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干旱多发地区选择优良品种;开展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典型例题】读“我国台风和寒潮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风主要有哪些危害?对我国农业生产有什么有利影响? (2)从我国地形的特点分析,为什么寒潮对我国南部地区影响较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台风和寒潮灾害。台风的危害主要是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引起的。但台风可以带来降水,在相对干旱的季节缓解旱情。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山脉多东西走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冷空气的南下,使得我国南方地区受寒潮灾害影响较小。答案: (1)台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对农业的有利影响是能带来丰沛的降水,缓解旱情。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山脉多东西走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