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通用规范.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4866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砌体结构通用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砌体结构通用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砌体结构通用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砌体结构通用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砌体结构通用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砌体结构通用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结构通用规范.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砌体结构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目 次1 总则12 基本规定23 材料43.1 一般规定43.2 块材43.3 砂浆和混凝土73.4 砌体强度74 设计134.1 一般规定134.2 多层与单层砌体结构164.3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194.4 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抗震墙结构214.5 自承重墙235 施工及验收245.1 一般规定245.2 砌筑砂浆245.3 承重砖砌体255.4 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265.5 承重石砌体265.6 自承重砌体275.7 砌体结构检测275.8 验收286 维护与拆除29附:起草说明301 总则1.0.1 为在砌体结构工程建设中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2、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1.0.2 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中砌体结构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与拆除等必须遵守本规范。 1.0.3 本规范是砌体结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与拆除过程中技术和管理的基本要求。当工程中采用的设计方法、材料、构件、技术措施、施工质量控制与检验验收方法等与本规范的规定不一致,但经合规性评估符合本规范第2章的规定时,应允许使用。 1.0.4 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中砌体结构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与拆除,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尙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2 基本规定2.0.1 砌体结构方案应布置合理、受力明确、传力直接,在

3、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同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对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其立面和平面应简单、规则、均匀、对称。2.0.2 承受吊车荷载的单层砌体结构应采用配筋砌体结构。2.0.3 单层空旷房屋大厅屋盖的承重结构,在下列情况下不应采用砖柱:1 大厅内设有挑台;2 6度时,大厅跨度大于15m或柱顶高度大于8m;3 7度(0.10g)时,大厅跨度大于12m或柱顶高度大于6m;4 7度(0.15g)、8度、9度时的大厅。2.0.4 底部为框架-抗震墙的多层砖房,框架-抗震墙的纵横两个方向均应沿底部框架部分全高设置抗震墙,抗震墙的数量应满足房屋抗侧力(含水平地震作用)要求,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楼

4、盖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2.0.5 烧结砖烟囱应符合下列规定:1 6度、7度区,以及8度区I类、II类场地时,高度不应大于60m;2 8度III类场地和IV类场地及9度不应采用烧结砖烟囱。2.0.6 结构所处的环境条件应依据气候条件及结构的使用环境按表2.0.6分类。表2.0.6 使用环境分类表环境类别环境条件分类环境条件示例1干燥环境干燥室内、外环境;室外有防水防护环境2潮湿环境潮湿室内或室外环境,包括与无侵蚀性土和水接触的环境3冻融环境寒冷地区潮湿、接近饱水环境4氯侵蚀环境与海水或滨海地区大气接触环境;除冰盐氯腐蚀环境5化学侵蚀环境有化学侵蚀的气体、液体或固态形式

5、的环境,包括有侵蚀性土的环境2.0.7 砌体结构设计应选择耐久性满足要求或易于更换的附属部件与材料,建筑与结构构造应有利于防止雨雪、湿气和侵蚀性介质对砌体的危害。当砌体构件依靠其自身在设计工作年限内不足以抵抗环境的不利作用时,应采取设置防潮层、隔气层、粉刷层等防护措施。2.0.8 钢筋应采取防腐处理或其他保护措施,使钢筋在设计工作年限内具有足够的耐久性。3 材料3.1 一般规定3.1.1 砌体工程材料应依据其承载性能、节能环保性能、材料的使用环境条件合理选用。3.1.2 砌体材料强度标准值应取0.05分位值。3.1.3 砌体结构工程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 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

6、型式检验报告;2 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商品砂浆、预拌混凝土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证明质量合格并符合设计要求;3 应根据块材类别和性能,选用与块材性能匹配的砌筑砂浆。3.1.4 满足50年设计工作年限要求的块材碳化系数和软化系数均不应小于0.85,软化系数小于0.9的材料不得用于0.000以下承重墙体。3.1.5 砌体不应采用非蒸压硅酸盐砖(砌块)及非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3.1.6 采用氯氧镁制品作为砌体材料时,应进行吸潮返卤、翘曲变形及耐水性试验,并应在其试验指标满足使用要求后用于工程。3.1.7 长期处于200C以上或急热急冷的建筑部位,以及有酸性介质的建筑部位,不得采用非烧

