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论文: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练习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436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论文: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练习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论文: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练习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论文: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练习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论文: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练习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论文: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练习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论文: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练习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论文: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练习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练习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 要:本文从练习内容选择、组织及呈现与表达三个方面,找出人教版实验教材练习编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对教材练习编制的两点建议。关键词:语文, 教材,练习 ,练习编制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使用四年以来,得到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肯定,但仍然有不少问题。本文尝试借用教材评价的方法,从练习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内容呈现与表达三个方面,对练习的编制进行评价。并提出对教材练习编制的一些建议。(一)人教版教材练习编制存在的问题1、练习内容选择的角度:(1)缺失语文生活化的张扬本次课程改革,极力倡导教材编写的生活化,就是强调语文教材的编写

2、要着眼于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创设真实情景,倡导生活化学习。这一理念,也在教材的练习中得到了体现。例如,云南的歌会课后练习说:课文主要写了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演唱的方式和内容都不相同。想一想,与你通过电视或其他听到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云南的歌会有那些特色?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感兴趣。这是一道极为出色的练习,它鲜明地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这一大语文观,它能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将语文学习走入生活,极大的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但除此题外,真正体现语文生活化的练习还比较少,不能不说是个缺憾。其实,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寻找切入点,设置生活化

3、的练习,并不困难。例如藤野先生一课练习要求将鲁迅笔下的三位老师的特点加以比较,假如再引申一下,将鲁迅笔下的老师与学生身边的老师比一比,更具有生活化的色彩,而且由于具有了情境性,学生更有话可说,对作文教学也是一种促进。(2)相关学科的渗透性不强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而综观整个教材的练习设置(综合性活动中练习属语文实践),几乎没有涉及相关学科内容。举例说:醉翁亭记课后练习要求原文与黄庭坚改写的词对比,说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大而笼统的题目,但如果结合课文中介绍的有关醉翁亭的知识,可让学生手绘“醉翁亭图”,并与原文加以对照,也可让学生

4、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醉翁亭地理及气候知识。这样,既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但练习的编制又要力避“非语文”的不良倾向,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其中的“联系”也表明,它仍以语文的学科特性为主。而它的跨学科特性,归根结底应服务于语文,为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做贡献。李海林也说“语文性应该是练习题评价的最基本的标准,具体说来,我们要看它是否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接触上的,是不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文本的阅读。”12、从练习内容组织形式的角度(1)欠缺学法指导的渗透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元认知理论,所谓元认知

5、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及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也就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2例如在比较型练习的设置中引入元认知理论,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如何寻找比较点,能自主判断比较点的优劣,而非由教材预设问题进行比较,从而缺少对问题本身是非合理的思考。例如:教材可以设置这样的比较题,你认为这两篇文章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你认为这些比较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设问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思考过程。相关研究也认为:要使学习达到最佳状态,学习者必须了解自己作为能够有意识地达到特定目标的自我调控认知主体的特征。而用元认知理论指导练习题的编制,有助于学生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换,并由课内

6、导向课外,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真正达到练习设置的目的。(2)具体实施中的操作性不强。新教材的整个作业系统不同程度的存在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体现在练习上,即部分练习的提问大而空,学生无从下手。这一缺陷较多的体现在以拓展为目的的应用性练习上。例如:蒲柳人家课后练习为:这篇小说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和评书艺术的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课外阅读水浒传西游记以及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体会本文与他们之间的联系。此题似乎只是告诉学生他们之间存在联系,对学生的要求是体会“联系”,这其实是弱化了练习的功能,学生似乎只需要不着边际的随意想想就可以了,并没有可以具体操作要求。其实不妨将此题具体化为:以上作品与课文语

7、言风格相似,人物形象塑造手法也接近,你能否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举出相对应的例子加以说明?这种明确清晰的可比点,可将设题的目的明朗化,增加此类练习的可操作性。3、练习的内容呈现与表达而言:(1)指导语尚不够科学、严谨、规范。练习题无论以设问或设事的形式出现,指导语都应当避免生僻词或概念,以免学生出现理解上的失误,从而使问题流失目标价值。但实验教材仍偶尔出现这类问题。例如:乡愁课后练习题说:诗人抓住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物象表达内心情感,说说诗人所书写的乡愁是怎样随时间的推移而进一步加深升华的。指导语中出现了“物象”这一概念,而这一概念作何解释,较多数的初中语文教师尚不能从文章学

