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论文:体育教学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4984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体育论文:体育教学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体育论文:体育教学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体育论文:体育教学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体育论文:体育教学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体育论文:体育教学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体育论文:体育教学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体育教学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摘 要:详细阐述了体育教学对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意志、动机、性格的影响。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其做进一步分析,从而提出培养学生兴趣、意志、动机等的对策,以供体育教学工作者参考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借鉴。关键词:体育教学,非智力因素,对策一、引言教育历来都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对于开发智能资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加强受教育者的智能开发,培养现代人的竞争意识,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体育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促进了人的体质,体质的增强又促进了智力的发展。体育与智能发展是呈正比例关系。智力,一般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

2、能力。智力因素包括对事物的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实践能力。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动机、意志、自信心等。智力是认识能力的总体,它的发展首先依靠它的物质基础大脑的发育程度。非智力因素是依靠人的实践活动而锻炼成熟的,它对认识过程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的作用。从长远的眼光看,培养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者全面发展的人,是我们实现四化对人才的需要。而体育对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极为重要。二、体育教学对非智力的影响(一) 体育教学对兴趣的培养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在培养智力方面,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普遍喜爱的体育活动,它具有一定的情节和竞赛

3、因素,富有思想性、生活性、直观性和趣味性,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判断力、创造力,使其思想更活跃,而且还可使学生的各种感观(视觉、听觉、触觉、时空觉、方位觉、运动感觉和平衡感觉)、运动器官更加敏捷发达,认识能力、接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从而更好地促进智力的发展。(二) 体育教学对意志的培养教育学家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的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体育教学是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与意志品质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它不仅需要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同时也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情绪和意

4、志伴随着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关系到现代人才全面培养的效果。美国的心理学家通过对智力超常儿童的追踪发现,成就最大一组在意志品质,如自信、坚持、有恒、百折不挠等方面明显优于成就最小一组。这一研究成果说明了健康的意志对智力因素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体育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人们在通过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另外,体育竞赛具有激烈对抗和胜负不稳定的特点,这能培养学生敢于拼搏、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三) 体育教学对动机的引导社会上对体育运动有一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误解。其实,体育是融生理学、心理学

5、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智力活动也是大脑高度发展的物质运动。体育教学内容本身就含有艺术魅力,有情、理、趣等要素。施教者要体态优美、仪表端庄,讲解要形象生动,饶有风趣,示范要轻巧优美、准确娴熟,教学六诀要新颖多样、丰富多彩。利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心理,引导学生锻炼的兴趣和热情。怎样培养长期兴趣,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必须要正确教育,要想后果。例如:农村的孩子在艰苦的环境中能刻苦学习,是因为有一种动力促使他们学习。在小时候有种本能的想法,我要么在家放牛,要么去上学,去读书比放牛有出息,能走出大山。长大些,他们又明白学好文化知识能改变家乡面貌,建立国家,也能找到个人在社会

6、中的生存价值。体育能开掘人的浅智能,使身体更健美,人更敏捷。发掘和发展人体生物潜能,它具有强体健体,调节感情,娱乐身心的特殊功能。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的速度、力量、弹跳、耐久力等身体素质指标,男子在19岁前,女子在1213岁前,是随着年龄增加而自然增长的高峰。1922岁出现第二次高峰。人体的发育、身体素质水平受种族、气候、遗传、营养、体育锻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体育运动是影响人体生长、发育最积极、最经济的手段。发展体育运动,改变我国人口素质应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战略方针。(四) 体育教学对性格的培养美国学者从近400年间出现的301位伟人中发现,他们不仅智力超群,更重要的是在青年时代就有与众

7、不同的优良性格。如自信、乐观、进取,以及坚韧不拔等非智力因素。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有些是先天遗传的。性格就是习惯处人处事的综合行为。体育运动可以使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并趋于稳定,从而实现自我完善。通过体育活动的人际交往,和体育实践中的磨练,也可拓宽视野,增长才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体育教学的本身就包含智力教学的因素,学生在完成体育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就是技能活动和脑力活动的有机结合。由于运动技术复杂多样,这就需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反应敏捷,判断准确,并有吃苦耐劳和协作的精神。不论哪一项运动,都可磨练人的综合素质。这种能力的塑造是提供高智能的良好条件。因此,我们应积极提倡“独立练习”、“自主练习”

8、,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三、体育教学对策 (一) 提高认识、培养学生积极的体育学习动机利用理论教学和其它传播媒体进行系统的体育健身功能的宣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持个人身体健康不只是自己的事,也是关系到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大事,每个人都有现任使自己身心健康,而参加体育锻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最有效的手段,从而激发起他们积极的学习动机。(二)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长期以来,由于各级学校体育教材重复现象严重,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故此应该改革教学内容,采用一些具有较高锻炼价值而又受学生欢迎的项目,如根据学生爱美及追求体型健美的心理要求,选择对塑造健美体型有较高锻炼价值的体育

9、舞蹈、形体练习和健身健美操等,以提高学生兴趣。另外,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可采用学分制的教学方法。即每学期规定一定的合格学分,将体育项目按其技术难度不同制定不同的学分,学生必须选修几个项目以至达标。如规定学期合格学分为4分,篮球、足球等球类学分2分,跳高、跳远等为1分,学生必须选修2个以上项目才能达标。而在制定学分方面即有很大的灵活性,可根据校园设施设备制定选修项目和学生普遍素质制定学分标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有动力也有压力进行锻炼,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三) 认真设计课堂教学,使其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一种简单、直接的动机就是觉得体育课好玩,教师应该重

10、视,教学中采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趣味性游戏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欢乐,形成好学好练的氛围。(四) 注意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降低动作难度。加强个别辅导、积极创造条件、循循善诱,使其获得更多成功的运动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四、结论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是开发学生智力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智力素质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引发更大的进步。因此,作为一个体育工作者应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活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共性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启迪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自觉性,让体育教学发挥它特有的教育功能。参考文献:1高等学校教材.安徽出版社.2学校体育科学新论.中国商业出版社.3安徽体育科技.1999.2期4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