7、结砌体材料。3.2 块材3.2.1 块体材料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1 块体材料应有抗压强度等级和变异系数的要求;2 承重砖的折压比不应小于表3.2.1的要求。表3.2.1 承重砖的折压比砖种类高度(mm)砖强度等级MU30MU25MU20MU15MU10折压比蒸压普通砖530.160.180.200.25-多孔砖900.210.230.240.270.32注:1 蒸压普通砖包括蒸压灰砂实心砖和蒸压粉煤灰实心砖; 2 多孔砖包括烧结多孔砖和混凝土多孔砖。3.2.2 非烧结含孔块材的孔洞率、壁及肋厚度应符合表3.2.2的要求。表3.2.2 非烧结含孔块材的孔洞率、壁及肋厚度要求块体材料类型及用途

8、孔洞率(%)最小外壁(mm)最小肋厚(mm)其他要求含孔砖用于承重墙351515孔的长度与宽度比应小于2用于自承重墙-1010-砌块用于承重墙473025孔的圆角半径不应小于20mm用于自承重墙-1515-注:1 承重墙体的混凝土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铺浆面。当孔的长度与宽度比不小于2时,外壁的厚度不应小于18mm;当孔的长度与宽度比小于2时,壁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2 承重含孔块材,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不得设孔,中肋厚度不应小于20mm。3.2.3 对处于环境类别1和2的室内、外砌体与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承重砌体,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应符合表3.2.3的规定。表3.2.3 1类、2类环境最低

9、强度等级环境类别环境条件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砖普通、轻集料混凝土砌块蒸压普通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石材1干燥环境MU10MU10MU15MU7.5MU15A5.0MU202轻微到中度潮湿MU15MU15MU20MU7.5MU20A7.5MU30中度到严重潮湿MU20MU20MU20MU10MU25A7.5MU40严重到水饱和环境MU20MU20MU25MU 15-MU40注:1对配筋砌块砌体抗震墙,表中干燥环境和轻微到中度潮湿环境的砌块强度等级为MU10; 2 严重潮湿与水饱和环境以及防潮层以下,不得采用蒸压制品;3 安全等级为一级或使用年限大于50a的结构,表中材料强度等级应至少提高一个

10、等级。3.2.4 对处于环境类别3的承重砌体,所用材料的抗冻性能和最低强度等级应符合表3.2.4的规定。表3.2.4 3类环境抗冻性能与最低强度等级环境类别冻融条件抗冻性能块材最低强度等级抗冻指标质量损失(%)强度损失(%)烧结砖混凝土砖混凝土砌块3微冻地区严重潮湿;寒冷地区中度潮湿F1525520MU15MU20MU10寒冷地区严重潮湿;严寒地区中度潮湿F35MU20MU25MU15严寒地区严重潮湿、水饱和环境F50MU20MU25MU15注:1 冻融环境按当地最低月平均气温划分为微冻地区、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其月平均气温分别为:-32.5、-8-3和-8以下; 2 抗冻指标表征为按标准试验

11、方法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 3 设计工作年限大于50a时,抗冻指标应提高一个等级;4 在冻融区不得采用蒸压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采用多孔砖或空心砌块时,应分别采用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和不低于Cb20的灌孔混凝土预先将孔洞灌实。3.2.5 处于环境类别4、5的承重砌体,应根据侵蚀性介质的种类、浓度、对砌体材料的危害程度选择材料的强度等级以及抗渗、耐酸、耐碱性能和相应的保护措施。3.2.6 夹心墙的外叶墙的各类砖及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3.2.7 自承重墙的最低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 空心砖、轻集料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严寒地区MU5,其他地区

12、MU3.5;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A2.5;外墙: A3.5。3.2.8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应有未切割面,对切割面应清除附着屑。3.3 砂浆和混凝土3.3.1 砂浆的最低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 设计工作年限高于25年的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M5;设计工作年限不高于25年的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M2.5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Ma5.0;蒸压灰砂普通砖和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Ms5.0;3 混凝土普通砖、混凝土多孔砖、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和煤矸石混凝土砌块:Mb5;4 配筋砌块砌体:Mb7.5;5 毛料石、毛石砌体:M2.5。3.3.2 设计有抗冻性要求的砌体时,砂浆应