8、的角度清晰地将其与意象区分出来。练习题中这种突兀的呈现会给师生的学习带来困难。(2)指导语应当“无预设”。就是说指导语的设置不能已经预设了特定的答案。如果在练习的提示语中限定或暗示了答案,那样解答练习的过程就变成了为观点找材料的过程。例如八年级下册喂-出来第二题: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下边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该题便是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并预设了文本有且只有一个主题。而学生可能存在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完全被撇开,所需要做的是按练习的思路作进一步的思考,这种阅读方式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同样,大量的词、句的品味也是这种阅读观的体现,即教材预设了这些词和句式是“

9、好的”、“妙的”,回答的方向是说明它们“如何好”,不能说“不好”。这种练习极易导致学生的文本崇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二)对教材练习编制的两点建议1、应具有以程序性知识指导练习编制的意识众所周知,从知识的认知分类看,用来说明“做什么”、“如何做”的知识,叫做“程序性知识”。它的实质是一套有关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的规则,它为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起着定向作用。这在国外的教材练习的编制中明显的得到了印证。例如,德国的现代德语第九册,为了训练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技能,以一篇文学作品为例,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读者如何接近一篇作品?”“读者如何进入一篇作品?”“如何找出作品所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每

10、个问题之下又分别安排了若干步骤。在指导学生练习过一篇课文之后,又总结出几条阅读经验:联想、时间、地点、情节、人物、联系自我、作品题目、语篇类型等等。3这一练习的设计颇具匠心,它以程序性知识导引言语技能训练,并指导言语实践活动,对我们教材的练习编制无疑具有启示意义。4反观我们的教材练习,却缺少这种以程序性知识指导练习编制的意识。例如乡愁第二题:欣赏我爱这土地,探究下面两个问题。1、 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作何解释? 2、这首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之间的因果关系?编者称“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理

11、解我爱这土地一诗的两处难点,进而加深理解诗的思想感情”5初看此题,实在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出标准答案,尤其是第二小题的设问,其标准答案为“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体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炼的概括。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的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再来看设问:第一节和第二节之间有什么联系?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学生要猜测:这“联系”指的是内容上的联系呢还是艺术手法上的联系?或者是其他方面的联系?这其实涉及的是程序性知识的“做什么”的问题,可惜这道题并没给学生真正指明“做什么”,而“怎

12、么做”更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引,即:如果是内容上的联系,该怎样把握这种联系呢?为什么要把握这种联系呢?这种联系对诗歌的鉴赏有什么意义呢?这种联系又有哪些操作性的步骤呢?在这些都无从得知的情况下,学生只能是摸索着“跟着感觉走”,培养的是学生在诗歌鉴赏当中“想当然”的不良习惯。而“最后两句诗之间的因果联系”根本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学生只要能根据上文体会到诗人“爱之深,痛之切”的情感就可以了,这里涉及的是诗歌鉴赏当中对主旨句地把握,学生最后记住的可能只是教师这次给出的“标准答案”,换一首现代诗歌,仍只能凭感觉,无法从相关的程序性知识中获得言语技能的指引。可见,明确的具有以程序性知识指导练习题的编制,对于推

13、进语文教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应确定教材的选文类型合理设置课后练习目前的语文教材仍沿袭的是“文选型”的教材,新教材的每个单元均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课文,每篇课文都围绕单元提示的重点设置练习。但教材每课的练习除了因文体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外,并无本质的区别。从这个角度讲,新教材对选文的处置方式与以往的教材并无太大的区别,这直接导致教材练习的编制处于被动的局面,无法推进教材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而王荣生先生在其著作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把语文教材的选文甄别为四种类型: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并明确提出各类选文的基本准则。这为语文教材的选文确立了一个科学的标准,避免了“文选型”语文教材可能出现的对于练习题功能

