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学汉文历史文献集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170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藏学汉文历史文献集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藏学汉文历史文献集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藏学汉文历史文献集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藏学汉文历史文献集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藏学汉文历史文献集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藏学汉文历史文献集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藏学汉文历史文献集成内容介绍中国是藏学研究的故乡。藏文、汉文藏学文献资料非常丰富。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藏族、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学者对藏族社会历史文化的记载和对藏区的考察与研究,所积累的藏学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它们全方位地反映了历史上藏族与藏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体现了内地与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联系,体现了历史上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理。这是一笔珍贵的藏学遗产和取之不竭的藏学资源。大量的实践经验也告诉人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藏区的社会、历史、自然特点,充分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藏族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之一,且已成为社会各界

2、的共识和时代的迫切要求。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文献资料编印数量甚少,而且散失各地,收藏于国内外图书档案馆、部分大学和研究机构等单位中,很难满足社会各界的急切需求。在社会各界人士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经专家学者和出版社的多次调研和论证,著名的藏学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张羽新教授集近三十年的收集整理研究成果,协同学苑出版社的编辑出版同仁,历时10年,终于使这套文献巨著出版面世。本文献集成收录了从7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期,1300余年间有关藏事史料汉文文献约2000余种。分为清代治藏法规全编、民国治藏法规全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唐宋元明清藏事史料汇

3、编、民国藏事史料汇编五部共195册。包括:一、清代和民国中央政府治藏政策法规文献汇编,二、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地方志文献汇编,三、历代涉藏史料文献汇编等三大部分内容;涉及清朝治藏法规,民国治藏法规;西藏方志,甘青藏区方志,川滇藏区方志;唐蕃史料,宋代吐蕃史料,元代藏事史料,明代藏事史料,清代藏事史料,民国藏事史料,驻藏大臣传记史料长编,蒙藏及青藏关系史料,藏传佛教与藏区风土文献,涉藏典籍文献等专题文献史料。这些文献史料为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国家的统一、西藏的长治久安和实现西藏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文献资料和历史借鉴。该文献具有以下特点:一、选材严谨而又广采博收,史料翔实而丰富。史料

4、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在选辑史料上,编者考虑了几点:出处明确,来源可靠,防止后人修托或编造;稿本(含当时誉录本或抄本),优于刻本;初刻本优于翻刻本;孤本、秘本、善本优于普通刻本。在严谨选材的前提下,则广采博收。即清史记述有异,观点针锋相对,兼收并蓄。取材范围广泛,不拘一格。除正史、实录等基础史料之外,各种史书如资治通鉴、册府元龟、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中各朝会典和经世文编、“十通”、纪事本末,以及有关的专史、私史、史钞、史评、别史等),以及信札、日记、碑刻等都在取材之列,力争做到史料的系统而完备,为研究者提供广泛而充分的史料。 例如,在“唐蕃史料”中,除新旧唐书、全唐诗(文)、史通等常见

5、资料外,还从敦煌遗书中采辑了大量有关唐蕃关系的诗词、文书、碑刻、变文等。又从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辑录了一批有价值的史料。例如,释义净撰写的南海寄归内法传等记述入番唐朝僧人、唐朝僧人在拉萨会见文成公主,以及吐蕃及周围地区的社会情况等,史料价值极高。在宋代部分,除正史和各类常见史书之外,又从唐会要辑稿、皇宋十朝纲要、宋九朝编年备要、皇宋中兴两朝圣政等比较罕见的史书中辑录了不少史料。在元、明、清和专题各辑,除正史、实录和各种史书二三百种之外,还辑录了大量官方档案、私人信札和日记、碑刻、诗文集,以及近些年来新发现的文献。因而使全书内容充实丰满,史料翔实而又系统完备。二、朝代为序,突出重点专题,便于研究

6、利用。为了研究者研究方便,采取了以朝年为序、突出重点专题的编排方法。要系统、全面地了解某一朝代藏事情况,或者了解某一事件的历史背景等,按朝代查阅即可。与此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是,对一些历来受到藏学界重视、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编纂专题史料,以期推动学术界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大体分两种情况。一是在某朝代专题内将重要问题的的史料,从朝年的史料序列中分离出来,立为专题。例,唐蕃专辑的“南诏”问题,就是一例,它突破了“唐蕃”的朝代界限,将南诏野史等有关的汉文文献汇集成专题,为学者研究吐蕃与南诏的关系,提供了最基础的资料。同时又将“清朝和民国治理西藏的法规”、“青藏关系”、“蒙藏关系”

