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衔接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842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衔接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小学衔接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小学衔接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小学衔接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小学衔接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衔接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衔接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衔接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肥城实验中学中小学衔接策略研究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在教师教学策略上,实现四个衔接。即:教学内容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学习评价的衔接;师生交往的衔接。在学生学习转变上,实行三个衔接。即:学习心理的衔接;学习习惯的衔接;学习能力的衔接发展。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重点:1、中小学学科教学衔接策略研究,打好扎实的学科基础。 2、中小学学生学习指导衔接策略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难点:中小学德育衔接策略研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1、国内我们通过图书馆查阅及互联网搜索发现,同类课题对于国内来说已有些地方在开始研究了,如山东省、广

2、东省等,但数量不是很多。福建省教育学会进行了一些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北京市教科院的梁威研究员进行的小中数学衔接研究。而且,这些研究都取得了很好效果,有效的解决了阶段教育衔接中的一些问题,这说明,只要教师采取一些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新教育阶段给学生带来的各种不适应状况。但他们仅仅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中的某一方面,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衔接策略和衔接体系。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全力以赴,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稳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进行理性思考,取得理性认识,在教育教学中的形成中小学过渡衔接策略的具体理论并将之付诸实际应用,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增

3、强中小学学生的发展后劲。2、国外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尽管各国的国情及教育制度各不相同,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龄不一,但大家都在谋求一个共同的目标,这就是更好地实施中小衔接,使中学教育与小学教育更好地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1995年开学起,法国的教学计划中明确提出“使初中一年级成为中等教育观察和适应阶段”这一教学目标。意大利20世纪80年代以来,意大利中小学教育经历了深刻的改革,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今后社会生活和公民教育打下初步文化基础。公共教育部规定,小学教育必须与幼儿教育和初中教育密切结合起来,还规定了教

4、学法、测试和评估标准等。三、课题的理论意义:教育是一个分阶段,分层次的系统工程。每一个学段结束后,学生进入新的学校,都要从行为习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心理反应等多方面来适应新的环境。“九年义务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小学阶段的六年教育,初中阶段的三年教育。中小衔接是指由小学六年级升入初中一年级这段时期,这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而小学教育偏重于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初中则是在小学积累基础之上的重新开始,初中教育与小学教育不仅有学习上的衔接,还有习惯的衔接、心理的衔接、兴趣的衔接等等;小学和初中都应创造条件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相互了解、

5、相互适应,掌握好衔接过渡的主动权,变“突变”为“渐变”,在“渐变”中实现“无缝”衔接和平稳过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我国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包括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教育。这是国家要求公民必须完成的教育阶段,同时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最基本接受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搞好中小学衔接教育,就是更好地完成义务教育的需要,更是一个成长和继续发展的需要。四、课题的实践意义:由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由小学、初中分段实施,客观上存在着

6、“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现象。学生由小学进到中学学习,若适应的快,则学业上一马平川,突飞猛进。反之则学业陷入低谷,一蹶不振。因此,抓好中小学的衔接工作十分必要。由于中小学之间在教学环境,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使得小学毕业生在升入中学之后普遍感到不能立即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阻碍其发展。其实从小学到初中,有利于学校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教育资源,过程,学习方式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为学生铺路搭桥,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做好中小学衔接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开展中小学衔接策略课题研究在实践上具有极其

7、重大的意义。它必将有助于解决小学生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初中学习而导致当前初中辍学现象日趋严重的棘手问题;有助于保证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有助于加快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健康协调推进。五、课题目标:本课题研究目标为探索适应学生发展的衔接期教育策略的运行机制,并对衔接期教育中的管理机制,衔接期教学的运行机制,班主任工作的运行机制以及衔接期学生个性、学习心理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中小学衔接策略”课题的研究,促进中小学衔接教育合理有序进行,让师与生、教与学双双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相互了解、相互适应,把“突变”变成“渐变”,在“渐变”中顺利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衔接过

8、渡,掌握好衔接过渡的主动权,给学生搭好衔接过渡的金桥。六、课题的主要内容: 1、中小学衔接期策略的运行机制研究。 2、中小学德育衔接策略研究。3、中小学学科教学衔接策略研究。 4、中小学学生学习指导衔接策略研究。5、班主任工作的运行机制策略研究。6、衔接期学生个性、学习心理变化研究。7、中小学衔接评价运行机制研究。七、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1、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姜传波校长是山东省优秀教师,泰安市“十佳校长”,泰安市英语学科教学基地总负责人,有非常强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姜校长多年工

9、作在教育教学一线,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先后在国家、省、市专业刊物上发表了1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主持了省级课题3项,并顺利通过获奖,科研功底深厚,科研能力扎实卓越。2、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本课题强调将科学的理论指导与研以致用的实效性相结合。课题组成员都来自于一线,有分管教学工作的胡连红校长、主管科研工作的张欣校长、主管德育工作的马玉国校长、分管教学的教导主任房照祥主任,更有始终坚持在班主任工作领域实践和探索的一线教师,有泰安市及肥城市优秀班主任和年轻上进的青年教师,他们分别主持或参加过省级和市级课题的研究,多篇论文在市或全国获奖,应该说课题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分析整

10、理、综合归纳能力和活动能力。课题组可以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全体成员对研究目标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实践经验,对所研究的课题的重要意义有清楚的认识,决心为完成这一研究课题而不懈努力,并能很好地相互合作,严肃认真地完成所承担的任务。3、资料、设备、科研手段我校现有的丰富教学资源。我校图书室、阅览室图书40余万册,库藏丰富,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一应俱全,校园网建设成规模,并日臻成熟,具备了人人有电脑、处处能上网的现代化办公条件,这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极佳的保障。八、课题阶段进展和人员分工本课题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进行研究,课题参与研究的人员经学校推荐、教育局审核确定。(一)准备阶段:2011、10-

11、2012、1 ,负责人:姜传波制定研究计划,申报立项;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就中小学学生管理、中小学师生情感、中小学教材、中小学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小学家长工作等衔接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在此基础上,为课题的实施制定出了具体的方案。(二)研究阶段: 2012、2-2014、1 ,负责人:胡连红 张欣 中小衔接策略研究课题将进入实质性的探索与实践阶段,课题组将通过更加有效的科研、管理和培训方式,以子课题为支撑点,以初一年级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着重做好深入调研,了解情况;调整方向,深入实践;以需为本,提供培训保障。(三)总结阶段:2014、2-2014、10 ,负责人:房照祥 彭友诚 周茂刚 主要任务:1、收集整理阶段性成果,各研究小组形成子课题研究报告;2、编辑、整理中小学衔接策略研究实验文集及相关资料;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申报成果。九、课题组织机构课题负责人: 姜传波学术秘书:刘海军研究成员: 胡连红 张欣 田仲河 马玉国 房照祥 彭友诚 梁红星 吴昌杰 张 华 李培金 十、经费分配经费学校根据需要及时拨付到位。学校第一笔经费3000元已经到位,之后将根据课题的开展实际状况,陆续拨付其余所需经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