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级上册《世界气候》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492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级上册《世界气候》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级上册《世界气候》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级上册《世界气候》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级上册《世界气候》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级上册《世界气候》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级上册《世界气候》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级上册《世界气候》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七上第四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课标解读】【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材料,举例说明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够正确使用“天气”和“气候”两个术语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重点) 2.阅读“上海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和“北京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学会分析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能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 (难点) 3.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全球气候类型的名称。 【教材分析】 气候的复杂多样这一部分

2、内容编写上采用了“分-总”的写法,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气候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他们的组合形成了复杂的气候类型,从而得出我国气候类型多样的特征。【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上节学生知道我国气候基本特征季风气候显著,同时介绍了气候的要素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学生进一步了解气候的另一要素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这两方面知识学生在七年级已学习过,学生利于理解。根据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根据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干湿地区,从而组成我国复杂的气候类型,沿着这条主线学习,学生进而对我国复杂的气候类型有了深刻的了解

3、。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讲授谈话法。【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和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学习了“天气预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养成喜爱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今天的天气如何?(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评,并复习: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它时刻发生着变化。)引入气候的概念。展示目标:1、 通过阅读材料,举例说明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够正确使用“天气”和“气候”两个术语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重点)2、阅读“上海市气温年变

4、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和“北京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学会分析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能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3、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全球气候类型的名称。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天气知识,说出今天的天气状况。(定标)学生学习目标,把握学习的重点前后知识的衔接,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依目标自学,初步完成地理助学P7677设计的“气候与生活”的问题,教师对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点拨。(自主)学生一边阅读老师出示的学习目标,一边看课文,并在课文上进行标注和勾画出助学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小组 探究你能对天气和气候做

5、出对比吗?天 气气 候概念区别描述 (互助)列表比较“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学会地理概念的比较,进而分析出地理概念的差异性。观察与发现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天气的,哪些是说气候的?A 昆明四季如春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 明天大风降温D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E 小楼昨夜又东风F 冰城年年瑞雪飞G.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展示)学生分成4个人一个小组练习加深理解,同时把自己得到的结论在黑板前进行公布。A. 气候 B.天气C.天气 D.气候E.天气 F.气候G.气候(拓展)描绘天气和气候的语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锻

6、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气候对生活生产的影响。链接 生活展示图片,让学生感受气候对生活(衣食住行)的影响。 气候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样与我们的生产也密切相关。(体验)学生欣赏幻灯片并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分析,气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加以总结。 (体验)饮食:南米北面民居:傣族的竹楼、南方屋顶坡度大,北方平房。种植:我国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以种植业为主。交通:南船北车利用图片,让学生归纳比较不同地区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归纳、理解地理现象的能力。师生共同点评,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衔接与过渡气候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影响着

7、我们的衣、食、住、行。通过以上分析不同的地区生活、生产不同,说明了气候也存在地区的差异。那描述气候的时候我们最常用的是哪几个要素呢?学生回忆在做题中出现的个个地理要素,并举手回答。 “气温和降水”强化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关注气候的两大要素。小组合作探究1. 1、阅读上海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归纳上海市的气候特征。读图指导1.一月平均气温 C左右,冬季 ; 12、1、2各月平均降水量 毫米左右,冬季 ;2.7月份的平均气温 C左右,夏季 ; 6、7、8各月平均降水量 毫米左右,夏季 。2.3.4.5. 2、阅读北京市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归纳北京市的气候特征。 3.

8、试着分析上海与北京的气候差异。根据两地的对比,说出我们本地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示:在降水和气温方面的区别,比较两地的气候特点)(自主)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各自阅读老师出示的上海气温降水柱状图,完成读图分析。(展示)“我”可以得出:.上海市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结合上海的分析过程,来说明北京的气候变化。)北京市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学生分组讨论:北京气温年较差大于上海气温年较差,北京市冬季气温比上海低。举例:“冬夏季节,在服装上位于2者之间”通过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学会分析该地的气候特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

9、对地理问题的兴趣。链接生活试着说一下我们枣庄市的气候特征是怎样的呢?枣庄市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回归生活感受学习地理的乐趣衔接与过渡在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上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异很大。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状况的组合就会出现:终年炎热的地方,有的降水多有的降水少;常年湿润的地方,有的气温高有的气温低;气候类型就会多样,地区差异也会复杂,真的这样吗?具体情况如何请大家读图“世界气候的分布图”,读图一定要先看图例哦。这个图是用颜色来表示气候类型的,共有几种颜色?分别代表哪些气候类型?自主学习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指导1. 从全球范围看,从低纬到高纬,依次分布哪几大类气候类型

10、?2. 全球的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类型(个数)热 带 温 带寒 带3.亚欧大陆共有 种气候类型,我国有 种。(自主)学生们通过4个人一小组进行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展示)生1:学生由低纬向高纬依次说出。生2:热带(4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生3:温带(6种):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温带海洋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生4:寒带:极地气候高山、高原气候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发表自己的结论;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补充。通过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填表格,归纳出得出世界气候分布的规律性,从而培

11、养学生组间学习的能力。 板书与回顾师生共同边回顾边板书并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知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当堂达标】1(目标1)气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情况,即( )A 气温和降水 B 风和雨 C 阴晴和冷热 D 冬季和夏季2(目标1)下列句子中描写天气的是( ),描述气候的是( )。请填数字序号。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们家乡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我们这里近几天气温都在零度以下3. (目标2)读图分析:(1)该地的气候特征 ()A 全年高温多雨B 全年低温少雨C 夏

12、季高温多雨,冬季干冷干燥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此图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A 热带 B 北温带 C 寒带 D 南温带(3)当滕州市红荷湿地荷花盛开的时候,该地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水灾 B 干旱 C 泥石流 D 梅雨4. (目标2、3)综合题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 该地最热月平均气温出现在_月,约是_摄氏度。最冷月平均气温出现在_月,约是_摄氏度。(2) 该地降水最多的3个月是_、_、_,是_季。降水最少的季节是_季。(3)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_,冬季_。【教学反思】本节课虽然学生已经在前面学过多变的天气、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这些气候相关知识,然而学生在头脑中没有形成气候的完整概念,而课本上气候的相关内容都隐藏在图表中,同时学生单独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有限,因此,要把握好这一节内容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授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不立刻下判断,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尝试,多探究;教师专心倾听学生的叙述,接纳学生反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共同评价引导学生读图并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方式,使学生通过比较法和归纳法认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世界气候类型和分布,提高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现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