7、、“驻藏大臣”等这些向来受到高度重视,并一直有许多学者苦心研究的重大问题,立为专题。这都是研究西藏与蒙古政治、文化、宗教关系,以及藏传佛教在蒙古等重大历史问题的难得资料。例如,“清朝和民国治藏法规文献汇编”这两个专题,汇编了清朝和民国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政策法规文献。这些文献反映了中央政府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西藏地区社会的发展所制定和采取的一系列法规政策,这为确保国家的统一和安全、维持西藏的长治久安,确保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驻藏大臣传记史料长编”这个专题,是编者从官书、档案、方志、家乘,以及驻藏官员的奏稿、书信、日记、碑刻、诗文集中,爬梳有关史料汇编而成。其重要性,藏学界

8、尽人皆知。为学者系统、全面深入研究中央政府如何管理西藏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文献史料。三、这部文献收录了许多珍稀的典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为学者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一手文献资料。例如,清末驻藏大臣张荫棠“筹藏新政”的亲笔记录使藏纪程(抄稿本)、西宁办事大臣奎顺的奏稿(稿本)、清朝知府衔官员嵇志文的西藏基本全图附说(抄稿本),以及清末藏事奏稿(清抄本),和其他清代藏事史料稿本和清抄本,等数十种都是第一次面世。另外,像福康安奏疏,和琳、孙士毅诗文集等多种驻藏官员的诗文集,丁宝桢奏疏、那彦成有关青海奏稿等也都是清代原刻本影印。四译馆馆则是明、清两代为皇帝翻译藏文等少数民族文字的专门机构四译馆

9、的内部工作规则,属宫廷秘籍,不流传于社会。四译馆编印的华夷译语载有大量有关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文献,虽然在社会也有流传,但究属宫廷秘属,世间难睹其全貌,各种版本详略不一,内容多有残缺。这次收录了两书都是选用的内容最为齐全的、极为难得的明末清初刻本,使读者得窥其原刻全貌,掌握翔实可信而又全面、充分的历史信息,坚定利用史料的信心。传为果亲王允礼撰述的西藏志,在历史上影响极大,后来卫藏图识、卫藏通志、卫藏图考等都加引用,被学术界视为清代西藏地方志书的鼻祖,近些年来考证、研究的文章很多。这部汇编将有关西藏志的几种版本都予收录,以便比较研究,同时,将果亲王允礼的西藏日记、行状和诗文集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

10、西藏志以及果亲王生平与藏事活动,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四、这套文献汇编广泛吸取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给这套文献添注了新的生命力。编者在选编史料时,首先根据近些年来学术界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本人的多年研究心得,对史料文献的真伪、来源出处、流传情况等进行了鉴别。例如,有一部清代手抄稿本,原收藏单位的收藏鉴定意见,只是说明这是一部清代抄稿本,内容涉及清末西藏问题。编者经过反复研究,并与有关史料对照研究,确认它是清末驻藏大臣张荫棠的使藏纪事,据此写出了简要的出版说明,使这部藏学界心仪已久、从未见刻本面世的重要著作得以真面目示人。再如,有一部题为西藏川藏奏底的清代稿本,未明其作者,因而其史料价值大打折

11、扣,作者经反复研究,确认它是清末驻藏大臣与川滇边务大臣有关藏事奏疏的抄稿本,作者涉及色楞额、成德、联豫等多人,以及属员的禀稿和边务往来公文等,据此加以说明并进行必要的分类处理,使其史料价值极大的凸显出来。同时,对人所共知的一些重要史料,也根据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发现的史料,进行了相应的增订。例如,元史释老传,有许多藏学家对其进行过专题研究,编者将其从元史中抽出来,单独成篇,用多年搜集的元代碑刻和有关文献加以考订、增补,内容比原文多出数倍。清实录中有关清入关前的史料,仅有寥寥数条,编者从档案满文老档、清太宗实录稿本等官方文献中辑录、增补的史料,多出不仅十倍。等等。通过这种方式,使这部大型史料集不仅仅

12、是一部古文献的汇编,还为研究都提供了大量新的科研信息,使之站在了科研前沿,从而也为古籍贯注了新的活力。从社会价值而言,这些文献的整理出版对于人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藏区的社会、历史、自然特点,充分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和加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藏族与其它兄弟民族的密切关系与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藏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特别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用丰富的文献史料证明了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代中央政权都对西藏实施了有效的主权管理,有力地揭露了达赖集团散布的“藏独”谬论和回击了西方反华势力借用所谓的“西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从学术价值而言,这套文献集成的整理出版为学界提供了一部使用方便、内容丰富的专题文献资料库,为藏学研究以及中国藏族生活地区的历史社会文化研究提供了一部系统的资料库。从文化出版的角度来说,中国藏学汉文历史文献集成这一重大专题史料库是在吸收和汇总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补前人的遗缺,使大量重要的历史典籍重新被挖掘整理出来,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一部集大成的专题文献资料库;这是落实党和国家关于 “做好文化典籍工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精神的具体体现,为后人留下一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化遗产。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