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学堂乐歌说课稿.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222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学堂乐歌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音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学堂乐歌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音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学堂乐歌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音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学堂乐歌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音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学堂乐歌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音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学堂乐歌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学堂乐歌说课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模块音乐鉴赏第十五单元二十六节学堂乐歌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学堂乐歌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中第二十六节的内容。本节课分别通过欣赏及鉴赏四首学堂乐歌:送别、体操兵操、黄河及祖国歌,要求学生体验歌曲的情感,认识和了解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通过对作品的聆听,相互的探讨,自己的思考,最终得出相应结论,即20世纪初“学堂乐歌”的歌曲特点,并开辟“歌曲串串烧”互动活动环节,目的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学堂乐歌”的特点进行自主、大胆的音乐创作与尝试,培养学生对音乐、对歌唱、对创作的热爱。课时安排为一课时。二、说学情: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强,想

2、象力丰富,知识结构比较完善,而且已经有了自己的意识与想法,开始会用挑剔的眼光来看课堂,如果教师所选的教材对他们缺乏吸引力就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认知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他们所想要的不仅仅只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和教师单一的口头传授,更希望了解他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接触到的歌曲且能够参与在其中的音乐作品。但是他们虽然喜欢唱、听歌曲,却不能自主、大胆的进行创作与展示,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学习、去思考、去展示,相信学生通过对学堂乐歌的学习、了解、鉴别与实践,他们的审美判断力,对音乐的热爱程度一定会逐步提高。三、说教学目标:以音乐课程标准的定位为依据,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遵循

3、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四首学堂乐歌,使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认识和了解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2、初步了解学堂乐歌的创作特点及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四、教学重、难点:以学习“学堂乐歌”的创作特点为教学重点。及运用“学堂乐歌”的创作特点进行自主、大胆的音乐创作与尝试为教学难点。五、说学法: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对比、鉴赏及K歌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思考、来提高认识,获得知识,提升品味。六、说教法:根据新的课程标准,采用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参与者

4、和合作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1、创设情景教学法能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对比式、参与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作品和掌握知识,并独立地进行音乐的再体验。3、分发挥欣赏教学的“通感”,引导学生进行多渠道参与和感受音乐。4、媒体辅助教学,将视、听结合起来,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七、说教学流程:(一)导入部分: 1、教师活动:提问:在小学或者初中的音乐课上,老师教唱的哪首歌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聆听,点评,总结;引

5、出并宣布课题。 2、学生活动: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思考完之后分别展示;展示完后师生共同总结。 3、组织与教法:运用提问式及参与式两种教法。(二)基本部分:分五个版块第一版块:教学内容送别1、教师活动:播放学堂乐歌送别;提问:你对作品的旋律熟悉吗?比较词与曲哪个你更熟悉?介绍送别歌词、曲调作者;提炼学堂乐歌的创作特点。2、学生活动:聆听音乐作品送别;独立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带着问题来聆听、欣赏;对于音乐作品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鉴赏,最终提炼学堂乐歌的特点。3、组织与教法:运用探讨式及鉴赏式两种教法。第二版块:教学内容体操兵操1、教师活动:播放学堂乐歌体操兵操;提问:这首歌曲适合在哪

6、个场景下运用较为合适?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总结:学堂乐歌所反映的时代思想之一:富国强兵。2、学生活动:聆听音乐作品体操兵操;独立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也可带着问题来聆听、欣赏;以体操兵操的歌曲为背景音乐,学生展示相应符合情境的动作; 师生共同总结学堂乐歌所反映的时代思想之一。3、组织与教法:运用参与式及合作式两种教法。第三版块:教学内容黄河1、教师活动:播放学堂乐歌黄河;提问:在听作品的同时请浏览作品的歌词不仅描绘出黄河的滚滚气势之外还有什么?.总结:学堂乐歌所反映的时代思想之二:保家卫国、抵御外辱。2、学生活动:聆听音乐作品黄河;独立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也可带着问题来聆听、欣赏;学

7、生自己独立总结学堂乐歌所反映的时代思想之二,将音乐的鉴赏方法潜移默化的运用在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3、组织与教法:运用探讨式及陶冶式两种教法。第四版块:教学内容祖国歌1、教师活动:播放学堂乐歌祖国歌;提问:在听作品的同时请你留意歌曲的最后一句歌词,学堂乐歌主要内容的升华;教师聆听学生的自主总结。2、学生活动:聆听音乐作品祖国歌;独立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也可带着问题来聆听、欣赏;学生自己独立总结学堂乐歌内容的升华,将科学的音乐鉴赏方法潜移默化的运用在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中,让它成为一种习惯。3、组织与教法:运用启发式及陶冶式两种教法。第五版块:教学内容歌曲串串烧1、教师活动:指定曲调,指定诗词,师生

8、共同进行歌曲串烧演唱;指定诗词,学生即兴创编或套用曲调;教师将学生合作或独立创编的成果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2、学生活动:思考创编内容和预设作品效果;将思考的作品进行实践并能大方展示;用正确的鉴赏方法聆听并营造自评于他评的氛围。3、组织与教法:运用参与式及鉴赏式两种教法。(三)结束部分:教学内容拓展于探究1、教师活动:总结学堂乐歌所具备的特点一及二,让学生继续补充;作业:搜集我国还有哪些学堂乐歌,并说出它们所反映的主题与时代思想,提高学生自己探究的能力;教师自己串烧歌曲展示,结束本节课。2、学生活动:补充和总结学堂乐歌还具备哪些特点;记录作业并聆听教师展示。3、组织与教法:运用探讨式及合作式两种

9、教法。八、说课后反思:新教材步入课堂已有三年的时间,课本涉及的内容既有“面”又有“线”还有“点”,教材的安排内涵很深,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个人发挥的空间,教师可以保持自己的教学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教师可以在教材的选择方面比较自由,围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展开教,通过反思,总结经验与不足。本节课通过聆听送别、体操兵操、黄河及祖国歌等学堂乐歌,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认识和了解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和历史背景。初步了解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认识其风格特点和重要意义。并且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怎样选曲填词,尝试“学堂乐歌”编创活动,感受创作、实践的乐趣。学堂乐歌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可能是

10、一节比较枯燥而难以接受的课,从歌词,曲调,思想内涵等都与现今学生传唱的歌曲相距甚远,因此,如何让学生迅速进入欣赏的情境,产生想听,爱听学堂乐歌的愿望,是老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时本节课的重点。高中音乐欣赏课更多的是教师讲,学生听,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被动聆听的境地,慢慢会失去他们主动欣赏的愿望,因此,在课堂中我始终注意让学生动口唱,来提高学生主动欣赏,参与课堂的程度,通过听与唱相结合,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交流,感受音乐的内在情感,体验音乐作品所带来的强大的震撼力.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既有安静的聆听和思考,又有热烈的讨论积极的参与,使他们在思考和讨论中掌握知识,在活动中加以运用和巩固.在本课的教学中,当学生了解了学堂乐歌选曲填词的特点后,我有重点地安排了歌曲串串烧 活动,给学生先提供蜀相套用送别的旋律,提供过零丁洋套用东风破的旋律,在运用王维的诗山居秋瞑,让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旋律为诗配歌,这样不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才能,也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兴趣.最后教师自我展示一首串烧歌曲,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但本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其中许多细节还待斟酌和提高,我想,作为一名新时期音乐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与时俱进,才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培育出一朵朵绚丽的“音乐之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