13、进行冻融试验,其抗冻性能应与墙体块材相同。3.3.3 配筋砌块砌体的材料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 配筋砌体不得用掺盐砂浆;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砌块强度一个等级,且应具有很好的粘结性、保水性和和易性;2 连梁混凝土不应低于C25;3 设计有抗冻性要求的墙体,灌孔混凝土应根据使用条件和设计要求提出抗冻融性指标;4 灌孔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可灌性、粘结性和保水性;5 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工作年限大于50年的配筋砌块砌体房屋,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应至少提高一级。3.4 砌体强度3.4.1 龄期为28d的以毛截面计算的各类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时,应根据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分别

14、按下列规定采用:1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4.1-1采用。表3.4.1-1 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砖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砂浆强度M15M10M7.5M5M2.50MU303.943.272.932.592.261.15MU253.602.982.682.372.061.05MU203.222.672.392.121.840.94MU152.792.312.071.831.600.82MU101.891.691.501.300.67注:当烧结多孔砖的孔洞率大于30%时,表中数值应乘以0.9。2 混凝土普通砖和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

15、设计值,应按表3.4.1-2采用。表3.4.1-2 混凝土普通砖和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砖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砂浆强度Mb20Mb15Mb10Mb7.5Mb50MU304.613.943.272.932.591.15MU254.213.602.982.682.371.05MU203.773.222.672.392.120.94MU152.792.312.071.830.82 3 蒸压灰砂普通砖和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4.1-3采用。表3.4.1-3 蒸压灰砂普通砖和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砖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砂浆强度M15M

16、10M7.5M50MU253.602.982.682.371.05MU203.222.672.392.120.94MU152.792.312.071.830.82注:当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其抗压强度设计值按表中数值采用。4 单排孔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4.1-4采用。表3.4.1-4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砌块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砂浆强度Mb20Mb 15Mb 10Mb 7.5Mb 50MU206.305.684.954.443.942.33MU154.614.023.613.201.89MU102.7

17、92.502.221.31MU7.51.931.711.01MU51.190.70 注:1 对独立柱或厚度为双排组砌的砌块砌体,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7; 2 对T型截面墙体、柱,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85。 5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方法确定:1)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且不应低于1.5倍的块体强度等级。灌孔混凝土强度指标取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强度指标;2)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3.4.1-1) (3.4.1-2)式中: fg 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该值不应大于未灌孔砌体抗

18、压强度设计值的2倍;f 未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4.1-4采用; f c灌孔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混凝土砌块砌体中灌孔混凝土面积与砌体毛面积的比值; 混凝土砌块的孔洞率;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灌孔率,系截面灌孔混凝土面积与截面孔洞面积的比值,灌孔率应根据受力或施工条件确定,且不应小于33。6 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4.1-6采用。表3.4.1-6 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 MPa )砌块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砂浆强度Mb 10Mb 7.5Mb 50MU103.082.762.451.44MU7.52.131.881.

19、12MU51.310.78MU3.50.950.56 注:1 表中的砌块为火山渣、浮石和陶粒轻集料混凝土砌块; 2 对厚度方向为双排组砌的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8。7 块体高度为180mm350mm的毛料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4.1-7采用。表3.4.1-7 毛料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MPa )毛料石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砂浆强度M7.5M5M2.50MU1005.424.804.182.13MU804.854.293.731.91MU604.203.713.231.65MU503.833.392.951.51MU403.433.042.641

20、.35MU302.972.632.291.17MU202.422.151.870.95 注:对细料石砌体、粗料石砌体和干砌勾缝石砌体,表中数值应分别乘以调整系数1.4、1.2、和0.8。8 毛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4.1-8采用。表3.4.1-8 毛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 MPa )毛石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砂浆强度M7.5M5M2.50MU1001.271.120.980.34MU801.131.000.870.30MU600.980.870.760.26MU500.900.800.690.23MU400.800.710.620.21MU300.690.610.530.18MU

