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论文:探究有效提高仰卧起坐速率的教学手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健康论文:探究有效提高仰卧起坐速率的教学手段.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探究有效提高仰卧起坐速率的教学手段摘要:仰卧起坐,一种主要发展腹部肌肉力量的锻炼身体方式。一分钟仰卧起坐,是中考选考之一,选考的比例较大。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本人总结、积累了一种关于提高仰卧起坐速率的教学手段。采用较短单位时间内规定学生尽全力达到一定仰卧起坐次数的训练方法。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此法的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的目的。关键词:有效 提高 仰卧起坐 速率 手段 1.前言仰卧起坐在体育中考项目设置中属于选项内容体能素质类力量性项目。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利用腹部肌肉群(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髂腰肌等)和大腿股四头肌等肌肉群克服自身体重的相对力量素质。在体育中考
2、中被大部分考生采用,作为选项的内容。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如:练习辅助手段少,形式比较单调,无法激起学生的练习兴趣。作者通过日常的教学,总结了一种能够提高学生仰卧起坐速率的练习方法,通过科学的实验分析法,以论文的形式验证此法的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的目的。提高仰卧起坐速率的方法本人积累、总结的提高仰卧起坐速率的方法,暂称之为快速练习法。仰卧起坐的速率,即指单位时间内,学生做仰卧起坐的次数。快速练习法,从字面上理解,主要是强调学生练习仰卧起坐时的速度。速度练习法成绩对照表5秒10秒20秒优秀7次13次22次合格=6次=11或12次=20或21次不合格5次10次
3、19次2.研究对象、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东莞市南城中学初二(15)班全体学生 男:24人 女:21人 共45人,东莞市南城中学初二(15)班全体学生 男:26人 女:19人 共45人。2.2研究方法2.2.1实验研究法2.2.1.1实验分组情况:2.2.1.1.1实验组:东莞市南城中学初二(16)班全体学生 男:25人 女:20人 共45人.2.2.1.1.2对照组:东莞市南城中学初二(15)班全体学生 男:25人 女:20人 共45人。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是本人任教的班级,班级整体情况很相近。2.2.1.2实验过程:2.2.1.2.1实验前测:3月份初二年级举行了仰卧起坐比赛。对所测定的数据
4、进行数理分析,选定两个水平相当,成绩没有明显差异(表1),并且人数(男、女生)相同的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初二(16)班为实验组,初二(15)班为对照组。2.2.1.2.2引入自变量:实验组在仰卧起坐教学中采用新法进行训练,对照组采用旧法进行训练。训练时间为一个月。2.2.1.2.3实验后测:5月中旬,初二年级进行了期中考试。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最终得出结论。2.2.1.3数据录入将两次采集的数据,输入SPSS软件。3.结果与分析3.1实验前两组成绩差异分析从表1的差异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仰卧起坐没有显著性差异(p=0.220.05),说明两组仰卧起坐起始水
5、平相当,根据实验研究的有关原理,可以继续进行实验。表1 实验前两组成绩比较实验组(n=45)对照组(n=45)tp44114291.2240.2243.2实验后两组成绩差异分析 从表2的差异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仰卧起坐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20.05),说明两组仰卧起坐水平实验后差距较大,根据实验研究的有关原理,说明实验方法有效。 表2 实验后两组成绩比较实验组(n=45)对照组(n=45)tp5194683.2370.0023.3实验组实验前后差异分析从表3的差异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因为p=0.000.01,说明实验组前后成绩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即说明实验方法有效。表3
6、实验组前后成绩比较表(n=45)实验前实验后tp4411519-3.920.003.4对照组实验前后差异分析 从表4的检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70.05),说明在教学中只做一分钟的仰卧起坐是没有显著的教学效果,没能显著提高教学成绩。表4 对照组实验前后成绩比较表(n=45)实验前实验后tp418459-4.2750.074.实验结论与建议4.1在运用速度练习法前,应先培养学生耐力的能力。即一次做40个仰卧起坐,一分钟仰卧起坐等。待学生有一定的耐力基础时,再运用速度练习法,这样效果更佳。4.2每次练习总时间不宜过长,本人一般在上课的开始部分,运用1015分钟,对
7、学生进行练习。分别为:5秒钟两次,10秒钟两次,20秒钟两次。4.3每次练习前对学生提出要求,要求学生要全力以赴,争取好的成绩,并表扬优秀的学生,成绩情况参照速度练习法成绩对照表。4.4每次练习结束后,应当安排适当的放松。4.5适当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也对学生仰卧起坐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4.6仰卧起坐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运动项目。研究目的(5号黑体)参考文献5.1钟启泉 个性化教学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 5.2毛振明 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 5.3陆颖. 体育教学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 1997年2期。5.4张雪枝. 浅谈学生体育的兴趣与学习效果. 体育科技. 体育师友. 1999年3-4期。5.5赖天德 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5.6陈庆云.申建勇.李坤荣等.中小学生“传统体育”与“兴趣体育”教学比较J.体育教学特刊,200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