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论文:如何运用教学资源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3073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教学论文:如何运用教学资源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教学论文:如何运用教学资源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教学论文:如何运用教学资源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教学论文:如何运用教学资源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教学论文:如何运用教学资源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摘要】课堂效率对生物学科教学至关重要。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正确合理地运用教学资源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而在众多的教学资源面前,如何正确把握教学资源的直观性、实用性和技巧性则显得尤为关键。它们是保证运用资源合理化的前提。【关键词】课堂效率 教学资源 合理生物学是一门知识涉及面广、容量大的学科。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博而不渊的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科评价制度给初中生物学教师提出了一道难题:如何才能使学生从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呢?面对这一难题,我们发现,提高课堂效率是唯一的出路,而这就要求我们的初中生物教师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

2、可如何才能使我们对教学资源的运用是合理、有效地呢?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本人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验。一、运用教学资源要关注知识传授的直观性。正所谓“口说无凭”。当今的课堂教学早已远离了单一的口授法和板书法结合的形式,越来越多的抽象远离和概念给学生的理解带来障碍。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必须要使它们形象起来。此时,图片资源、视频资源、模拟动画资源、模拟实验等,都能有效地从直观角度出发,使学生牢牢掌握。 “分子扩散”就是一个非常难给学生讲解的知识点,其难有三:1、学生在接受这一知识点时才刚刚初一,欠缺任何该方面的认知基础;2、教材给出的例子是蔗糖的溶化,用文字和抽象的图片来表示这一过程,不符合学生

3、的认知能力。如何解决摆在面前的这两个难题呢?在和外校的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本人总结出一个有效地模拟实验:让学生全体起立,面对讲台,教师用空气清新剂喷洒在讲台前。事先交代好学生,只要一闻到空气清新剂的味道就向后转。这样一来,他们看到自己和同学们一排排依次转过头去,学生就能很明显第体会到空气清新剂的分子浸入道空气分子中,并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这个实验也是一个十分直观的教学资源。而合理的设计、巧妙地运用,化抽象原理为直观体验,大大有效第提高了课堂效率。二、运用教学资源,要关注知识传授的实用性。正所谓“学以致用”,这是为学的目的,但倒过来,也可以从生活中入手,引入适当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

4、,方可“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血液化验报告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的。把它作为教学资源放到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对贫血症状、炎症、血栓病人等的判断中,能掌握血液的各种成分对人体的作用。这种从生活中提炼教学资源,联系实际的教学资源,能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脱离了死记硬背的局限。三、运用教学资源,要关注知识传授的技巧性。如何才能谈得上“合理”呢?首先是资源的内容要合理,其次就是资源的运用方式要合理。这里说的就是后者,也就是运用的技巧性。首先要谈到的这种技巧就是比喻。这可是生物教学中常用到的方法。为何常用?因为有效。人体的三种血细胞分工不同。教师可以利用动画资源、视频资源向学生直观地展示它们的功能

5、。但随后如果能附上对各自功能的总结,并用一个职业分别比喻它们,那就更形象生动了。我们可以把红细胞比喻成“搬运工”,白细胞比喻成“卫士”,那血小板自然就是“修补匠”了。这样的比喻形象、生动,结合教学资源的使用能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其次,我们再来谈课练结合这种方法。练习本来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对于生物这样的学科而言,课外作业显然不如课内习题来得有效。但何时运用这一资源才是最佳时机呢?个人认为并不是在课堂的总结部分,而是穿插到每一个知识点。讲解后,当学生以达到了课程标准重该知识点对学生的要求后,让学生尝试运用知识点来解答相应的习题,这既是一种能力的提升,也是一种知识的巩固。这样的课练

6、结合,最难呢个提高课堂的效率,真正使学生做到:学到哪儿,懂到哪儿。四、运用教学资源,要关注知识传授对象的具体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习者的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应用,一定要关注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它基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认知是有一定规律的,一定要把握这个规律,掌握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才能选择最适当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率。(二)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每个班级,甚至每个学生个体都有他们自己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习惯。运用教学资源时,可根据各个班级的具体情况不同,对资源的处理上体现出差别。这样更容易调动

7、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课堂效率。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纷繁复杂的教学资源当然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但也有可能因为我们的惯性误区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接下来还是谈谈教学资源应用的过程中应该避免的几个误区吧。一、教学资源投机使用。不可否认,教学资源只在公开课上使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为了获得更多的肯定与赞誉,有些老师在公开课上安排了许多环节来展示他们准备的教学资源,而在平时的课堂上则继续贯彻“粉笔、黑板、一张嘴”。这不但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更从根本上抑制了学生,甚至是老师的发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许多,但个人认为最主要的一个,是这些教师不注重教学资源的积累。这就导致让他们去

8、筛选和设计使用教学资源成了一种繁重的负担。当你从思想上把它当成包袱时,行动上自然排斥。其实,对于生物学科来说,尤其是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的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利用应相对更为普遍些。各个版本的教材、高清的图片、网络上的自制flsh、规模庞大的影音制品等,都是随手可得的教学资源。所以,只要我们关注,只要我们积累。二、教学资源的盲目堆砌。“多的就是好的。”这种想法是造成该误区最主要的原因。一堂成功的课,一堂有高效率的课,实际上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时“贵精不贵多”的。传授某个知识点时,也许摆在教师们面前的有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这时,教师就必须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有舍才有得。这样才能最大

9、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否则,盲目堆砌只会浪费可昂的时间,这样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三、忽略学生资源。在绝大部分教师的认知中,图片、练习、动画、音频、视频等,认为这些才是教学资源。可他们往往忽略了讲台下的学生,他们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一)学生在课堂上随口提出的问题,往往可以成为有效地信息资源。如在传授显微镜对小鱼尾鳍血管的观察这一实验重,曾经有学生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为何流速快的血管中血液是朝小鱼心脏方向流动的,而流速慢的则相反呢?”听到这个问题后,本人随即了解到学生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必然已忽略了显微镜成的是倒像。于是收集了该问题,并在今后每届传授该知识点时提出供学生思考、讨论,温故而知新,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二)学生的调查、实验成果资料,往往可以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学生的调查报告、实验过程和结果中要包括了各种形式的资料。把它们合理应用到课堂上,就是有效地教学资源,并同时直观性、实用性等,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一个成功的课堂,必然是一个高效率的课堂。其实,只要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关注直观性,关注实用性,关注技巧性,回避惯性误区,就能真正做到合理运用,才能真正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教与学的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