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级鱼跃前滚翻单元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047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级鱼跃前滚翻单元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二级鱼跃前滚翻单元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二级鱼跃前滚翻单元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二级鱼跃前滚翻单元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二级鱼跃前滚翻单元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二级鱼跃前滚翻单元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级鱼跃前滚翻单元教学计划.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二年级鱼跃前滚翻单元教学计划单位:岭子镇西山学校姓名:刘海燕初二年级鱼跃前滚翻单元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健身育人”的课程理念,根据新课标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技巧练习,有效地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为形成良好的动作姿态和身体形态创造条件,积极发掘教材本身的教育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掌握技能,发展身体的前提下,提高练习的积极性。针对鱼跃前滚翻的教材特点、教学要求、学生实际,确定各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教与学的策略与方法,力求体现鱼跃前滚翻教学的内容系统化

2、,过程合理化。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步领悟动作的知识与要领,掌握动作的技术与技能,体验学习鱼跃前滚翻带来的乐趣。二、教材分析鱼跃前滚翻,由蹬、跃、撑、滚等技术环节组成。它对提高学生身体控制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协调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对现实生活中培养自我保护能力也有着积极的意义。该教材的特性:具有一定的动作难度与较高的技术要求,对学生而言趣味性和挑战性并存,比较适合初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如果教法安排得当,有助于动作技术的掌握,有助以学生学练积极性的激发和体育兴趣的培养。年级初二学期第二学期课次4执教刘海燕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技巧练习,培养学生机敏、勇敢等优良品质和应变

3、能力。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协调素质,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的调空、感知、平衡能力。2、通过学练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验鱼跃前滚翻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自信、勇敢、果断等良好品质。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通过交流、合作、互动,提高合作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互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学重点难点1、蹬摆有力,两臂前伸。2、屈臂缓冲,团身及时。3、跃起腾空要有一定的高度。课次教学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与学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一1、复习前后滚翻。2、学习远撑前滚翻。1、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与协调素质,提高

4、身体平衡能力。2、掌握蹬地远撑、蹬地与滚翻协调配合。3、在相互合作互助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重点:蹬摆、远撑,屈臂团身、滚动圆滑。难点:手撑的远度,蹬地与滚翻的协调配合。1、分组练习前后滚翻。2、教师示范并进一步讲解动作要点。3、分组再练习,组内相互帮助指导,共同提高。4、教师结合图例、示范、讲解远撑前滚翻的动作要领。5、辅助练习:俯撑接前滚翻、甩臂蹬地接前滚翻、由近到远手撑标志线接前滚翻。6、小组展示,教师指出存在问题,学生再练习。二1、复习远撑前滚翻2、学习鱼跃前滚翻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灵敏、协调素质。2、明确远撑与鱼跃前滚翻的异同点,体验身体空间变化时的感觉。 3

5、、学生相互激励,相互激励,享受成功的乐趣。重点:动作连贯协调,团身紧。跃起有高度。难点:学生的恐惧心理及蹬地、腾空、远撑后的身体控制1、教师针对上课此的练习情况,提出要求,学生分组复习远撑前滚翻。2、设置障碍物,远撑越过障碍接前滚翻,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动作。3、教师找优生示范进一步讲解鱼跃前滚翻的技术要领。4、学生互相协作、进行动作练习。体验远撑与鱼跃前滚翻的异同。7、教师总结练习情况,学生自主练习。8、在保护与帮助下学生分组练习1、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和协调的身体素质。2、创设学练的情境,练与思结合,提高腾空技术,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重点:鱼跃前滚翻的高度与远度。1、复习远撑、向前一步、兔

6、跳接前滚翻。2、鱼跃前滚翻在体育运动中的体现、生活中的作用。3、教师提示动作的要领,学生分组练习。4、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示范、讲解。三复习鱼跃前滚翻3、生生互动中,相互激励,相互指导,敢于挑战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难点:蹬、摆、跃相结合腾空后的身体控制。5、提高鱼跃前滚翻的高度与远度的方法(1)用标志物由近到远体现手支撑点的远度。(2)越过一定高度标志鱼跃前滚翻练习。(3)高度与远度相结合的鱼跃前滚翻练习。(4)自我设计、挑战自我练习:利用好橡皮筋、呼拉圈、绳子等课堂器材6、小组展示鱼跃前滚翻。四1、复习鱼跃前滚翻2、鱼跃前滚翻的检测3、组合动作练习1、加强对身体素质的练习。,发展学生的

7、灵敏、协调、力量素质。2、巩固与提高鱼跃前滚翻的技术,学会观察、欣赏、评价。3、尝试与探究组合动作,体现合作的意识,体验垫上运动的乐趣。重点:1、完整技术的衔接。2、已学垫上动作的组合。难点:1、对鱼跃前滚翻的评价。2、动作组合的合理性。1、分组复习鱼跃前滚翻。2、让学生进行示范,师生共同改进与提高练习。3、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展示。建立学生的评价小组,请不同素质的学生展示动作,进行尝试性的评价。5、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指出存在的不足。6、请部分学生展示组合动作,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安全保障1、场地合理的布置。2、针对垫上运动做好准备活动。3、加强保护措施,遵守课堂常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优:动作间衔接连惯,有节奏。体现较好鱼跃的高度与远度,身体姿态控制好。低头团身,滚动圆滑。良好:动作间衔接较连惯,体现一定鱼跃的高度与远度,能控制身体姿态,低头团身,滚动较圆滑。合格:基本能完成动作,先蹬后撑有腾空,空中的身体控制一般,滚动不太圆滑。有待提高:不能够完成动作。没有先蹬后撑动作,没有腾空,身体姿态较差,滚动不圆滑。评价方法:教师评价与学生组成的评委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