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坑咖啡产业为例教育大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5723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0.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古坑咖啡产业为例教育大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以古坑咖啡产业为例教育大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以古坑咖啡产业为例教育大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以古坑咖啡产业为例教育大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以古坑咖啡产业为例教育大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古坑咖啡产业为例教育大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古坑咖啡产业为例教育大集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題目:黑金傳奇 古坑咖啡產業探討,2,據日籍熱帶植物學家田代安定(18571928)於1911年所輯的熱帶植物殖育場報告-第一輯所示,最早移植咖啡樹到台灣的年代應為1884年。英國商人德記洋行,發現台灣的風土和南洋以及中南美洲相近,或許可以推廣種咖啡,於是光緒十年,從馬尼拉移植了一百株咖啡苗木,交給台北的一位姓楊的人家,種植在今台北縣海山郡(今土城一代)。古坑地區咖啡栽種的歷史,依目前文獻及耆老口述資料看來,最早應始於日據時代,迄今已有70多年歷史,下面分別依日據時期、光復後、九二一地震後三個時期來分別探討。,3,一、日據時期的殖民產業,1、古坑耆老黃耕子先生提到:荷苞山地區種咖啡始於日據

2、時代昭和9年(民國23年),當時鳳梨工廠和山林分開,山林部分開始開始種咖啡,隔年圖南株式會社從竹山移到斗六,開始經營荷苞山咖啡。早期日本人已經在嘉義成立農試所,當時他還去崁頭厝(今古坑永光村)搬咖啡苗回來荷苞山種,隔年成立苗圃育苗,開始大量種植咖啡,當時種了70-80公頃之多。2、日據時代所種植的咖啡主要是為了進貢給日本天皇及供日本國內所需。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圖南產業株式會社撤回日本,古坑的咖啡事業則由台灣省農林處林務局接手管理。,4,一、日據時期的殖民產業,黃庚子先生與咖啡樹,黃庚子先生的派令,5,二、光復後美援下的咖啡產業復興,光復時,僅荷苞山地區存留衰敗咖啡老樹17,000餘株。民國43

3、年農復會與美籍專家後藤博士蒞場勘查,認定該廠對於咖啡栽培既有基礎,且各種天然條件亦頗適合咖啡生長。遂定由農復會補助該場更新及擴充咖啡事業。民國45年並決定由該會補助於斗六鳳梨工廠舊址建設咖啡加工廠一座(今斗六雲林縣政府審計室)。,6,二、光復後美援下的咖啡產業復興,農復會於民國47年三月間曾以本省咖啡四個樣品寄美,委託美國農業部加以鑑定。此四種咖啡係採自雲林縣經濟農場,嘉義農業實驗所,省立農院南投農場及高雄一私人農場。據美農業部專家稱:台灣咖啡品質極佳。,7,二、光復後美援下的咖啡產業復興,咖啡工廠營運期間,遇上世界咖啡豆價格大跌,荷苞山的生產規模不大,無法抵抗廉價的進口咖啡豆,經濟農場只好結

4、束咖啡產業,咖啡工廠也關門大吉。在國際間咖啡市場競爭激烈,國內喝咖啡的人口又少,古坑咖啡產業逐漸沒落了,荷苞山區咖啡與油桐樹互相輝映的盛況不見復見。,雲林縣經濟農場歷年咖啡種植面積,8,二、光復後美援下的咖啡產業復興,民國73年,張來恩體會出台灣生產咖啡上游的空白,興起他整頓廢耕咖啡園的念頭,整個古坑地區可能只剩他在種植咖啡。民國82年,張來恩在荷苞山地母廟旁開設了第一間巴登咖啡專賣店,以自產的台灣咖啡為賣點,慢慢的累積台灣咖啡的知名度,為也為今天古坑咖啡產業的繁榮奠定基礎。,巴登咖啡,張來恩先生的咖啡園,9,三、九二一地震後,(一)九二一地震為華山帶來契機,以台灣咖啡的故鄉為創意出發點的社區

5、營造,塑造庭園咖啡風格,加入民宿經營。華山社區以咖啡、夜景為號召,吸引了大量的遊客進入,山上的咖啡廳、民宿越開越多,在報章雜誌的報導下,古坑咖啡越來越紅了。,華山的夜景,華山餐廳,10,三、九二一地震後,(二)台灣咖啡節帶動古坑咖啡發展榮景,2003年至2005年,一連舉辦三屆的台灣咖啡節,古坑鄉公所結合劍湖山世界、古坑農會與華山商區舉辦了一連串的活動,為周圍商家帶來不少商機,每一年舉辦活動總能受到媒體的關注,大大提高了古坑咖啡的知名度。,2004台灣咖啡節,2004台灣咖啡節攤販,11,三、九二一地震後,(三)進口咖啡混充事件的衝擊,古坑咖啡即溶包,使用廉價的進口咖啡豆製造,卻以台灣咖啡的價

