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9.从哲学的视角反思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域教研.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732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79.从哲学的视角反思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域教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179.从哲学的视角反思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域教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179.从哲学的视角反思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域教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179.从哲学的视角反思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域教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79.从哲学的视角反思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域教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79.从哲学的视角反思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域教研.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哲学的视角反思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域教研 勿容置疑,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崭新的课程,与其他的课程相比,它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各地教研部门作为研究、指导、服务于学校教育发展的专业机构,它在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域教研活动亦随着这门课程的出现而逐步兴起,并且也带有较强的特殊性。当我们从哲学的视角对其加以审视时,才能真正打开我们的宏观视野,领会综合实践活动区域教研的内在发展规律和本质。笔者试图结合五年来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的实际,阐述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区域教研的几点粗浅认识。一、 正确处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世界与意识的关

2、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是人脑所具有的特殊机能;同时,意识又具有独立于物质的自身特殊规定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1物质与意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任何意识都依存于物质,同时对物质又具有主观能动性,意识的智慧必须符合物质世界规律,才能发挥作用。与其他学科的区域教研相比,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域教研的物质基础是极为薄弱的:首先,从人员保障看,无论是市教研室还是辖市(区)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主要以兼职为主;无论是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还是地处偏远的农村学校,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亦以兼职为主。其次,从教学形态看,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主要关注学生的活

3、动过程,其中不乏有多种形式的外出实践,因此,有许多学生活动并不适宜集中的课堂教学观摩,这无疑增加了开展区域教研活动的难度。再次,从教研文化看,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产生的一门崭新的课程,其教研文化要逐步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逐步形成的过程,这无疑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域教研与意识密不可分:从目的看,区域教研主要是为了提升区域内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群体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与认识;从过程看,区域教研的过程需要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主体参与,如课程沙龙活动,就需要与会者主动提供有关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信息,在对话、讨论甚至是争辩中产生共鸣、深化理解;从结果看,综合实践活动区域

4、教研会消除区域与区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课程发展不平衡现象,以实现区域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和谐发展,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先进的课程理念以及后续的教学操作作为保障。虽然意识也会制约物质实践的发展,但最终制约自身发展与意识发展的则是物质实践本身。3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域教研的过程是物质与意识相互统一的过程。我们必须正视区域教研中存在的问题,但绝不囿于现状,依然要清晰地认识到意识在区域教研中的重要价值。可以说,没有意识追求的区域教研是盲目的。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竭尽全力去接近区域教研的理想目标。二、 正确处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内因与外因即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因指事物内

5、部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也就是内部矛盾。某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则是外部矛盾,即外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但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区域教研的发展而言,内因就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发展,外因就是课程的政策导向。学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区域教研的基本单位。营造校本教研的良好环境,提高学校课程建设的内生力,一方面可以提高学校或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课程建设区域性同化,促使学校在区域教研的良好环境中实现个性化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是

6、一门非考试类的课程,其区域教研的发展效果最终取决于学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因此,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发展对这门课程的区域教研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发展靠什么?一靠觉悟,教研部门有责任去唤醒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课程“实质上”的重视,充分认识课程的价值,并产生实施课程的决心。二靠管理,学校要明确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建立相应的课程规范,对学生活动的各个环节做出明确的指导建议,并形成学生、教师评价的机制;教研部门要对学校的过程管理进行定期的过程督察,搭建区域范围内常规调研和专项调研的平台,并积极组织各类教研活动和评比活动,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土壤。作为一门崭新的课程,其发生发展

7、是需要政策导向扶持的。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区域教研而言,课程的政策导向亦是课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比如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的落实、指导教师和课时的配置等等。因此,教研部门要充分运用好相关的政策,为区域教研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研室除了加强对区域内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做好引导工作,还要帮助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引导学校定位、定时、定主题、定计划地落实校本教研活动。同时,还要防止校本教研活动落于俗套。教研室要发挥其指导功能,避免本地区的校本教研在低水平上简单重复。要使学校或教师学会理性思考,学会主题设计,或针对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个性化专题研讨,力争做到“研训一体,管训结合”,建立一个高