21、200.560.510.440.153.4.2 龄期为28d的以毛截面计算的各类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时,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4.2采用:表3.4.2 沿砌体灰缝截面破坏时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 MPa )强度类别破坏特征及砌体种类砂浆强度等级M10M7.5M5M2.5轴心抗拉沿齿缝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普通砖、混凝土多孔砖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毛石0.190.190.120.09-0.160.160.100.080.070.130

22、.130.080.070.060.09-0.04弯曲抗拉沿齿缝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普通砖、混凝土多孔砖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毛石0.330.330.240.11-0.290.290.200.090.110.230.230.160.080.090.17-0.07沿通缝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普通砖、混凝土多孔砖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0.170.170.120.080.140.140.100.060.110.110.080.050.08-抗剪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0.170.140.110.08混凝土普通砖、混凝土多孔

23、砖0.170.140.11-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0.120.100.08-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0.090.080.06-毛石-0.190.160.11注:1 对于用形状规则的块体砌筑的砌体,当搭接长度与块体高度的比值小于1时,其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t和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ftm应按表中数值乘以搭接长度与块体高度比值后采用;2 表中数值是依据普通砂浆砌筑的砌体确定,采用专用砂浆砌筑的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其抗剪强度设计值按相应普通砂浆强度等级砌筑的烧结普通砖砌体采用;3 对混凝土普通砖、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表中的砂浆强度等级分别为:Mb10

24、、Mb7.5及Mb5。 2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vg,应按下式计算: (3.4.2) 式中: fg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3.4.3 下列情况的各类砌体,其砌体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1 对无筋砌体构件,其截面面积小于0.3m2时,为其截面面积加0.7;对配筋砌体构件,当其中砌体截面面积小于0.2 m2时,为其截面面积加0.8。构件截面面积以m2计;2 当砌体用强度等级小于M5.0的水泥砂浆砌筑时,对第3.4.1条各表中的数值,为0.9;对第3.4.2条表3.4.2中数值,为0.8;3 当验算施工中房屋的构件时,为1.1。4 设计4.1 一般规定

25、4.1.1 砌体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并应根据砌体结构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耐久性的要求。4.1.2 砌体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按下式进行计算:(4.1.2)式中:0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对安全等级为三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0.9;L考虑结构设计工作年限的荷载调整系数,设计工作年限为50年、100年,应分别取1.0、1.1;SGk永久荷载标准值的效应;SQ1k在基本组合中起控制作用的一个可变荷载标准值的效应;SQik第i个可变荷载标准值的效应;R()结构构件的抗力函数

26、;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ci第i个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0.7;对书库、档案库、储藏室或通风机房、电梯机房应取0.9;f砌体的强度设计值,;fk砌体的强度标准值,;f砌体结构的材料性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应按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考虑,取;当为C级时,取;当为A级时,取;fm砌体的强度平均值;f砌体强度的标准差;几何参数标准值。4.1.3 当砌体结构整体或一部分作为刚体,需验算整体稳定性时,应按下式进行验算:(4.1.3)式中:SG1k起有利作用的永久荷载标准值的效应;SG2k起不利作用的永久荷载标准值的效应。4.1.4 砌体结构构件的截面必须进行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要

27、求:1 6度时建造于I、II、III场地的规则建筑允许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2 6度时不规则建筑、建造于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7度和7度以上的建筑,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3 砌体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4.1.4)式中:S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R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按表4.1.4采用。当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各类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均应采用1.0。表4.1.4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结构构件受力状态RE两端均设有构造柱、芯柱的砌体抗震墙受剪0.9组合砖砌体抗震墙偏压、大偏拉和受剪

28、0.9配筋砌块砌体抗震墙偏压、大偏拉和受剪0.85其他砌体抗震墙受剪和受压1.04.1.5 在8度、9度抗震设防区,多层砌体房屋应采用配筋砌体或约束砌体结构。4.1.6 自承重砌体墙上的作用,应包括墙体自重、附加在墙体上附着物的重量、风荷载及地震作用。4.1.7 砌体结构各种墙、柱构件的高厚比应进行验算。4.1.8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混凝土圈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0mm,板端伸出的钢筋应与圈梁可靠连接,且同时浇筑;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100mm,并应按如下方法进行连接:1 板支撑于内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70mm,且与支座处沿墙配置的纵筋绑扎,用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