6、格出售,明明是讓消費者當冤大頭。這則新聞指出,消費者懷疑古坑咖啡業者以廉價進口咖啡豆冒充本土咖啡豆出售,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事件發生時,不但咖啡農受到損失,連許多咖啡廳業者的生意都受到響。,古坑咖啡即溶包,農民自產的古坑咖啡豆,12,三、九二一地震後,(四)荷苞山咖啡生態園區的萌芽,1、今年古坑鄉公所與荷苞村民計畫推動興建荷苞山咖啡生態 園區,園區臨甲草嶺觀光公路旁,交通便捷;園區 內在八十年前即種有咖啡樹、油桐樹,風光明媚,空氣清 新。2、荷苞社區的社區營造計畫仍以咖啡為發展核心。3、近年來,地方人士一直爭取中二高在149甲線設立交流道。,13,三、九二一地震後,(四)荷苞山咖啡生態園區的萌

7、芽,荷苞夜景,荷苞山頂眺望荷苞村,14,一、可見之後的不可見,近年來,古坑被形塑為古坑咖啡的原鄉,但很少人注意到,古坑其實也是全台灣柳橙產量最多的一個鄉鎮,古坑鄉柳橙栽培面積將近2,000多公頃,種植與收穫密度皆屬全國最集中的地方。,15,二、提高產量農民開始種植咖啡之後?,近年來柳橙價格一直低迷,所以有部分農民開始打破慣習,轉種咖啡樹,只要古坑咖啡的熱潮持續或柳橙價格繼續低迷,打破慣習的力量邊會一直存在著,促使更多的農民改種咖啡樹。但,如果農民窩蜂種植咖啡,又無法開闢新的銷售管道,咖啡價格勢必大跌,民國六十幾年古坑咖啡求售無門的悲劇又會重演!,16,三、水土保持的問題,雲林縣唯一有土石流分布

8、的區域就在古坑,儘管水土保持局民國八十九年開始對華山土石流區域進行整治,但華山等山區超限使用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加上檳榔及新興的咖啡樹同屬淺根類植物,華山地區的水土保持若沒從根源整治,土石流的夢魘終究揮之不去!,17,四、盛名之累-咖啡老樹的浩劫,古坑荷苞山保留了許多日據時代的咖啡老樹,許多老樹樹齡均超過50年,這些咖啡老樹見證了台灣咖啡產業的興衰,是台灣咖啡產業史上重要的的文化資產,但自從古坑咖啡開始竄紅之後,路旁開始出現販賣咖啡苗的攤販,許多老樹也被做為盆栽出售營利。,18,四、盛名之累-咖啡老樹的浩劫,咖啡老樹盆栽,警告牌,19,肆、古坑咖啡產業現階段面臨的問題,五、競爭者紛紛出現,1、古

9、坑咖啡的成功,激勵台灣其他地區開始搶食本土咖啡的市場,台南縣的東山咖啡,只是其中的勁敵之一,嘉義的梅山、中埔、阿里山,南投縣的中寮、鹿谷、二水,甚至屏東、花蓮、台東等地也都種起了咖啡,每個產地都標榜自己的特色,例如,阿里山咖啡就以高山咖啡來吸引消費者。2、古坑咖啡在眾多的競爭者中,如何保持優勢,穩住台灣咖啡龍頭寶座,是未來能否持續發展下去的關鍵!,20,伍、結論與建議:,二、建議,(一)厚植古坑咖啡產業文化 2004年咖啡文化節時,荷包山峰社區居民自組的森之豆劇團,以話劇方式表演古坑咖啡的歷史。加上當地的文史社團、學校也逐漸意識到在地產業必須從小紮根,所以針對國中小學生辦了許多咖啡產業相關的鄉

10、土活動或教學課程,這些活動除了讓學童們了解自己家鄉獨特的產業之外,也播下了文化的種子,期望這些未來的主人翁,能持續發揚家鄉的產業!,21,伍、結論與建議:,二、建議,(一)厚植古坑咖啡產業文化,庵古坑文史工作室辦的學童產業參訪活動,筆者帶學生至荷苞山步道校外教學,22,二、建議,(二)珍惜現有文化資產,開創藍海咖啡,古坑咖啡產業的生產成本極高,競爭力絕對不及中南美洲、非洲等第三世界咖啡產國,加上國內的競爭者紛紛出現,目前國內在二合一、三合一即溶咖啡的市場已陷入一片紅海,市面本土的即溶咖啡品牌越來越多,紛紛陷入價格戰。古坑咖啡若要繼續發展下去,就必須藉助現有資源發展藍海策略。夏威夷Kona區的可

11、娜咖啡值得我們借鏡。,23,二、建議,(三)透過評鑑與輔導提升品質,2004、2005年舉辦了二屆咖啡評鑑,都由台大農藝學來進行評鑑,參加評鑑的人數越來越多,且已不限於古坑地區的農戶或莊園,南投中寮、鹿谷、嘉義阿里山、梅山、中埔等地都有許多農戶參加。透過咖啡評鑑的確可以協助咖啡農提升生產品質,但,前提是評鑑的過程必須公正公開,才具有公信力!因此目前由學界來進行評鑑,是較可行的的方式!,24,二、建議,(四)建立咖啡豆管理制度並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台灣農政單位對目前的咖啡產業,採取不輔導、不鼓勵、不禁止的三不政策,對於本土咖啡的長遠發展十分不利的。政府應該建立一套產量管理制度,協助農民持續獲得穩定利益,不該讓農民誤打誤撞、自生自滅。當然,除了要保障咖啡農的基本收益外,政府應協助農民將台灣咖啡豆推銷出去,開闢國際新市場;甚至,向國外推銷產業觀光。,25,報告完畢,謝謝聆聽!,期許古坑咖啡產業能持續發光發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