8、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把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方式,从而提高学校在区域联动发展中的内生力。我们要深刻意识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发展和课程的政策导向共同作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域教研,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同样重要。教研部门要利用好推进课程的一切有利条件和支撑性环境,提升区域教研的水平和质量。三、 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在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个主要矛盾,其余为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存在决定和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发展起主要作用;次要矛

9、盾对事物的发展也产生作用,不可忽视。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域教研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影响综合实践活动区域教研的主要矛盾应该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要求与现阶段教育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其余为次要矛盾。现阶段教育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教学的诸多现实因素:纸笔测验为主的考试评价形式;以每班50至60名学生编成行政班的大班化教学格局;教学手段和条件的缓慢性革新;城市与农村在自然、人文等方面存在的地域性差异等等。这些现实因素就像一张看不见的大网,笼罩在综合实践活动区域教研的发展进程中,束缚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水平。但是,学校始终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域教研的基本单位。在区域教研中,我

10、们仍然要强调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要求: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基本思想,要求学校在课程实施中做到:独立选题、自主活动让学生自主地经历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展开过程、深度探究拓展学生活动的时空、增强活动过程的研究成分、充分重视反思的作用;重视交流、丰富体验强调全员参与,充分交流;交流时做到过程与方法、成果与体验并重,汇报与评价、质疑、建议并重。教师要积极参与、有效促进在过程中平等参与,和学生一起参加研究、讨论和评价;在选题时创设情境,指点方向,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在方案设计时开阔思路,提升活动的研究价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要淡化指令和控

11、制,强化点拨和帮助。在区域教研工作中,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主要矛盾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深远影响,并集中精力尽力去解决它。同时我们又要在矛盾分析中抓住“满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要求”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竭尽全力地去实现它。而不要一味地埋怨“现阶段的教育发展水平”,要知道,“人们不可能获得超越历史条件的实践结果”3。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区域教研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这一轮课程改革的建设推波助澜。四、 正确处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的变化叫做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1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综合实践活动区域教研的过程中,量变即是学校课程和指导教师的过程性积累,质变即是学校课程和指导教师的结果性发展。在区域教研中,我们积极倡导教师能够亲历每一次教研活动,而各种教研活动都有其独特的教研功能,比如:教学观摩是最常见的教研活动形式。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通过观摩他人的教学过程、参与集体的教学研讨,可以习得教学的一般技能、更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指导能力,实现不同学校、不同区域间的课程发展的均衡性。合作研究是层次比较高的教研活动形式。合作研究可以增加常规教研活动的序列性和学术性。鉴于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由教研部门领衔,整合地区人力资

13、源优势,在学校之间形成彼此合作、相互促进的合作共同体,并在形成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实现区域整体发展。实践调研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域教研的重要形式。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其在学校实践层面的具体操作究竟如何,这是区域教研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深入学校与学校课程实施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直接对话过程中,一方面探讨学校在课程发展方面存在的优势、问题及建议,另一方面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专业指导,引导学校形成常态化的课程建设文化。教师还可参加每一次区域评优(教学论文评比、课堂教学能力评比、教学基本功评比等等),从中获得些微理念及操作上的发展,并逐渐影响学校的课程实施水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指导教师日复

14、一日、年复一年的发展过程即是区域教研的量变过程,当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课程及其指导教师就会出现明显的质变性发展。比如,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步走向常态:能够根据学校、教师、学生的需要合理配置指导教师;能够动态地对课程进行常规管理;能够对学校及其周边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运用;能够开发一系列的校本评价活动;能够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等等。教师在多年的专业积累之后,逐步走上了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发展道路,成长为地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特级后备人才甚至是特级教师。因此,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研工作者来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区域教研过程中蕴含的量变引起质变的思想。对于量变,要学会在积累中等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积淀一大批人的智慧、执著和热情,在过程中逐步积累;对于质变,要学会理性对待。总之,综合实践活动区域教研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笔者试图通过哲学视角的审视来澄清区域教研的若干困惑和得失,希望籍此为综合实践活动区域教研带来一点新的气息。参考文献:1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72。2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2-3。3王南湜,追寻哲学的精神:走向实践哲学之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