14、的模糊呈现,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教学化”,有效提高练习的可操作性。而事实上,实验教材从练习上来看,也在对选文的功能进行确定,只是这种功能的界定尚处于较为模糊的状态,并没有进行科学的归类,呈现出的是练习功能的杂糅。例如:孔乙己课后练习的前两题是:一 小说中有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么而笑?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二 细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1、小说对孔乙己的描写,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由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2、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小伙计“我”的眼光来讲述孔乙己的故事?体会一下这种写作角度与直接用第三人称描写的

15、不同效果。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第一题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小说内容,加深对主题的理解。该题从情节入手,即找出“众人的几处哄笑”,用众人的笑来反衬社会的冷漠,来说明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性。以此让学生体会鲁迅小说主题的深刻性。这应当是“定篇”的设置倾向。出题者的目的似乎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彻底、清晰地领会鲁迅小说的主旨,但所提供的资料又仅仅只是关于情节的介绍。事实上,在缺乏大量背景介绍、作者介绍以及相关评价的情况下,仅凭借情节的“几处笑”,要理解并感受社会的冷漠和民众的麻木还是相当困难的,学生所得到得仅仅是教师根据教案所给学生的答案。因而从实际效果而言,是无从达到“彻底、清晰、明确”的理解文章主题

16、的“定篇”目的。第二题从出题者的目的看,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小说的表现手法,了解小说的艺术特点。第一小题侧重的是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区分,把握人物性格,让学生明了人物描写的知识,本课只是起了例证该知识点的作用,第二小题则是关于小说的叙述角度,让学生感受叙述角度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性。而本课只是提供了这些关于小说学习的知识。从这些角度讲,该题的设置倾向似乎为“例文”,即让学生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但仅以此单篇课文来例证人物描写的知识点(同单元的其他篇目并未涉及人物描写和小说叙述角度的知识),且没有提供相应的操作性的方法,根本不能达到学习人物描写方法和小说叙述角度的相关知识。

17、因此,该题并没有和本课的其他练习形成配套,达成“例文”的功能。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实验教材的编辑尚缺乏明确的选文甄别意识,因而导致教材练习呈现的是不够具体明了的编制目的,塞给学生的是标签化的人物形象和主题等等。事实上,如果能够给予孔乙己一文以明确的类型定位,完全可以有效避免练习混乱的编制状况。例如:如果把该文处置为“定篇”,就把该单元全部的教材内容都围绕着这一名篇,目的是让学生“彻底、清澈、明确”的领会课文,教材练习的答案也有了依傍,学生能从相关的资料里得到文本本身不能提供的信息。如果把该课文处置为“例文”,即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既定的知识,也许是关于人物描写的、也许是小说结构的等等,而课文只

18、是这些知识的例证,教材的练习可围绕某类知识,通过多个练习来达到学生了解运用某方面知识的功能。而如果作为“样本”来处置,目的是解决学生鉴赏此文时碰到或应该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在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学到读文、作文的方法。教材的练习就可提供一些小说鉴赏的方法,或遇到问题时解决的途径。最后,如果将该文处置为“用件”,借此讨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问题等等,在讨论中进行相关的听说读写活动。教材的练习则倾向于了解课文提供的信息,并开展相应的语文活动。应该说以上四种处置方式均有合理之处,它事实上区分了选文的功能,并根据功能的不同设置相应的练习,对于教材功能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作用。6但目前我们的教材尚未区分选文实际

19、上具有的不同功能,而是把不同的文章根据编者确定的专题进行编排,每篇选文似乎都可选,似乎都不可选。教材练习呈现的也是五花八门的“语文知识”,充斥的是模式化、千篇一律的面孔。每课练习之间细微的差异不能真正达成目标上的互补,重复若干次的“知识”学生仍无法做到掌握运用。我认为这都是由于缺乏对选文类型的合理甄别而导致练习教学价值的流失。因此,合理确定选文功能,根据不同选文设置相应的练习,并具有以程序性知识指导练习编制的意识,这应该是练习编制技术走向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注 释:1 李海林“语文教材的语文性问题”案例分析J 语文教学通讯,2004,10:282吴庆麟,胡谊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823柳士镇,洪宗礼外语文教材评介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974034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2915课程教材研究所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6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