29、25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2 板支撑于外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100mm,且与支座处沿墙配置的纵筋绑扎,并用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3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现浇板对接时,预制板端钢筋应伸入现浇板中进行连接后,再浇筑现浇板。4.1.9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沿竖向每隔400mm500mm设拉结钢筋,其数量为每120mm墙厚不少于1根直径6mm的钢筋,或采用焊接钢筋网片,埋入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对实心砖墙每边不小于500mm,对多孔砖墙和砌块墙不小于700mm。4.1.10 自承重墙应采取措施与周边主体结构构件可靠连接。4.1.11 受侵蚀性环境水作用的建、构筑物

30、,其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应采取抗侵蚀和耐腐蚀措施。4.1.12 楼梯间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顶层楼梯间墙体应沿墙高设置26通长钢筋和4分布短钢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4点焊网片,间距不应大于500mm;79度时其他各层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60mm厚、纵向钢筋不应少于210的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配筋砖带不少于3皮,每皮的配筋不少于26,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且不低于同层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2 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3 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8、9度时不应采用装配式楼梯段;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

31、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4 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所有墙体应沿墙高设置26通长钢筋和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4点焊网片,间距不应大于500mm。4.2 多层与单层砌体结构4.2.1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应采用刚性方案。多层与单层刚性方案房屋的屋盖、楼盖和横墙,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采用整体式、装配整体式和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或钢筋混凝土楼盖时,房屋的横墙间距应小于32m;当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或楼盖时,横墙间距应小于20m;当采用轻钢屋盖和有密铺望板的木屋盖或木楼盖时,横墙间距应小于16m;2 房屋的横墙,应符合下列规

32、定:1) 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积的50%;2) 横墙的厚度不应小于190mm;3) 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应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应小于H/2(H为横墙总高度)。4) 当横墙(包括一段横墙或框架等构件)不能同时符合本款第1)项、第2)项、第3)项的要求时,应对横墙的刚度进行验算,其最大水平位移不应大于H/4000。4.2.2 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不应超过表4.2.2的要求。表4.2.2 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m)房屋类别烈度6789多层砌体房屋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木屋盖1515117111194994底部框架-抗震墙

33、砌体房屋上部各层同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或底部两层181511注:1 多层砌体房屋的顶层,除木屋盖外的最大横墙间距允许适当放宽,但应采取相应加强措施; 2 多孔砖抗震横墙厚度为190mm时,最大横墙间距应比表中数值减少3m。4.2.3 砌体结构构件应依据其受力分别验算轴心受压、偏心受压、局部受压、受弯及受剪等承载力,并应满足公式(4.1.1)、或公式(4.1.2)的要求。4.2.4 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按内力设计值计算的轴向力的偏心距e,不应大于0.6y,y为截面重心至轴向力所在偏心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 4.2.5 各类砌体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4.2.5)式中:fvE砌体破坏的抗震抗

34、剪强度设计值;fv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N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应按表4.2.5采用。表4.2.5 砌体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砌体类别0.01.03.05.07.010.012.016.0普通砖,多孔砖0.800.991.251.471.651.902.05小砌块1.231.692.152.573.023.323.92注:0为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砌体截面平均压应力。4.2.6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中的承重墙梁不应采用无筋砌体构件支承。采用烧结普通砖砌体、烧结多孔砖砌体、混凝土普通砖砌体、混凝土多孔砖砌体、混凝土砌块砌体和配筋砌块砌体的墙梁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墙梁设计应符

35、合表4.2.6的规定:表4.2.6 墙梁的一般规定墙梁类别墙体总高度(m)跨度(m)墙体高跨比hw/loi托梁高跨比hb/loi洞宽比bh/loi洞高hh承重墙梁1890.41/100.35hw/6且hw-hb0.4m自承重墙梁18121/31/150.8注: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2 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高度,对窗洞取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应小于0.1l0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5m。4.2.7 住宅、办公楼等多层砌体结构民用房屋,且层数为34层时,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

36、各设置一道圈梁。当层数超过4层时,除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外,至少应在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多层砌体工业房屋,应每层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设置墙梁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应在托梁、墙梁顶面和檐口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4.2.8 厂房、仓库、食堂等空旷单层房屋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圈梁:1 砖砌体结构房屋,檐口标高为5m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一道圈梁,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2 砌块及料石砌体结构房屋,檐口标高为4m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一道圈梁,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 3 对有吊车或较大振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当未采取有效的隔振措施时,除在檐口或窗顶

37、标高处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4.2.9 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楼、屋盖应符合下列要求: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均不应小于120mm;2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一标高时,板端伸进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伸进内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或采用硬架支模连接,在梁上不应小于80mm或采用硬架支模连接;3 当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拉结;4 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6度时房屋的屋盖和79度时房屋的楼、屋盖,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4.2.10 楼、

38、屋盖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柱(包括构造柱)或圈梁可靠连接;不得采用独立砖柱。跨度不小于 6m 大梁的支承构件应采用组合砌体等加强措施,并满足承载力要求。4.2.11 圈梁宽度不应小于190mm,高度不应小于120mm,配筋不应少于41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4.2.12 挑梁的设计构造应满足下列要求:1 纵向受力钢筋至少应有1/2的钢筋面积伸入梁尾端,且不应少于212。其余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应小于2l1/3;2 挑梁埋入砌体长度l1与挑出长度l之比应大于1.2;当挑梁埋入段上无砌体时,l1与l之比应大于2。4.3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4.3.1 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底部抗

39、震墙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1 现浇混凝土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1/20。墙体周边应设置梁柱组成的边框;边框架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墙板厚度1.5倍,截面高度不应小于墙板厚度的2.5倍;边框架柱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墙板厚度的2倍。抗震墙竖向和水平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30%,且应采用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2 6度区的底部抗震墙采用约束砖砌体墙时,砖墙厚度不应小于240mm,砌筑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10。应先砌墙后浇框架,沿框架柱高每隔300mm配设28水平钢筋和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并沿砖墙水平通长布置;在墙体

40、半高处尚应设置与框架柱相连的混凝土水平系梁,系梁截面不应小于240180mm,纵筋不应小于412,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间距不应大于200mm。当洞口两侧或墙长大于4m时,应在墙内增设混凝土构造柱;3 6度区的约束砌块砌体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190mm,砌筑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b10。应先砌墙后浇框架,沿柱高每隔400mm配设28水平钢筋和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并沿砖墙水平通长布置;在墙体半高处尚应设置与框架柱相连的混凝土水平系梁,系梁截面不应小于190190mm,纵筋不应小于412,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间距不应大于200mm。洞口两侧或墙长大于4m时,应在墙内增设芯柱。4.3.2 底

41、部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底部框架柱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1 底部框架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400400mm,圆柱直径不应小于450mm。2 柱的轴压比,6度时不应大于0.85,7度时不应大于0.75,8度时不应大于0.65;3 框架柱的纵向钢筋应采用HRB400级钢筋,混凝土柱的最小总配筋率,中柱在6、7度时不应小于0.9%,8度时不应小于1.1%;角柱、边柱和混凝土抗震墙端柱在6、7度时不应小于1.0%,8度时不应小于1.2%;4 底部框架柱的箍筋直径,在6、7度时不应小于8mm,8度时不应小于10mm,并且应全高加密箍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5 柱的最上端和最下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

42、系数,一、二、三级框架柱的增大系数应分别按1.5、1.25和1.15采用。4.3.3 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墙体下部混凝土托梁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1 托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300mm,截面高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10,且不应大于跨度的1/6;当墙体在梁端附近有洞口时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8;2 托梁每跨底部纵向钢筋应通长设置,不应在跨中弯起或截断,伸入柱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E且伸过中心线不应小于5d;钢筋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托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其在端节点的弯折锚固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E,垂直投影长度不应小于15d。托梁截面受压区高度应符合的要求,对一级抗震等级x0.25h0,对二、三级抗震等级x0.35 h0;受拉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2.5%;3 托梁箍筋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